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旅行不是為裝文藝,窮遊大學生的旅行經

大學時期相對來說學業沒那麼繁重,大多數人也不用考慮基本的經濟問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出去旅行來豐富生活,長長見識。沒了旅行團那一套,許多大學生"窮遊"經驗豐富,旅行不再只是發發照片裝文藝,還有更多意義。

玩和賺錢兩不誤

林涵是個窮遊熱衷者,現在研一的她基本上已經在本科四年裡走遍了國內大多知名的地方和周邊的幾個國家。旅行之餘,她會把自己的遊記和旅行攻略投稿給一些旅行類的自媒體,賺一些稿費,玩和賺錢兩不耽誤。

林涵是個很善於規劃的人。她幾乎每兩三個月就會出去玩一次,為了買便宜的機票,時間地點會提前兩三個月規劃好,之後的時間再慢慢做攻略和預算。根據她的經驗,國內出發前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內機票最便宜,有時候一些APP也會有特價機票。攻略一般會參考很多別人做的,瞭解要去地方的真正特色和性價比最高的方案,如果收費景點不那麼有趣,她就會選擇多去幾個當地小店。旅途中她會隨時用相機和備忘錄記下來當時的風景和遇到的情況,每天晚上還會自己做總結。

旅行不是為裝文藝,窮遊大學生的旅行經

(廈門)

旅行不是為裝文藝,窮遊大學生的旅行經

(廈門)

很多人玩過就忘,最多在標誌性建築前拍拍照。林涵自己卻很愛記錄,她本身是學新媒體專業的,攝影技術不錯,文字功底也強,回來後寫一些遊記和旅行攻略對她來說雖然會花些功夫,但她樂於去寫,覺得不是負擔。"能分享自己的經歷,也能幫到別人,有一些收入對我來說也是錦上添花的事,能補貼一些出去的開銷,也能激勵我繼續分享有用的東西"。很多大學生都會去做兼職賺零花錢,旅行對林涵來說就是一種愉快的兼職。

旅行不是為裝文藝,窮遊大學生的旅行經

(上海街頭)

她的文章有時會被平臺推薦,閱讀量到好幾萬,有空的時候她也會用自己拍的素材剪一些vlog,記錄旅行中的美食和景色,看的人越來越多,也是讓林涵覺得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走到牆外去看看

對常常需要"翻牆"去看外面的世界的大學生們來說,一堵牆難倒英雄好漢。正就讀於廈門大學的小袁覺得,不如直接出去看看。

大二時候,英語不錯的她就申請到了學校的交流項目去英國一學期。直到真的走出牆外,她其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不安,雖然環境和生活方式都與她十幾年來很不同,但正是這種新奇和未知給了她不一樣的體驗和更開闊的眼界。在英國時她有時會和班裡的英國同學聊天,分享各自國家的風物趣事。有時聊到難喝的熱水,甚至嘗試中國蹲的時候,兩個人會大笑起來,文化和相貌的不差異並不會造成隔閡,反而會讓交流更豐富和有趣。

短暫的英國生活,讓小袁想要去更多的國家看看。回到學校後,她在兩年間去了越南、泰國、日本、韓國、挪威等好幾個國家。當然,走出牆外的成本也要更高。她所有出去玩的錢都是從生活費和自己兼職上來,除了父母每個月固定的2500生活費以外,小袁沒有多問父母要一分錢。平時的她不常出去逛街,也不太買貴的衣服和化妝品,晚上會去做小學生的家教,更願意把錢攢起來花在出去旅行上。加上會提前規劃,去日本和泰國她的預算都在六七千左右,最後也成功地在預算內完成了旅行。

旅行不是為裝文藝,窮遊大學生的旅行經

(曼谷唐人街)

被問到為什麼那麼想去很多國家的時候,小袁語氣裡都是興奮:"和我們同時生活在世界上,卻有那麼多完全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很神奇的事",以後她應該會繼續下去,靠自己去更多地方。

世界之大,本應該去看看。除了增長見識豐富自己,窮遊也能讓大學生學會更好地理財和規劃生活,鍛鍊獨立生活的能力,認識外面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