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何使用战列舰?

啊小贱啊


海湾战争,战列舰的一抹最后的夕阳,但是战列舰可以说是戎马一生,从战火中诞生,在战火中消失,即便是到了最后关头,也依然发挥着主力舰应有的震慑力。可以说,是威斯康星号战列舰1991年1月17日打响了海湾战争第一枪,也正是他压制的当时伊拉克的岸基兵力无法行动。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80年代和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其他几艘军舰一起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加装了反舰战斧导弹,射程800公里,还可以携带核弹头,成为当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反舰导弹,他也可以携带32枚战斧式对地打击型巡航导弹,搭配他原本就有的9门406毫米巨炮,足以在近海地区压制中等国家所有的海空力量。


战列舰的特点就是作战持续性强,火力支援强大。虽然现代海战中航空母舰的出现和强大最终导致了战列舰被淘汰,但是在对地打击领域,航母的火力远远没有战列舰那么密集和具有破坏力,虽然他可以依靠战斗机去投掷弹药,但是发挥的更多是打击标定目标和远程支援作用,而不能像战列舰那样随时待命,打击出现的任何时效性目标。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海湾战争中发射了50多枚巡航导弹,打出了1000多发406毫米炮弹,攻击了伊拉克沿海的各种军事基地、港口、仓库、指挥所、行政中枢和机场,有效压制了伊拉克的近岸火力,而且由于战列舰具有的强装甲防护的特点,除非近距离爆破他或者使用鱼雷、巨炮打击,否则很难造成致命伤害,而伊拉克不具备类似的能力,因此反击不能凑效。


于是,战列舰就像是伊拉克翻不过去的大山一样,大摇大摆的从头打到尾。战后这些战列舰逐渐退役,但是战列舰在现代化战争揭幕战中的表现,让美国迄今难以忘怀,研发了DDG1000这种搭载两门155毫米舰炮,可以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的专业对地打击舰,似乎就是一种对战列舰作用的继承。


海事先锋


因为实力碾压啊!

先说说为什么到了1991年,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服役。

80年代,雄心勃勃的里根总统要重振美国海军,提出了“600舰计划”,大规模扩充海军舰艇规模。为了尽早实现这个目标,在新军舰无法快速补充的情况下,一些状况较好的旧舰,比如衣阿华级战列舰,被拖出来,进行现代化改装。

这里要提一下武器退役后的去向问题,对于那些潜力大、状况好的武器,很多国家的通常做法都是封存,而不是直接废弃。这样在将来有急需的时候,可以直接拖出来改进,快速扩大规模。最有名的就是美国众多航母的封存,还有飞机坟场。

说回到战列舰的事。二战期间衣阿华级战列舰一共服役了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1958年全部退役并封存在港口。其中新泽西号在1968年就被拉出来进行现代化改装后重返现役,前往越南战场为美国陆军提供火力支援,并在1969年再次退役封存。

待到80年代“600舰计划”出炉,4艘战列舰再次被拖出来改装。改装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可以携带32枚战斧巡航导弹和16枚鱼叉反舰导弹,成了一艘现代化的导弹火力支援舰。到1986年,4艘依阿华级全部改装完毕重新服役。不过到了1990年,依阿华号、新泽西号由于军费减少,再次退役封存。

海湾战争开始时,还在服役的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前往波斯湾,负责执行火力支援任务。除了发射了大量战斧巡航导弹,还使用了406毫米主炮对沿海的伊拉克陆军实施火力打击。

实际上,衣阿华的参展只是刷一个存在感,它对战争的影响并不体现在火力支援本身。由于衣阿华的出现,伊拉克更加坚信美军会再来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并在海岸线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为联军实施左勾拳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林哥讲武堂


随着航空母舰和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战列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逐渐退出了海军的历史舞台,类似太平洋战争期间发生在苏里高海峡的战列舰对轰场面已一去不复返;不过巨炮钢甲的战列舰时代也并非戛然而止:在二十八年前的海湾战争中,它们也曾强势登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二流演员”出身的罗纳德-里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入主白宫。而成功转型的里根则被外界长期冠以“现实的保守主义者”的头衔,因为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政策上,里根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彼时的美国和苏联仍旧被冷战的阴云所笼罩,里根政府不仅没有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反而进一步主张对苏强硬。在具体措施上,里根依托美国更加先进的科技优势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围绕海洋霸权,里根政府明确指出要打造一支“六百舰队”,即拥有各类战舰六百艘的海军。

