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大數據時代,個人已無隱私可言!

前兩天去參加了一場知名雲廠商的大數據行業分享課程,原本只是抱著掃盲的心態去瞧瞧新鮮,不想這一場分享會聽下來令人震撼不已,好傢伙,個人消費記錄、個人消費實力評估、個人出行軌跡記錄、個人實時票務數據、個人...... 啊等等等等的個人信息、個人歷史行為軌跡,被雲廠商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並輔以各類的分析,得出與之匹配的結論,推送給各大商家;雖然國內各大雲廠商一再強調向第三方提供的僅僅只是數據分析結果而非實際的個人信息,但這種針對個人信息的大數據著實令人害怕,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的大數據,為何能在如今獲得眾多商家的如此青睞。

大數據時代,個人已無隱私可言!

案例1:深圳某知名遊樂場與騰訊雲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騰訊云為其提供了大數據服務,商家可以通過各大票務網站的訂票信息,結合其自營售票點的數據分析,推斷出未來預估的到場遊客人數,遊樂場的管理部門則可根據預估到場的人數對餐飲、安保、零售等方面提前做好應對工作,不至於出現某一天人來的太多遊樂場裡面盒飯不夠賣、保安人數不足等問題;聽到這裡個人還覺得所謂的大數據分析挺好,在人流密集的大型遊樂場建立類似的預警及保障機制是可以大大的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的,可接下來聽到的,就令人不寒而慄了......

除了遊樂場自營的門票銷售點以外(其實就是遊樂場門口的售票大廳,買了票就進),通過第三方票務平臺銷售的門票,騰訊雲會對其用戶進行深度的用戶分析,結合其在第三方票務平臺通過手機號、微信、QQ授權登錄的對應帳號,找到用戶對應的常用社交軟件,以微信為例,騰訊會結合微信錢包中的綁卡信息,獲取到精準的用戶身份,並結合其在社交軟件上的交易記錄及信用記錄,綜合給出消費實力的評分,並根據評分進行消費實力高中低的分類,最終反饋給遊樂場,而遊樂場可根據這一詳細分類數據,對餐飲、增值服務、紀念品的檔次配比進行調節,使其與用戶的消費實力更為貼切,聽到這裡,給人的感覺不就是商家看人下菜麼,感情是買張票就把我以前花了多少錢、收了多少紅包的數據全拉出來掃了個便,然後再得出一個結論,這哥們有錢,很肥,用力宰......

大數據時代,個人已無隱私可言!

案例2:廣東某知名電商平臺,與阿里雲進行深度的大數據合作,通過阿里的用戶畫像,以IP結合阿里相關賬號的歷史登錄情況對用戶進行初步分析,鎖定其身份,再結合其在支付寶、淘寶的消費情況、交易記錄、實名信息得出精準的用戶消費行為報告,商家則可根據消費行為報告,在用戶進行商品索引的時候對展現的商品、店鋪進行調整,確保將與其消費水平匹配或略高於其消費水平的產品展現在用戶的面前,這,這算不算是隻買貴的,不買對的......

如果說上述兩個案例給人的感覺是驚訝的話,下面這個案例則有些令人憤怒了。

案例3:深圳某大型整形醫院,大家都知道整形類醫院是百度的常客(不上百度推廣哪來的客戶),可這家醫院為了能進一步的獲取精準用戶,可不僅僅只是與百度推廣的合作,還額外與百度建立了關聯推廣的業務關係;什麼是關聯推廣?打個比方,某個女生通過百度搜索或瀏覽了整形、整容等關鍵詞的網站,則該女生在訪問百度其他業務頁面時或訪問與百度網盟廣告有合作的網站時,相關的整形廣告就會以彈窗、懸浮窗的方式展現在其面前,注意,這個展現不是一次,而是一個時間段之內不停的展示!!!只要你打開一個與網盟相關聯的頁面,整形廣告就會出現在這個女生面前!更可怕的是,由於當下年輕女生普遍消費能力有限但又都具備超前消費的觀念,故而與整形廣告一起出現的還有與醫院合作的小貸公司!!!這是什麼,整容貸!!!

大數據時代,個人已無隱私可言!

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與我一樣,內心是百感交集,話說回來,大數據有大數據的好處,比如多地的公安部門與各大雲廠商合作建立的交通預警機制,通過微信、QQ、支付寶等熱門應用的實時後臺數據形成動態熱點圖,以應對並消除重大節假日、活動、演出等情況下的安全隱患;再比如多地的疾控中心與雲廠商合作,同樣通過各類應用的後臺數據在突發傳染性疾病的特定時間地點,可以精準的定位到附近的人,以此來作為後續疾控工作中涉及的緊急醫療、緊急隔離等工作的依據,著實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對於大數據的運用,目前處於沒立法、無監管的階段,大數據撩撥著各大商家的熱情,也逐步在侵犯著人們的那本就脆弱的隱私,一旦出現重大IT事故,如此之多的個人歷史行為數據外洩,造成的影響是災難級的,在此真心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目前越來越熱的大數據,嚴格監管,確定紅線,確保公民的隱私安全。

另外,各位看官喜歡這種所謂的大數據麼,我怎麼感覺在很多商家面前像被扒光了一樣呢...

小編為企業IT應用的從業者,利用業餘時間分享點企業IT應用的小知識,感謝各位看官,文筆略糙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