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虽然现在小李的一传防守斗很好,朱婷是不是愿意做小李的保障性主攻?

slysg720711


在我看来,朱婷不仅球技高超,而且球品,人品俱佳。作为世界第一主攻,她不会介意自己在球队中打什么位置,会完全按照教练员的要求去做。而且无论是打大主攻还是小主攻,朱婷都会有出色的表现。“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用在朱婷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作为球队的大主攻,因为她在前排时球队是两点攻,所以大主攻的进攻任务要重一些。相应的,对大主攻的强攻能力要求也会更高。而小主攻(保障型主攻)因为在前排时球队是三点攻,相对的进攻压力会小一些。朱婷的进攻能力要好于李盈莹,所以朱婷更适合担任大主攻。


再从一传方面来看一看,天津队是双主攻+自由人的一传体系。传统的说法是两位主攻中大主攻侧重于进攻,小主攻侧重于保障。其实这个说法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对方的发球手是不会如你所愿的。也就是说,无论大,小主攻,一传都是必修课。如果主攻手一传无法真正过关,就不能说是完全合格。而作为年轻球员,李盈莹的一传能力还没有完全达到球队的要求,需要在实战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盈莹更应该打小主攻。

综上,朱婷可以胜任大,小主攻两个位置,她更会按照教练员的要求去做。从天津女排的实际情况来看,让朱婷打大主攻无疑是正确的安排。


Star说


如果李盈莹与朱婷搭档主攻线,就目前强攻突破能力而言,朱婷毫无疑问在李盈莹之上,让大婷来保障妹妹的进攻,面对强敌时就会削弱本方主动得分能力,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

今年来李盈莹在一传、防守等保障环节的进步有目共睹,排超前二轮李盈莹均是主接六轮一传,整体到位率也不错。对阵河南26个一传仅一个失误,得到17分,对阵恒大26个一传二个失误,得到18分,李盈莹正在向全面型主力迈进,今年排超她扮演的就是保障型主攻的角色,分担了朱婷一传的压力,全力保障朱婷的进攻,目前来说效果不错,帮天津获得两连胜。

李盈莹的弹跳并不出众,她的扣球更多是利用手臂的爆发力,抢速度、打落点,如果被对手研究,提前后排卡位、前排拦网布防,扣球成功率就会下降。世界杯对阵荷兰和巴西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没有朱婷关键时刻的强攻渡轮,中国队就很难取胜,因此让朱婷保障李盈莹进攻,就会显得不偿失,有大才用小的嫌疑。


李盈莹的当务之急是继续提升一传和防守水平,同时强化进攻手段的多样化,虽然现在这两方面她已做得相当不错,但是作为郎导着重培养的中国女排未来接班人,离像朱婷一样世界级主攻,她还有很长路要走,还没强到让朱婷来保障她的进攻的地步。相信假以时日,李盈莹一定会成为中国女排现在的朱婷。


老褚说球


对于这位天津球迷的提问,我个人的回答是“完全支持用朱婷去保障李盈莹”。理由如下:1/只能用朱婷当保障型攻手,她有能力给李盈莹做保障,而李盈莹显然还不是给朱婷当保障型对角的合适人选,需要历练的地方太多了。2/有益于李盈莹这种年轻选手的尽快成长,这次就算奥运赛场国家队败走麦城但是如果因此能够让李盈莹成长起来早日成为国家队栋梁那也算是一种塞翁失马,何乐不为?3/朱婷有给李盈莹当保障的长期经历!经过绍兴世俱杯深刻历练的朱保障这次保障起来应该会得心应手很多。预祝女排奥运收获一枚成熟的天才大主攻!国家队的明天会更好!加油




球迷TaiZhou


朱婷加盟天津女排,其目的就是为了锻炼李盈莹的地面保障,谁都知道朱婷加盟天津女排是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朱婷是国家队的进攻核心,承担队里的大部分进攻重任,所以得分这块对她的依赖性比较大,但是都知道奥运会强队如云,要面对塞尔维亚,意大利,美国,巴西等世界级强队,光一个张常宁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张常宁在今年的世界杯表现出色,没有给朱婷拖后腿,但是奥运会的对手要比世界杯更强,还没有与全主力的塞尔维亚硬碰硬,所以李盈莹必须要快速成长起来,她和张常宁两人共同撑起朱婷的对角,所以看到安排朱婷前往天津女排,其目的就是增强朱婷与李盈莹之间的默契,因为张常宁与朱婷在15年就开始搭档,两人之间配合,非常熟练,但是李盈莹还没有足够的锻炼。

如果朱婷做好地面保障,而让李盈莹负责进攻,那么就本末倒置了,李盈莹现在急需要成长的就是下三路,虽然今年她的一传和防守进步很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能够与朱婷打完整个奥运会,所以她在天津女排必须要接6轮一传,做好朱婷的地面保障,有了后排的保障,李盈莹才能变得更加全面。

