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俄美激烈抢夺这个地区,中国该怎么办?

有研究显示,北极的海冰覆盖范围少了约 120 万平方公里、总面积为 1400 万平方公里,这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的两倍。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那北冰洋的海冰可能于2040年左右完全消失。届时北极的战略价值会不会引起周边国家之间的纷争?

我们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北极冰川融化的最大意义是让主要军事强国能够在北极自由行动,博弈白热化。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气温快速升高导致了北极很多永久冰雪覆盖区和冰盖的范围和厚度快速缩减,像是以前俄罗斯的北冰洋航道一年之中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在破冰船的帮助下通行,而现在一年之中足足有接近3个月的时间北方航道是可以通航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北冰洋并不是美俄或者美苏对战的重点“战场”,而在近些年间,北极的战略地位对于俄美双方来说已经愈发的重要了。

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俄美激烈抢夺这个地区,中国该怎么办?

苏联时期的极地地区海军基地地图

俄罗斯是第一个系统性地探索北极地区的国家,俄罗斯最早抵达北冰洋海岸并且进行最初的勘测能够追溯到11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中,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探险家不断地扩展着俄罗斯帝国的边界,到了19世纪俄罗斯因其漫长的北冰洋边界线,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抱北极”的国家。

在人文方面,俄罗斯在北极圈以内的领土内足足有200万人定居,而另一个北极地区的大国——加拿大的北极圈常住人口仅仅只有10万,在技术设施方面俄罗斯也远胜过加拿大和美国。

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俄美激烈抢夺这个地区,中国该怎么办?

俄罗斯的S-400被部署至北极地区

目前俄罗斯有四支舰队:波罗的海、太平洋、黑海和北方(北极)舰队,目前俄罗斯的北方舰队位于北极地区的摩尔曼斯克附近,地处巴伦支海的科拉湾,从目前的军事实力上看俄罗斯的北方舰队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四支舰队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足足占俄罗斯海军力量的三分之二俄罗斯目前拥有40艘破冰船,而在核动力破冰船上俄罗斯足有6艘,最新的10510型核动力航母也将于今年年末服役,另外俄罗斯已经重新建立了新的北极指挥部,在原有的苏联时期的6个军事基地基础上进行升级换代,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对在北极地区保持主动权“胜券在握”。

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俄美激烈抢夺这个地区,中国该怎么办?

俄罗斯最新的Artika(10510)型核动力破冰船

美国和俄罗斯相比,明显要逊色不少,由于美国仅仅只有阿拉斯加州北部在北极圈之内,无论是区位还是北极圈内领土和海域面积都远远不及俄罗斯这种“传统北极熊之国”,作为替代,美国在格陵兰岛建有最北端的空军基地:拓乐空军基地,该基地主要职能是为北美防空司令部提供导弹来袭预警、北极地区监视等情报,虽然美军经常在北极地区进行例行的反潜作战演习和轰炸机巡航,但很明显,美国人不太可能在北极建立类似俄罗斯人建造的那种北极基地。

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俄美激烈抢夺这个地区,中国该怎么办?

美国位于格陵兰岛的拓乐空军基地

另外,美国在北极地区执行任务的仅仅只有3艘破冰船,而且其中一艘Polar Sea重型破冰船还于2010年发生事故,至今不能进行常规部署,虽然美国有心部署6艘破冰船,但是由于资金不足,预计到2023年美国新的破冰船才能交付使用。除了破冰船数量不足,由于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后勤保障不完备,美国海军的潜艇在北极水域的巡逻远不及俄北方舰队的巡逻来的方便。

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俄美激烈抢夺这个地区,中国该怎么办?

美国的一艘Polar Star重型破冰船在北极地区进行破冰作业,至今已经服役40年

虽然俄罗斯有心重返北极,但是论现在的规模和强度却远远低于苏联时期的北极军事部署状况,未来北极俄美之间的博弈也将继续进行,或许,升温的将不只是气温,而是其他的东西。

在2018年1月,中国发表了《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是“近北极国家”和“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并提到“海上航线的利用以及北极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可能对中国的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