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在家上网课发生争执而跳楼轻生,温室的花朵啥时候才能茁壮成长?

蛰伏198700511


温室的花朵只有放在室外经历风吹雨打和阳光暴晒才能成长,否则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触及他们脆弱的神经!

事件还原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而又发人省醒的悲剧,2020年3月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小区的一个五年级的男生,因当天早晨家长训斥其上网课不积极,一气之下便从楼上跳下轻生。孩子被送往医院救治。

在这件事情发生后,家长第一时间便拨打了急救电话,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对受伤的孩子进行检查处置,而这个孩子的父母则坐在一旁捶地痛哭。

家长有错么?

悲剧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挽回。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苛责这两位家长,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唯一幸运的是我们的孩子没有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回应我们,或者说这是暂时没有用这样的方式回应。

家长错了么?

我相信悲剧发生后,孩子的父母是最自责的,会有很多的如果出现在孩子父母的脑中,如果我不让你上网课,你就不会.......;如果我不骂你,你就不会.......。

可是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的做法都会是一样的,还在不好好上课,一定会督促甚至训斥孩子的。因为疫情学生没办法正常去学校上课,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继续日常的学习,那么家长就需要代替老师监督管理孩子的日常学习。如果孩子不好好上课,我想在学校老师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教育孩子的,更何况是孩子的家长呢?所以我觉得家长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家长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我想说是孩子,孩子本身的问题很大!如今网络发达,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很多小孩子有了手机,电脑,平板,这些设备以方便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了解这个世界,在学习上给予一些帮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健在的危害,游戏,动画片,综艺等等内容比起鼓噪无味的学习来更能引起孩子的痴迷。

我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无忧无虑,时常哈哈大笑,一旦让孩子关闭设备学习就无精打采,满脸的不高兴,甚至发脾气和家长对峙。

作为家长的我们其实也都是从哪个时期过来的,也明白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所节制,不能沉迷一些东西而无法自拔甚至耽误了其他的事情。学生在上学期间即使应该认真学习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上网课,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应该做什么。

这也是这个孩子的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很多孩子存在的共性问题,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同时自律性也很差(很多成人也是一样,人性的挪点吧)。

那么这个孩子还有其他问题么?当然有。相信作为家长的我们小时候也没少挨骂挨揍,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轻生呢?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我们脸皮厚肉皮厚扛骂扛揍,也许这是对的,毕竟屡教不改已经证明这一点。但至少我们内心是强大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我们防抗的方式就是和父母斗智斗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而不是这种极端的自杀自残的方式。

那么这种选择轻生方式对抗父母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呢?

我想是在孩子的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即使没有风吹雨打,太阳一晒可能就蔫了,完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既然知道了问题的根源,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把温室里的花朵挪出温室,接受外面的风雨洗礼和锤炼。

这一代的父母给还在太多的庇护了,让他们变成了娇生惯养的寄生虫和掌上明珠,想想我们小时候的散养模式,结果可谓大相径庭,大不相同。

虽然我们现在没必要采取散养的方式,但是也要让孩子多出去体验将来步入社会的各种艰辛与不易,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如今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是没有道理的,面对生活的不易,他们成熟的更早,心智也开的更早,内心的坚韧与强大与这些生活在蜜罐里的花朵更是天壤之别。

写在最后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就好比我们的学习之路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虽然道理父母都明白,但是做起来需要智慧。

曾经我以为《奋斗》中跳楼的场景只可能发生在电视剧中,但现实给了我们无数次响亮的耳光。

我们不需要温室里含羞欲滴的花朵,我们需要的是能经受风吹雨打、狂风暴雨和太阳照晒的室外花朵,他们虽然没有那么艳丽,没有那么招人喜爱,但是他们更能适应未来的生活,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品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


