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4月10日,湖北首條恆溫專列從丹江口開往烏魯木齊,專列採用恆溫冷鏈技術,運送232噸農夫山泉。

“礦泉水恆溫援疆,可以解決高寒地區‘上凍結冰’問題!”十堰車務段幹部陸渝成說,今後還將開闢至內蒙古、甘肅等地的恆溫礦泉水專列。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五千里路塵與土。漢江水馳援新疆,見證著水資源石油般的稀缺、煤炭般的緊俏。在黨的十九大建設美麗中國的號令下,開發水資源的新實踐,正急切地叩動十堰轉型發展的脈搏,撼動著“一車獨大”的慣性思維。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不是貢水,勝似貢水

6月2日,《人民日報》刊發一則新聞讓十堰興奮!

消息披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共向北方地區輸水144.17億立方米,水質穩定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京津冀豫4200萬人受益。首都人民的飲用水,有70%來自於十堰漢江。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為京津地區提供的消費品,封建時代稱“貢品”。和田美玉、自貢貢鹽、禹州鈞窯、績溪徽墨……都是“極品”和“精華”的代稱。

封建時代,十堰也多產貢品:梅子貢茶、金絲楠木、竹溪稻米等等。但漢江水沒有貢京城享用的記錄。

可漢江水質,在全國7條大江大河中,又是極品!

“厲害了,我的國!”去年8月,央視錄播了市委書記張維國的自豪。千餘平方公里的丹江口水庫,張維國隨手舀起一杯水,一飲而盡。他說:“這是京津冀豫四省市的水源,中國最大的水井!”

“十堰自豪”的背後,是關轉560家汙染企業、生態建設項目投資61億元、移民47萬人的底氣。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丹江口市丹江鋁廠煙囪爆破)

十堰人不糾纏於“貢水”或“供水”,但以生產“貢水”的精神保障南水北調供水品質成為共識,也得到現實驗證。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週年,原環保部華南環科所評選首屆“中國好水”,十堰漢江、長白山天池等五地折桂。

“把修復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今年1月,市長陳新武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十堰生態保護的氣度和決心。

靠水吃水的先行者

“守著寶貝過窮日子,捧著金飯碗要飯吃!”發展怪圈首先被房縣土城鎮土城村打破。

一泓清泉,他們將其變成一村財富。

走進土城村,公路兩旁,一面面杏黃鑲邊紅底白字的酒幌煞是醒目,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一字排開,清一色的土牆黛瓦,畫樑雕棟。院落庭前、房屋腳邊,滿是塑料壺或甕壇盛裝的黃酒。

人人有事,戶戶釀酒!村黨支部書記耿吉奎告訴我們,因為盛產優質山泉和糯米,全村有102家農戶釀製房縣洑汁酒、黃酒,去年產酒近300萬公斤,形成4000多萬元產值的黃酒產業。

泉水也是財富,有如星火照亮夜空。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農夫山泉來到十堰,就地建廠“搬運大自然”。

他們在丹江口市形成百萬噸產能20多億元產值的礦泉水產業。兩次擴能之後,今年再次新增150萬噸飲料及天然水生產線。一次又一次的擴能,佐證了市場的火熱!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農夫山泉現象”贏來“農夫山泉效應”,武當山泉、神龍礦泉相繼建廠。

鍶是礦泉水的“精華”。2014年11月,一份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報告,引起華彬集團的興趣。竹溪丹霞山泉水“高鍶、弱鹼、低鈉、低礦化”,鍶含量竟高出世界著名的巴馬高鍶水2倍。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2015年,VOSS開發丹霞山礦泉水,形成25萬噸高端產能。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表示,正在策劃二期擴能,實現產能100萬噸,產值100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批先行者嚐到甜頭。

靠水吃水,能否夾縫突圍?

十堰人在思索,我們最大的優勢在哪裡?

展開地圖看十堰。北有秦嶺,南有巴山,山多田少。於是得出結論“資源匱乏”。

跳出十堰看全國。武漢承接十堰汽車產業,襄陽是湖北副中心,陝西安康形成國家鐵路樞紐。山西大同市人均1萬噸燃煤,富甲一方;黑龍江大慶市人均3千噸石油,列中國城市財富50強。十堰感到壓力和危機。

作為國家深度貧困區,全面小康是當務之急!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83.3萬人。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區,十堰發展制約很堅硬!國家發改委將十堰列入限制開發區域,點、面源汙染防治標準遠高於國內其它城市。

發展與保護的夾縫製約,十堰突圍之路在哪兒?

水才是十堰寶貴而豐富的第一資源!漢江年過境水量350億立方米,十堰人均擁有1萬噸“中國好水”,優勢絕無僅有。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有人數字推演,結果嚇人一跳!如果利用千分之三的“中國好水”,就會有一億噸礦泉水產業規模,形成3000億元產值300億元稅收。而去年,十堰第一產業汽車總產值剛過1400億元。

漢江水的珍稀,在於我國人均淡水佔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於我國七大水系中四類以下水質就佔27.9%。世衛組織(WHO)調查:全球80%的疾病與水有關,兒童死亡中50%是由於飲用水問題造成的。

習慣“盤汽車”的十堰人,敢不敢放馬舞弄礦泉水?

市經信委的一名幹部評價,有時“闖出一條新路”比“殺出一條血路”更難。他認為十堰人一直以來在“汽車上求增長”,闖新路還缺乏“闖”的技巧、“立”的水平。

但礦泉水的產業誘惑,又著實讓資本難以割捨。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論利潤,售價1.5元的550毫升礦泉水,水成本為1分錢,瓶子+蓋+噴碼+膠帶約為0.17元,利潤空間巨大。論資源,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是“京津水缸”。論交通,襄渝鐵路緊依“京津水缸”,礦泉水出廠就能上車,低成本運輸可打破“礦泉水500公里”銷售邊界。論環保,生產廢棄物僅為砂子,且可以忽略不計。

靠水吃水的思路一打開,保生態、穩增長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重新打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散兵遊勇”式的水資源開發就會被“集群作戰”所取代。果品飲料、酒類釀造、山水體驗、山水文旅、水上競技、宜居新村、汙水處理等衍生產業集群將應運而生。

靠水吃水,十堰的未來值得期盼!

從十堰出發,專列運送232噸農夫山泉到烏魯木齊,這波操作666

作者 | 李啟東

來源 | 十堰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