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国产核动力万吨船舶终于开工:未来核战舰想建造多少就建多少


国产核动力万吨船舶终于开工:未来核战舰想建造多少就建多少

6月21日,我核工业集团平台发布消息称,我方新一代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外委项目招标公告,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受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就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本项目资金来源已落实,已具备招标条件。也就是我方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核动力船舶:核动力综合保障船和核动力破冰船已经进入系统研制和实施阶段,这是我方核动力海上应用发展三步走战略正式进入到第二步的标志,军事专家雷泽告诉记者,按照我方核动力海上应用总体规划:我方海上核动力大型装备将按照第一步、发展大型核动力海工设备,例如核动力海上电站、可潜式海洋核动力平台、核动力海上保障平台为主要目标,通过在山东省烟台市和胶东实施的新型海上核动力核能发电站(浮动式核电站、岛礁陆上小堆电站)实现我方海上核电站零的突破,解决海上核电反应堆的基础性应用,一次解决核反应堆下海问题。

国产核动力万吨船舶终于开工:未来核战舰想建造多少就建多少

第二步发展我国核动力船舶,让核反应堆走起来,解决核反应堆正式进入船舶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核动力舰艇,解决大型核动力反导巡洋舰、核动力全能舰、核动力制空舰艇的动力问题,军事专家告诉记者,大型核动力破冰船曾是俄方和前苏联的国宝级技术,这种特种船舶目前仅有俄方在建造,特别是北极航道未来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核动力破冰船成为我方发展未来核动力船舶的重要突破口,而且作为未来某型10万吨级核动力舰艇的动力系统先期验证,国产核动力破冰船和综合保障舰实际上等于提前模拟了反应堆装舰的全流程,具有重要的承接作用。

国产核动力万吨船舶终于开工:未来核战舰想建造多少就建多少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为了适应极地的恶劣条件,极地破冰船的设计有不少非常特殊的难点。首先,为了保证船体结构的坚固,极地破冰船船艏是钝圆形,船壳钢板比一般船舶要厚得多,通常使用抗撞击合金来加强,在水线等区域还需要额外加厚钢板。俄罗斯极地破冰船的船艏外壳厚度超过50毫米。此外,破冰船船身肋骨都需要用型钢锻造,而且肋骨分布密集。目前破冰船界的头号选手是俄罗斯的“胜利50周年号”。它从1993年开始建造,原本预计在“二战”结束50周年时下水,但由于资金短缺,2007年才正式交付使用。此船全长159米,宽30米,满载排水量2.5万吨,动力系统包括2座核反应堆,设计破冰厚度2.8米,如果采取连续冲撞法等破冰,其破冰能力更高。而俄方最新的LK-60“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其动力来自2座RITM-200反应堆,这种反应堆的设计寿命为40年,使用铀-235丰度低于20%的燃料,每7年换一次料。这使得它可以在3.0米厚的冰层中航行,确保东北航线冬季几个月里的通航。

国产核动力万吨船舶终于开工:未来核战舰想建造多少就建多少

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上,那个RITM-200型核反应堆就采用了我方ACP100核反应的的技术,据悉,该反应堆由双方联合研发,其堆芯与整体设计等核心技术均来自我方的ACP100,此外,我方还在研制与ACP100相对应的ACPR50小型核反应堆。军事专家告诉记者,与目前主流的柴油机动力推进船舶相比,核动力推进船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不依赖化石燃料、零碳排放,是一种非常彻底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军用船舶,实现我方海军舰船的绿能化绝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产核动力万吨船舶终于开工:未来核战舰想建造多少就建多少

而且,无需设置专门的排气管和烟囱、燃油舱以及燃油系统,节省的空间可以用于装载更多货物及布置更多作业设备,特别是动力强劲,为电磁炮、电磁弹射器、激光炮提供了强大能量来源、也为下一代超大型相控阵雷达(其能量需求是346A雷达的10倍以上)提供动力保证、大型作战舰艇高速化、提高作战效率率成为可能;技术相对成熟可靠、能源利用效率高等。对于大型、超大型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军用船舶而言,核动力是清洁能源时代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具发展前景和成本竞争力的一个明智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