刚刚恰好看到这个视频,1分多钟的视频中,最让我难过的就是这对父母躺地大哭的情景,多少伤心、悲恸、惊恐、悔恨在里头,为人父母的一切情感不加丝毫掩饰的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展露无遗。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3月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明珠花苑小区的一个学生,因当天早晨家长训斥其上网课不积极,一气之下便从楼上跳下轻生。孩子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尚不知救治结果。

又一起学生轻生事件,很多人责怪父母总是逼迫孩子,最后造成这种后果,追悔莫及。这样讲太片面了。

1、天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安康,一世无忧?但是经历过生活,家长知道生存的不易,竞争的激烈,所以家长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认真,求学上努力,为未来打好基础。这无可厚非。

2、从方式方法上讲,理论上应该循循善诱、把握教育契机、避免激化矛盾。但每对父母都是普通人,不是经过大学专业训练才成为父母的,退一步讲,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的父母也不一定时时刻刻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方法,所以这个时候责难这对本已不幸的父母完全没有必要。

3、但是我们还是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出现问题的了。无论是社会环境、学校培养、还是家庭教育,都有了教育行为上的偏差,最终导致这个孩子做出如此的举动。

4、孩子执拗、偏激、抗搓力差、生命意识薄弱、缺乏责任心、没有感恩之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毅力、没有自控力等等这一切,

  • 都和家庭教育中平时溺爱、恼时唠叨、教育手段简单粗暴有关;
  • 也和学校平时关注成绩多于关注精神的培养,分数教育高于一切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有关;
  • 更和社会上风气浮夸、追求一夜网红、价值观偏离有关。

一个年轻的生命突然折翼了,表面上看是上网课、亲子矛盾导致悲剧,其实深层次是我们整个教育环境的失衡,折射出的是我们育人目标的偏离。

大家都应该反思,整个社会应该反思,我们到底要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来承接我们的未来。愿孩子无恙,愿他们一家人平安!


师者馥仁心


刚刚查了你说的这则新闻,情况是这样的:

网传上周六,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因为在家上网课,各种打卡,加之作业不会做,和妈妈吵了起来,一气之下从家中跳了下去。一则视频里拍摄到了爸爸妈妈跪在儿子身边的场景,妈妈一边伤心地痛哭,一边说:“我不该骂你,不该逼你做作业,我再也不逼你学习了……”

一场悲剧,让人心痛不已。

事后分析,这样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与以下几点有关:

  • 5年级的孩子,可能已经进入到青春期,逆反心理重,再也听不得家长的唠叨。但是呢,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在教育孩子,继而导致孩子出现冲动行为;

  • 疫情期间,在家里的时间久了,大家的心情其实都比较沉闷,家庭关系而言,就容易比较紧张。我们大人还好,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除了在家好好休息以外,这段时间还有沉重的学习、作业负担,他们其实比我们大人要累、要辛苦,而且一旦在学习上有所松懈,还会得到大人的训斥。我们的孩子有时真的很可怜,但是我们却没有主动去发现。

  • 教育部其实已经三令五申,不能强制家长、孩子进行各类打卡活动。但是在悲剧没有发生之前,谁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谁都没有关心过孩子的身心健康。只希望这样一次悲剧,能够警醒那些还在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率,而抱着“超前教育”思想的家长和学校吧!


  • 不知道这个孩子有没有玩儿网络游戏。但是从我们老师的角度去看,很多网络游戏都给孩子传递了非常不好的价值观。比如,“没关系,死了可以复活!”很多孩子其实是分不清虚拟还是现实的。当他跳楼的那一刻,估计他还在想,没事的,我还能复活。但是,现实哪里如他所想啊,这一跳就与家人阴阳两隔了。

可能导致悲剧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在这起悲剧发生之后,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去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疫情期间,我觉得,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一下以下内容:

  • 1、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青春期的还是,他渴望独立、渴望尊重,我们在与他们讲话时,千万不要在用命令的口气,而应该改用商量的口气。可以开始当他们是你的朋友了。然后你问问自己,你会随意对自己的朋友吆五喝六么?

