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当年苏联不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敢不敢发射核导弹?为什么?

准绳规矩


“古巴导弹危机”其实并没有严重到引发核战争的程度,闲人们进行了过度夸大、过度渲染而已。说白了,美苏两国都不是奔着开战去的,美苏两国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就是为了之前的一些别扭,跟卖菜买菜的一样讨价还价而已。且听【尔朱少帅】分解:

都知道普京大帝说过“在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句话被欧洲国家认为是俄国“核讹诈”。事实上,苏联-俄国的“核讹诈”是一脉相承的。冷战时期,赫鲁晓夫就没事威胁英国法国,扔几个蛋蛋炸平你们。说归说,赫鲁晓夫也没有真的丧心病狂按下核按钮。

苏联拿核武器耍流氓,美国也不能看着小弟们整天战战兢兢,当然也就针锋相对了——这就是出现了,美国1959年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导弹的事情。这土耳其离苏联多近呀,等于是给苏联门口杵了导弹,苏联肯定要有所反应。


瞌睡遇上枕头,1960年古巴的卡斯特罗刚刚革命成功,古巴正在遭受美国的围堵颠覆,卡斯特罗本人则需要天天提防美国特工的暗杀活动。苏联作为红色阵营的老大当然要出头了。以牙还牙,你在我门口部署导弹,我去你家后院部署导弹——苏联一开始的目的,不是要跟美国开战,而是逼迫美国撤出土耳其的导弹。

1962年9月,苏联开始在古巴偷偷摸摸部署导弹,还不到一个月,就被美国人发现了。肯尼迪向人们宣布“苏联正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美国已经处在敌人的火力范围内”。美国空军开始频繁进入古巴领空侦查、美国海军开始全面封锁古巴,“古巴导弹危机”正式爆发。

美苏政府开始表现的都很强硬,秀肌肉秀底牌,给对方极限施压,给人的感觉是战争一触即发。人们开始猜测,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手指头,已经放在了核按钮上。人们开始恐慌:核战争是不是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是要爆发?

不明真相的人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为世界末日担忧;两国鹰牌军人叫嚣着发起战争。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这两个老谋深算的政客,各自心里却是门清——不就是,为了土耳其部署导弹的事情,闹一下吗?各自达到目的,相互给个台阶就下啦。


赫鲁晓夫说:“你们保证以后不颠覆古巴,我就撤!”

肯尼迪不理会。不过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时任国防部长)私下给苏联说:“土耳其的导弹我们早就要撤了,不过需要你们先撤古巴的。”

赫鲁晓夫:“这事可以坐下来谈判嘛。”

肯尼迪:“那我们就谈谈吧。”

“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就是苏联先撤走古巴的导弹,美国承诺1963年撤掉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貌似苏联先服软,实际上,赫鲁晓夫的目的都达到了:撤出土耳其导弹,帮助古巴卡斯特罗巩固政权。而肯尼迪也没亏,通过这件事,肯尼迪的声望空前提高,不出意外的话,下一届连任总统是没问题的。

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冷战时,美苏惯用伎俩扶植代理人战争。假如赫鲁晓夫不撤走导弹,顶多就是美苏在古巴的地皮上干一场,常规局部战争而已。


尔朱少帅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在冷战中最严重的一次对立事件。在这次事件中,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一开始都选择了正面强硬的态度,整个世界也因此被推向了核战争的边缘。但幸运的是,随着赫鲁晓夫率先将导弹撤出古巴,这次危机也最终得以平息。

(赫鲁晓夫旧照)

那么,如果赫鲁晓夫不率先采取行动,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峙的状态,美国敢不敢发射核弹呢?

