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民國時期的著名文人胡適,有一個很奇怪的癖好,那就是

總喜歡借錢給別人,並且從不盼望收回

曾經有人問他,這些錢你收不回來,不心疼嗎?他笑了笑直言道:“我借出的錢永遠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這話一聽,會給人云裡霧裡的感覺,但其實大有玄機。我們不妨先看看幾個胡適借錢給他人的案例,再從中分析。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陳寅恪。著名的學者,文章、人品都是第一流,但是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困擾著他,那就是因為從小用功過度,陳寅恪罹患眼疾多年,時刻有失明的危險。

當時國內醫療水平不高,庸醫橫行,在國內治療疾病,就是死路一條。為了不至於失明,陳寅恪遠渡重洋來到了英國倫敦。

這裡有全世界最好的醫院,但陳寅恪的眼疾實在是過於頑固了,就連當時最頂尖的英國醫生也束手無策。陳寅恪沒有辦法,只有回到祖國。

在歸國途中途徑美國,找了很多美國一醫生,也是無計可奈。胡適當時恰好在紐約,知道了陳寅恪先生的事情,二話不說,立刻叫人送了一千美金。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林語堂。這位中國著名的學者、作家,也曾經有過資金週轉不靈的時候。

那時候林語堂還是哈佛的一個學生,靠著獎學金過日子。民國政府實在不怎麼靠譜,軍隊裡面都時常剋扣軍餉,更何況幾個留洋的窮學生。有一天,政府就停發了獎學金。

這對當時的林語堂而言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畢竟,金錢是一切的基礎,沒有人可以做到空著肚子做學問。要說回國,終止學業,林語堂又不太甘心,畢竟這個機會千載難逢!

萬般無奈,林語堂只能像胡適求助。這對一個傳統文人而言,其實是一件很難開口的事情。而胡適那時候和林語堂也不太熟,但他知道林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胡適看了求助信,二話不說,直接給林語堂匯了1000美元。過了幾天又郵寄了一筆。胡適在來信中說,這是北大預支的薪水。

後來,林語堂找北大校長還錢,卻得知並無此事,

這筆錢是胡適私人的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李敖。在1961年的時候,大學剛剛畢業。他剛剛步入社會,囊中羞澀到了將褲子都送到當鋪的地步

胡適知道,李敖這個人學習刻苦,心生了愛財之心。於是給他寫了一封鼓勵的信件,

隨著信件的是1000元的支票。這在當時的臺灣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因為胡適雪中送炭的原因,李敖對於胡適卻一直是畢恭畢敬。在多年之後,李敖接受鳳凰衛視的採訪,情深意切地回憶了這段往事,並且對胡適的高風亮節感激不盡。

李敖曾經對別人直言說道,對自己一生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人,胡適和蔣介石,一個是朋友,一個是敵人。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餘家菊。這位是教育學家,門生甚多,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有一天,因為眼睛上的疾病,餘家菊要到美國動手術,但是國民黨當局只給了1000美金。1000美金治療眼疾,這在哪個年代都是天方夜譚,餘家菊先生有沒有多少存款。

但是病總不能不治,要是失明瞭,就喪失了工作的能力,往小了說餘家的家庭狀況會更加的窘迫,往大了說這是民國教育界的一大損失。胡適知道了,資助了餘家菊不少錢。

在兩年過後,胡適和自己的秘書聊天,偶爾談到了這件事,才漸漸地廣為人知。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綜上所述,胡適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他一生借出去的錢很多,要回來的錢很少。

有些人說他這是在做虧本買賣,尤其是胡適的妻子,曾經嗔怪過自己的丈夫,說,如果長此以往,自己家業會淪落到靠人接濟的地步。胡適對此從來都是一笑置之。

胡適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他借出的錢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他們哪裡知道,胡適雖然沒有收穫到有形的利益,但是卻收穫到了很多無形的利益。比如好名聲。

有社會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樂善好施的好名聲要比金錢還要重要。漢朝時期有一句話,叫“得金千兩,不如的季布一諾”。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好名聲,季布在危難之中才會有人幫助他。

當然作為一個大師,胡適不會那麼市儈。他做善舉的根本目的是因為心中的善意。雖然胡適已經去世很久了,但是胡適幫助他人的善念卻是一直徘徊在人間。被子孫後代所歌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