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腾讯云什么时候超过阿里云?

互联网时代思维


目前BAT三家的云服务我算是都体验过了,阿里云是早前所在的公司曾使用,个人2017年前后则使用过腾讯云,2018年至今则一直在使用百度云,对这个问题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1、阿里云目前国内占主导

马云独到的眼光让阿里成为BAT三家中最早做云服务,这种先发优势也帮助了阿里云当前占了国内很大的市场份额,根据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2019上半年)的报告,目前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为第一。

但从IDC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里云的份额在逐步下滑,2019年Q1时为43.2%,到了Q2则是41.6%,如果时间在往前推,2018年时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为45%上下。可见整个云服务市场还是相当激烈的,如果阿里云份额持续下跌,那么2019年下半年怕是会跌破40%。

2、腾讯云是否能赶超阿里云

腾讯云现有的市场份额排名为第二(IaaS市场),2019年Q1是12.2%,Q2是11.88%,就2019年的数据来说和阿里云一样,也是下跌的,当然相比于2018年10%的份额来说还是略有增长。

这2年腾讯云发展的确是不错,拿下了很多大客户,正在不断的渗透to B 和 to G 等领域,也包括通过微信小程序云开发拿下很多中小客户,以及一些省份政务服务。但是腾讯云现在整体和阿里云有30%左右的差距,按照目前一年仅仅只有2%-3%的增长比例怕是很难在短期内追上。

3、谁是云服务市场上的潜力股

在IDC这份《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上半年)跟踪》报告中IDC提到了一个发展强劲的潜力股,也就是华为。

按照IDC的数据显示,华为在云服务上增长迅速,2018年上半年是华为公有云服务仅有2.3%的市场份额,而到了今年Q2时华为已经有了6.7%的份额,而在IaaS+PaaS整体的市场2019年上半年比过去增长了350%。虽然华为基数较低,但如果每年能保持这种高速增长,怕是很快能进TOP3。

华为云2017年才正式上线,仅仅2年的时间就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不得不感叹华为的效率以及强悍的运营扩展能力。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现有的情况来看,IaaS+PaaS市场前5的厂商已经占据了74%的份额,可见市场还是比较集中的,未来的主力竞争也将集中在这些TOP的厂商中。而华为在云服务这块已经布局完成,后续将会进行快速的扩张,未来真正能和阿里云、腾讯云竞争的怕也只有华为云了。所以就腾讯当前形势来说前有虎后有狼,如果一有失手怕是就会被华为追上,至于能不能腾讯能不能追上阿里,个人觉得还是有困的。



Lscssh科技官


短期内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腾讯云和百度云都不会超过阿里云的。

三个云计算我们公司都用过,阿里云2013年开始用,腾讯云2015年,百度云2018年。

阿里云用了五年多,提交过4次工单,其中有一次是我们单位误操作,还有2次是售前咨询,真正出问题只有一次,提交工单之后,大约三个小时就给我解决问题了。

腾讯云,买了一个服务器,用了不到5天出现异常,提交工单之后,大约四个小时有回复,说是他们的物理节点出现异常, 我们这边重启没有作用, 只能他们那边硬重启;经过这么一次就对腾讯云的印象不大好,不过之后也买了几次腾讯云的产品, 都是临时用用,大部分用来测试用的。

百度云, 去年九月份开始用;原因是领导看到百度云的广告,说是那网站放在上面能够提高百度的排名(????);没办法就把其中一个项目移到百度云上面,然后就是血泪史开始;其中各种bug,各种莫名其妙的错误,客服的态度和反应速度倒是挺快,然而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结果这个wordpress做的小网站, 移到百度云的商务虚拟主机高配版上居然6天时间打不开。。。。 6天中各种工单和电话试图解决, 最后可以打开时,发现速度变成龟速了, 我买的可是他们商务主机啊!这样情况下,排名可想而知会是如何,

 

从2018年9月到现在, 我们已经在百度云提交工单16次,电话打过无数,问题有些解决了,有些是我不得不重新换解决方案, 比如刚刚说的那个wp的网站,最后我是在本地先生成静态页面,然后ftp手工上传至百度云的。就像我对百度云的客服咆哮时说的: 我从来没有对一个wp网站操这么多心的。

事实上,这次公司年终大会之后,我已经跟大领导谈过,明年会把这个网站项目从百度云移出,放在阿里云上, 实践证明百度云对所谓提高排名没有任何帮助。

综上,

阿里云虽然坑不少,但目前来说是三家最靠谱的,产品线也丰富;技术上的确相对过硬,而且看得出他们的目标是亚马逊AWS,亦步亦趋在跟随; 在我看来,阿里的商业态度是自己走路,也会给一条路让别人一起走。

腾讯云,可以买来做测试或者开发,毕竟腾讯云和coding合作的cloud studio现在已经相当不错了,尽管之前挺坑的;但不建议用腾讯云的服务做生产环境部署,最近的几次事件也充分说明了腾讯的商业态度: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百度云,最垃圾的云计算,没有之一,百度的商业态度是...... 呵呵哒


孟大宽


感谢您的阅读!

