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召开!关于P2P的未来,与会领导这么说!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9月2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

其中多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就近期P2P行业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阐明观点。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召开!关于P2P的未来,与会领导这么说!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P2P监管需要合格投资者制度,P2P前景广阔

在谈及对P2P功能定位和P2P监管的看法时,纪敏表示,P2P的本质是直接融资不是间接融资,它不是银行,不是信用中介,这个基本的界限要清楚。

所谓信用中介关键就是说主体是要承担信用风险的。所谓信息中介或者其它类似贷款的服务中介,本身是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它是有着基本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会因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而发生改变。

纪敏认为,P2P不是自身承担风险的信用中介,相应来讲,它实际是把借款人的债务通过他自身的数字化的手段也好或者其它手段也好,通过他的专业能力把它销售给投资者。

P2P的投资者是风险自担,正因为这样,P2P的投资者也就是直接融资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同时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纪敏还表示,未来的P2P的投资者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现在这样一个实际上刚性兑付比较严重的信用环境下面,P2P面对的借款人显然是风险比较高的一类借款人,合格的投资者制度的建立是很关键的。

对于P2P的发展前景,纪敏表示其直接融资的金融本质是很清楚的,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直接融资信息对称性的很多挑战,直接融资是数字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只要正确发展,P2P的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召开!关于P2P的未来,与会领导这么说!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就近期P2P网贷行业出现爆雷潮原因表示,根本原因是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超标仍向企业贷款;

客观因素是部分借款人逾期,致使一些充当信用中介的平台本身也出现资金问题;恐慌情绪下,出借人谨慎出借,提前转卖债权;主观意识是盲目相信或刻意鼓吹自身大数据征信能力,错误模式泛化,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

关于解决出路,杨凯生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坚持整治:必须面向全部从业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

二是情绪引导:避免过度恐慌,也要防止回升后过分乐观;

三是出借人教育:风险召示、打破刚兑、整治必要性、营销鉴别;

四是严惩恶性违约:对于恶性违约平台,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爆雷”潮加速了P2P市场出清过程,预计未来平台数量仍将进一步减少,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但P2P行业不会消亡,那些合规经营、以信息中介为主的P2P平台,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做实、做强、做大,有望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合规经营,稳健发展,亿信宝一直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