  • 2、对于网课,如果孩子压力太大,稍微让他放松一些。我这话,说起来轻巧,很多人会觉得是风凉话。但是,在有以上这个悲剧之前,你可以把我的这个话当做是风凉话,但是,有了这个事件,则请你好好审视这个问题。是孩子的健康重要,还是无尽地打卡重要?偶尔放松,说句实话,孩子的学习落不下多少,但是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则是大有裨益的;

  • 3、疫情期间,如果家庭氛围比较压抑的话。想办法调节一下气氛。比如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看看电影啊、做做游戏啊、甚至是一起做做饭啊,这些事情看似普通,但也能有效的缓解这个阶段因为疫情的消息所带来的压抑氛围。


  • 4、我很真诚的觉得,不论哪个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对孩子的伤害。所以在平时,在学校里,我觉得一些小的挫折还是需要让孩子承受的。不然,一旦遇到一些意外的挫折,孩子就会经受不住。

结束语:

愿这个孩子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打卡活动。愿这个家庭早日能够走出阴霾。

愿普天之下的其他家长,能够吸取到这次悲剧所带来的教训,在教育自己子女的这条路上,能够顺顺利利。


君山老师


这件事发生在石家庄明珠花苑小区,离我家不远。

今天在我的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个人发的视频,孩子父母呼天抢地的样子,着实难过。

听说孩子当场就没了,救护车来都没抢救,10点多殡仪车直接拉走了。

这个孩子家在我家附近,这个小区当初还要和我们小区共建一个小学,后来我们建了自己的小学。



事件本身,可能和有的人口中传的不一样,真相只有一个。

如果孩子因为不上网课被父母教育了几句,赌气跳楼,这样的结果,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如果说这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禁不得说,那父母是什么?学校是什么?

1.不愿让孩子风吹雨打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父母一定是那个不愿让孩子去经历风雨,不受挫折的园丁,这样的“爱”,对孩子的伤害。即使没有这一次,那他在面临升学的打击,学业的打击,就业的打击,婚姻的打击的时候,他会是哪一次选择这样的做法?这样说来,父母得负第一责任。

这个孩子,不一定是成长在溺爱的家庭中,可能是长在一个动不动就训斥孩子,看不见孩子内在伤痕的家庭。

而这一次,上网课只是一个导火索。长期情绪的积累,在昨天就是过不去了,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父母后悔也晚了。



2.学校在引导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任何一个孩子,在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单纯,善良,无邪的精神独立体。他的精神内核已有,而这个内核一直在外部的刺激下,不断变化着。

外面的世界温柔地对待他,宽容他的慢,缓,他一定会长成一个从容的孩子;

外面的世界热情地赞扬他,鼓励他的勤,勇,他一定会长成一个自信的孩子;

如果,外面的世界只是看到他的成绩不好,学习主动性不高,甚至见到别人不打招呼就当众说他不礼貌等等,这样的他,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而这个外面的世界,他待得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

学校老师对待差生是什么态度?对待调皮的孩子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学校的办学者顶层设计时,应该考虑的。

孩子的心理怎么去建设,如何去维护他们的自尊,这些也是老师们应该考虑的事。

3.孩子本身的素质



在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校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事情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孩子,哪怕在打骂声中长大,却表现得异常耐实,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或者是油盐不进的“熊孩子”;

有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过度要强的自尊心,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哭,甚至关在房间里憋在心里。

反而是第二种孩子,更应该受到重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偶然性的事件导致的,还是长期积累造成的,都可能无法挽回。

一个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是他自己,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的话,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一次是因为情况特殊,孩子在家待了太久,来自父母的训话让他找不到发泄出口?

还是学业的压力让他觉得对生活无望?

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这个世界,孩子的父母,能多一点耐心,而他自己,多一点钝感。


英语老师Minnie


唉啊!!!

