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每年都是全国第一(2015年119人考上清北全国第一,2016年139人考入清北全国第一,2017年176人考入清北全国第一,2018年高考,衡中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超过200人,这一数字再次打破记录。以下为衡中教学细节: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1.校园文化氛围非常积极

衡水中学的校园、教室走廊、校园的围墙上没有挂伟人的照片,而是本校杰出的师兄师姐们的照片,处处是励志标语,例如“我很坚强,我很努力,我能成功,一定成功”。

在衡水中学,随处可见巨幅的宣传画,学校大门两侧、食堂门口、教学楼的墙壁上,甚至是厕所的门板上都有。

这些宣传画大部分是学生取得的优秀成绩,当年高考的辉煌成绩,在校门口醒目地挂着,清华北大学子的照片和事迹介绍遍布整个校园,连教学楼的柱子上也裹着优秀学生的励志誓言。

如:清华梦,燕园情,九天揽月,前人真不朽;衡中人,赤子心,五洋摘星,我辈重复来。

这种积极进取的文化传承,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2.真心关爱学生,凝聚人心

衡中并非一个只按成绩衡量学生的冷血小社会。学校每周有评比,会评比进步最快的学生,也会评比最勤奋的学生、作业质量最高的学生、最佳值周生,评比内务最好的寝室。

只要你认真努力,有端正的态度学习,勤奋、坚持不懈,学校和老师一样赏识你、表扬你、欣赏你。

另一方面,这种关爱也让学生有了巨大的动力继续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对比近几年时不时传出的学生跳楼新闻,其实有多少孩子,不是毁在智力上,不是毁在学习上,而是毁在了不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上!

衡中把班会活动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他们的班会每一个礼拜一次,是硬性规定,班会主题绝对不仅仅是学习,包括了幸福、宽容、爱、人生理想等。

班会经常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老师、学生、家长在课堂上交流互动,面对面三位一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3.重教学、重视课后练习

教学环节层层落实,每讲完一个概念或规律就有短小精悍的针对性极强的练习,效果非常好。

教师每日一研、三日一研、每周一研,修改课件、学案,并传给下一届。可以认为衡中任何一个教师的课都是全校教师智慧的结晶!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4.所有的辅导资料都来自老师编辑印制

不采用现在的复习资料,而是由学校老师自己编题:

训练内容凸显训练重点,富有针对性;

训练难度系列区分明显,实验班普通班要求不一样;

训练效果明确,难度区分度事先有明确要求;

每周检测循环,重要考点、难点、疑点轮番检测。

作业是精选的好题,题目设置有梯度,绝大多数是中档题,包括部分难题,题目的质量很高,老师都会精讲。

近几年的一些高考题很多都提前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题型,衡中老师将它们改编成高考思维拓展题,真正做到了“高考在平时,押题在平时”!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5.复习管理有一套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想: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想,想清楚自己今天学会了的、没学会的,想清楚要怎样弥补。

查: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能够做到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第二天查书查习题,查漏补缺。

看: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写:建立错题本,随时记下重难点,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说:就是复述,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家长心声: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真是放心啊!(附:衡中教学细节)

有人问:衡中每年仅清北就能输送200个左右的学生,如此高的重点大学入学率,其背后的秘诀,除了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强化训练,你还能说出你有哪些可以传承的教育经验吗?

衡中向清北输送200多个学生,多数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获得,这无疑增加了清、北在河北的招生名额。

实际上,衡中学生考清北,也就一个诀窍:努力。除了努力,无问西东,追求卓越,心无旁骛。

差别就在于,别的学校的学生,也是一门心思想努力,奈何学校和老师不给力,努力没有个准头,题海战术也不先进。

衡中靠不靠题海战术?靠的,只不过人家这个题海效率高,能保证学生努力了有回报。

对中国教育有没有贡献不敢说,实实在在改变了自己学生的命运是真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就已经很好了。

还有人质疑衡中,你培养的是人才,还是考试机器?这样的话,就显得有点书生气了。

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人才选拔。验证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就要通过考试。甭管多么闪亮的珍珠,也得通过考试焕发光芒,不然群众只当你是死鱼眼睛。不信你读了衡中上了清华试试,你的邻居会鄙视你是考试机器吗?他只会羡慕你从此拥有大好前程。

做一个考试的机器不丢人,丢人的是明知道现阶段自己的命运就得通过这个考试改变,却依然不努力;丢人的是经不起考试的检验,甚至,自己考不过别人,反而唾弃别人成了考试机器。

想想看,你连考试的机器都做不好,不是渣子、废物,还能说什么呢?

应试是生存竞争的第一课。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自古以来,所有学子们的刻苦努力,都是为了功成名就,都是瞅准了一个标志着成才的目标。自科举制度产生以来,学子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应试。

孩子们从小就读过的励志故事,如孟母三迁、铁杵成针、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韦编三绝、映雪囊萤等,都具有十足的目的性,那就是考取功名。

有了功名,才能成家立业,才能顺利谋生。

实际上,亘古以来的生存竞争,就是遵循着丛林法则。无论所谓的理论家把教育描绘成何等绚丽的天堂,教育的本能就是传授给孩子们生存技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对于绝大多数需要掌握生存技能的人群而言,教育首先也解决他们的饭碗问题。离开生存谈教育,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于国家来说,选拔人才的游戏规则是考试,那么,凡是符合考试规则的行为,都是毋庸置疑的。离开分数谈成才,离开高考谈教育,都是在扯淡。

有些人总是用软标准替代硬标准,用广义的教育标准,代替具体的选材标准。

譬如,有些人会宣扬,考上什么大学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对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实际上,当下叱咤风云、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一批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衡水中学把一批优秀学子送进名牌大学,实际上就是对教育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

从现实看,既然有中考和高考存在,任何围绕考试而产生的教育模式,都是无可厚非的。

一纸高考检测的不仅是你的智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判断力、专注力、控制力与承受力。面对现在高中读书的单调或辛苦,你选择了不作为,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还会有许许多多冷眼、孤独、拒绝、惨败甚至生离死别,你如何扛得过去,成为人生赢家?

今天你熬得住多少苦累,未来才担得起多少赞美。命由天定,运在手中。


尚领国际教育专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资源服务”“跟培教”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引领教育10余载,全国分公司10余家,服务客户200余万,成为新环境、新形势下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被誉为“新型教育先锋”。更多详情,请关注“尚领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