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文丨吾兒奉先


隨著《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裡姜維的上線,你們期待的“姜鍾謀反組”目測很快就要聚首,而鄧艾、鍾會這對昔日同袍也不得不面臨“開撕”的命運。

嗯,已經嗅到了修羅場的味道。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回首往昔,鄧艾、鍾會二人從相遇到相知的劇情一路Gay氣瀰漫、曖昧爆表,撇去性別不看簡直宛如古早的才子佳人話本,非常惹人遐想。

彼時鄧艾還是一名小小胥吏,受慣了排擠和冷遇,當朝廷頒佈九品中正制的新政時,他想獻出自己的屯田良策而獲得拔擢,卻因卑微寒酸的衣容和口吃的毛病而遭到中正官驅逐,人群裡對他也滿是奚落嘲諷。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這一切卻為家世煊赫、出身名門的貴公子鍾會看在眼裡。

他目送鄧艾遭驅逐後落寞離去的背影,眼中亦有憐惜,命侍從拾了他遺落的竹簡帶回家中。仔細研讀屯田之策後鍾會驚為天人,對鄧艾才識大為仰慕讚歎,親自尋到鄧艾處探訪。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會面時鐘會那眼神可謂是熠熠流光、含情脈脈,不但稱讚鄧艾“手握靈蛇之珠,荊山之玉”,痛惜他為世俗所埋沒,這才見一面就要邀請鄧艾至家中,引薦給自己父親鍾繇。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一個是風流俊逸、驕矜高貴的世家公子;一個是木訥敦厚,卻富有才識的落魄胥吏。簡直是金風玉露一相逢,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然而如果以歷史上鄧鐘的走向去推導《虎嘯龍吟》後面劇情,鄧鍾大抵是逃脫不了“相愛相殺”命運,要塞給諸君滿口的玻璃渣了。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鍾會掌摑鄧艾)

歷史上的鄧艾、鍾會都是縱橫後三國時代曹魏的權臣大將,二人最有名的事蹟,就是共伐蜀漢。

鍾會領兵於劍閣與蜀漢名將姜維對峙,鄧艾則率軍偷渡陰平、直抵綿竹,最終兵臨城下使劉禪降魏,蜀漢政權就此衰亡。這一仗不僅為三國時代的落幕定音,也是鄧、鍾、姜三人命運最終走向的奠基石。

此役之後鄧、鍾二人功成名就,一個官至太尉、一個受封司徒,然而

兩人在還未正式冊封時俱已喪命,魂歸天外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鍾會為謀自立與衛瓘等人密謀構陷鄧艾,使其身陷囹圄,而後聯合投降的姜維起兵策反不成,斃命於亂軍之中。鄧艾卻也沒能因鍾會之死洗脫冤屈,被衛瓘派軍士殺於押解途中。

如果說姜維的死是殉道蜀漢,死得其所;鍾會的死也是出於自己意志,咎由自取;那鄧艾無疑是最無辜的了,白白蒙受悖上違逆的冤屈、錦繡的前程就此斷送、捐了性命。

所以對於鄧鍾之間情感的期盼,終究還是來自於大家的意淫。

這樣要還愛得起來,估計得讓鍾會跪鄧艾門前高歌八百遍:“我要向前飛,我是鄧艾的玫瑰……”再看成不成了。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粉絲曾將《真三國無雙》的鐘會形象剪輯後配以鳳凰傳奇曲目《等愛的玫瑰》,因諧音“鄧艾的玫瑰”成為三國圈名梗)

然而也無怪乎大家愛意淫,鍾會這位少時就與王弼齊名、被司馬師奉為王佐之才、為當時的人稱道是當世子房的能臣名士,關於他的諸多歷史記述和逸事趣談,卻從來都充斥著一股Gay裡Gay氣的味道,非常微妙。

甚至知乎上“鍾會”話題下都有人氣問題:鍾會是同性戀嗎?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那麼究竟是不是呢?圍繞這個話題,我們來好好探討下。

1.黃泉共路的亡命鴛鴦——姜維

其實在相抗劍閣之時,鍾會就仰慕姜維已久,修書以訴衷情了。

據《三國志·蜀志·姜維傳》記載,鍾會在與姜維書信中寫道:“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

以春秋時吳國季札與鄭國子產的交情來作比兩人傾蓋如故的情誼,要知道那時候你們還在打仗啊,十萬大軍不要了伐?

而姜維投降鍾會之後,也不像一般降虜那樣作小服低,受人奚落。相反鍾會待他甚為優厚,不但歸還他印號節蓋,還與他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十分親密。

甚至鍾會向杜預誇讚:“若拿伯約(姜維字)與中原名士相比,哪怕諸葛誕、夏侯玄也是比不過的”,仰慕親熱之意無不溢於言表。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老版《三國演義》當中姜鍾坐談宴飲橋段)

後來兩人共謀起兵,欲自立征討司馬昭不成,於正月十八一同死在了亂軍當中。

2.高山流水遇知音——蔣斌

蔣斌是蜀漢名相蔣琬的長子,後任漢城護軍。鍾會至漢城時曾修書蔣斌,讚賞他的才智並稱彼此是意氣相投之人,還希望前去灑掃拜祭其父蔣琬的墓塋。蔣斌知悉後甚為感動,也將鍾會引為知己。

又是一段跨越敵我的動人情誼,當然要成全了。劉禪降魏後蔣斌便去涪縣投奔鍾會,以朋友之禮相待。

可惜後來蔣斌追隨鍾會至成都,便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3.求而不得的高嶺之花——夏侯玄

在《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中曾記載:“毓弟會,年少於玄,玄不與交,是日於毓坐狎玄,玄不受

。孫盛雜語曰:玄在囹圄,會因欲狎而友玄,玄正色曰: 鍾君何相偪如此也! ”

