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百度搜索引擎以后是否会逐渐消失?

天山网络


最近两天,贵为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之一的百度或许是懵的,一则《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爆网络,又一次引发了网民对于百度的吐槽。在这篇文章之中指出了一个严重的事实——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得到的第一页结果,有半数指向自家产品“百家号”,而且其中有部分内容质量低劣或者涉嫌洗稿,并称百度搜索已经沦为为百家号导流的工具。

随后,百度官方微博发表回应称,目前百度搜索结果中,百家号内容全站占比小于10%。针对百度官方回应,《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作者回应称,“全站比例没有太多意义(而且百家号占全部内容比例居然有近10%?),大家搜索一般只看前两页。如果能给出第一页的结果占比会更有说服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潘乱老师的《腾讯没有梦想》开始,“阿里没有盟友”、“百度没有文化”等说法依次出炉。如今,黑百度已经成为了某种中国互联网上的“政治正确”,但这一次从网络上的评论来看,大家愤怒的原因是百度为百家号导流的行为有种“公器私用”的行为。

实际上,在《搜索引擎百度已死》风靡的同一时间,互联网新三巨头TMD之美团也做了性质相同的事情,即摩拜已经全面接入美团APP,未来将更正式名为美团单车,而美团APP也将逐渐成为其在国内市场的唯一入口。二者唯一的区别,是百度已经是成名多年的江湖名宿,而美团则是蹿红飞快的江湖新秀。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中,百度目前以70.3%的市场份额稳居冠军宝座,360搜索排名第二位,但市场份额只有不到8%。也就是说,百度搜索面临的情况其实与此前的微信乃至更久远的QQ一样,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既然是“基础设施”就天然具有某种公益属性。

在岁末年初的这一段时间里,各大互联网公司取消年终奖乃至裁员的信息不绝于耳,再加上从去年开始就形成的关于线上流量逐渐枯竭的共识,都在佐证一个残酷的事实,过去的好日子已经成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以邻为壑”是新时代的基调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11亿人,新增用户数创历史新低,而未来的增长空间,也是显而易见的将会逐步减少。在3G\\4G主导下的这一轮移动互联网红利期已经进入尾声,流量的获取成本将越来与高,从增量到存量的变化,也必然导致“以邻为壑”的局面。

因此在时代跃迁的大背景下,所有人都撕下了情脉脉的假面具,而暂时看不到终局的“头腾大战”,也正是这一现象的例证。

但事实上最近被大家口诛笔伐的百度,却是BAT中最后一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建墙”的。此前张一鸣的多闪、王欣的马桶MT、罗永浩的聊天宝意图“三英战吕布”,却被微信无情封杀,而中国互联网圈里这种封杀竞品或者“友商”的行为,却是源远流长的传统。

早在2013年11月22日,阿里淘宝就率先以“控制购物体验,控制淘宝交易风险”的理由封杀了微信,正式屏蔽了淘宝来自微信的访问,同时也先后屏蔽了百度搜索引擎、蘑菇街和美丽说的内容抓取。此后腾讯也毫不示弱,淘宝、百度搜索、抖音统统被微信封杀。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做出的选择,其实大家就大哥别笑二哥,都是一样的套路。

百度从发力熊掌号到为小程序、百家号进行的引流,实际上已经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关头。如果没有AI方面的成功,如今放眼整个移动端,所有的日常生活场景都被瓜分殆尽,获取信息有微博、头条和各类新闻客户端,深度内容有知乎、公众号,娱乐有爱优腾,生活服务有美团、58,软件分发有各大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这也使得百度手机APP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的强烈。

不同于曾经去中心化的PC时代,在web 2.0以及之前的年景里,也就只有作为窗口的浏览器是中心化的,整个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流动的。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心化才是主流,微信、支付宝、淘宝、今日头条,一个个都已经或准备化身为集聊天、消费、娱乐、获取信息为一体的超级APP。

在存量时代活下去更重要

同一件事,你做得我就做不得吗?百度发力信息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搜索+信息流”是下一代内容分发趋势,是百度“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流是需要内容作为填充的,没有内容的信息流只能是死河,因此百度寄希望借助自己的搜索流量,带动内容端产品线也就是百度百家、好看视频的发展,从而以百度手机APP为核心,建立属于自家的中心化平台。

如果说国内已成红海,为何不效仿智能手机厂商进军海外。其实这也是互联网服务与智能手机等硬件产品最大的区别,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互联网服务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不容忽视,相比于能够打出“高性价比”这张王牌的手机产品,互联网服务的可替代性太高,而且本土化也并非那么容易。

同时,海外市场的互联网世界也并不太平,如今全球互联网不仅没有变成地球村,反而肉眼看见的分裂为中国互联网世界、欧盟互联网世界和美国互联网世界。“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在2019年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就表示,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背离了开放、平等等互联网的初衷。

万维网之父的表态话音未落,就在数天前,欧盟就再度对谷歌开出了新罚单,Alphabet旗下公司谷歌被法国隐私监管机构处以5000万欧元(合568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这也是GDPR自去年年中实施以来,欧盟以此为依据开出最高的一笔罚单。

“死道友不死贫道”,只有首先在存量时代里幸存下来,才有资格在新时代里大口吃肉。所以,百度真的错了吗?


