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國際觀察】中國港口外棉庫存有多少?

【國際觀察】中國港口外棉庫存有多少?

中國棉花網 :據青島、張家港、上海等地的棉花貿易商反饋,1月底以來港口棉花庫存持續上升(雖然2月下旬清關稅、保稅棉詢價和成交較前幾周明顯回暖,但入庫量仍高於出庫量),抵港、入庫以2019/20年度美棉、印度棉及巴西棉、西非棉及少量烏棉為主(截止2月底中國各主港烏棉保稅量並不低)。

一些貿易商表示,儘管因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近一個多月外棉裝運、抵港、交貨量有所下滑(尤其印度棉因違約、延期裝船而導致2/3月份入庫量減少略大),但因國內物流處於半停滯狀態、棉紡織企業紛紛延遲15-30天覆工復產(採購相應推後)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破7等等利空,因此港口棉花仍呈“入庫多,出貨慢”的特點。

從幾家大型國際棉商、大中型棉花進口企業的庫存及估算來看,青島港2月下旬外棉庫存已突破35萬噸大關(保稅+非保稅),應該在37-38萬噸左右(業內普遍認為截至3月3日肯定不到40萬噸),其中美棉、巴西棉、烏棉佔主體;而張家港外棉庫存7.5萬噸左右(截至3月3日保稅+非保稅7.59萬噸),烏棉、美棉、澳棉、巴西棉、西非棉佔比稍高;天津、寧波、南京、廣州、上海等其它港口外棉庫存總量13.5-14.5萬噸,因此截至2月底,中國各主港棉花庫存約37~38+7.5+13.5~14.5=58~60萬噸,較1月底明顯增長。

由於美棉進口關稅排除仍在進行,鄭棉主力合約再次下破12500元/噸,再加上庫存不斷上升、出貨並不順暢,因此部分貿易商反映壓力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