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坝坝英语”不是语言培训班的广告语,而是从2013年至今,发生在贵州桐梓县海校街道水井村的一个秘密。其中,有一个中心人物,是一位在当地避暑的重庆老人。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8月25日,2018年的“坝坝英语”告一段落。

明年,这位老人70岁。他还会来吗?

400多元钱凑一间教室

水井村烂坝子组81号,是贵州农户周昌英的家。“坝坝英语”就在她家院坝开的课。

一周前,64岁的周婆婆送走了高高大大的胖孙子李国旺,李国旺要去桐梓二中读高一。两周前,念大三的孙女李凤艳也返校贵州民族大学。

每年夏天,两个孙子都会习惯性回来。自从5年前开始,他俩的学习生涯,便与那位重庆老人密不可分。

听说,李国旺刚上高中就进了尖子班,周婆婆认为,多亏这位恩人。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周昌英婆婆家的院坝里一直都摆着凳子和椅子

今年7月11日,这位老人与5年前一样,带着老伴从重庆来桐梓避暑,同样住在周婆婆家隔壁的金桥山庄3楼。同样的,继续履行他心中的责任——为周边小学至高中的孩子免费补习英语。同样的,当地村民和孩子盼他快来。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坝坝英语”现场。

与往年不同的是,以往随意性分散性的讲课方式作了调整。今年集中火力分成两个班。小班初中以下,大班初中至高中。

其实,听课的孩子不多,总共30来人,却突破了以往的数量。其中水井村本地有20多人,村外及周边10来人。

即便如此,所安排的课程非常紧,连续28天。小班的课上午1小时,固定时间8时至9时。大班每天3小时,上午9时至10时30分,傍晚19时至20时30分。

如此紧凑的学习安排,全靠这位上了年纪的教书匠支撑。

据当地村民描述,单看烂坝子组周边农户,多年来被这位老人感动的,至少也有上百人。

今年夏天,老人一来就乐开了花。他压根就没想过,这些孩子的家长你10元我20元,凑了400多元钱。凑出一间教室。

具体来说,是周婆婆把放打米机的房间腾出来,她的二儿子李开平是水泥匠,负责把墙粉了。其他家长各有分工,你装黑板我定桌子他解决板凳。

由此,“坝坝英语”不再仅是院坝这块场地。

他的课只点火苗不灌水

25日晚,2018年的“坝坝英语”告一段落。这节课是老人临时加的。他为最后一批即将返校的孩子送行。

作为临时加入的学生,昨晚的我们有些惭愧。在座的20来个农村孩子,几乎个个能用英语熟背12个月份、一星期7天,并且熟读48个国际音标。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傍晚6点刚过一些学生就来了。等待上课前,几个学生在刘晓生爷爷楼下玩起游戏来。

孩子们围坐在院坝,有的坐小木凳,有的坐高塑料凳,课堂氛围毫不拘束。这位老人说话时,没有孩子做小动作,更不会出现交头接耳的情形。强烈的求知欲,包裹着坝子里的每个人。

是谁培养孩子们专注进取的个性?是刘爷爷。孩子们这样称呼他。

他叫刘晓生,多方打听才知。1963年,重庆外国语学校(简称重庆一外)创立,成为全国仅有的7所外语学校之一。当年,这家学校首届面向全市招生的80名(40个英语,40个俄语)学生中,他就是其一。1969年,他上山下乡。1970年,他特招入伍。1972年由部队送往四川大学外文系学习……退休前,他曾是原第三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教师,曾任该校硕士博士外语教学组长。

在这里,刘爷爷传递的英语教学方法,融入了毕生所学的精华部分。他认为小学生,主要以培养书写,培养读音和记单词的能力为主。中学生,他强调分析句子结构。

他说,单词量越大,杀伤力越大;句型句式掌握得越多,进攻力越强。

他说,阅读是多见多闻,朗读才能帮你记住。不重复,记不住。不分析句子,越学越糊涂。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刘晓生示范发音时,舌头应该呈现的状态。

他还说,语音错了,记住了也没用。别人说的你不懂,你说的别人不懂。而看得懂听不懂,问题主要出在语音,重音,弱读和连读……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快到7点了学生们准备凳子和椅子等待刘晓生爷爷来上课。

刘爷爷的课,句句是秘诀。毫不保留。

“累不累?”我们问。

“I don't care。”这位69岁的老人,总是把腰包甩在腰后,麻利地走路,与人自信地交流,哪怕头发些许苍白。

他想了想,又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去灌满一瓶水,而是去点燃一盆火。”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们的踊跃,让家长们都围到窗前来“偷师”。

孩子们看他,眼里泛光

25日晚课后,他动情地对孩子们说:“这繁琐、沉重、紧张、复杂的28天集训,感谢你们与我一起度过,我好高兴……”