三易生活


百度搜索引擎会不会死这个问题,反应的是百度在移动时代落后的局面下,焦虑的探索。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供参考。

任何人对本届春晚的期待,可能都不会超过百度李彦宏。

在拿下2019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后,百度给全国人民包了一个大红包。据媒体报道,从1月28日起至2月4日,百度将发放总额19亿元的红包。这大概是春晚有互动红包以来的“史上最大”。

投下如此重金,百度押宝的是自家APP——百度APP。通过春晚互动,百度无疑希望自己的APP像微信、支付宝一样成为移动端的“标配”。

互联网企业对于春晚的“信仰”源于微信。2015年,微信首次与央视春晚合作“摇一摇”红包,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呈现井喷态势,飙升至10.1亿次。传闻经此一役,微信绑卡数量瞬间突破2亿,一夜完成支付宝8年成绩。

或许是微信红包的口碑效应使然,此后,马云麾下的支付宝、淘宝也相继在春晚的互动舞台“签到”。

与BAT的另外两家相比,百度的“春晚”来的着实晚了一些。经历了陆奇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All in AI”时代,李彦宏想的也越来越现实:眼下,在用户的移动终端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然更实在。

在这个到处散发着AI气息的季节,百度更像一个纯情的诗人。虽然阿里、腾讯、字节跳动都在大声歌咏AI之美,但他们都没有忘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阿里巴巴不仅用支付宝征服了乡里乡亲,更风风光光地出了海。腾讯借助微信构筑起自己的社交帝国,高筑墙广积粮。字节跳动的抖音、今日头条则几乎成了年轻人的“杀时间利器”。而痴情的百度虽然卯足劲把AI的种子洒向各行各业,但都未能开出足够艳丽的花朵。

现在想来,那个发生在2017年夏天的故事愈加意味深长。那天,百度掌门人李彦宏驾着自家无人驾驶汽车开上北京五环,赚得一片吆喝。一时间,李彦宏几乎成了“阿波罗”那样的AI先驱。然而,少有人关注的是,在这个颇为“超现实”的故事里还有一张来自北京交警的现实罚单。

实际上,百度最近碰到的“现实”正愈来愈多。开年一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刷屏,直指百度徒有开放之名,而行封闭之实,将搜索第一页的多数结果,导向其内容良莠不齐的“百家号”。这冷冰冰的舆论判决,是比“腾讯没有梦想”那样的指责更疼的。对于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而言,没啥比“封闭”的帽子更沉重了。

人民网的《三评百度已死?》更是不留情面地说:搜索引擎在PC时代是互联网信息导航,现在到了移动APP时代,单一搜索引擎作为流量入口的作用大大降低。为了在信息流场景上触达足够多的用户,曾经拥有巨大入口流量的搜索引擎不得不考虑自己做“号”,强行编织内容生态,勉力维持流量。这其中,有百度的无奈,但也说明了百度没有抓住转机,发挥技术优势,开发出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搜索引擎,或者打造开放的客户端联盟,却自我“降维”,陷于做“号”,结果自废“武功”。

身处搜索引擎这个“瓜田李下”的行业,百度因为竞价排名挨过“魏则西事件”的巴掌,因为构建所谓百家号的内容生态遭过舆论的围殴,甚至在“权健事件”中,有些“神经过敏”的百度也被王志安以一人之力怒怼。

富贵险中求,精明如李彦宏一定知道搜索引擎这门生意的利弊。人性本善,我也相信没有人愿意吃人血馒头。所以,李彦宏才会把“人工智能”这个梦中情人抱得那么紧,但我不希望他抱住的是梦中情人成为“最后的稻草”。

百度APP的slogan是“有事搜一搜 没事看一看”。这八个字里,透着百度的无奈和希望。虽然“AI元年”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但大多数人脚下踩的还是移动时代的土地。面对被大量热门APP分走的流量,百度最现实的出路就是成为其中一个。

这一届春晚,因为百度的加入,有了“央视人工智能春晚元年”的说法。因为AI,百度的红包游戏能否比微信、阿里更创新,更诱人呢?这将是百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科技侦探汪


百度搜索对新玩家,小玩家友好度不够,新站提交后,先把你在沙盒里关2个月到3个月再说,这期间你要保持不断的原创更新,才有机会被索引,两三个月的折磨,才一点点的放出来,好不容易放出来后,排名都在很多页之后,好的搜索词前边要么是被人买下来了,要么是十几年前的老网站卡好了位,因为那些老网站积累了很高的权重,哪怕是他们的文章界面很老旧,不适合移动端浏览,广告多的离谱,依然把前几页卡完了,然后就是百度系自家产品也要在前几位卡位,这就意味着你要么花钱,要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熬,逐月逐年提高权重,这就等于淘汰了小玩家,把有机会成长的小玩家扼杀了。