我不看好腾讯云,我更看好的是华为云。虽然在2018年下半年阿里云以42.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腾讯云以26.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可是,你要知道的是,在2019年第一,二季度华为云已经直接排名第五了,直接成为了增速最快的云系统。

我对于华为云的好看度,要远大于腾讯。原因是,华为有技术!

我们就拿华为云来说,我们知道华为推出“华为鲲鹏+昇腾”,这是能够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云计算业务,这确实是华为绝对的优势。更为关键的是,华为在很多软硬件方面颇有特色,比如华为的昇滕芯片、鲲鹏芯片、鲲鹏主板、华为鸿蒙系统等等方面的优势,确实是现在很多云系统难以比拟的!

华为云的劣势在于,没有像阿里云那样迅速占据市场,它入局有点晚。而腾讯云能够在阿里云以后发展,确实抓住了性价比的优势,但是腾讯云在性能,数据保存等方面,确实是和阿里云有差异的,腾讯想超过阿里有点困难,更何况华为还在紧追不舍呢!


LeoGo科技


不可能。阿里是一家强调技术驱动型公司,腾讯更强调拿来主义,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是终究走不远的。

阿里云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云计算操作系统的厂商,云计算技术位居世界前三,亚洲最好。而腾讯云等国内云计算公司基于落伍的美国OpenStack来构建的公有云产品线。美国三大云计算厂商,没有一家采用OpenStack。

《MIT科技评论》发布2019 年 “50 家聪明的公司” (TR50)榜单,阿里云成为全球首家上榜云服务商。

据Gartner统计,阿里云已位居全球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三,亚洲第一,年增速在115%。同期AWS增速为74%、Oracle为66%。

在8年前,马云在国内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BAT当时的大佬马化腾和李彦宏对此都不看好。李彦宏说这个概念是新瓶子装过期的酒,内涵部分都是玩剩下的,非常老套。他表示从WEB到这个云计算,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样的。马化腾则认为,这个概念以现代的技术发展现状是完全实现不了的,也许几百年或者数千年以后才有可能实现。当时,两位大佬都不看好。唯有阿里巴巴的马云坚持认为:云计算会影响未来的互联网,我们必须做,客户需要,市场需要,不做我们都会死,云计算是未来!

尽管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阿里云却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云的本质是规模,阿里云始终有计划的扩大规模,布局全球。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已经建立19个地区56个可用区。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的达摩院,并且承诺3年内投入1000亿元,持续扩大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





東声


腾讯云的确是国内第二成功的云计算厂商,仅次于但是却大大落后于阿里云。这个局面跟美国云计算厂商的情况差不多,微软仅次于亚马逊,但是差距非常大。短期之内,亚马逊全球第一,阿里云国内称霸的格局不会被打破。

相比于快速迭代的消费品,企业级产品服务的更换成本太高了,除非后起之秀有难以拒绝的理由,很难打动客户。

阿里云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就跟亚马逊的全球地位差不多,已经形成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腾讯云不断蚕食其他云计算厂商的份额,目前已成国内第二,很成功了。但是,阿里云依旧遥遥领先,占了半壁江山。那些容易被打动,有换更换服务商打算的企业机构都换得差不多了,腾讯云想要再进一步,已经很难了。其他公司想要抢行业老二的位置,都很难。在腾讯之后的,很难打得过腾讯,而腾讯也很难侵蚀阿里云的市场份额。正如微软虽然在云计算市场表现不错,想要反超亚马逊,恐怕是微软自己人都不敢想。

阿里云布局早,技术强。国内的霸主地位短期之内,无人可以撼动。腾讯云也不可以。至于百度云,就连谷歌都没办法抢走亚马逊的市场,百度想搞点事情,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性。百度送外卖都送不好,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真实。


