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考研成功率有多高?考研过程是怎样的?

秀才江湖


按照全国整体招生情况来说,18考研报考了238万人,但是拟招生将近68万人,所以报录比也就3.5比1,也就是说4个人当中就能有一个人考上,相对于研究生的含金量,算是各类考试当中录取比例最高的了。其实考研的难度不是在于是否考上,而是难在你是否能考到你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好的学校或者是优势专业的报录比甚至可以到几十比一。至于考研的成功率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包括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政策及试卷难度,当年报考此院校专业的人数的数量和质量,自己的复习时间、效率、方法,还有一点就是你选择的学校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考研的过程一定是漫长的、艰苦的,说这么一句话吧,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一般是曲折的。一般同学考研会准备半年到一年,如果你想是想要跨学校或者跨专业,或者是你想要考个好学校或者是热门专业,建议你准备时间可以更长些。这个时候提醒下大家,考研复习不怕早,除非你考研的意志不够坚定,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是需要长期学习、积累的。

至于说考研好不好,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对现状并不满意,无论是学历、学校、工作、前景不满意,你需要改变,考研都是一条相对公平,且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够很大概率实现成功的道路。所以不必纠结考研考不好,因为核心在于,你是否是能考上,你是否能考上比较不错的学校和专业。

最后说下,如果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不要动摇,因为提前一天放弃和没复习在考研这件事情上是一样的,既然选择诗和远方,就不要在意风雨兼程。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张雪峰老师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14年参加考研的,之前一直在工作,但是当时对那份工作不太满意,又觉得在北京这种地方,本科学历确实是不够用。所以决定趁早考个研究生。

我是8月份辞职的,到年底初试,总共是用了大概5个月的时间来复习。我报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往年的分数线是350分左右。最后我初试的成绩是407。政治72,英语81,数学132,专业课122。之后的复试,我的成绩也是专业第一。

考研目标的选择

在这儿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朋友的故事。

他的本科是在一个比较普通的学校,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想考研究生。可是他这个人的想法比较天马行空,就觉得考我就得考最好的,就像考清华。在那个时候,网络资源还不是很发达,以他们当地的教育水平和信息资源,考清华的研究生其实是非常难的。那不出所料他就落榜了。然后他又考了一年,还是没考上。到第三年,其实这个时候,他对考清华研究生这件事,是有了一定积累了,再冲刺一下还是有希望的。可是呢,他可能是害怕再次落榜,就改了主意,报考了另外一个学校,结果,又没考上。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考研的时候,不能选高一些的目标。毕竟我们选择这条路,就是想提升自己。我想说的是,你得想清楚,到底为什么考研。只有想清楚这个,才能定一个合适的目标。

那么再讲我的另外一个朋友的故事。

她就特别想考清华的金融学院。清华的金融学院是金融界的顶级院校,出来了基本就是进入各大银行的总行。大家都知道那是特别难的,她自然也知道。所以她就打定主意,第一年我就是去尝试,就是去了解这个考试,去看他的题型、节奏、考察重点。所以第一年,她没考上,第二年呢,冲刺一下,就考上了。

我想大家选择考研这条路,可能目的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是特别明确,我一定要去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那么你就一直努力,而且抱定决心不要轻易放弃。如果你只是想拿一个文凭,那么你就需要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而且尽量征求一下朋友、同学、老师的意见。

毕竟我们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对吧?就算有俞敏洪那种,三次才考上北大的,毕竟是少数人。


如何认识考研这件事

首先,考研跟高考其实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吧,

  1. 第一,考研并不是一个面向全民的考试。他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所以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考察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考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去了解。

  2. 第二呢,从时间维度上看,考研每年的变动不大。他不像高考,全民关注,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然后政策也一直在变。考研除了时事政治,每年的变化其实很小。

  3. 第三呢,考研更侧重技巧性。就拿英语来说,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可能拿到考研的卷子也答不出高分,因为考研英语的考查方式真的很变态。出题人考察的不是英语能力,是逻辑能力。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实战过,才有发言权。

我认识一个同学,他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他准备考研的时候,就请了清华数学系的直博生来辅导他。可是,直博生是什么概念呢?他根本没经历过这个考试,那辅导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另外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考研的本质是一场游戏。想要打赢这场游戏,并不是说你的知识有多雄厚,还需要你了解游戏规则。如果你说,你对某个学科特别感兴趣,ok,考上之后,你有大把的时间,大把的资源去探索你感兴趣的领域。但是考研,只是一个敲门砖。你要认识清楚这件事。

如果想了解我是如何在5个月内达到初试400分以上的,就去荔枝微课免费试听我的课吧(“考研状元之独家攻略:如何用5个月实现初试400+”)~


桐薇说职场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锣。教育部透露,本次研考报考人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报考规模再创新高。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

拟招生将近68万人,报录比就是3.5比1,也就是说4个人当中就能有一个人考上。考研有国家线,也就是初试,初试过了才能参加复试。其实考研的难度不是在于是否考上,而是难在你是否能考到你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好的学校比如说985、211或者是优势专业的报录比甚至可以达到几十比一。

考研过程:

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初试: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专业课(或数学)、专业课。

考研国家线的公布,看自己是否过线,刚刚过线不一定有复试通知,以下是今年的分数线


没过的国家线的,只能来年再考,过了的就要巩固专业知识,这很重要,还有联系导师,查看学校历年复试真题,如果能联系到有可能成为学长学姐的人更好了。

我记得我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考研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既然选择这条路,就必定风雨兼程。我们专业的辅导员是跨专业考研的,而且专业课都是自学的。他说考研不难的,最重要的是坚持!