我们从头说来。

我们先要明白,苏联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在古巴部署核弹。

早在二战之时,美苏两国就已经貌合神离。当二战结束,共同的敌人德国垮台之后,美苏两国立马变成了敌视、对立的关系。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在二战后,进行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土耳其布置了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苏联重要城市以及工业区,全都在导弹的射程之中。可以说,美国此举,等同于是在苏联的脖子上架了一把刀。

赫鲁晓夫如坐针毡,他必须尽快在核弹的问题上扳回一城。经过几年的等待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由于美国在1961年与古巴断交,并且对古巴进行了经济制裁,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求援。

对于苏联来说,想要制衡美国,必然要在美洲有一个立足点。卡斯特罗的求援,正好解了苏联的燃眉之急。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将向古巴输送核弹和技术人员,帮助古巴同美国抗衡。

虽然赫鲁晓夫表面上是要帮助古巴,但实际上他却只是把古巴当作一个可利用的工具。可怜卡斯特罗哪怕心里清楚,也只能默默忍气吞声。

(卡斯特罗旧照)

1962年7月,苏联把数十枚导弹拆开,以集装箱的形式海运到了古巴,其中每一枚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其威力都是20—30倍于广岛原子弹的恐怖大杀器。与此同时,苏联还向古巴输送了3500多名技术人员。部署核弹的计划,已经悄然展开。

到了9月,苏联才不紧不慢地公布了与古巴达成的协议。他们宣称,将会为古巴供应武器,并且还会向古巴人民运送大量的日用品和食物。

尽管苏联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低调行事,但他们在古巴布置的导弹发射场,却早在8月就被美国飞机发现。

1962年10月14日,两架美国U2飞机在古巴上空拍摄了大量照片。经过专家辨认,苏联布置的导弹发射场,安装的其实是毁天灭地的导弹核武器。

面对苏联赤裸裸的军事威胁,大选在即的肯尼迪非常恼火。他明白,假如自己不能有所作为,恐怕很可能会失去人民的支持。10月22日,肯尼迪向全世界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秘密行动,并宣布全面封锁古巴。同时他表示,苏联必须在联合国的监控下撤走导弹,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为了能够在大选中获胜,肯尼迪显然已经展现出了不惜一切的强硬态度。

尽管远远低估了肯尼迪的强硬,但赫鲁晓夫事情已经做到了一半,哪里能轻易放弃呢?于是赫鲁晓夫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行计划,并下令加快布置导弹的速度,务必要让美国作出妥协。

(肯尼迪旧照)

10月24日,由8艘航空母舰领衔的90艘美国舰队,将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海域布置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封锁网。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均进入备战状态。27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核部队,也进入随时待命状态。一支庞大的入侵部队,已经在佛罗里达集结完毕。

很显然,假如此时苏联再不寻求妥协,那么美国将会毫无保留地向苏联发动一场浩大的热核战争。

当然,肯尼迪自身也非常清楚核战争的危害。但他强硬的态度已经摆了出来,美军部队已经进行了众多的行动,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想要这场事件能有转机,赫鲁晓夫就必须有所表示。

在危机时刻,赫鲁晓夫先后向白宫发送了两封信件。其中第一封是表示“愿意谈判,保持冷静”的妥协信件。但可能由于感觉姿态放得太低,因此在第二封信件中,赫鲁晓夫又用了“官方性质,带有火药味”的语气来讨论问题,并且他还要求美国必须撤走土耳其的导弹。

肯尼迪感受到了赫鲁晓夫的妥协态度,他只回复了赫鲁晓夫的第一封信件,并且表示对于苏联积极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很认同,希望能与苏联迅速取得一致的意见。

赫鲁晓夫收到信后迅速会意,他让莫斯科电台广播了他的回信,在信中没有再提及撤走土耳其导弹的问题。随后古巴的导弹也被全部撤走,美军也停止了对古巴的封锁。

几年后,美军也悄悄撤出了在土耳其等地的导弹。

两个敌视国家的领导人,在危机时刻展现出了良好的默契。假如没有这份默契,恐怕人类世界将会遭遇一场浩劫。


张生全精彩历史


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可是吓坏了世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针锋相对,互不退让,让世界处在核阴影中,用当时的话说就是,美苏两国都已经做好了开战准备了!事情果真那么可怕吗?