我们小区也发生一起学生跳楼事件,三周前吧那会疫情还特别紧张,本来人心惶惶的,半年两点多楼下哭的撕心裂肺,一听就特别绝望我都不敢睡了。老公去楼下看了,当时110 120 殡仪馆和物业,乱成一团。

最后好像说孩子跟同学闹矛盾,还是学习家长逼的就抑郁了,抑郁半年时间了。那天晚上十点多发现孩子不见了,打110报警了后来家里老奶奶心脏病犯了,找到晚上两点多,在楼下找到跳楼的孩子了。

我这心啊难受好些天,现在想起来还不舒服,十几岁的孩子啊,以前听过哭丧的那都是没感情的悲哀,或者各有心思的难过。那天晚上那母亲的哭声,是绝望撕心裂肺。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怎么教育每个父母都有一套讨论。我的观点是从小不能往娇气里培养,怕冷怕热怕不适应,多多少少要让他有自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往皮实方向努力。感情方面不要脆弱,有培养他经得起失败,受得了批评,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摆父母的架势,只有拿你当朋友才会有困难找你,有心事跟你说,不能一概而论否定孩子,比如说灌输孩子听老师话,这本事就是个伪命题,老师讲课要听讲其他的,不一定全都要听啊,你要有兴趣回来跟妈妈讲讲,咱俩听听靠谱不。

不要培养孩子是乖孩子,高情商明辨是非的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在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走的稳妥。


鱼鱼22340634


哎,心痛如绞般的感觉!我家孩子上初二,也是在家上网课,每天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感觉,好可怜。网络信号超级差,手机流量也是一样,老师每天发的催学信息像雨点般的,手机满满都是孩子的东西,我都快疯了,更别说孩子!



颜梁81473211


打的少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毛病,小时候就是在皮带鸡毛掸子竹条尺子板砖的协同下成长,自从被打的多后脸皮也厚了,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但是好胜心强了,要么老老实实回家挨打要么就考个好成绩回家领赏,看看现在的孩子,别说碰一指头了,你说两句不是离家出走就是跳楼自杀,一句话自己惯着孩子就应该心里有逼数早晚有这一天!


AOC爸爸


一大早,小徐老师就从同学群里看了这事件的完整视频:孩子躺在血泊中,头部流出大滩的血迹,医务人员和石家庄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赶到,边上一男一女貌似是孩子的亲人,但可能并非是孩子的父母,一开始,两人小声的抽泣,问医务人员,你们快救救她,快看怎么抢救?这时急救中心的一个男性工作者嘟囔了一句,“没有希望了。”

听到这句话后,孩子的男性亲人,倒地大哭,边哭边喊,“这可怎么给你爸说啊?让我怎么说啊?”女的一时腿软也坐地号啕大哭。

据发视频的同学说,这事发生时间是3月3日下午,发生在石家庄明珠花苑小区,家长早晨起来骂了孩子几句,说她在家不好好学习,上网课也不积极,结果孩子想不开,下午就跳楼了,号啕大哭的两位老人,可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但目前官方的调查还没有出来。

昨天,小徐老师写了一篇《“对不起老师,我们放弃了。”网课何以成噩梦》的一篇文章,里面也记述了最近几天,因上网课和家长闹得不可开交的孩子。

一个孩子天天游手好闲,网课不认真上,作业也不怎么写,孩子母亲一气之下,给老师发了一篇道歉信,称,孩子在学习这条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我们已经对他的学习放弃了,对不起各位辛勤工作的老师,也请各位老师忽视他在钉钉上的存在。

可想而知,当父母写下这封道歉信时,内心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


还有一位母亲,每天下了班,迟迟不愿回家,是因为不愿意面对自己上初三的孩子,这孩子自己上网课效果不好,自己还大发脾气,乱摔东西 ,父母的劝告不听,说得紧了还离家出走,父母真是拿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任性自私不说,还没有一点承受力?其实大家都知道原因:


一、从小对孩子娇生惯养,什么好东西都让孩子先挑,又不让孩子承担一点家务劳动,更没有让孩子为难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的任性自私、吃不了苦的品性就自然养成了。

