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就读985的分校和主校区有什么区别?

育与


这个问题我想是很多考生都会遇见的,高考报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顶尖大学后面都有一个注明是某某校区,然后又有某某大学的某个分校,这让不明白的考生非常困惑,现在有一部分人将某个大学的分校区和分校统称为分校,这就让很多人都会以为分校和分校区是一个意思,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分校和分校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

分校

一般来说,分校是在教学方面比较独立的,包括师资和招生都独立于本校之外,分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个是大学合并的产物,一个是本校与其他地方政府合办的产物。其次,有一些分校是本校与地方政府合办的,这样的分校隶属于本校,但是从招生到教学,到毕业都是独立运行的。

分校区

而分校区则是除了与本校不在一个地理位置以外,其他方面均保持一致的,从师资力量,到招生计划,甚至教学课程都完全受本校领导,更不能独立运营。分校区的建设其实就是本校的一个扩建过程,因为老校区面积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所以去别的地方建设分校。

实际例子

2017年高考乌龙事件:浙江一考生646分,被属于三本批次的独立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原因是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误以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就是同济大学,因此用一本重点名校的分数,误报了一个三本院校。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分校区和主校是差不多的,毕业证也是基本一样,不会特别注明是在哪个校区毕业,但是分校就不同了,分校的毕业证上会有明确说明。

一些大学的分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谁不曾彷徨


  我国知名大学的异地办学,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威海分校1984年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1985年成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87年成立。这三所成立最早的分校,其性质是异地办学——分校是母体的直属异地校区。

  进入90年代,高校异地办学模式逐渐兴起,很多城市也争抢大学落户。各种分校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连一些名校与企业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也被冠以分校的名头,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今武昌首义学院)就是一所被冠以985分校名号的独立学院(三本)。民间也开始出现将“分校”与“三本”混淆的现象。

  有鉴于此,一些大学的直属分校开始改名为校区,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已更名为威海校区。目前在招生代码中仍以“分校”名义出现的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官网已改为校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前三所均是985的分校区,颁发与本部相同的毕业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则是独立学院的模式运作,毕业证由分校颁发,但目前也在酝酿按珠海校区的办学模式转变。再后来创建的985、211高校的直属分校区,均直接称为“校区”,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等。

  作为考生,应该要正确区别分校、分校区、独立学院的概念,如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电子科技大学(沙河)这些都是高校的直属分校区,它们和本部一样都是985。而诸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则是民办独立学院。

  高校的异地分校区,或分校、独立学院通常以独立代码招生。一般而言高校的主校区与分校区会差异化发展(即开设的学科专业不同,如有些高校的分校区多是以中外合作高收费专业为主),但主校区、分校区学生的毕业证是相同的。如果你对985、211高校分校区的专业、收费标准均满意,且高考分数相当,那么是完全值得去读的。而独立学院则是完全独立于母体的学校,毕业证也是由分校或独立学院颁发。哪些是985的分校区,哪些是独立学院,考生可以登录学校官网了解,以防误填报志愿造成损失。

 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虽然会得罪人、会挨怼挨骂(不想得罪人),但为了高分考生(全家拼死拼活奋斗多年,孩子得个高分不易),我想说出自己的想法,挨怼挨骂认倒霉了:

我个人认为,一般的说,如果分数能上主校区就别上分校或分校区。

主要我有几点不明:

1.电子档案上会不会出现你是在分校或分校区学习的标记(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会清楚你是哪儿毕业的)?

2.招生代码不同。若是同一单位,法人是否应该相同?不同的法人是否代表不同的单位?

3.目前大多分校、分校区与主校区的录取分数线有差距,为什么?社会认同度如何?考入分校分校区的不一定都能考入主校区,这个用人单位会清楚。此外,同一学校在同一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否相同?

4.留学的话,国外名校认同985是中国的重点大学;但,是否会认为分校、分校区和其985本校不是一个学校?