图为美国展示卫星拍到的古巴导弹基地照片。

其实,当时的情况看,美苏两国高层都就是否进行战争有过讨论,其实就是今天这个话题,也就是是否要发射核导弹,结果就是一样的答案:不发射。为啥?因为核武器的存在让战争没有了胜负。



图为美国拍到的古巴导弹基地照片中的一副。

有句话这么说,要核武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但是如果发射核武器等于自杀,那么发射核武器就不是保护自己了,成了伤害自己,这就让人冷静了下来。不过,这也是就两个核大国之间来说的,要是换成其他国家,估计就没这么客气了。



图为美国军舰跟踪苏联导弹运输船,为此苏联进入了备战状态。

美国和苏联的核政策都是积极主动的核政策,都是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型,因此两国谁先动手打击对方都是有可能的,作为超级大国,两国都想争取发射核武器的主动权,谁都不愿意只落个核反击被动应付。



美苏两国的核武器都具有强制反击的特性。

所以,两国也建立了强制性的核反击政策,也就是在敌人发射核武器后,自己无论有没有下令,行政机构究竟有没有存在, 通信基站有没有回应,自己的核潜艇都会立即在自己的阵位上发射核武器,这种类似于固定程序的系统,确保了核反击的强制性,也保证了双方都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慑力在于他一定会用,而不是他不会用。

真正的威慑在于敌人清楚的知道你一定会用核武器,很多人都说核武器不会用,在发射架才有用,就是个威慑,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对核威慑的削弱,只有让敌人相信,在一个阶段你一定会用核武器,他才是有效的。



形容美苏冷战古巴危机的漫画,美苏坐在核弹上谈判,引发紧张。

所以说,美国不会发射核武器是讨论得来的,并不等于真的就不会这么做,美国也有可能发射,这就是核威慑。


海事先锋


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的核攻击能力和海军实力都远胜于苏联。


假如美国真的想要和苏联打一场战争的话,美国必定会在苏联发射核武器前,先发制人攻击苏联。


不过美国无法在一次攻击后,完全摧毁苏联的反击能力,当苏联发动反击之后,美国和西欧也会遭到重创。假如美国一意孤行的发动战争的话,即使能够将苏联夷为平地,美国和西欧也要付出数千万人的代价。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在1962年之前美国在欧洲地区部署了大量的中程导弹,这些中程导弹能够直接打到苏联的欧洲地区。


苏联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大部分基础工业设施和人口都在欧洲地区,因此美国在欧洲地区部署的导弹,直接威胁到了苏联的战略安全。由于当时苏联装备的洲际导弹数量不足,苏联能够打到美国的导弹非常有限,对美国的核威慑能力明显不足。

当时的美苏空军实力不相上下,美国在海军实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苏联的优势是拥有着强大的陆军。但是苏联的装甲部队只能威胁到欧洲,却无法威胁到美国本土。因此在1962年的时候,苏联在冷战中处于守势,美国的战略优势十分明显。


为了改变不利的处境,苏联向古巴提供了大量的中程导弹和核武器,以便于能够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苏联的导弹基地还没有布置完成,美国便发现了苏联的这一企图。

美国不能容许古巴布置导弹基地,很多美国将领纷纷要求派遣军队入侵古巴。入侵古巴就意味着和苏联开战,肯尼迪不敢拿数千万人的生命开玩笑,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肯尼迪先拒绝了主战派的要求,想要通过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这一争端。