这些贵州孩子们看着他,眼里泛着光。他们有着城里的同龄娃少有的成熟。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木长凳、木马扎、塑料凳子都坐满了孩子,他们围着刘晓生爷爷先练音标。

梁佳宇,开学就小学三年级,手上拿着外语练习簿,跟着刘爷爷脚跟转。问她为啥不回家,她说“刘爷爷过段时间就走了,很舍不得”。

邓玉婷和邓克宇是两兄妹,一个小学四年级,一个初二。妹妹上学期期末英语考了95分,哥哥考了120多分。两兄妹住在刘爷爷附近,天黑了也要跑去缠着问问题。邓克宇说“刘爷爷哪里都好”。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邓玉婷家的主客厅的墙上,鲜艳的奖状逐渐铺满。

刘爷爷放不下一个孩子,刘远闯。这孩子去年从60多公里以外的习水老家,以优异的成绩被桐梓县公认的龙头桐梓一中择优录取。但这孩子整个高一期间,每到英语课就睡觉,昏昏沉沉地荒废了整整一个学年。

今年暑假,刘远闯在刘爷爷避暑的地方,租了一个床位,跟着重学英语。刘爷爷惊讶,数理化成绩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何英语字母都读不准?究其原因,竟是从小学直至高中,英语教师没有激发他学英语的兴趣,也没有要求他读过课文……甚至入读高中时的英语总分150分,他只能拿58分。

刘爷爷带着他从不规则的动词表入手,反复引导诵读和背读。讲解发音部位和要领,以初三年级课文为例分析,同时搭建起这孩子英语语法的整体框架。

一周前,刘远闯返校了,返校前,一定要专程向刘爷爷话别。夜色里,他双手紧紧握住刘爷爷的手,说:“刘爷爷,我真的好感谢你,真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天色渐暗,学生们搬着凳子转移到“教室”里去。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骆礼杭,今年高三,明年高考。是刘爷爷2013年起,在当地辅导的第一批孩子。她在给刘爷爷的微信中这样写道:“谢谢刘爷爷厚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您的心血……我也要成为您那样的人。”

拒绝的,不止一块油底肉

水井村的村民告诉我们,几年前头一次见刘爷爷,还是刘爷爷主动上门买蔬果打的照面。

后来,大伙和刘爷爷走熟了,几户村民主动提出给孩子补英语这事。刘爷爷欣然答应了。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学费分文不收。

这下,刘爷爷给村里娃补英语的事,瞬间成了水井村公开的秘密。但当地人尊重刘爷爷的意思,一同默守这份情意。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周边的农户都是刘晓生的熟人。

“一个来异地避暑的老教授,为了我们的孩子操劳操心,把避暑游变成了退休工作,村民怎么过意得去?”水井村利民五金店的老板邓德云说,送上门的蔬果不要就罢了,随手抓几个李子给刘爷爷都被退回来。

“饭不吃,水不喝”、“硬是丢礼物给他,他也要想办法还回来”……村里搞养殖的家长、做装修的家长条件好一些,想着多少掏点学费表心意,这事一提,刘爷爷还差点冒了火。

“老刘这辈子没啥爱好,就是能教书,擅教书,教书才能让他快乐。”刘爷爷老伴李婆婆说,其实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书就是本职,不足为奇。

重庆退休教师贵州避暑6年免费教“坝坝英语”:点火不灌水

“这个刘老头倔得很,就是喜欢教书,你让他悠哉地玩都不行”李婆婆说。

所以,一旦有村民朝刘爷爷家送菜,硬是退不回去的时候,李婆婆就通过网购,为村民家的孩子买书买笔买塑料书架。

“不能拿群众一分一毫。”刘爷爷说,军人家庭必须做到这一点。

我们听说,今上午,有村民又没忍住,精心挑了一块油底肉煮好包好送去。刘爷爷仍然没收,但刘爷爷眼睛湿润了。

刘爷爷说,他一定会再来

我们侧面打听刘爷爷,吓了一跳。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别平、骨科主任许建中、烧伤研究所主任彭毅志、关节外科主任杨柳……不少西南医院博导专家,都曾为刘爷爷的学生。

再过不久,刘爷爷就要回重庆了。明年、后年、大后年……如果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刘爷爷,他还会来吗?教室坐不下这么多孩子怎么办?刘爷爷的身体还能撑得住吗?

关于这些问题,刘爷爷有些担心。但他相信,一切都会解决好。他一定会再来。

“其实人的付出和回报是相互的,比如在这里,我收获了超越物质和虚名的满足感。”刘爷爷说,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塑造孩子的一生。他至今追求这个理想。

8月26日中午,再一次电话回访刘爷爷。他再次动情地说:“不瞒你说,这些孩子这些年没让我失望。”

25日晚他多喝了几杯,一时高兴,醉了。他说,付出得太值得。希望更多人,与他达成共识。

(原标题:重庆老人贵州避暑免费教“坝坝英语”,他的课只点火不灌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