04.16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末年,即同治、光緒之交,曾發生無數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最為轟動,統稱為清末四大奇案。而刺馬案則為四大奇案之首。

馬新貽被刺後,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刺馬案因為牽涉到美女、義氣、背叛諸多戲劇元素,被改編成京劇、彈詞,評話,文明戲來演繹。數十年前,香港導演張徹為邵氏拍了《刺馬》。時隔多年,由陳可辛重新搬上銀幕的《刺馬》,片中三位男主角將換成李連杰、金城武與劉德華。《刺馬》更名為《投名狀》。李連杰飾演由正轉邪的馬新貽,劉德華飾演被奪妻並遭殺害的黃縱,金城武的角色則是最終完成“刺馬”的張汶祥。

其實,“刺馬”本身並不複雜。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馬新貽是在上任兩江總督兩年後被刺的。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馬新貽去督署西邊的校場演武廳參加閱射。馬新貽在1869年時,在江寧練了四營新兵,新兵們每天都會操演兩次,專習洋槍、抬炮、長矛,每月二十五校閱。當時江寧還有一年一度的總督閱射,允許百姓參觀,為江寧一大盛典。因七月二十五日下雨,校閱之期便延遲了一日,二十六日馬新貽參加完閱射像往常一樣步行回官署,當時有負責警衛的督標中軍副將喻吉三和替總督傳令的武巡捕葉化龍及兩三名馬弁跟著馬新貽。當馬新貽一行人走到官署後院門口時,從人群中閃出一人,邊口呼冤枉,邊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

刺客刺馬後,束手就擒、自報姓名。第二天,馬新貽斃命。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兩江總督竟然在總督府被刺身亡,連慈禧太后接到奏報後都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據刺客供稱,他叫張汶祥,46歲,河南汝陽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寧波販賣氈帽,當過四年太平軍,在和清軍戰鬥中,救過一個叫時金彪的清軍俘虜。後來看到太平軍勢力不支,與時金彪趁機逃出,輾轉回到寧波,與南田海盜團伙往來親密。他交代的殺人動機有三點:一是他回到寧波後發現自己的老婆和錢財被一個叫吳炳燮的霸佔了,於是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攔轎喊冤,馬未受理。他只好到寧波府告狀,雖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錢沒有追回來,氣急之下,逼老婆吞煙自盡,馬應該對他的不幸負責;二是他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巡撫捕殺,海盜們說他最講義氣,應該殺馬新貽為朋友報仇,同時也洩私憤;三是他私自開的“小押”(重利盤剝的典當行)生意被馬巡撫明令禁止,絕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對馬的憤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使張汶祥動了殺心,一路跟隨馬新貽從浙江到了福建、江蘇,兩年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將其刺殺。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1871年10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新貽。

張汶祥刺馬就出於這麼簡單的動機?似乎並不能服眾。因此從馬新貽被刺起,關於張汶祥的殺人動機就有很多種說法。

一為“漁色負友說”:馬新貽在合肥辦團練曾被捻軍頭目張汶祥俘虜,張久欲投清,就放了馬新貽,並連同其友曹二虎、石錦標與馬結為異姓兄弟。後馬新貽編選張汶祥的降軍為山字營,並屢立戰功,很快就升遷到了安徽布政使,對三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卻逐漸冷淡。這時正好曹二虎把妻子接來同住,馬見曹妻美貌,不僅設法騙奸,還誣陷曹二虎“通捻”將其捕殺。張汶祥為替二虎報仇,將馬刺殺。

一為國仇私憤說:張汶祥最初與一個叫徐弁的同是太平軍李世賢部戰士。李世賢兵敗後,徐投奔馬新貽,成了馬的親兵,張汶祥則到寧波開小押店為生。一次,張到杭州訪徐,徐密告他說馬新貽正私通甘肅回王準備反清。張汶祥當場怒罵:“此等逆臣,吾必手刃之!”後又因馬新貽下令取締非法營業的小押店,張汶祥生計被斷,出於國仇私憤刺殺了馬新貽。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除此之外,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馬新貽死於湘軍集團策劃的政治謀殺。

高尚舉的《刺馬案探隱》認為,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逐步壯大,成了朝廷心腹大患,於是慈禧把曾國藩調離兩江總督的位子,派馬新貽擔任,以牽制湘軍勢力。另外,馬還肩負著調查太平天國財寶去向的慈禧密令。馬的到任觸動了湘軍集團的利益,所以湘軍指使張汶祥刺殺了馬新貽。

馬新貽(1821年~1870年),字谷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山東菏澤人。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歷任安徽建平知縣、合肥知縣、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等職。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馬新貽遭刺客張汶祥行刺身亡,成為千古奇案“刺馬案”。

在清代,兩江總督,是跟直隸總督一樣最為重要的封疆大吏。即使是曾國藩本人,在接到重返兩江總督任上審理此案的任命,在跟西太后說起此案時,也認為此案“甚奇”。然而,審理結案的結論,卻跟人們的想像大相徑庭。

此案的結論,從最初江寧將軍魁玉和漕運總督張之萬,到後來的曾國藩,基本上是一致的。據《清實錄》和曾國藩的奏稿,結論就是:張文祥所供為實。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但是,這幾位朝廷重臣,包括曾國藩,又或多或少有意隱瞞了一些事情。

馬新貽在擔任廬州知府時,和捻軍戰鬥中,一次出城追擊捻黨,沒有想到中了埋伏被俘,俘虜馬的,就是時為捻軍小頭目的張汶祥。張汶祥並沒有認出來馬新貽原來是個朝廷命官。反而因和馬新貽的親兵時金彪是同鄉,他們就用鄉音聊起來,說話中,張汶祥動了憐憫之心,把馬新貽和時金彪偷偷放了。這個事實,結案時根本就沒提。因為被叛軍所俘,畢竟不是一件光采的事,如活著被朝廷知道,說不定會受到處分。現在人既然死了,就為尊者諱吧,何必還要揭人短呢?

結案文書裡還提到了張汶祥的妻子,被原來海盜的同夥拐走,但卻沒有明說,張汶祥的妻子,其實就是馬新貽的三姨太。這個三姨太,就是民間傳說中張汶祥的把兄弟曹二虎美貌的妻子。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在民間傳說的故事裡,張汶祥和曹二虎還有馬新貽,都是結拜兄弟。後來張汶祥看出馬新貽不是個東西,先行離開了,但曹二虎不肯,要留下來共享富貴,曹二虎的妻子,因十分美麗,被馬看上,從而藉故害死了曹二虎,霸佔了他的妻子。而張汶祥刺馬,就是為了給兄弟報仇。

事實是,張汶祥的妻子並沒有自盡,而是被人拐走了。張汶祥曾經打探到了妻子的下落,說是在馬新貽家做傭人。當時身為馬新貽親隨的時金彪,也設法把張汶祥的意願告訴了他原來的妻子,但人家根本就不想跟他走,拒絕相見。因為這時候張的妻子其實已經成了馬新貽的姨太太。

張汶祥刺馬案,真的是曾國藩暗中指使的嗎?

一直到張文祥刺死了馬新貽,他都不知道妻子已經是馬新貽的三姨太了(馬新貽的三姨太,在馬死之後自盡)。之所以結案文書隱瞞這個事實,同樣是為死者諱。馬新貽雖未必知情,但畢竟是納匪人之妻為妾,於官聲有礙,好說不好聽。

張馬之間的仇怨,其實還是此前馬新貽剿匪以及毀了他生意造成的。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