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01 世界经济增长的五个阶段

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阶段一:1世纪-14世纪

  • 年均增长率0.05%,经济总量1400年翻一番。
  • 这是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时期。

阶段二:15世纪-17世纪中叶

  • 荷兰经济年均增长率0.5%,经济总量140年翻一番。
  • 这是工业革命之前经济开始加速增长的时期。

阶段三: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

  • 英国经济年均增长率2%,经济总量35年翻一番。
  • 这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

阶段四:19世纪

  • 美国和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4%,经济总量17.5年翻一番。
  • 这是美、德等后起工业化国家的反超时期。

阶段五:20世纪

  •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等东亚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8%至10%,经济总量7-8年翻一番。
  • 这是东亚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反超时期。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每个时代经济增长的模式,似乎也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了对上一个时代的超越。2000年来,尤其是近600年来,人类不断探索出让出经济更快增长的方法。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牛顿

对此,经济学家们是怎么看的呢?

02 阶段二:重商主义与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

15世纪之前,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大。

14世纪,欧洲从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开始了文艺复兴

15 世纪,欧洲结束漫长的中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15世纪末,大航海时代开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与世界的贸易交流大量增加。

于是,欧洲的一些国家运用政府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就是重商主义的背景。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新航路的开辟

重商主义理论的基点为:

  1. 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尤其是金银),积累的贵金属越多,就越富强。
  2. 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措施为:

  1. 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
  2. 发展对外贸易垄断。
  3. 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
  4. 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15世纪至17世纪的300年间,欧洲不断获取新的殖民地,并采用关税和战争手段阻挠其他国家与殖民地开展贸易,企图以此来增加本国的贸易收入。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也体现在海上霸权之争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各领风骚。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初现端倪。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03 阶段三:亚当·斯密“国富论”与英国工业革命

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亚当·斯密

15-17世纪的经济增长提速,促使亚当·斯密思考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1768年,他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后来这本书本称为《国富论》。

1776年,《国富论》正式出版,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后来,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国富论》也被奉为西方经济学“圣经”、自由贸易理论奠基之作。

《国富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目标是富国和裕民,而这二者都依靠国民财富的增加。

2. 国民财富的增加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依靠分工深化和交换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这一点依靠资本积累和资本运用。

3.“看不见的手”是国民财富增加过程的重要保障。重商主义是国民财富增加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因此需要坚持自由贸易,避免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经济活动按照天然的秩序运行。

4.工资水平与国民财富的发展水平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需要适度提高工资。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工厂

就在亚当·斯密创作《国富论》的同时,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创新,而当时的英国恰好具备激励创新和实现创新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议会制度使得英国政府拥有强大的征税能力,所以在重商主义时代,就能够将扩张的财政开支用于扩建军队,维持国内秩序,拓展海外贸易。另一方面,殖民主义的原始积累让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践行着亚当·斯密的理论,区域专业化程度提高,国家收入开始“斯密式增长”。在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际,英国已经确立了领先的优势,将其他国家全部甩在身后。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04 李斯特“标准模式”与西欧、北美的赶超

李斯特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出生于1789年。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李斯特强调落后国家的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以及特殊利益,主张必须对经济实行干预。如果说亚当·斯密是

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那么李斯特就是贸易保护理论的创始人。

李斯特批评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落后国家要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赶超,必须实现四个目标:

1.废除内部关税并改善交通条件,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

2.征收外部关税,保护民族工业。

3.成立银行,稳定货币,提供商业贷款。

4.建立大众教育体系,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和发明。

这一套方案在西欧和北美(尤其是德国和美国)取得了成功,这些地区内的各个国家在19世纪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英国一起成为当今富国俱乐部的主要成员。

05 “大推进模式”与东亚的崛起

到了20世纪,曾经在西欧和北美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在其他地区实行后,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拉丁美洲各国、沙皇时代的俄国、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以及1949年之前的中国,都没能再现李斯特“标准模式”的奇迹。

这些国家虽然开始了工业化,但经济增长的速度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就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经过革命、战争与动乱之后,往往就会出现“大推进模式”。

“大推进模式”的特点是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计划手段和投资协调来取得快速发展,达到年均增长6%以上的水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如苏联1929年开始大推进式工业化,将9%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24年。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1927年,苏联绝大部分农业劳动依靠手工完成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1931年,苏联第聂伯河沿岸农场的机械化作业

其他崛起的东亚国家(或地区)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比如日本,“亚洲四小龙”还有以及中国。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在以较高的速度持续着。

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5分钟读完2000年世界经济史

中国GDP增速(1990-2015)

06 结语

至今没有工业化的国家依然滞留在传统社会里,经济状况自然跟工业化国家有巨大差异。

至于工业化道路上没能实现以高速经济增长赶超的国家,也与发达国家渐行渐远了。

这就是当今世界贫富差距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