赫鲁晓夫为了避免爆发世界大战,先后给肯尼迪写了两封信,这两封信表达了苏联在古巴撤军的诚意,同时也要求美国在土耳其撤走中程导弹。


肯尼迪并没有答应赫鲁晓夫在土耳其撤走中程导弹,只回复了赫鲁晓夫的第一封信。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的一家U-2侦察机在古巴上空被苏联的防空部队击落,事后美军的很多将领纷纷要求开战,肯尼迪将进攻时间推迟到三天后,实际上美军如果进攻古巴的话,这场世界大战就必然要打响。


在美国侦察机被击落的同一天,苏联的潜艇编队被美军的航母舰队包围,美国的一艘驱逐舰使用没有杀伤力的深水炸弹恐吓苏联潜艇,苏联潜艇上的指挥官误认为世界大战已经爆发,险些就将潜艇上的核武器发射出去。

在这两件事情发生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肯尼迪私下同意了撤出土耳其境内的导弹的事情,由于苏联处于战略劣势,赫鲁晓夫在没有得到美国正式承诺的情况下,仍然从古巴撤离了导弹。


赫鲁晓夫撤离导弹的行为,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也让美国人履行了撤出土耳其导弹的诺言。在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履行诺言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又回归到了冷战的状态。


历史总探长


1962年8月,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国会提出了6种解决方案。部分国会议员主张通过外交途经解决危机,但肯尼迪总统认为时间紧迫,外交无益于问题的尽快解决。另有部分议员主张,应对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导弹进行空袭和摧毁。但此方案遭到了多数议员的反对。理由只有一个,怕因此而激怒苏联,从而导致俩国爆发可怕的核战争。因为当时美国的U-2侦察机,证实了苏联已经在古巴建成了6个中程导弹基地。既使美国空军实施轰炸,也不可能炸毁基地中的全部核导弹。一但苏联进行反击,古巴与美国仅隔海相望,那么剩余的核导弹也将会使美国西海岸的800余万人丧生!

1962年10月16日-20日,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集体讨论,肯尼迪总统最后决定,采取海空全面封锁的方式,迫使苏联撤出在古巴部署的全部导弹,以解除核导弹对美国本土形成的巨大威胁。随后,美国集中了8个航母战斗群,68个空军中队,以及规模庞大的登陆部队,在加勒比海的广大水域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美国本土,及周边军事基地的战略轰炸机,也做好了准备。摆出了一副决战苏联和古巴的态势。

当年,赫鲁晓夫之所向古巴部署导弹,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古巴,防止美国颠覆社会主义的古巴政权;另一方面,美国部署在西德、土耳其、意大利等国的导弹,全部对准了苏联,对苏联形成了威胁。赫鲁晓夫认为,只要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就可以迫使美国人不敢入侵古巴,也能使美苏之间形成一种战略上的平衡。但赫鲁晓夫却没有料到,美国人的反应,是如此的巨大和针锋相对。他更没有预料到,在他眼里看来是软弱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竟摆出了不惜与苏联一战,甚至核大战的姿态!

做为世界级的大国领袖,赫鲁晓夫也不能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如果美苏爆发全面战争,结果只能导致核大战。而当时苏联的核导弹数量,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在数量上苏联是处于下风的。所以,赫鲁晓夫一方面严令苏军没有他的指示和莫斯科的许可,不允许使用任何核武器;一方面同时写信给肯尼迪。提出苏联撤出古巴导弹的条件:一是,美国及其盟国永远不入侵古巴;二是美国撤出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部署的核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在美苏共同妥协之下,结束了。

应该承认,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历史上离核战争最近的一次大危机。

如果当年苏联不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就绝然不会解除对加勒比海域的全面的海空大封锁。尽管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尽管苏联和美国,双方皆不愿爆发核大战。但战争往往只会因为一个细节,一个偶然因素,则,一触既发。

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说,当年,苏联如果不撤出部署在古巴的核导弹,那么美苏之间爆发全面核大战,就已经成为历史事实。那么,今天,人类也许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ZDC海纳百川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间的一次核赌博!