毒舌好心人


上个月,北京一家名为清博数控的初创公司表示,在部署了腾讯云服务器8个月后,云服务器上包括备份的数据全部丢失。而后,腾讯云承认是其云服务器设备故障导致客户数据丢失,并愿意进行赔偿。但腾讯云只同意赔偿十万多一点。而清博数控认为自己公司处于创业初期,丢失的数据价值远超十万,故才提出了千万赔偿的要求。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腾讯云首次出现问题。今年七月下旬,许多用户反映在登陆腾讯云管理后台的时候出现故障,而后腾讯云表示是网络运营商出现了不可抗的物理断网问题。

最近出现的这两次问题,不禁让外界开始担忧腾讯云的前景,毕竟腾讯云前面还有实力强劲的阿里云,后面还有很多有实力的云服务商,如亿速云、滴滴云、磐石云等在拼命追赶。不过对于腾讯云而言,最重要的还是面对阿里云的竞争。腾讯云于13年创立,在15年更是得到了腾讯内部的重要战略支持,其目的就是为了和阿里云抢夺云计算市场的蛋糕。

然后时间已经这么多年,腾讯云与阿里云的竞争究竟如何了呢?实际上,两者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在广告投入上,相信很多出差的小伙伴甚至都在机场看到了阿里云投放的广告,而反过来则很少看到腾讯云投放的广告。

阿里云方面,其财报当中也体现了迅速的增长,2018年阿里云的营收与去年对比增长了一倍,并且阿里云的营收在阿里的总收入中占到了5%。虽然腾讯云的营收增长率与阿里云基本一致,但由于两者基数不同,阿里云的收入基数比腾讯云实际上要多很多,所以双方的差距其实是在不断地拉大,也只有保持比阿里云更快的增长率,腾讯云才有可能在未来赶超。

所以就目前来看,在总规模、增长率和技术条件三个指标都落后的情况下,腾讯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就像此前腾讯副总裁吴军所讲的那样,腾讯好像是没有to b的基因,虽然技术不错,但腾讯云服务其实还是没有阿里云服务那样成熟。

从市场份额来看,腾讯云服务,目前只有阿里云服务一半的水准和百度基本持平,而阿里一家就已经占据了接近50%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阿里云服务在世界云服务排名上面也是比较靠前,处于全球第3名,虽然与第1名的亚马逊以及第2名的微软有着巨大的差距,不过这已经是国内云服务市场做的最好的成绩了。

目前阿里云服务在国内市场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也在积极的推广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包括亚洲周边市场,而从推广的节点包括推广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出色的。

阿里云服务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承载峰值的能力是最好的原因就在于阿里经过多次大活动的洗礼,其实已经在这一层面有很好的经验积累,与此同时阿里云服务做得最早,也最先开始推广使用,从技术层面包括产品形态层面也是最全面的。

虽然腾讯云服务以及百度云服务都以技术驱动但如今的阿里云服务早已不是那个不擅长技术的阿里云。尤其是这两年,腾讯云服务接连出现了相关的事故,这对于用户包括企业来说,信任度肯定是要降低。

目前短时间内腾讯云服务基本是很难超过阿里云服务,在未来3~5年之内,语音服务可能依旧会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而对于腾讯云服务来说,目前主要的目标其实还是市场份额的增长,用户群体的增长。超越排名全球第三的阿里云服务,这个目标并不现实。







互联网的放大镜


至少从目前看还看不出腾讯云有超过阿里云的迹象,科技领域讲究的顺势而为,阿里云出现的时机恰当好处,而国内很多云计算厂家都是跟风而行,越是在蛮荒时代收益也将最大,bat三家企业之所以能起来就是在于国内科技互联网行业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就入局了,在当时的状态下甚至想要融资特别难,特别是从中国人的口袋里掏钱,无奈之下只能寻求国际的资本的协助,之所以这几家企业的一些大股东不是中国人就是这个原因,国内科技创业的生态还不成熟,正是因为处于蛮荒之地,所以在前期更加容易野蛮的生长,更加容易长成参天大树。

为什么阿里云能在国内取得成功

先从全球范围看云计算的几个巨头,亚马逊微软两家企业占据着龙头的地位,阿里云由于在亚洲市场的份额暂时排名第三,和第四名谷歌云计算系统差别不是很大,前四名的云计算系统都属于自主研发范畴,真正的技术核心还是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自主研发,不会是简单的从开源系统拿到代码直接去定制开发这么简单的事情。

极其重视云计算的开发。在阿里云开发之前马云曾经参加过一个会议,主持人让bat三家企业的创始人说下对云计算的认识,轮到马云说的时候直接表达了云计算的兴趣,并且准备全力以赴的搞。马化腾觉得云计算这个概念距离现在还比较遥远,真要落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李彦宏觉得云计算属于新瓶装老酒的东西。从战略重视程度上就可以看出对云计算极其看重。

