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金为什么调低中国平安目标股价?依据是什么?

顺通财税段贤明


中金公司的这波操作有点任性。

2月21研报:中国平安的A股目标价从95元/股上调到102元/股,港股目标价从107港元/股上调到114港元/股。

这才两周时间,就推翻之前的研报,下调中国平安A股目标价10%至92元人民币,下调H股目标价11%至101元。

这就有些意思了,作为中国平安这样的大公司,治理相对透明,信息披露规范,咋可能在两周之内出现其内在价值发生这么大波动呢,显然不符合常理。

我们再来看看中金下调的理由:市场仍未充分预期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转型对2020年全年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转型完成后的长期增速预期过高。而2月21日上调目标价的理由是:新业务价值符合预期,我们认为代理人渠道调整将在2020年持续。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4Q19同比增长7%),符合市场预期。

这前后矛盾嘛?至于中金公司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就不好说了。

截止2020年3月6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报收80.91元,动态PE9.9倍。

就2019年年报来看,(1)保险业务收入业务实现 主营收入7950.64亿元 ,同比增长10.49% (2)银行业务利息收入业务实现 主营收入1766.21亿元 ,同比增长9.22% 。这个增速在所有上市险企中独占鳌头。目前动PE(TTM)J仅仅约10倍,何来低于预期。

就营收来看,2011年以来,营收增速分别为31.4%,20.27%,21.13%,27.65%,33.94%,14.61%,25.04%,9.65%和19.66%。过去9年最低增长9.65%,最高33.94%,中位数约为21%。

同期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25%、3.41%、41.05%、38.33%、37.43%、14.15%、44.90%、20.71%、29.42%。同样最糟糕时为3.41%,最高44.90%,中位数约24%,这样的增速都还不符预期,那怎样才是符合预期喃。

综述,中金公司前后15天两份完全相佐结论的研报,我等看不懂。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这次疫情有不少赔付,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国家允许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和我国保险公司公平竞争。国外多家大保险公司,有多年成功运营经验,也有不同我们的保险产品,这样的话,不管在寿险,重疾险还是车险,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会被分割一部分业务。


阿惠7878


“价值投资不能保证我们盈利,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沃伦·巴菲特

曾被私募大佬称“买平安,就是买平安”的中国平安,却遭中金调低中国平安目标股价,而值得一提中金上周刚调高其目标股价,为何如今反转?

一、业绩

2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业绩报告称,2019年实现营收11688.67亿元,同比增长19.70%;实现净利润1494.07亿元,同比增长39.10%;个人客户数突破2亿人。其实这些数据都很亮眼,但谁叫他是大佬,保险龙头绩优股,要对的起称号,就要拿出更亮眼的数据才符合在人们心目中的人设。

业绩报告中的隐忧:中国平安的寿险代理人经营情况数据显示,月均代理人数量下降了9.1%,由2018年的月均132万人下降为2019年的120万人,而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下降高达17.7%,从2018年的141.74万人下降为2019年的116.69万人。而其中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科技业务营运利润相比下滑了28.9%,在集团营运利润中的占比为4.46%,而年报数据中,更是进一步下滑。


二、转型期

每个公司要转型发展,必然要经历阵痛期,而中国平安也不例外,中国平安公司于2019年开始主动推进代理人转型,管理层在业绩会中表示预计2020年代理人的转型仍将继续。也正因为如此,中金研报称,市场仍未充分预期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转型对2020年全年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转型完成后的长期增速预期过高,预计平安保险2020至2022年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1%、8%和8%,低于市场预期。所以才反转,调低目标价。


三、低利率

受疫情影响,本周美联储降息,而全球利率目前进一步走低是必然趋势,低息环境为保险股主要挑战,保险公司部分产品的盈利能力及投资回报极易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利率的下降严重削弱其的盈利能力。


总结:正是基于此原因,中金才反转调低中国平安目标股价。

而投资者又该如何操作平安呢?首先绩优股每次大回调,都是长线价值投资者的福音,投资者逢低买入就完事,而持有的也不要受暂时的短线波动。数据:中国平安上周回购46亿用于员工激励,之前回购50亿是看好自身公司发展。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的一点则有缘,关注小甲,真诚感谢:第一时间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转债热门资讯,一起走进投资财富人生。


甲先生520


这是第一步 下次还得往低调 他的盈利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销售员扫大街 凭一张嘴 连哄带骗 使他一年从几十亿挣到一千多亿 这是他销售命脉 而他最致命的是 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 的传销方式就是建在沙滩上的大厦🏢 其二人们对理财方式的了解保险自己不是少数的选项 其三大力推广的网络销售 把被动购买变主动购买 的能力不现实 所以 未来寿险业

