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我去盐井村扶贫

朱泽觥

“盐井两面坡,中间一条河,落雨遍地流,雨停无水喝。上就上齐梁,下要下到河,天亮就出门,摸黑才落窝。”这是人们对重庆市开县(开州区)原锦竹乡盐井村(今谭家乡撕栗村)自然地貌的真实写照。

地处大巴山南坡、界梁山脉中部的盐井村,岩溶地貌,谷深坡陡,土质瘠薄,气候冷凉,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落后,是县里的特困村。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1996年县里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片区制度,对全县的31个特困村采取了由31名县级领导干部、31个县属部门、31个企业定点帮扶的办法。当时,我在政协开县委员会副主席岗位上,我和县农业委员会(下称“农委”)和开县水电建筑开发总公司(下称“开发公司”),承担了帮扶盐井村的任务,从1996年4月到1998年8月,我们先后十多次去到锦竹乡和盐井村开展了帮扶工作。

我去盐井村扶贫

赴盐井,察村情,体恤民贫倾真情。

1996年4月12日一大早,我和县农委主任郑云章、开发公司党支书郭文范、公司办公室主任柏桦向盐井村进发了。当时正是春种春播季节,于是,我们带去了10吨碳铵肥作为“见面礼”。长驻盐井村的副乡长谭顺友和村党支书刘宜建热情地迎候了我们。他俩向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全村情况,又引领我们走了几个社,看了几家农户。这就让我们对盐井村有了一个“青、陡、少、贫”四个字的初步印象。

青—山场宽广,郁郁苍苍;

陡—地势陡峭,无塘蓄水;

少—耕地少,田更少。全村有耕地1688亩,占幅员面积15%,其中田只有48亩,故而粮食除“三大坨”(洋芋、红苕、玉米)外,水稻相当少,吃米难。

贫—经济浅薄,贫困户多。1995年,全村人平产粮416公斤,纯收入只有383元,全村164户中有建卡贫困户48户、196人;还有贫困户32户、103人未建卡,两者合计为80户、299人,占了全村人户的一半。村里无一集体企业,是个“空壳村”,有47户自发地外迁了,还有一些学生因贫困未能按“普六”、“普九”要求入学。

十多天的走访,村民们的贫苦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他们的勤劳、诚朴、坚韧与善良强烈地教育着我们,从心眼里对他们充满了同情与尊重。他们真是需要得到真心实意的帮助啊!这就告诉了我们,搞好扶贫工作,就应当倾注感情,绝对不能仅仅当作一份简单的差事,敷衍塞责走过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扶贫要在于倾情。1997年春,当我得知六社贫困户雷正元夫妇唯一的32岁的儿子不幸被山洪卷走的消息,便专门和同志们去安慰他俩,并送给他俩几百元慰问金,两位60多岁的孤苦老人感动得热泪长流……

顺民意,解民难,架桥通电办实事。

当时的盐井村,全村未通电,一条唯一能与外乡连接的谭(家)锦(竹)公路又受龙溪河阻滞,来往车辆要靠趸船摆渡过河,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人们迫切希望在河上架一座桥使之变通途。乡里体谅民瘼,顺应民意,决定建桥,工程概算需资金120万元,然而两个乡受益村社群众出资后仍有40万元差口,筹集所缺经费成了扶贫工作的重头事。1996年9月20日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龙溪河大桥修建中的问题,发动有关部门和个人捐赠(含水泥等物资),我们主动参加了部分组织协调工作,我带头个人捐了500元,在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支持下,资金差口得到了解决。1996年11月23日龙溪河大桥开工建设了,经过一年的建设,这座连接两个山区乡的“连心桥”和“致富桥”通车了!

让盐井村通电,我们当作一件大事急事来办。为筹措资金物资,农委副主任熊启国和我频繁地往来于有关部门、企业间,农委职工出资1.5万元,开发公司唱了主角,出钱、出人(技术)、出材料,总经理陈义荣一一点头认可。不到一年时间,一条2.5公里长的高压线、3.2公里长的照明线架好了,结束了无电的历史。村民们十分开心,高兴地说:盐井村,亮电灯,从此我们不再摸黑了!

