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长城的七速湿式双离合怎么样?感觉喷长城的很少,反而喷大众和其他国产的双离合的多?

白桦林177533739


大众在国内销量被喷正常,人怕出名猪怕壮,丰田前几年在美国不也跪了吗,现在销量好的车质量都可以,销量过万的家用都开不坏放心买,丰田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好,大众也没有那么多问题!


用户8218062715067


长城的7速湿式双离合怎么样?感觉喷长城的很少,反而喷大众和其他国产双离合的多?

这个问题我感觉要从两方面回答,首先说长城的双离合,国产品牌中长城并非第一家搭载双离合的企业,在早期时,长城所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来自于6速的格特拉克,这台变速箱稳定性也算不错,但是没有什么亮点,近两年开始,长城开始搭了自主研发的7速DCT,该变速箱产地位于保定市区北的徐水蜂巢传动工厂。


该变速箱拥有诸多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初期长城也是斥巨资开发的研发团队,甚至把奔驰研发9AT的团队负责人都给挖了过来,负责生产的也是来自福特,核心技术没有问题,根据目前广泛应用在哈弗和WEY系列的车型反馈来看,这台变速箱可靠性是过关的,质量已经足够稳定,只是在换档逻辑方面,不是十分的优秀,但满足日常使用的性能需要依然没问题。


长城湿式DCT变速箱,放在同类型产品横向对比,可靠性、包括平顺行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换档逻辑还需要跟上,这点与国际一流水准,还有些许差距,毕竟换挡逻辑是需要大数据积累的,有足够高的可靠性,和不错的效率,长城这台7速DCT变速箱,目前来看确实没有明显的缺陷,因此没有负面消息也是正常的。


大众双离合

大众双离合自然无需多说了,曾经的TSI+DSG这套黄金组合,不知道让多少竞争对手羡慕不已,只不过发展并不顺利,甚至用艰辛来形容,每一次DSG故障出现,都给这个品牌带来了严重的考验!



但是,我们不能就说大众的双离合多差,相反,我一直认为如今双离合的普遍装机应用,都离不开大众的贡献,因为再研发双离合初期,大众的确付出了太多,历史上首台双离合变速箱并非大众集团研发,而大众却是把它重新应用起来的,早期的故障率就不多说了,虽然现在技术上更加成熟稳定,但是DSG早期的口碑和消费者的不认可,因此,大众双离合一直都是令人诟病的,这也不意外。


如果没有双离合变速箱的出现,目前还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因为现在的CVT和AT,专利技术都是被国外的变速箱巨头给垄断了的,众多车企还要继续交专利费。

至于其他国产车企的双离合,是否被喷也是取决于技术问题,我们都知道,变速箱并不是研发出来,或者买过来直接就可以搭载的,其中匹配是最大难题,有的车企做的并不好,市场反馈和可靠性都有问题,那么被喷也是很正常的。


Ease清风


VV7,跑重庆来回共679公里,两次共加400元整92号油。起步有轻微迟滞,通过合理操作可控制在几乎可忽略范围内,加档完全无感觉,减档至2和1时在滑行状态下有轻微顿挫,加速爆发好,目前三万四全车无任何问题[大笑][大笑],当然也包括变速箱,故私下认为此车值得信赖。




前行者KLY


h6c开了一年半了,上下班每天40公里左右,2.5万公里了差不多9个油,折合六毛多点一公里。说说双离合起步低速确实有明显顿挫,但是升降档很快,前几天老婆提新宝来,感受了被国人信奉为神一样的爱信6AT,平顺性比哈弗的7速湿式双离合好,但是升降档一样可以明显感受到,有一点很不适应就是油门响应慢升降档慢,一下子对h6C的双离合很满意了,听说19年的车双离合变速箱调教更好了,长城能做到现在水准值得赞扬。


大风刮过擎


直接买的格特拉克的七速双离合生产线,老1.5T时用的是原装进口的格特拉克七速双离合飞机式的电子档把,新1.5T就开始用自己生产线生产的了,改回机械档把了,这今年才上升级上鸡腿式电子档把。新1.5T发动机配这款变速箱,换挡逻辑差,开着十分不舒服,都说2.0应该能好点,不过没开过。


番薯


很多消费者谈到双离合变速箱就是顿挫,异响,质量稳定性差,但是长城的变速箱却没有收到较多的质量投诉,在顿挫异响上好像也没有对手的双离合变速箱严重,那么长城的七速湿式双离合怎么样?