现在,分校分校区,经历出生、茁壮成长、成材,经过多年建设,越办越好,已经成长为教育部和社会都认可的985全国重点大学。

985主校、分校分校区都好!当然,如果分数够的话,我会选主校区。


手机用户50403522607


分校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因为现在有很多学校会把分校和校区统一称之为分校,但实际上分校和校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校主要是独立于本校来说的,校区则是归属于本校的。

分校和主校区都相对独立,两者之间没有很大的联系,唯一的联系就是分校的名字继承了主校区的名字。分校在高考招生的时候是两个独立的代码,招生批次不一样,录取分数也是不一样的,之后颁发的毕业证也是不一样。

分校有三种形式,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大学向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合并。典型的就是在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前者如今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二种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隶属于本校却基本独立运行的分校。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建立,教学方面长期引进本部教师进行合作,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珠海分校的章。第三个是民间资本办学,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本院校。



有一些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会打着主校区的旗号,欺骗考生家长说与主校区没有区别。但是毕业以后才发现毕业证是不一样的,才发现被欺骗了后悔莫及。

而校区在大学里算是很常见的,特别是一些老牌的高校,因为历史久远,当时的规划跟不上现在的发展。周围又不能再继续扩张,所以就只能成立校区了。

这些校区有些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有些校区却在横跨多个省份。不管是在同一个地方,还是横跨几个省份。校区和主校区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校区和主校区的毕业证都是一样的,毕业证上只会标记你从哪个大学毕业,而不会说从哪个大学的校区毕业的。

而且校区的录取分数和主校区的录取分数都是一样的,就更加不可能说校区和主校区的毕业证存在着差异。有些学校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会标明是否会分到哪个校区,而是先统一录取,然后再根据人数和专业的相关度进行分配。所以考生在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主校区里读书。

我有一个同学在广西师范学院读书,大一的时候是在长岗校区,但是到了大二的时候就搬回到了明秀主校区。据他跟我说,这是他们学校的传统,很多新生来的时候都是在长岗校区,后面才搬回到主校区的。


在本质上校区和主校区没有差别,都等同于一个。就像你做生意开分店一样,难道说你的二店就不是你的了吗?就不归你管理了吗?同样校区和主校区的“营业执照”都是同一张,两个校区之间的资源是一体的,校区和主校区的管理模式也是一样的。学校的老师也是两个校区共同使用,有些老师上一天课跑两个校区都有可能。

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虽说它们名字带有分校两字,但它们是受主校区统一管理的与主校区并没有什么区别。


大三老学长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了多次整合,将部分高等院校进行了整体合并,或者社会各方之间的合作,举办了不少高校,在推进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进程中,出现了主校区和分校的差异,尤其是在985高校中,这种现象比较多。

主校区是指985高校的校本部,也就是最初高校从开始发展的校区所在地,主校区往往都是该高校文化底蕴、教学实力、科研能力最强大的校区,虽然现在985高校也在将自身的教育资源向分校区平衡,但由于分校区与主校区之间的地理差距,主校区仍然享受学校最优厚的教育资源。

谈到985院校的分校,它的存在形式比较多的,而且985高校的分校产生来源也是各式各样的都有。

一是各大高校合并而产生。国家为了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提高高校综合教研能力与发展潜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发展,对高校进行了合并,他们虽然合并,但是相互之间基本属于独立的,而且分校对于自身发展的自主决策权比较大。比如:复旦大学医学院与复旦大学之间,东南大学医学院与东南大学之间,他们虽然同属于一块牌子下的大学,但分校与主校之间的管理权限独立性较大。不过,通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如今这种方式存在的高等院校主校与分校之间的毕业证差距已然不大,它们的毕业证已经基本完全一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校本部进行发放毕业证。

二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产生。部分政府为了提高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部分名牌院校开展高等教育合作,建立了名牌院校的分院。在这种合作方式下,产生了两种形式的分校,一种为独立学院,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设立的分校;一种为高等院校的分校,比如:山东大学在威海设立的分校。虽然同属于与地方政府合作,但是独立学院的学历证书往往会在毕业证书上与所属高校有区别,往往会在毕业证上写着某某高校某某学院,而高等院校的分校就会发放与总校相同的毕业证书。