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任务越来越繁重,学习内容越来越枯燥,有些孩子就会选择逃避,同时在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时,承受力差而崩溃就成为必然。

孩子没有理想,学习没有动力,自私任性、承受力差,也让我们每个父母以及学校教育反思:


一、从小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孩子遇事正确交流,不可任性的处事方式。

二、从小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长大后就不会因自我管理能力差,而时刻受到父母的批评。

三、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找到自己兴趣爱好,及早做好人生规划,一个有人生目标的人一定会找到生活学习的动力 ,并珍惜时间和生命。

四、善于跟孩子沟通,而不是说教,父母要会换位思考,更要接受孩子的缺点,成为孩子人生的引导者和精神力量 。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指尖教育帝国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作为老师我的感触可能就会更深一点,也更难过一点,现在的教育问题真是太多了。

我们看事情的起因: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 因为在家上网课,各种打卡,加之作业不会做,和妈妈吵了起来,一气之下从家中跳了下去。爸爸妈妈悔恨的跪在儿子身边,妈妈一边伤心地痛哭,一边说:“我不该骂你,不该逼你做作业,我再也不逼你学习了……”


作为老师,说实话,目前不爱学习的孩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原因无非是:

第一:从小就埋进作业堆,写够了。

第二:任务大,很多孩子感觉很累。

第三: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根本不听父母的话。

第四:玩手机上瘾,根本无心学习。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面有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有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边是学校教育疯狂的挤压学生,考试排名,给孩子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一边是家庭教育从小对孩子的无限娇宠,大了根本管不住孩子。

所以我们整个社会会发现,目前的孩子真难管呀!好像谁也管不了!

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根本原因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他们就是一颗小树,长歪了,整个社会都要反省!

这些年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动不动跳楼自杀,不但不爱学习的自杀,优秀生因为压力大也自杀,我们不该深思吗?

想想吧!


人生如梦LLH


现在啊,这个80后现在都已经40了。他们从小就是独生子女。就没啥家教,这后边儿的孩子呀,多半儿还是兄弟姐妹也少,也就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我是说真心的相处。

所以说,然后再加上这个上一辈子这60后。那小时候都是从文化大革命那时候过来的。受过恶寒。啊,恐怕后代再遭苦对后边儿人就惯的没边儿。

6口人一个孩子。想带好孩子,这6个大人就得先管好自己。自己要懂规矩。所谓言传身教。

小时候该咔嚓就咔嚓。立规矩的时候没规矩。家长溺爱。不舍得说,不舍得打。大一点儿了,好多鬼脑筋,出了大错能怪谁?千顷地,一棵苗儿,越是一棵越得修理。

两三岁就得会自己吃饭,不能吃哪都是了,知道拉尿。这得教个不听的打手。

会说话了就得教文明用语,这大人自己也得要求自己得给孩子树个好榜样。见到大人要知道主动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一巴掌。

所以原来老时候有很多规矩,特别是在餐桌上。从小就得立餐桌上的规矩。

不听就帮手。这孩子,三分饥五分暖。

就是说小孩儿不能让他吃饱,7成饱,知道吗?不能让他穿得特别的暖和。像以前嘛,小孩儿都穿开裆裤。这小孩儿冻着点儿,没事儿。不管冬天夏天就让他们出去玩儿,大冬天顶多给个屁帘儿。

四五岁懂点儿事儿会说话。生活中处处方面都得让他学。这时候不是让他啊学英语背诗书的时候。是立规矩。

这规矩照着弟子规,你就得往上套,要上学要上行啊。就天天给吃好的喝,好的惯的,没个样子的福报都消没了,那还不自杀。

就跟那个树一样,如果是人工种植的小树儿,疏密很规矩,树有人管理,他就很容易成才。

野地里随便长的树。那是歪七扭八,成才的就很少。自由没有任何约束,最后就是早早的灭亡。歪脖子树,风一吹来回一晃就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