实事求是的说,长城的双离合变速箱在这方面确实要比很多品牌的变速箱稍好,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的双离合变速箱(具体品牌就不点名了),但所谓有得必有失,这也是付出代价换来的。

首先从供应商上来讲,实际上目前几家双离合变速箱的供应商实力都很强,因为自主品牌基本没有自主研发双离合变速箱的能力,基本上都是依赖双离合的供应链中的“红黄蓝”三巨头,格特拉克(Getrag)、LuK(鲁克)、博格华纳(BorgWarner),它们是国际知名的变速箱研发制造公司,基本垄断了双离合的一二级供应市场。而长城的7DCT变速箱技术主要来自博格华纳,比如双离合模块和电磁液压控制系统,TCU来自德国大陆、轴承来自德国舍弗勒。一流的供应商保证了变速箱质量稳定性的基础,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就离不开长城的调教。

长城的变速箱调教其实还没到大众的水平,能够做到兼顾平顺性和换挡速度,因此两头只能顾一头,长城牺牲了换挡速度,换来了较高的换挡平顺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动力响应性,不论是老的哈弗H6,还是新推出的WEY系列,这套动力组合的起步都比较肉,城市跟车行驶很有点难受,但是速度上来了又有所改善,总的来说有利有弊吧。

总结:长城的变速箱投诉量少,顿挫异响问题少,主要原因并不是很多媒体吹嘘的长城调教水平高、产品零部件都是来自国际大厂,事实上,其他几个友商的零件也是来自国际大厂,而且双离合的调教是要通过技术经验积累,和长距离的路试才能完善的,长城玩双离合才几年,这就赶超大众了?真正的原因是长城做了取舍,至于这个取舍是好是坏就要看消费者如何去看待了,动力平顺性和动力响应性如果不能兼得,你会倾向于哪一个呢?


老司机侃侃车儿


长城自主研发的这款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十佳变速箱之一,与其发动机的匹配也非常好,目前搭载在WEY系列、哈弗H6、F7等车型上均为这台变速箱。

这台变速箱是有着7个档位的DCT双离合变速箱,最大扭矩承受数值为450牛米,相比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有着更好的散热性以及稳定性,有着而且换挡效率快,燃油经济性好的优点,能取得这个成绩,也得益于长城在这款变速箱上都是采购的国际一线品牌的零部件,比如长城7DCT变速箱的轴承大部分来自于德国舍弗勒公司,以及像博格华纳这样的顶尖供应商,从而保证了零部件的精度以及质量。



而这款产品的设计以及生产流程环节的步骤也大都是国际一流的专家来把关,比如前奔驰设计工程师格哈德·亨宁等。


除了采购顶尖的零部件之外,长城生产这款变速箱的壳体,以及部分核心齿轮以及轴承,更重要的变速箱程序也是长城自主编制,也更好的适应国内市场。

可以说得益于这款优秀的变速箱,长城成为了国内品牌为数不多能生产先进变速箱的企业之一,在变速箱上也由自主生产代替韩国品牌变速箱。

目前AT变速箱的专利大部分还是掌握在外资品牌手机,而双离合变速箱相对来说简单点,能够绕开这种封锁,掌握自主权,但是能生产出来和生产出来更先进的是两种情况,在这方面,长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闲余时光


2017年12月17日,长城自主研发的7DCT变速箱实力入围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举办的2018「世界十佳变速器」同时入选的有大众DQ500双离合变速箱、奔驰9G-TRONIC变速箱、采埃孚9速自动变速箱等国际一流变速箱;

可见其实力不可小觑!

变速箱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决定汽车整体的行驶品质,长城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14年开始研发之路,至今有5年之久。

研发团队中有业内顶级的变速箱研究专家格哈德•亨宁,以及其带领的30余名世界一流技术专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历时近4年硬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长城汽车传动模块总工程师格哈德•亨宁曾就职于大众、奔驰等国际知名的汽车公司,而零部件均采购于大陆、博格华纳、舍弗勒等国际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就连生产设备也全部采用了欧系自动化设备。

可以说,长城的这款7DCT变速箱是一款采用世界一流零部件,由世界一流人才打造的一款世界一流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这款7DCT变速箱具有哪些优势呢?

1.在控制策略和软件开发方面都走在了前端,其规范了25项技术规范,提出了基于变速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离合器、拨叉自学习与自适应控制方式,保证变速器在整车寿命周期内得到精准快速的响应;概括讲就是可以根据车主的用车习惯去自适应变速箱的响应,达到好开好用的目的。

2.提出本体的安全保护策略。针对变速器易损零部件,制定机械保护及热保护算法,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驾驶员,保证行驶安全;避免变速箱在超出极限的路况下连续行驶,有效保证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3.提出了基于工况及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并优化拨叉控制自学习模型和闭环控制策略,换挡噪音水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开起来更加安静;

4.提出了动力传递方向改变时传动系统扭矩分配及离合器压力分阶段的控制方式。有效避免了传动系的设计间隙,产的生冲击、噪音问题。共振的问题也有效得到了解决。

就像国产手机一样,仅仅靠买零件组装手机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更不是一个品牌强大的表现。造车也是一样,靠买发动机、买变速箱来组装生产也不是国产车走下去的长久之计。就像某著名家电品牌说的那样「掌握核心科技」,现在来看,长城做到了,就凭这一点我相信长城未来的路会越走越远。


