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妈妈是超人3》里的小嗯哼吃醋了,让我想到了怎样才是对孩子好

从《妈妈是超人3》嗯哼吃醋谈起

《妈妈是超人3》热播,第二期中霍思燕的闺蜜带自己的儿子来串门,因为可爱的宝宝跟嗯哼长的太像,霍思燕全程围着小版嗯哼打转,完全忽视了自己儿子的存在,而嗯哼大王在感觉被忽略之后,疯狂地在妈妈身边用各种方式刷存在感,可惜霍思燕并不为所动,导致嗯哼内心的忧桑值达到一万点,以至于在客人告辞的时候躺在地上闹情绪不肯好好告别。此间芒果台的后期配图很高能,面前摆了一排醋坛子的小可怜嗯哼看起来非常的搞笑……

《妈妈是超人3》里的小嗯哼吃醋了,让我想到了怎样才是对孩子好

晚上,送走朋友的霍思燕躺在床上跟嗯哼聊天,跟嗯哼解释了在白天自己没有关注他的原因,并告诫嗯哼作为主人要对待客人有礼貌等等,嗯哼闭着眼睛表示自己理解了,妈妈欣慰,看起来皆大欢喜。节目播出之后大批粉丝对霍思燕的教育方式点赞一万个,更有好多妈妈粉声称要学习应用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中。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的是客人来家宾至如归,显然在节目中霍思燕的朋友母子二人得到了这种感觉,在节目中,霍思燕的朋友曾提醒霍思燕嗯哼吃醋,霍思燕表现的并不在意甚至表示自己是刻意这样做,全程表现对小版嗯哼的喜爱甚至帮忙喂饭等等,可是在我看来这种热情有点过度,小宝宝最多感到无危险,而能感觉到霍思燕的热情的恐怕只有她的闺蜜,作为被忽略的小可怜嗯哼是真的比较很伤心,只是他并没有那么直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看到这的时候,我脑海里闪现出另外一个善于表达的宝宝--《不可思议的妈妈》里面顶着爆炸头的小炸周嘉诚,又一个内心敏感的聪明小暖男。在节目里小炸想要玩一个玩具小黄人,忙于照顾梁浸浸的妈妈答应他只要把纸板扶起来就可以玩,可是当小炸听话乖乖滴将纸板放好之后,妈妈却说要浸浸先玩。被忽略了半天的小炸被妈妈的行为彻底击倒,满怀委屈地哭着跟妈妈争论起来。

《妈妈是超人3》里的小嗯哼吃醋了,让我想到了怎样才是对孩子好

也许是被小炸的委屈大哭所打动,也许是妈妈确实觉得自己理亏,妈妈在经过浸浸同意后答应把玩具给小炸,但是要小炸跟妹妹笑一下说谢谢。这时候这个四岁的小家伙说出来一个让人惊讶的金句“你伤了我的心,我会笑吗?”在小炸有理有据的争论下,妈妈向小炸道歉,并在小炸的要求下盯着他的眼睛去修复了他的心,小炸最终原谅了妈妈,母子重归于好,于是看起来也是皆大欢喜。

同样被称为暖男的两个四岁小朋友,嗯哼被忽略了之后采取消极抵抗,躺在地上不送客人;而小炸则大哭并跟妈妈据理力争,最终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不管是萌娃的消极抵抗还是积极争取,我只能说作为孩子真不容易,妈妈们要照顾客人的感受,要照顾自己的心情,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想过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到底要怎样教育才是对自己的孩子更好的。

这让我想到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里在他的热销书《人类简史》中提起的“在原始社会,智人还没有出现,人类的大脑还不够成熟,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打或者逃”打或者逃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本能反应,作为四岁的小朋友,大脑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自己长久以来的习惯,消极面对或者积极反抗,而这种行为模式在他没有学会全脑思维之前将成为他应对所有问题的首选方式,因此怎样教导孩子学会区分情境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全脑思维做出合理的应对模式则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前不久听了中国家联的老师的一堂家庭教育讲座,她提到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可以学习和培养的能力。既然是种能力,那它就是可以学习和改进的,现在的家长已经开始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得其法。

诚然,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孩子还没有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以身作则的给孩子树立榜样,可是我们也并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个决定每个行为都是正确的,因此也应该在学会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从每个孩子的身上发现闪光点,来修正自己固有观念中的错误倾向,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是悦心喜语:

一个“工作有心,兴趣有爱,生活有喜悦”的女人

我的好书分享:

生活里要做选择的事太多了,估计你也有“选择困难”的时候吧。

推荐一本我自己读了觉得很有启发的书。

身边的小伙伴听了我的介绍都不是买一本,作用大大的——送闺蜜,送朋友,送同事......

《妈妈是超人3》里的小嗯哼吃醋了,让我想到了怎样才是对孩子好

《结构化决策力》,亚马逊京东当当都可以搜索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