三是与社会资本合作产生。与民间资本合作的高等院校,往往就会是纯粹意义上的分校,他的成立方式主要是社会民间资本想进入高等教育队列中,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就寻求名校合作,以借助名校的影响力,提高自身在招生中的竞争力。这类院校的毕业证书与校本部肯定是不同的,而且差异是很大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东爱雨小公


下面我来谈一谈独立学院、分校,分校区之间的区别。



这些不同的办学形式,无一例外都会冠以一个名校的头衔,而这个名校就被称为他们的主体学校。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这些概念分不清楚,以至于发生志愿误报的情况。

先说独立学院。独立学院,通常叫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比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事实上,独立学院跟主体学校没有任何关系,通常为三本招生。去年就发生过,江浙一带的高分考生,误报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乌龙事件。这是非常遗憾的。



更容易使人混淆的是分校和分校区。

一般来说,分校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独立的大学。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除了本部以外,还有一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和独立学院不同,分校的办学质量是有保证的,但通常来说会比本部要差一些。而且分校在高考的时候,通常以独立的招生代码进行招生。学生毕业的毕业证也会注明,某某分校。所以一般可以认为,分校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大学。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分校办得好的话,有时候是可以转正的。最终的那个分校的毕业证,转正之后,可以和本校一样。这样的话,分校其实就成了主校的一个分校区。

分校区则是主校的一部分,是为了教学的方便,在其他地方建设的校园。现在国内大多数学校都有不同的校区,通常本科生前两年在新校区,大三再回本部。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会有意无意地模糊分校和分校区之间的区别。明明是分校,但是却叫的是分校区。比如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有一个沙河校区。这个校区虽然毕业以后发的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但是在高考的时候,他是以独立招生代码进行招生。而且该校区设置的专业通常来说学费都很贵,一般在1万块钱以上。

因此,考生在区分分校和分校区的时候。关键是要看,他是和主校用同一个代码进行招生,还是用单独的代码进行招生?再看他的毕业证会不会标注分校或分校区名?如果用同一个代码招生,毕业证也没有标注分校名的话,那么这样的话,他其实是主体学校的一个校区,不然的话就得当成一个独立的大学来看待。

希望考生和家长能够清晰地区分这些概念,毕竟寒窗苦读十年,挺不容易的,不能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因概念不清而错失名校。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主校区、校区、分校教学质量是否有区别要根据不同的学校具体分析!九十年代中期前,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异地办学资质的只有山东大学和东北大学,也就是说只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真正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哈工大当时属于航天工业部,部里并没有批准建立威海分校。当时所有经费都只能通过校本部以研究所的名义拨付经费!后来,教育部在威海召开异地办学经验交流会,全国名校的分校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并且,各教学点、培训中心都换上了分校的名头,这部分分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仪器设备是没法跟校本部同日而语!被社会所唾弃!这时候哈工大率先把自己本部的几个王牌专业(汽车工程等)整体搬迁到了威海,为了和其它分校有所区别,把威海分校改名威海校区,但学校户口在山东,教学质量比哈工大略低!山东大学也申请把威海分校升格成威海校区,因种种原因,只是内部改了名字,变成了校区,在教育部还是威海分校!但,教学质量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而山大的青岛校区和本部根本没有区别,甚至,在设备和师资力量上还超过本部!这类校区大家根据地域和专业选择就行了!像哈工大的深圳校区则是由他的深圳研究院发展而成,这样类型的校区规模太少,缺少大学气氛,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像这样的还有中国农大烟台校区等,大家选择时要注意,当然,录取分数也有较大差别!


11250238215


绝对不是一回事!除非是一个城市,低年级在一个地方,高年级在一个地方的那种。比如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以前就是个普通二本的水平,后来发和本部一样的证,分数线一下子提起来了,但和本部的教学质量天差地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