百度应该改改规则算法,不能让大玩家地位完全固化,新陈代谢,考虑适当的洗牌,给新玩家更多的机会,要不然,新手都逃离百度去头条,竞争如逆水行舟,别人的内容越来越强,百度就会越来越弱,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

最后,这是一个信息主动去找人的时代了,百度的搜索词卡位其实是等人主动找上来,结果你在百度上付出代价那么大,获取的客户却变少了,可以想象这有多可怕。


PGMAN


我觉得是不会的。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很多人还是从PC端过渡到手机APP,电脑端的百度搜索在很大部分人的概念里还是搜索时候的首选,而且百度也很早的推出了手机百度这个APP,这个跟PC端是同步的,与传统PC端的搜索相比,移动手机端的搜索引擎更加简洁、实用、方便,这成了我自己搜索资料时候的首选。

虽然现在的搜索引擎软件层出不穷,比如360搜索,搜狗搜索,但是百度搜索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总量超过3亿页以上。以上说的几种搜索引擎我都用过,综合下来还是百度搜索好用,高准确性、高查全率更新快以及服务稳定的特点,不好就是搜索的部分内容会充斥着很多广告,比如搜索(前列腺的症状)前面出来的就是一些医院的广告,要往下翻才能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百度搜索引擎还是有自身的优势所在,而且也在推陈出新,所以觉得百度搜索引擎不会被取代。


勤奋的小哥


嗯,这个问题如果从搜索引擎的核心来讲,他是不可能被撼动的,但是很有可能他的市场份额会降低,例如今日头条的出现,今日头条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个社交类,或者是将整个领域,尤其是将新闻社交娱乐以及生活,都考虑的一个综合性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一个互联网应用公司,在未来无论是百度还是阿里巴巴,以及腾讯都会因为他们错失了这么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而懊悔,因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而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和更多的人参与到了这个平台当中去会逐渐淡忘,或者遗忘以前所使用这些方法,如果通过时间的进一步推移在未来有可能通过检索搜索以及去查询一些东西的时候有可能不在使用排度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因为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的迅猛而在未来当投射技术和虚拟AI技术出现的时候就是传统的搜索引擎传统平台感觉到非常难过的一天,就像阿里巴巴,腾讯之间一样,一个垂直领域是做社交一个垂直领域,是做电商,他们都把彼此之间的利益做到了极致,却没把相互的领域渗透过程当中经常的渗透和反渗透都是很难去把对方的领域做到更好的一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百度搜索引擎,如果不会创新的话,那么在未来也会导致无法看明白或者无法融入到心一代使用,这的心思当中去。


深度数据挖掘


百度啊,作为华文世界最大的网上搜索引擎,从人人离不开百度,到现在的逐步让人家心里凉凉,有一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节奏。不说魏则西事件带给人们的阴影,就是现在把百度搜索引到他们自家的产品百家号,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作,自媒体一般没有官方审查,一些观点你列举的事实,也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这样的产品一旦在百度里面才会主流的话,最容易误导大众了,而且百家号还容易成为徇私舞弊的地方,就等于说百度换一种马甲在忽悠别人。因此百度要想重振以前的威风,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千万不要谁出的钱多,谁就放在前边,或者说自家的产品放在前边,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谁家的自留地,只有公正公平公开,不偏不倚,才能在互联网上大放光彩,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俊哥就是马后炮


后续可能我们大家都不需要用搜索引擎这个软件了,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AI智能化,想自己想要什么,其实a AI能够自动判断出来,我们只要说一说,他就知道我们想要什么,然后主动给我们推送或者我们简单的进行描述,所以他以后肯定是一种直达型的,以后搜索引擎肯定是要变的,不需要一个太太多的东西,只需要暗暗的去搞就行了,所以就像进入头条或者说是购物的推送都是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那么谁能够获取到用户最多的信息,那么谁就能够掌握这个入口,谁就能更加精确的把握客户想要什么。


奥斯卡萨玛


百度有些移动端的内容搜不到了,比如今日头条app里面自媒体的内容就没法搜,所以百度也要做移动端的内容,能理解,不懂的人只知道喷


拽得要命


百度搜索关联行业的,广告一堆,忘记百度的初衷启发是什么了,不是行业的也是广告一堆!个别关键词是行业不百度推广花钱,直接暗自屏蔽!有替代品,百度可以说很快倒!


摇摇滚滚米饭


消失不消失我不知道,不过反正我还是习惯用百度。无论手机还是电脑。而且从360等默认页面开启,我还是习惯性先调出百度主页面再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