如果当年苏联拒绝从古巴撤走导弹,美苏间必须爆发核战争。苏联已经打响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一枪,而且有可能会打响美苏核战争的第一枪。根据苏联解禁的当年绝密档案,1962年10月27日,这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六”,发生意料之外的三件大事,可谓是惊心动魄,差点点燃美苏之间的核大战。所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美国敢,苏联也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56年前的这次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会见美军军官)

古巴导弹危机过程

1962年10月14日,美国人在U-2高空侦察机拍摄回来的照片中发现,古巴已部署了射程1200英里且已对准美国的导弹和苏联能携带核弹头的伊尔-28战略轰炸机,还有正在建造的导弹基地等。

(古巴导弹危机卫星图片)

其实美国中情局在8月份就得到情报,得知古巴有了导弹,而且还来了5000名苏联军事人员,但美国认为这只是防空导弹。但此时的美国,严重低估了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武器及人员。据档案记载,苏军原本在古巴部署5万兵力,已部署的兵力为4.2万人,比美国估计的多出8倍。苏军驻古巴的战略火箭军第43师,还有2个海岸巡航导弹团、2个防空师,以及歼击机团、轰炸机团、直升机团、潜艇编队各1个。除了36枚核弹外,还有100余件战术核武器。

(导弹危机后的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10月16日,肯尼迪召集各部负责人在白宫商讨对策,与会人员大致形成两种方案。一种是摧毁苏联导弹基地,另一种是采取海上封锁,迫使苏联撤出导弹。肯尼迪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案,命令于24日上午生效。美军调集了180艘舰船进入加勒比海,B-52轰炸机装载核弹在空中值班巡航,陆军向东南各州集结。所有驶往古巴的船只必须接受检查,禁止任何载有进攻性武器的船只进入古巴。

(战备巡航中的苏军军舰)

苏联作出强硬反应,赫鲁晓夫拒绝屈服于美国,命令全国进入戒备状态,古巴也进入戒备状态。24日上午,美军发现20多艘苏联船只和几艘潜艇正驶向古巴,双方在封锁线附近形成了对峙;26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表示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并解除封锁,苏联将撤走导弹;27日,赫鲁晓夫又来信说,苏联将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也必须从土耳其撤走导弹。肯尼迪拒绝了这一要求,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三件大事,差点敲响了人类的末日之钟。

(古巴位置)

寻常的一天发生了三件不寻常的事件

苏军击落美军高空侦察机

10月27日清晨,美军一架U-2侦察机飞抵古巴苏军导弹基地上空,探测和捕捉苏军雷达信号。当时苏军最高指挥官不在指挥所,防空副司令官擅自下达了击落命令,随后U-2侦察机被萨姆2导弹击中坠毁,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死亡。虽然苏军打响了第一枪,但肯尼迪忍了,冷静的命运做出任何的致命反应。

(导弹危机时,美军军舰检查苏联货船)

美军侦察机误入苏联领空

10月27日上午,还是美国的U-2,这次是查尔斯·莫尔茨比上尉驾驶飞机去北极采集空气样本。由于北极强磁场导致导航失效,因此误入苏联领空。苏军6架米格-21急忙升空,美军为了救莫尔茨比,也出动了2架携带战术核导弹的F-102战斗机前去迎击。这种核导弹不论是攻击还是被攻击,都会在空中爆炸,幸运的是,双方战机就要相遇之时,U-2侦察机导航系统恢复正常。苏联的导弹已经竖起,雷达全部开机。

苏军潜艇险些误发核鱼雷

10月27日晚,美军航母战斗群死命追踪苏军潜艇,并投掷了5颗训练用深水炸弹,逼迫其浮出海面。该艇艇长与莫斯科已经2天没有联系了,在深水炸弹的巨大冲击下,他以为美苏核战已经打响。愤怒艇长决定要炸翻美军,但苏军规定没有命令时,需要艇长与政委共同决定是否发射核鱼雷。就在关键时刻,潜艇编队参谋长,他坚决不同意发射,建议上浮与指挥部联系。

