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製造明亮。西安有著太多的歷史,他能懷抱著幾千年的安詳在黑暗中入夢,他不必點亮燈光。香港,恰恰相反,夜以繼日地書寫今天的歷史。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參差不齊的筒子樓、歪七八扭的平房,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荒地組成了我們所說的“道北”。它生於草莽,興於江湖,死於廟堂。很多東西一旦走到極致,也往往就意味著快走到終點了。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阿飛說,當初大家都叫他道北“十二少”。拋開幾許自得,這個形容有幾分貶義。他與改革開放同歲,經歷過道北的盛世和亂世;他曾經是古惑仔、混混、壞孩子,現在是佛系企業顧問、兩個小孩的父親,住在豪宅區的商人。他現在的微信名字依然是:十二少。

他說:“十二少”是當時混跡江湖時兄弟對他的肯定,這與後來改邪歸正去學校讀書的他,二者一道,構成今天的阿飛。

江湖不是黑社會。每個男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江湖夢。只有那一方水土才能養得出那麼一幫子人。

那些“古惑仔”,他們遊手好閒,手刃敵人、身陷囹圄,亡命天涯。有的一將功成,升堂坐館;有的身心傷痕累累、悄然隱退。假如,真有江湖的話,那麼道北就必然西安人曾經的江湖。

它是一代人,對於自己親歷過的那個時代極為鮮明的記憶。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旺角,我們所熟知的“古惑仔”的發源地。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它狂熱迷亂,它絕望癲狂。港片就是旺角最好的導遊。

站在避風塘任意一條街道上,你都會油然而生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密感。彷彿突然穿越於杜琪峰電影的無邊的黑夜一般。砵蘭街和油麻地狹窄的街道里,隨時都會有青蔥的少年擦身而過。

穿行在道北的街道。窄窄的一線天、低窪棚戶區、大雜院裡操著一口純正河南話的居民、喝胡辣湯蘸油饃頭的小吃店……誰曾想到,1000多年前繁華輝煌的唐大明宮,一度成為荒涼破敗的“難民營”。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今天的道北也大不同。阿飛說:"自己都不太記不得以前的事,那會每天都太忙,3個BB機兩個小時不響就懷疑它們壞掉,在屋裡坐不到一小時就起身來回踱步,朋友買不到電影票、火車票都要找他幫忙"。

可一旦走上道北街頭,他就會指著各種建築,在空中比比劃劃,描述它們的前世,彷彿是另外一個世界。一顰一笑,畫面都很美好。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奔波的風雨裡,不羈的醒與醉,每個故事都糾纏著雨水,漂泊不定的流浪感,和那心裡不朽的情節。

一月的旺角,與過往每個冬季一般,乾燥而擁擠。海風日日夜夜輕柔地吹拂著腳下方方正正的店鋪。到處都是擠擠挨挨的名牌。

大街小巷簇擁著的遊客,一張張臉上寫滿的,有初來乍到的好奇,也有久別重逢的熟稔。龍蛇混雜的這裡,彷彿江湖的正中心。彷彿浩南、山雞就在人群裡。彷彿會有人來上前一本正經地告訴你:"我是臥底"。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道北,曾是西安治安最差的地方。在晚上10點以後,街道上就幾乎無人再走動。這些一無所有的、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的外鄉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為了生存或者很小一點利益都必須爭勇鬥狠。這種混雜的生活環境下的人,多少都攜帶著粗野潑辣的基因。

道北已不僅僅是“鐵道以北”的簡稱,而是一個地區、一個群體、一種現象的別稱……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1995年,他的父親說:我救不了你,道北也救不了你,你那些所謂的兄弟更救不了你,我不想我死的時候沒兒子送終!

那一年,阿飛的全家搬離了道北。漸漸遠離了江湖,遠離了他所謂的“十二少”。那是隻有少年才有的勇猛,無畏無懼無牽無掛。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並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如同TVB連續劇裡的律師、醫生擁有高尚的社會地位、複雜情感的生活、以及足以歌舞昇平的優越薪資。烏雲密佈的天氣,穿插高樓的空景,貧民房,被風雨蠶食的水泥地板以及屋內昏黃的燈光。這才是香港底層人的生存狀態。

即便在最繁華的旺角,貧窮和落寞也無處不在,燈紅酒綠的背後,草根一樣的生命,時時刻刻都在掙扎著尋回失去的東西。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道北出現了最大的暴力犯罪團伙。魏振海是中國十大悍匪之一,所有的道北人,都不會忘記那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黑幫老大,他冒充警察持槍殺人、亡命越獄兩度被擒,被槍決時身負11條人命。

“你認識魏振海嗎?”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當然不,但知道。我們只是小孩子之間假模假式的裝黑社會,不像他們,真刀真槍真變態。我們一群人,有人見過魏振海。他整張臉的皮膚好像都在向下使勁兒,走路都極快;頭髮茂盛,偏分;眉梢向上飛著,他穿著白色襯衫、淡色西褲,揹著手走路,一看就不是什麼善茬。有陣子他總在二馬路後面溜達,沒人理他。聽說在槍斃他的前一刻,他突然仰天長笑。真是死不悔改啊。呵呵,我們出來混,講的是行俠仗義。在道北更多的,是勤勞、勇敢、不向命運低頭的老百姓。”

對於旺角,王家衛和爾冬升應該是最權威的敘述者。他們電影中的那股黑色氣質和狂熱迷亂的情緒都很好地詮釋了旺角的絕望與癲狂;旺角卡門與旺角黑夜讓我們懂得任何人對於旺角,都只是它的過客,而旺角對於任何人,都只是他們心中的影子而已。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2007年,道北更名,道北地區從此被稱為大明宮地區。道北的印記,也如同一抹舊色在逐漸褪去。

對於今天的生活,阿飛很知足和感恩。阿飛說:時代在變,江湖也在變。以前能打鬥,講義氣最重要,現在好像都變得不重要

王晶在《旺角監獄》裡闡釋旺角這塊並不神秘,但足夠複雜的土地。對他而言,“旺角”只是一個隱喻。人的無助、孤獨、瘋狂、彷徨都在這看似熙來攘往的旺角之中,猶如關進“監獄”一般牢牢地禁錮著。只要不死你就永遠無法解脫。

歷史原因,小島和內陸分裂成了兩種不同的文明。

如果說,道北是江湖,旺角是個監獄的話,那麼,誰又能解釋,這大大世界是不是一個江湖,江湖上又處處都存在著監獄呢?

禁錮定義我們的,可能是一個地方,也可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這與外物無關。吸引我們的,是那與地域之並行的,我們永遠無法抹去的青春的記憶。當時的月光,已化作今天的陽光,彼此相濡以沫,倒不如相望於江湖。

西安道北vs香港旺角 相望於江湖

西安,古稱“長安”,又名“鎬京”。

昔日,香港製香,故名香港。

文章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