Andi学姐


考研没经验,可以去蓝基因APP(http://www.lanjiyin.com.cn/index.php/camp/index/app)上经验版块看看,蓝基因app经验版块收录了近两年考取全国各大名校的考研学霸分享初试、复试等高分经验及各专业报考指南,另外刘忠保本尊也会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亲自作答。


蓝基因医考


考研的成功率取决于个人。当时我们考研,一个图书馆的小教室里头可能有五十多个人上去的也许不到十个,但是,我们宿舍四个人又有两个考上研究生。不应该用别人的成功率来判断是否适合于自己。别人的成功不代表你也会成功,别的失败也不代表你就无法达成。而且每个人报考的院校不一样,试题难度不一样,学校分数线不一样,不应该笼统的问成功率。

考研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吧,从以前懒散不想去上课到每天最早去图书馆,从以前看书看不进去到一坐能坐一上午,时间长了,会发现真的学到了很多,到后来发现考不考得上是一个结果,最终对得起自己辛苦的付出就值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新鲜的知识,不断思考不断拥有更浓厚的求知欲.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至于考研好不好,这个也要取决于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要求。


用户98010830027


从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以及录取人数来看,考研成功率只有25%,这个是根据17年考研报考人数237万以及录取人数60多万得出的,因为这个成功率是综合所有学校计算的(包括二本、普通一本、211、985),可想而知考个211、985院校的录取率有多低。

考研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考四门(个别考3门),分别为政治、英语(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或专业课)、专业课,其中学硕一般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对于工科或经济学专业,一般会考数学,初试总分一般是500分,其中公共课每门是100分,专业课或数学每门是150分;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复试内容需要根据报考院校来定。

总体来说,考研是利大于弊,因为经过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学到更多专业性知识、认识更多的人,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学历,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希望能够帮到你。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关注。


学无止境ZJ


1.考研成功率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差不多3个人当中选择一个人,这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报名了但是没去考或者考了1门或者2门的感觉考的不理想不考的人,所以根据这个来看,大约在35%的比例,但是这个也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比如名校或者很牛的专业,上名校的成功率还是蛮低的,一些很牛的专业虽然招5个人,其实3个人保研,还有一些本校考本专业的人,相对而言成功率还是很低的,建议在选择时要充分的进行对比,选择城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根据比较,选择对自己来说性价比最好的。

2.考研的过程是很艰苦的,目前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当中,没有付出辛苦一般情况下是考不上的,除非你特别牛,那当我没说。考研的过程需要你自己很大的毅力,过程是很充实的,3点一线的生活,占图书馆的位置,临近考试的焦虑和失眠,哈哈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

3.上完研究生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在找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的地方很多,而且和本科的底薪也不同,在公司的上升空间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找工作的选择时,求安稳的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一些城市的大学老师,求成长的可以在大学期间把英语练好,去外企历练历练,在外企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总体而言,研究生还是很值得去读的。


素城vlog


我觉得考研的过程的话就是肯定第一个过程就是有分为学硕跟专硕,就是专硕的话一般是两年的然后学硕的话一般是三年的,你自己就是看你自己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基本上都是要考英语政治还有专业课,但有一些专业需要考数学有些专业是不考数学的,这个然后如果是专硕的话英语就是英语二然后的英语就是英语总体来说英语的难度要比英语二要高一些,根据自己的自己报考院校的实际情况同一个学校还有一些问题的学校自己去学校属于学校去选择,去选择复习的一个方向这样子去复习然后的话你的专业是不是要考数学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数学的话是决定你自己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一个很大的一方面如果你数学不太好那么你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报考这个专业至于说考研的难度的话我觉得很难说考研难不难因人而异吧我觉得如果你是个特别热门的学校的热门专业那么就是很难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个文凭那可能那么慢我的暴露比大概会在三一三零三一这个比例里面我觉得他应该不是很多公务员考试来说算是简单的但是也是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跟学校来说难不难当,再简单的你不努力也肯定会觉得很难


林小娇68


以答主自身经历为例,当年一个班考研的有不到20人,包含几个不怎么认真复习的。最后考上的有10个左右吧,那几个没认真复习的理所当然的没考上,还有几个没发挥好调剂的同学,其他基本都是一志愿录取的,大部分都是985/211高校。总体来说,考上中意学校的概率1/3吧,如果对高校要求不是很严,只要过线基本都可以考上研究生的。

至于考研过程,一言两语也说不全。前前后后差不多复习了有一年光景,从初期的两眼一抓瞎到慢慢摸清门路,经历过各种迷茫焦虑和一度的想放弃,从内心波动到沉下心来。总之经历过各种心路历程,一言难尽。但这段经历,还是十分有意义的。

最后,至于考研好不好,这个真不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见解。不过,如果你觉得没啥事做,可以准备着考研,毕竟提升学历也不是坏事。至于找工作,学历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吧。


多面看世界


我认为考研与成功率没多大的关系,重要的是你的目标、信念;还有的就是你的专业,如果你的专业是科研性的,那就99%的要考研;如果是就业性的专业、又是985学校毕业的,本科毕业就就业也未尝不可。因为我女儿读的是材料科学专业,所以我对她的专业也算了解,是科研性的专业,她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了,正在攻读博士。总之,抉择要你自己拿,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