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6000萬利潤造假!公司被罰,董事長也無一例外,這一"白馬股"要栽?

今年以來,一批上市公司先後被查出財務造假,如康得新、康美藥業等。而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又有一上市公司爆出財務造假的驚天大雷。

11月22日,廣東證監局在官網發佈了對風華高科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因連續兩年財務造假,共虛增6000多萬利潤,對其責令改正,並處以40萬元的罰款。對於涉案的相關仍人員,也開出了罰單,累計187萬元。

6000萬利潤造假!公司被罰,董事長也無一例外,這一

公開資料顯示,風華高科於1984年開始從事電子元器件行業,於1996年在深圳主板上市交易,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實控人,持股比例為23.94%。而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是廣東省屬國有獨資重點骨幹企業。

在發展過程中,因為機制問題使得風華高科錯過了消費電子發展的最佳時期,後來通過調整管理層,公司情況才有了轉變。

2015年,公司徹底退出了一般貿易類業務,也是在同年收購了奈電軟性科技電子(珠海)有限公司100%股權,佈局移動及可穿戴設備Rigid-Flex(軟硬結合板)。

2016年,收購臺灣光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股權,佈局海外汽車電子市場。而利潤的虛增,也正是再此期間發生的。

6000萬利潤造假!公司被罰,董事長也無一例外,這一

連續兩年造假,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壞賬成了“利潤”

風華高科開展貿易業務時,從中捷通信有限公司採購電子產品,再銷售給案外人林某控制下的廣東新宇、廣州亞利、廣州華力、廣州鑫德。但上述四家公司從2014年下半年起無法向風華高科支付到期貨款。於是在風華高科催收下,林某實際控制的上述公司向風華高科開具了商業承兌匯票,2015年2、3月份商業承兌匯票到期,上述債務仍未清償。

為了解決應收賬款賬目掛賬問題、延長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時間,風華高科於2016年3月1日召開總裁辦公會,決定通過用自有資金來“填補”未回收的賬款。

但是在2015年年度報告中,風華高科卻表示,對廣州鑫德、廣州華力、廣東新宇和廣州亞利,所涉合計6148.98萬元應收賬款已收回,顯然,該披露與事實嚴重不符。

6000萬利潤造假!公司被罰,董事長也無一例外,這一

除了2015年的年報外,在2016年半年度報告、2016年年度報告中也採用了類似的方法,虛增利潤6192.12萬元。

財報顯示,2016—2018年三年時間,風華高科營收從27.7億增加至33.5億、45.8億元。淨利潤方面2016年歸母淨利為.93億元,到了 2018年為10.17億元,在短短三年裡公司淨利潤增長近10倍!

在業績刺激下,公司股價也從2017年6月底的8.27元上漲到2018年7月的24.23元,漲幅接近200%!

無論是從業績還是股價來說,都算的上是名副其實的優質成長股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優質成長股”竟是通過財務造假來保持的。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後,最終廣東證監局決定,責令風華高科改正,給予警告,並處於40萬元的罰款。除此之外,三人任董事長也是被處於不同程度的罰款,無一人能逃脫。

6000萬利潤造假!公司被罰,董事長也無一例外,這一

值得注意的是,風華高科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淨利潤為3.53億元,同比減少60.20%;營業收入為23.87億元,同比減少32.02%。股價方面,截止完稿,報11.98元/股,較高峰時期(超24元)相比,已跌去了一半,將近腰折。

不知日後的風華高科會如何發展,將會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