会断崖式负增


用户4017526240163


观点:中金调低中国平安目标股价的依据主要基于认为中国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转型将对2020年全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及未来寿险新业务增长预期下降,但国内其它主流券商对中国平安的 A 股目标价均在 100 元 / 股以上,基于中国平安与其它同类型公司在每股收益及市盈率这两个指标方面的比较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个人观点认为调低中国平安目标价至92元过于保守。

一、中金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转型将对2020年全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平安寿险代理人转型是一个新的模式,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消化这个过程以及此次转型是否适合平安代理人队伍,都面临较多的未知因素,因此中金对中国平安关键指标预测值调低,并认为中国平安未来寿险新业务增长预期下降,将会拖累估值,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在2018年至2019年增速持续放缓,且于2019年开始主动推进代理人转型,预计2020年至2022年新业务价值增速为1%、8%、8%,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下调中国平安A股目标价10%至92元,下调H股目标价11%至101港元,但仍维持跑赢行业评级。截至3月6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每股股价报80.91元,中国平安H股每股股价87.3港元。

二、中金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平安寿险营运利润(OPAT)放缓,系由于代理人费用投入加大和退保经验波动导致营运偏差大幅下降113 元,使得税前寿险OPAT同比增长仅 3%,预计2020年新业务增长可能依然面临挑战,寿险OPAT放缓的趋势将持续。

三、财险业务方面,中国平安车均保费的降低将导致平安车险增速持续放缓,保证险或面临瓶颈,预计未来保证险的承保盈利增量有限,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借款人现金流困难可能会对于 2020 年保证险赔付经验带来负面影响。

四、目前,市场主流券商对中国平安的 A 股目标价均在 100 元 / 股以上。其中,华泰证券设定的目标价为 111.64 元 / 股,招商证券为 112 元 / 股,兴业证券为 106.23 元 / 股,广发证券目标价为 103.46 元 / 股,光大证券为 110.27 元 / 股。但安信证券对中国平安目标价设定为 95 元 / 股。

五、中国平安发布的2019 年年度财务数据显示寿险和财产保险业务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7.26%、85.81%,但科技业务和其它资产业务利润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75.10%、43.37%,不过这两项业务利润合计占总利润的比例仅为5.46%,因此对整体经营业绩的影响并不大。

但在平安1月份公布的保费公告上,其寿险及健康险个人业务的新单和续期均出现下滑,其中新单保费265亿元,下滑14.90%;续期业务795亿元,下滑12.77%。这是中国平安历史上首次出现单月续期保费负增长的情况。平安续期保费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015-2017年中国平安开门红超高增长带来的较多3/5年缴费期的保单在2019年缴费期已经结束,使得2020年续期保费出现缺口,

七、另外中信证券首次给予中国人保“卖出”评级,富时罗素将新华保险从富时中国A50指数中删除;中国人寿被摩根大通以每股平均价18.3733港元减持约1451.78万股。 这些事项也许成为中金预估中国平安目标股价可能考虑的因素范畴。

八、最后将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在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这两个指标上做一个适当比较。

1、中国平安2019年净利润为1494亿元,总股本为183亿股,截止3月6日收盘价为80.91元,每股收益为8.16元/股,市盈率为9.92。

2、中国人寿2019年预计净利润中位数为579亿元,总股本为283亿股,截止3月6日收盘价为30.58元,每股收益为2.05元/股,市盈率为14.91。

3、中国人保2019年预计净利润中位数为228亿元,总股本为442亿股,截止3月6日收盘价为7.13元,每股收益为0.52元/股,市盈率为13.71。

4、中国太保2019年预计净利润中位数为279亿元,总股本为90.6亿股,截止3月6日收盘价为32.68元,每股收益为3.07元/股,市盈率为10.64。

从上述指标中可以看出中国平安每股收益最高,市盈率最低,在这四只股票中是标准的优质股,既使按中金调整的目标价92元来计算,中国平安市盈率为11.27,仅略高于中国太保的10.64。


春天201906


平安是我们家族办公室的合作方,他的寿险业务最近肯定严重受损,因为寿险销售很多都是人情单 没法面见很难开单。但是疫情过后大家会不会对保险有更深的认识,增加营收就不好说了