磊磊侃车


我的感觉一直是,喷双离合和喷大众的,是高度重合的两个群体,不仅听不到喷长城双离合的,其他品牌(自主、合资、进口全算上)的双离合也没有喷大众双离合那么高的声势。似乎全世界车企中只有大众用双离合且做得最差。

键盘侠之所以是键盘侠,就在于他们热衷于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当作懂车和站在鄙视链上游的谈资。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从不钻研,从不求证,喜欢把自己的主观判断作为客观标准。事实上,不管是蠢还是坏,双离合的批评者完全颠倒了对象。就算撇开保时捷pdk不谈,大众和奥迪的双离合也是总体上民用车标定水准最高的双离合。

作为一个试驾过不下10款大众/奥迪双离合车型的大众6DSG车主兼丰田6AT车主,我可以告诉你,2016年以后的双离合车型中,就数大众系的双离合高度兼顾了性能、效率、换挡速度和平顺性,驾驶性已经和中上游水准的AT媲美。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就像你不能用十几年前的认知来看待今天的自主品牌一样,同样也不能把死亡闪烁时代DSG的驾驶感受套用到今天的大众车上。

说回问题,长城和大众都在用双离合,为什么感觉喷长城的少,喷大众的多?我个人见解是,喷大众的人大多关注的是几个国际大厂的汽车品牌,比如大众、BBA、保时捷、两田一产及其豪华品牌、沃尔沃、捷豹路虎、别克、马自达、斯巴鲁、雪佛兰、现代等等,这些人往往自诩懂车,压根看不上自主品牌,所以也不屑于去关注,自然也就不会专门喷长城(他们的心态是:我不是针对谁,我是想说所有自主品牌都是垃圾)。

上图为保时捷PDK变速箱


在国际大品牌中,只有大众集团至今仍然坚持走双离合路线,其中保时捷PDK太高端键盘侠黑不起(你会发现六七十万以上的车就很少被黑了),奥迪很少高调宣传双离合,一般被黑也是说品牌力比不上宝马奔驰,很少直接黑双离合。只有大众品牌在初尝双离合时栽过大跟头,又同时满足销量大、网络关注度高、价格门槛相对低、公关自视甚高这几个条件,自然是人红是非多,那么不喷大众喷谁。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关注者和用户画像,往往是一些希望花更少的钱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车型的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性更高,对品牌的敏感性则更低,有的人连要不要加钱买自动挡都要深思熟虑,对自动变速箱的种类、原理和特点都没概念,又怎么会对其中一种自动变速箱评头论足呢?

上图为长城自家的DCT450 7速湿式双离合


就以我的蔚揽和7代凯美瑞来说,只有0-5km/h这一种工况是凯美瑞6AT绝对平顺而蔚揽6DSG必然出现可感知到的轻微抖动,其他工况,两个车的平顺性其实半斤八两,蔚揽是D挡松油门3降2后再给油时离合器仓促结合导致必然性顿挫,程度和油门深度正相关;凯美瑞是D挡4升5因为存在明显的动力中断,也造成了必然性顿挫,程度和发动机温度负相关(车越凉越顿挫),应该是行星齿轮组的动力分配方式4-5挡与其他档位不同的缘故。蔚揽D挡松油门滑行4降3时有明显拖拽感;凯美瑞同样有,而且如果重新踩油门刚好赶上自动降挡还会顿挫。在传动效率层面(性能和油耗),7代凯美瑞由于在中高速依然积极使用液力变矩器的柔性传动,完败于除了起步外始终刚性传动的蔚揽。结果就是这台184马力的2.5L凯美瑞,在路况更好(平均时速很少低于50km/h)的美国郊区,反而比220马力的2.0T蔚揽在平均车速很少超过40km/h的北京还更费油(蔚揽长期油耗百公里7.2升,凯美瑞长期油耗百公里7.5升)。

上图为搭载6DSG的蔚揽,下图为搭载6AT的美版7代凯美瑞

我开过的最平顺的双离合是上一代 3.0机械增压的A6L,动力总成平顺性优化得相当好,起步阶段尤其明显,既平稳又不拖沓。如果事先不知道,又不是特别细心琢磨车的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台双离合变速箱的车。

不信你就去对比试驾一下同样车身尺寸、同样是湿式双离合的奥迪、大众、长城、别克等品牌的车,重点尝试起步、低速升降档、走走停停、kick down超车等双离合先天不太擅长的工况,谁在裸泳很快就见分晓。


学究又不正经的杂货铺


本人WEYvv6四驱,目前两万公里+,长城七速湿式双离合挺好,提速不错,扭矩高,工作稳定,所说的顿挫感没有感觉到。不过低档提速时会有轻微咯哒一声(3档4档),平时长时遇堵车和红灯时我会推到N档减少摩擦,尤其夏季高温时,对双离合变速箱应该是有好处的。希望长城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