趁著別人勢弱時便去狎暱輕薄,怎麼看都像是登徒子所為。

不過鍾會歷來就仰慕名士賢良,只是想湊上前表示親愛之意也未可知,可惜兩人政治立場懸殊,鍾司徒芳心受阻,便也只能獨自黯然神傷了。

4.因愛生恨的錯位孽緣——嵇康

《世說新語》中曾有事蹟,說鍾會撰寫《四本論》後,迫切地想要給嵇康一看。

可畢竟一個是曹魏的姻親,一個是司馬氏幕僚,嵇康對於司馬氏族的唾棄鄙嫌也是人盡皆知。

或許是受礙於此等身份,鍾會既想給嵇康看文章卻又怕他向自己發難。羞怯兩難間,鍾會只好懷揣著《四本論》至嵇康住處,將書簡遙遙地擲入院內便跑掉了。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難得驕矜傲岸的世家公子也能有此般難為情的時刻,真是讓人感嘆少男情懷總是詩

而《晉書·嵇康傳》中也有記載,鍾會因仰其盛名而造訪嵇康,大張旗鼓、賓從如雲。嵇康卻只顧與向秀在樹下打鐵,旁若無人,很久都不和鍾會說一句話。

直至鍾會要走,嵇康才叫住他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便也有氣節地回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藍雯軒漫畫版《世說新語》中旁若無人的嵇康與謙恭候立的鐘會)

這段對話也是歷來很為人稱道的玄學交鋒,倘若倆人不是政治立場的悖逆,說不定能成為彼此惜重的摯友也未可知。

可惜芳心數度碰壁,是個人也會惱的,更何況本來就心氣甚高的鐘會。所以後世常以為是嵇康的輕怠惹惱了鍾會,是以鍾會由愛轉恨,向司馬昭進讒最終害死了嵇康。

5.霸道君王與禍國佞幸——司馬昭

司馬昭之於鍾會,那就更值得玩味了。

在《晉書·張華傳》當中馮紞曾直言:“臣竊謂鍾會之釁,頗由太祖”,要將鍾會的叛亂歸咎到司馬昭頭上。

他說:“鍾會才見有限,而太祖誇獎太過,嘉其謀猷,盛其名器,居以重勢,委以大兵,故使會自謂算無遺策,功在不賞,輈張跋扈,遂構凶逆耳。”

這意思不就是鍾會的囂張跋扈、乖戾不臣都是你司馬昭給寵出來的!鍾會恃寵而驕,才有了謀逆的禍患嗎?

且再看看司馬昭身邊的幕僚親信,幾乎也沒一個說鍾會好話的。

王元姬曾勸諫過司馬昭,說鍾會此人不能重用,否則恩寵太過是要作亂的;辛憲英都在鍾會還任鎮西將軍時看出鍾會的反意,告誡兒子羊琇遠離;邵悌也曾警醒司馬昭,讓他另派別人伐蜀;甚至《漢晉春秋》上記載,鍾會的兄長鍾毓都曾告誡司馬昭:“鍾會挾術難保,不可專任”。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饒是如此,司馬昭有聽納過半分嗎?還對鍾會“嘉其謀猷,盛其名器,居以重勢,委以大兵”。

當鍾會都已經興兵起事了,荀勖前來告誡司馬昭,他都仍不能相信,認為自己素來待鍾會親厚,鍾會必不至如此的。

這樣的寵幸放任,除了認為司馬昭是被愛矇蔽了雙眼,還找得到其它理由嗎?

6.終身未婚又膝下無子

在那個但凡有點權勢都能三妻四妾,尋求子孫興盛蔭蒙一方的時代,家世煊赫的鐘司徒竟然一生不婚,膝下無子,只過繼了哥哥鍾毓的兩個孩子。

這不能不讓人猜疑,emmm……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所以看了如上諸多例證,是不是覺得答案就要呼之欲出?沒錯鍾會就是斷袖!就是同性戀!他好龍陽!他好分桃!

其實也不盡然。畢竟古來將相名流之間英雄相惜,綈袍刎頸是常事,不一定非就得是歡愛之情。

至於和敵將私通、書信傳情,一方面是鍾會本來就愛仰名士賢良,一方面又何嘗不是以懷柔之術作為政治手段呢?

再者按年齡來算,鄧艾是公元197年生人,姜維是公元202年生人,鍾會則生於公元225年。攻伐蜀漢時鐘會年近四十,姜維也快六十歲了,孩子都跟著他出徵的鄧老將軍更不必說,怕不是得高歌一曲“最美不過夕陽紅……”?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而《世說新語》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筆記體小說,雖然不少典故都取自史書,也曾為諸多史籍錄引,終究還是小說家之言,可做參考卻不能作為史料信取。裡面的事蹟逸談權且看看笑笑就好,不必當真。

至於司馬昭為何如此盛寵鍾會,他也對此做過解釋——唯鍾會在此時期與他心意是相一致的,伐蜀大業舍他其誰?況且鍾會也確實數出奇策為司馬氏建下功業,不過後來謀逆被誅殺,對他的數落構陷自然不會少,實際的他卻未必是那般功不在賞、名不副實的。

還有因為不婚配就揣度別人是同性戀,簡直是古往今來代代延續的思維窠臼,就不要再往下掉了!可能鍾會只是還沒找到合適的姑娘(或小夥)吧。

所以對鍾會是否是同性戀這一爭討,其實都是還是夾雜了太多後世的眼光與過度解讀,大家看後一笑置之不必當真。

反正愛琢磨歷史的去琢磨歷史,愛去拉郎萌cp看相愛相殺的也儘管去就好了。

趣談|撩遍三國名士的鐘會,真的是個基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