作为美国海军二战中吨位最大的战列舰、历史上最后一级战列舰(笔者按:未投入建设的蒙大拿级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级),仅建造了四艘的依阿华级在战后虽然被编入了预备役,但它们还是在半岛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被重新启用,截至里根上台之前,依阿华级战列舰已经两度退役。

但由于里根提出了“六百舰队”的海军扩建计划,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再次被召回并全部进行现代化升级与改造。从1981年10月第一艘依阿华级(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舶厂进行改造到1989年2月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改造完毕驶出船厂,总共历时七年有余。

但令里根没有想到的是:四艘依阿华级改装完毕之时竟然也是自己卸任之日。乔治-布什上台后美军预算被大幅削减,依阿华级战列舰中的依阿华号和新泽西号也不得不再次被退役封存。

但随着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引爆海湾战争,美国为了能够有效的对伊拉克的岸防目标实施强有力的打击,于是便派遣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奔赴海湾参与作战。坦白而言,里根时期花费大力气改造的依阿华级如果不借海湾战争之机表现一番,确实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而就是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也相继被五角大楼从现役军舰中除名,再度且正式的退役(两舰都是先退役后被除名);客观而言,依阿华级的退役也标志着战列舰时代的最终落幕。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美国二战建造的“衣阿华”战列舰,老骥伏枥,居然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发挥了余热,打响了海湾战争的第一枪。并一共发射了5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1078枚炮弹,对沿海地区的伊军指挥所、弹药库、雷达站、防空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火覆盖,给予伊拉克沉重打击!也为“衣阿华”级战列舰划上了完美的结局!

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主要有两艘,分别是“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本来参战是没有“威斯康星号”,而是“衣阿华”号。但是衣阿华号在波多黎海域实弹射击是,炮管发生两次大爆炸,1吨多重的炮弹直接带走了47名海军士兵生命,于是这个机会就拱手让给了“威斯康星号”。

美国为何让两艘老旧战列舰崭露头角?

第一 伊拉克的反舰能力不足是衣阿华级参战的主要前提条件。美军经过评估伊拉克的反舰和空中力量都不强,综合评估衣阿华能够参战。事实证明美国的判断能力没有错,从1991年2月4日开始,在扫雷舰的护送下,“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突破伊军水雷封锁区,抵近科威特海岸,开始执行任务。在2月25日“密苏里号”战列舰遭受伊拉克两枚老古董的“蚕”式反舰导弹攻击,一枚被电子干扰后坠海,另一枚被英国驱逐舰给拦截,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第二 衣阿华级平台大,改装后可以搭载32枚战斧导弹。当时美国的宙斯盾开始成型,但MK41垂发并不成熟,阿利伯克级也没有形成战斗力,而能够一次性搭载32枚战斧已经是地表最强了,更何况美国希望用衣阿华的406mm廉价炮弹对沿岸目标实施摧毁!

第三 美国对自己强大的信息化能力的自信,虽然衣阿华落后于时代了,但在美军强大的体系保障能力下,在欺负弱者情况下,这种大杀器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火力。美国天空有预警机、卫星保障,还有无人机修整炮弹、电子战机的保障等等,整个战场一览无余,这保证了衣阿华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火力优势而不受任何损伤。


在如此强大而保障能力下,衣阿华级2艘战列舰抵达前线后,并用他的406MM MK7型主炮和MK12型127毫米副炮以及战斧发射平台,一共发射了5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1078枚炮弹,对伊拉克沿海防线的指挥所、弹药库、雷达站、防空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火覆盖,美国专门为舰炮配备了无人机修正,对地攻击的火力支援能力不是其他战舰能够比拟的。

海湾战争后,这些老将战列舰们终于退出了现役,进入博物馆被人参观。不过他们又接受到了另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在美国的“大片”中,暴打那些敢于入侵的外星人们,续写着他们的传奇。


狼烟火燎


既然是捏软柿子,自然要用最舒服的姿势


callus0


执行岸轰任务没有比战列舰的主炮和炮弹更廉价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