其次李盈莹与朱婷之间的配合也远远不够,在今年世界杯可以看到张常宁与朱婷之间的配合,张常宁的地板擦的特别亮,就像一块移动的地毯,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她的防守都特别亮眼,而且两人之间都不需要怎么沟通,身体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应,但是李盈莹在这块还需要提升,其次就是她的经验和心态都需要丰富。所以朱婷加盟天津女排取得好成绩是一点,其次锻炼李盈莹才是郎导的最终目标。


排球boy


题目有两个意思,一是"虽然现在小李的一传(与)防守斗很好”;二是在此前提下"朱婷是否愿意做小李的保障性主攻"?答题前先纠正一错字,题中的这个"斗”字应改成"都”字。

一,小李的一传与防守都很好?

题指的"小李的一传与防守都很好“,不知是泛指还是特指?是指联赛?指世俱杯?还是指世界杯赛上?若意指联赛,小李在一传与防守上的表现,用"都很好",说的过去(同期比进步的确很大),若意指世俱杯上,用"都很好",则显然说不过去(有数据为证),若指世界杯,因李不是世界杯赛上的主力主打球员,几场关键的比赛没上场,对荷兰、巴西之战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体现不出支撑"小李的一传与防守都很好"的这样一个支撑结论的数据依据。

因此,说"小李的一传与防守都很好”?这要看赛事的层级水平和赛事的对抗强度,以及衡量"一传与防守都很好"的标准。而不能泛指、含糊不清,因不同层级水平的赛事,对一传与防守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比如在联赛、世俱杯、三大赛上的一传与防守水平要求,就有大不同。

二,朱婷是否愿意做小李的保障性主攻?

第一,朱婷在攻(扣球与拦网)防(一传与防守)两端的能力是在小李之上的,在大小主攻位置切换的效果也是小李不可比的。这毋容置疑,事实上的存在。

第二,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女排的战术安排,应坚决围绕朱婷这个最强点,这个场上核心中的核心,来组织战术,突出与呈现出朱婷场上优势的最大化,来进一步扬长整个攻防体系!然不知题主为何要主次不分,退而求次,提出要"朱保障李”的这么个命题?这多少与郎导倡导的打"强点与核心“的要求不符,有些不顾大局,为李设题,为李而李,扬短避长,通扯平衡平均朱李主攻组合能力与水平的意味,有些本末倒置,主次颠倒,让人感觉得不偿失。

第三,题问"朱婷愿不愿意做小李的保障性主攻"?问法似乎有些儿戏,随意。首先,这不是谁谁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怎么有利于中国女排整体上能打赢的问题;其次,愿不愿意也不是朱婷说了算,这要服从于教练的战术安排,打赢比赛的最终目的;再次,为什么要把尴尬之问引向朱婷?朱婷愿意如何?不愿意又如何?小李能否"一传与防守都很好"?与朱婷愿不愿意当"保障性主攻"没有必然的关系,朱婷是第一强力得分要点,不是一句愿不愿意就成能成为"保姆主攻“的事,这里,显而易见,选择权与决定权不在朱婷。

第四,主攻分两点大主攻(前排打两轮两点攻,一轮三点攻,位靠二传边的是大主攻),三点小主攻(前排打两轮三点攻,一轮两点攻,位靠接应边的是小主攻),即两点大主攻,三点小主攻。当二传在前排时就是前排两点攻,接应二传在前排时就是前排三点攻。

第五,狭义的"专职定位的保障性主攻”,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郎导倡导和要求的主攻是向全面型发展,而沒有提倡去发展保障型主攻。大小主攻只是司职站位,在攻防两端侧重不同罢了。一般而言,大主攻的突破拦防的能力强(高点强攻,调整攻,后攻),是球队进攻的核心与强点,关键时刻需要她全力以赴的进攻拿分,当然也容易被重点盯(拦)防,这时就需要对角主攻来分担她的一传(一般小主攻的一传与防守能力强于大主攻,而大主攻的进攻能力强于小主攻,这是个攻防两端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问题),比如为保证朱婷的强攻效率,只会安排朱婷接三轮一传,而对角主攻往往是接六轮一传,这就要求朱婷对角攻的一传与防守能力非常强,否则,不足以支撑保障大主攻的进攻效率和达到进攻效果的目的。

第六,相对于大主攻而言,小主攻的强攻实力弱于强力大主攻,比较适合打战术攻,但小主攻也要有相对强的进攻实力,不能简单的把小主攻定义为保障性主攻。因此,在攻防体系和战术打法上,教练是因人而异,各取所长,有所侧重的。郎导始终要求攻手在突出特长的基础上,要全面发展,能顶的起一传(防止追发主攻),有出色的后排防守能力,前排进攻与拦网,后排也能发起攻击!