平台存在技术缺陷,急需要这块技术。阿里云的研发其实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需要,阿里的电商平台之前的已经出现过负载不够的情况,这点和亚马逊当初研发云计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任何企业在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的同时更加容易酝酿出技术创新,所以马云坚定的请来了王坚博士,并且坚持相信到最后。

选对了正确的领头人。阿里云在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自主研发的道路走的,还是就近选用了开源的代码,但很快就遇到了瓶颈,被迫选择自主研发,由于云计算在当时更多是概念般的存在,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实现,于是经历的时间就显得长久了一些,由于投入巨大在阿里高层对此项研究产生了很多的争议,甚至很多人觉得王坚就是来毁阿里的,花着大量的钱做不出东西,甚至在阿里内部的程序员公开喊出王坚到底会不会写代码这种质疑,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如果不是意志坚强的人根本顶不住,但王坚还是一天天的熬过来了,尽量在阿里云的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更新很多次,但都没有动摇王坚坚持下去的信念,最终阿里云一炮打响,开启了中国自主研发云计算的先河,其实看看排名靠前的几个巨头,云计算都是自主研发的。

具备了以上几点国内只有阿里具备了这种条件,所以阿里云在国内成功了,中间存在看似很偶然但又是必然的事情,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为什么国内云计算厂商很难撼动阿里云

阿里云已经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互联网行业讲究的先入为主,阿里云已经在国内深入人心,想要让用户切换平台这种难度还是非常大,使用阿里云更多是的中小企业,由于需要云计算的服务,还达不到自己架设服务器的需求,一般都会选择使用云服务,产生的费用要比自己单买服器并且在再配置个维护人员也节省的多,整体算下来使用云计算对于很多企业来讲是省钱的,特别是早期已经入驻阿里云的基本上对于阿里云的服务还是比较满意,除非阿里云出现了重大的解决不了的计算问题,否则很难说服他们切换到新的云计算平台。

从具体使用稳定性看阿里云的指数最高。本人使用起码四个云平台,有电信云,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从体验看百度云最差,电信和腾讯云还是偶然发生一些小故障,相对比来讲阿里云的故障率最低,最后再推荐客户的时候基本上选择阿里云了,毕竟对于云服务器来讲稳定性是第一位的,谁都经受不起几次宕机的折磨,只要是云服务的基本上对应很多终端客户,发生几次云服务的事故,客户就会反响非常大。

自研体系扩展更加灵活。由于阿里云属于完全自主研发系统,在功能扩展上会显得更加灵活,毕竟直接拿开源的系统完成,可能在时间上会提前,但在添加新的功能就会受到很多限制,现在比较阿里云和别的厂商从功能上已经差异很多了,阿里云在新功能添加的效率上明显高于别的厂家,而且在具体效果上也显得更加成熟老练,自主研发在初期会显得十分被动,一旦突破了前面就是一片开阔地了,现在的阿里云就有这么点意思。

至少从目前看国内很难有第二家云计算厂家对阿里云有实质性的冲击,就是从自主研发阿里云开始阿里巴巴开始了向技术路线转移的大战略,一个企业真正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雄厚的技术支撑,从后续马云主导开启的达摩院都是重视技术第一个表现,未来的阿里巴巴会更加的强大,本身已经具备强大的护城河,再加上后续技术性的推动,现在阿里巴巴已经在芯片以及人工智能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重视技术的一种表现,阿里巴巴也从最初bat中技术最薄弱的企业变成了这三家中最重视技术的企业,任何科技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这点从美国几个巨头身上都能看到核心技术的影子,无论是微软,谷歌,苹果,都有影响世界的技术支撑,这点也是未来中国企业要追赶的对象,已经有标杆在那里放着,差距还是存在国内企业的目标要放的更加长远一点,不要仅仅满足于已经占领了国内市场,国际上空间更加,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腾讯云在可预见的未来,基本上不可能超过阿里云,云计算强调先发优势,这一点阿里首当其冲,其次两家集团在战略层面对云计算的态度是有本质区别的。上面很多答案已经详细的说了这个情况,就不废话了。未来云计算更可能发展成为aws,azure,阿里的三足鼎立态势,阿里的强大自信心以及马云的技术狂热,在到阿里在亚太地区的声望都会促成这一局面的产生。等着看吧,实践证明一切。


要你命三千333


腾讯有点可惜,在10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大量的免费使用腾讯云空间,但是腾讯没有把免费空间的优势转换成市场的优势,再想超越已经比较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