在村日日夜夜,我们扶贫工作队深感盐井村民吃水的艰辛。我们抓住1996年冬至1997年春县里的“百日战役”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时机,在水电局的支持下全村修建起了85口人畜饮水池,有效地克服和缓解了岩溶地貌带来的“雨停无水喝”问题。两年里,我们还协助村里修通了3.2公里长的社间的“断头路”,修建了村办公室,给村校扩建了两间教室,六一儿童节给村校的学生们送去了72套文具。办实事,送温暖,1998年春节快到了,1月19日,我和帮扶单位的几位负责人一道,顶着寒风给48户建卡贫困户送去了汤圆粉、汤圆心、白糖、面条等食品,给他们拜年。他们说,我们用了不要钱的肥料又让我们过个好年,太感谢你们了。

我去盐井村扶贫

调思路,尽地利,趋利避害搞开发

工作中,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干部和村民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和勇气,认为盐井山穷地薄,是个“屙屎不生蛆的地方”,“山旮旯飞不出金凤凰”,“生就是个砂罐料怎能做出细料碗?”我们还分析到,由于自给自足经济的长期桎梏,缺乏商品生产观念,因而“见木不见林”,只重视了耕地而忽视了非耕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只抓了粮食生产而放松了多种经营。

山,是盐井村最大的自然优势资源。用材林、经济林、水保林,种药、放牧潜力无穷。要正确认识盐井的优势与劣势,不要被自然条件差的劣势吓倒了。1997年7月17日,在乡党委书记唐宗学的主持下,召开了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参加的座谈会,明确提出“盐井两面坡,地广山场多,念好山字经,唱好致富歌!”要本着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坚持以林为主,农、牧、药、特结合,长、中、短线产品合理布局,长抓松、杉、柏、杜仲、漆;中抓竹、牛、天麻、黄连、党参、木香;短抓粮食、油菜、花生、海椒、蔬菜和猪、羊、禽,这样布局安排,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了,短线品种是“起跑线”,中线品种是“加油站”,长中短结合就能奔上“金银山”。会后,人们“开窍了”,说:“吃饭三大坨,用钱林牧药”,逐社规划,逐户调整,迈开了发展的新步伐。

搞种养,兴产业,开启致富之门。

我们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消除空壳村,作为扶贫工作的又一件大事来抓,几经酝酿,把目光投向了兴办集体企业上,本着原料有来源,产品有市场的原则,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办一个面粉厂和一个水泥机砖厂。这两个厂由村里兴办,承包给个人经营,通过申报扶贫开发项目和贷款途径解决了办厂所需10万元的资金问题,面粉厂和机砖厂分别在1996年、1997年投产。与此同时,还鼓励民间原有的小作坊式的生产寸纸的农户联合起来发展,组建了寸纸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县里部门支持帮助盐井村,县畜牧局赠送了200对良种雏鸡,发展养鸡专业户18户,县林业局提供了1.5万株杜仲苗,成片栽植杜仲120亩,成片栽竹800亩,为该村民间传统的寸纸生产建立了原料基地。我们还加强与县农发办、县扶贫办、县以工代赈办、县畜牧局的联系,争取了一些扶贫开发项目,盐井村被确定为养羊基地,支持了1万元启动资金。项目的落地,给盐井村注入了新鲜血液。

抓培训,强科技,点亮希望之灯

盐井村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历史原因,村民们的文化科技知识较差。我们注重提高干部和村民科技实用技术水平。1997年7月开始,我们先后从县里请来了农业专家对建卡贫困户和村干部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请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张尧围绕生猪良种选用,合理使用配合饲料及畜病防治等知识进行了讲授。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孙仁国结合大春生产季节的到来,讲授了玉米、红苕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春洋芋晚疫病防治。实用技术的传授很受村民欢迎。

两年多的扶贫加深了我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感受,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感悟,实践悟真谛,扶贫之要在真心,扶贫之路在认真。真,真,真!将心比心讲良心,扶贫路上显真金!1998年,我要退休了,一天,盐井村的老村长特地从70多公里外来到县政协,将一面绣着“扶贫攻坚,情系山川”八个大字的闪光的锦旗送给了我。我知道,这是村民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是对我们帮扶工作的肯定和赞扬。20年了,让我魂牵梦萦的锦竹和盐井,在不懈追逐富强梦的大潮中该是年年有进步,已经大变样了吧!

锦竹,盐井,我忘不了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