第七,回到提问,朱婷愿不愿意做小李的保障性主攻的问题?其问题的实质还是朱李主攻组合能否主力首发的问题。首先,小李要有近乎于朱婷的强攻得分及拦网能力,其接三轮一传的能力要经得起强对抗中的大力跳发、追发的冲击考验,这样小李打大主,朱婷打小主首发可行(朱婷可大小主攻切换,能力不是问题)。一句话:撑得起,顶的住一传与防守。否则,关键场局,重要比赛,得不偿失,效果不会显优。

题说:小李的一传与防守都很好?其意也有朱李主攻配首发主打出战的问题。即朱婷打大主攻,小李打小主攻(因题说小李的一传与防守都很好),还是一句话,小李能否支撑起朱婷的对角,在攻防两端,能否分担朱婷的压力,在大力跳发、追发、强对抗的情况下,后排一传与防守能否顶的住?撑得起?若行,那与朱婷首发主打没问题。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女排的主攻顺位,以综合实力来论,还是朱婷、张常宁、李盈莹的排序。强攻实力小李不如朱婷,一传与防守能力小李不如张常宁,以小李联赛的一传与防守数据,不足以支撑起朱李大小主攻配,李朱大小主攻配在世界大赛上,主力首发主打的论据,因联赛数据的力度不够,依据也不充分,说明不了这个实质性的问题。

因此,到目前为止,张常宁仍是朱婷的最佳对角,朱张主攻组合仍是主力阵容首发的首选。张常宁和李盈莹在实战中的轮换,共同撑起朱婷的对角,这是郎导战术打法上灵变考虑的问题,也是打赢比赛的需要,不是随便什么人发个问就能改变的。


蔚蓝的天73114570


按现在中国女排边攻手的实际情况,朱婷、张常宁、李盈莹都具备比较好的一传能力。所以,两主攻和接应各接四轮一传是理论上比较合理的安排,也可以根据状态,在3~5轮之间适当调整。进攻成功率高的,就少接一轮一传,一传稳定性好,进攻成功率低的就多接一轮一传。更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2的效果。

朱婷是进攻能力最强的头号火力点,接三轮一传,前排时不接一传。李盈莹是、张常宁接四轮一传,龚翔宇接五轮一传,应该是最合理的安排。

所以根本不存在朱婷保障李盈莹进攻问题。


年青的心1961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反问一句,凭什么朱婷是国家队的某个人的保障型主攻?难道朱婷不配让其他人保障吗?

首先,既然小李的一传防守都很好,为什么不自己来接一传,防守,这样不更能显得她的厉害吗?为什么还要朱婷去做她的保障性主攻?自己就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别人来做,是觉着朱婷是队长,多做一些是应该的吗?还是说觉得朱婷平时不争不抢,脏活累活都应该她来干?



其次,就算小李的一传防守不好,朱婷也不见得要做她的保障性主攻。用一个进攻更强,综合方面更强的人来“养”另外一个不如自己的人,这笔账相信郎导会算的清楚。或许是某些比赛中郎导为了锻炼小李,亦或是对方不太熟悉小李,让朱婷接六轮一传养小李,就给某些人一些错觉:看,小李的进攻已经超过朱婷了,要不然郎导怎么会让朱婷接六轮一传来养小李呢?不知道是在自欺欺人还是贻笑大方。



球迷不要老是把李盈莹架在火上烤,给她点成长的空间吧。


我们一起爱排球


朱婷的得分的责任大就不能接一传,不能担任球队的“保障型主攻”的理念是从哪里得出来的?是从实战中得来的,还是凭空臆想出来的?

请问这些人,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朱婷接一传了没有?不仅接了,而且她还是全队接一传最多的,比自由人林莉还要多的一传。朱婷在里约奥运会一传排名榜上位列第几名?第四名!比林莉的第五名的名次还要高。同时她的179分的得分不仅是全队的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徐云丽的59分多出了120分,而且是里约奥运赛会的第一。这是不是实战证明了,朱婷接全队最多的一传也没有妨碍她的进攻得分?为什么朱婷接了比自由人林莉还要多的一传?因为追发,想不接也得接的追发。

为什么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打得那么艰苦?因为没有一个在进攻上给朱婷更多支持的“保障型主攻”。中国队的“保障型主攻”并没有接多少一传,因为对方就认准了追发朱婷。但是在这个“保障型主攻”轮到四号位的时候又难以在强行突破中下球,她的总得分只有是56分,另一个“保障型主攻”的总得分是48分,算一算她们比朱婷少了多少分?如今得48分的“保障型主攻”已经退役。留下的这个得56分的“保障型主攻”却被认为是八个月后东京奥运会上和朱婷打对角的最佳的搭配?脑子进水了?