龙腾家族办公室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中金调低股价,应该说与平安人寿有关。平安作为寿险大佬,90年代引入友邦的代理人模式以后,疯狂发展,把拉人头,做团队,做业绩的模式发挥到了极致,现在的保险行业千万级别的代理人,平安就上百万,这个数字还在扩大。而且平安等一些传统保险公司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反而是很多保险新秀通过互联网思维,弯道超车,不仅赢得了口碑,还成功上市,可以说是行业的降维打击。

2 传统的代理人模式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在这样死循环下去,就是一个巨大的拖累,因为代理人模式都不是正式员工,都是临时工,签订代理合同,疯狂卖产品,而忽略金融基本的风险管理,把保险当菜卖的模式,现在很多传统保险公司每天都还是业绩销售轰炸的模式,看不到一点对用户体验和口碑的反思。而平安作为这种模式的领头羊,首当其冲。

3.中金下调的理由:市场仍未充分预期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转型对2020年全年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转型完成后的长期增速预期过高。而2月21日上调目标价的理由是:新业务价值符合预期,我们认为代理人渠道调整将在2020年持续。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4Q19同比增长7%),符合市场预期。你怎么看呢?

3 平安的马明哲前段时间的讲话里也提到过,平安过去的产品是为股东服务,简单说就是产品卖贵点,用户说啥不重要,股东利益第一。马明哲说平安现在要思考用户服务和体验的事情,但是市场不买帐把,毕竟保险还有每年的高速增长,让平安崛起成为了一个500强的金融帝国,当寿险这个现金池高速增长同时进入发展模式的困境。中金调低股价也正常。长期来看,平安股价还是稳定的。只是大企业病和过去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一下子转身不可能。


路人蚁


中金调低中国平安股价有合理成分。

一是平安的考核指标过于严苛,致使大批业务员离岗,保险代理人下滑厉害,特别是疫情期间,普遍代理人保费大幅下降,根据考核指标对照,将淘汰更多业务员。平安虽然有线上业务,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有几个人会在网上买保险,一交二三十年?代理人减少,平安业绩下滑是肯定的。

二是保费大部分投资于债券,国债收益率下调,必然导致利润减少。

三是金融科技收入不及预期。


闲着聊聊天呀


中金:下调中国平安目标价格,引起不同机构之间的争议。有争议,不是千篇一律的吹捧,对广大(包括本人)股民们是好事。

一大原因是低息环境。

国内在去年推出LPR前,低贷款基准利率维持了三四年,全面实施LPR,各段LPR基准利率持续走低已成定局。全球范围内,美联储连续降息进一步推动全球低息大环境的形成。连续走低并会继续走低的利息环境,影响保险也的部分资产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据人保的一份招股说明书显示:“利率的下降可能会导致按公允价值计算的存量固定收益资产价值增加,但亦可能导致我们新增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回报下降,严重削弱我们的盈利能力。”

二大原因新业务预期走弱

根据中金研报,调低目标价来自对中国平安关键指标预测值的降低。科技业务、寿险新业务等走弱,平安主推的代理人转型未能带来应有的增速,市场预期增速明显低于投资者心理预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平安的估值。

2月21日,中国平安华丽的2019年报,给市场激起浪花一朵朵。个人感觉,在学习各大机构的研报时,兼收并蓄,最终持仓意愿仍需努力💪


心是几维空间


公司股价决定于公司营收和增长,如果营收业绩下滑,未来股价就会下调,营收利润增长,股价就会上调。中金调低中国平安目标股价,就在于业绩下滑的忧虑。

在平安1月份公布的保费收入显示,其寿险及健康险个人业务的新单和续期均出现下滑,其中新单保费265亿元,下滑14.90%;续期业务795亿元,下滑12.77%,下滑超过10%,这个幅度还是不算小的。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中金公司报告称,市场仍未充分预期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转型对2020年全年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转型完成后的长期增速预期过高,预计平安保险2020至2022年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1%、8%和8%,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下调公司A股目标价10%至92元人民币,这个目标价相比于今天的收盘价80.91亿元,还有15%左右的上涨空间。

任何公司渠道转型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很多资源需要整合,平安也不例外,平安寿险代理人转型也会是一个很艰难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既然是转型,就需要摒弃掉旧有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制度,而是会长出新的模式、新的制度出来,这就需要人员的磨合,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这一转型,短期肯定是负面不会是正面的,但中长期可能是利好,会有利于平安长期健康发展,这需要跟进观察。

另外保险公司 是低利率的受害者,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收益率下行,会伤害到保险公司的利润增长,这也是保险公司未来的一个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