莫说是李盈莹的一传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即便是没有多大的进步,朱婷打“保障型主攻”,李盈莹打大主攻的效果也会好的多。请注意,“保障型主攻”所保障的是全队的战术体系而不是保障某个人。以为朱婷打“保障型主攻”就是“大人物保障小人物”,就是失了身份的人真应该重新上学去了,因为他们连基本的逻辑都搞不清楚,却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胡说八道着。

2018年世联赛对巴西的季军战,不就是李盈莹大主攻,朱婷小主攻?不就是朱婷20分,李盈莹14分,三比零赢了?不就是朱婷在赛后对记者说:李盈莹上场,我都可以不扣球了?

2018年世锦赛对荷兰的季军战不还是李盈莹大主攻,朱婷小主攻?不也是三比零胜了?李盈莹得了全队最高的20分?对朱婷而言,既然你们追发她,那就追发吧,由李盈莹多分担一些进攻,岂不是更有利于朱婷的体能的保持,更能避免卡轮的出现,全队的战术体系也由此而更有效率?何乐而不为?

以上说的是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那么,2018年的世锦赛呢?那届世锦赛的最佳阵容里的主攻是怎么排的?一个是塞拉,一个是朱婷。但是与其它位置球员(比如副攻球员)不同的是,塞拉的名字后面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朱婷的名字后面有一个阿拉伯数字“2”。什么意思?赛拉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大主攻”,标准称是“第一主攻”;朱婷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小主攻”。为什么这么排?因为朱婷在场上不仅接一传,而且接了许多的一传,她实际上打的就是“小主攻”。而这个接了许多一传的“小主攻”,“全面性的主攻”。但这个“小主攻”朱婷,却是2018世锦赛得分仅排在博斯科维奇和埃格努之后的第三位。“小主攻”的朱婷就比“大主攻”的塞拉的地位低了吗?

目前世界女排比赛中的“不讲理”的打法已经成为风行的打法。要在东京奥运会战而胜之,更要在进攻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才行。主攻搭配就必须无论哪一个在前排都要有强攻的杀伤力。在没有埃格努,博斯科维奇这样的“不讲理”的攻击力的时候,如果不能把已经具备了一传能力,进攻又有巨大的杀伤力的李盈莹和朱婷合理地科学地搭配起来,别说是卫冕了,进前六都难。谓予不信,那就八个月以后看吧!


杜新1


是博主不愿意吧?即便尔等一万个不愿意,都是徒劳的。朱婷是职业球员,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的朱婷,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回国打球是为了备战奥运会,加盟天津除了是为了更好的保持自己的状态,还有帮李盈莹做保障,带李盈莹打大主的任务。世锦赛最后一战打荷兰,朱婷领军,李盈莹当先锋,轻松获胜,赛后,压抑了很久的朱婷有了笑脸,你说她愿意不愿意。


老牛2019


李盈莹现在是技术越来越全面,在场上可以接一传了,和朱婷愿意做她的保障型主攻没有关系。




在天津女排朱婷和李盈莹共同接六轮一传

如果朱婷和李盈莹搭档主攻,李盈莹的技术全面了、一传接的好了,相反朱婷在场上可以少接一传了、可以专注进攻了。提问者说“李盈莹技术全面了,朱婷愿意做她的保障型主攻吗?”这样的提法没有逻辑思维能力。

目前天津女排在引进胡克尔后,朱婷和李盈莹都接六轮一传,胡克尔不接一传,孟子璇也接六轮一传,朱婷和李盈莹她两个平分秋色是一对绝代双骄。




在国家队“婷莹”组合中李盈莹是奇兵

在国家队朱婷和张常宁搭档打主攻,朱婷接三轮一传,张常宁接六轮一传,如果张常宁在场上进攻受阻,郎平教练会李盈莹换下张常宁,让“婷莹”组合在比赛场上,让李盈莹的金左手发挥威力改变比赛节奏,这时朱婷接六轮一传,李盈莹接三轮一传,2019年世联赛香港站中国女排3:2逆袭意大利女排就是这样取胜的。

目前在进攻能力和经验上李盈莹和朱婷有一点差距。在国家队还是朱婷专职进攻为好,李盈莹适当出场做个第三主攻也不错。




巴黎奥运会李盈莹唱主角

2024年巴黎奥运会李盈莹是24岁的年龄正是当打之年,,朱婷30岁了是老将了进攻能力估计有点下降了,这时再让朱婷做李盈莹的保障型主攻,相信球迷中没有人提出异议。


结语:不管朱婷在场上做什么、李盈莹在场上做什么,只要对中国女排有利、对天津女排有利就可以了,相信郎导和陈友泉教练会做出正确的安排。大家说呢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