(1961年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

美苏军队一切准备就绪,核战一触即发。美军做好空袭准备,肯尼迪要再试探一下赫鲁晓夫,他只回复了第一封信,回避了第二封信,同意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不入侵古巴,解除封锁,并口头许诺从土耳其撤走导弹。10月28日上午,赫鲁晓夫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肯尼迪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提高了威望。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从而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野史也是史


1992年,当原肯尼迪政府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看到苏联解禁的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绝密档案时,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并惊呼道:人类距离地狱午夜只差一分钟。


据绝密档案显示,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兵力及武器,远超美国情报部门汇报的数字。

1962年10月20日下午,肯尼迪和麦克纳马拉得到中央情报局的汇报是:苏联在古巴的军事人员是6000~8000人左右。

而苏联实际上部署的兵力已高达43000人,部队序列是战略火箭军第43师,总指挥官是普利耶夫大将。另外苏联还计划投送11万战略护卫导弹部队。

除了对苏军人数产生了误判外,美国人也严重低估了古巴军队的人数和武器装备,对古巴军事力量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游击队水平。


而实际上在苏联的帮助下,古巴正规军已高达27万,而且已换装苏联的先进武器。

另外,美军的空军侦察只发现古巴部署了中远程导弹发射器,没有发现有核导弹的迹象,而且周边只有一名士兵站岗。

基于以上情况再综合情报部门的汇报,美军做出了古巴没有或只有少量战术核武器的误判。

正是有了以上的错误判断,美军高层认为,仅靠常规战争就可以打垮古巴。美国计划派四个师12万兵力入侵古巴,而且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还没有批准携带战术核武器。

但实际情况是古、苏兵力高达31万,而且粗中有细的赫鲁晓夫,已秘密在古巴部署了36枚核导弹,每颗核弹头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71倍。另外苏联还部署了100枚战术核武器。


所有的核武器足以摧毁美国几十个城市,至少有9200多万美国人会死于这场灾难。

而这一切美国人并不知情,当肯尼迪和美军高层讨论怎么处理危机时,军方极力主张开战,理由很简单,入侵古巴胜券在握。

对苏联发动核战争也不怕,美国有5000多枚核导弹,而苏联只有300枚,美国有绝对优势。

但理智的肯尼迪否决了军方要求,不过肯尼迪当时并不知道古巴部署了如此之多的核导弹。

他考虑的是:即使美国先发制人摧毁苏联本土的核设施,但能保存下来的25%核导弹,足以造成6000万左右欧洲人或美国人的死亡。这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且美军高层计划的核打击范围,覆盖了苏联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肯尼迪主张撤出危险苏联的土耳其、意大利的核导弹,给赫鲁晓夫一个台阶下,然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古巴问题。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10月27日上午,苏联驻古巴的副司令官没经过高层同意,擅自下令击毁了一架美军U—2战略侦察机。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美军方再也控制不住了,要求立即进攻古巴。肯尼迪也没理由压制了,只是要军方把进攻时间推迟到30号。

就在同一时间,又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一架美军U—2侦察机因迷航误入苏联领空。苏军发现后,立马派了6架战机拦截。而美军也派了2架战斗机前往护驾。


可怕的是这8架战斗机都携带了战术核导弹,由于没有电子锁定装置,所以射击自主权都在飞行员手里。不过幸好的时,正在危急关头,侦察机导航功能恢复,立马离开了苏联领空。

这两件事发生后,赫鲁晓夫也紧张起来了,战争也许并不掌握在他和肯尼迪手上。

于是当天晚上,他拍出了两封电报。一封是给驻古巴的普利耶夫大将,说苏联计划撤回古巴的导弹。而另一封是给肯尼迪,解释了误炸侦察机的原因,并提醒美机入侵苏联领空的事。

就在赫鲁晓夫拍电报的时候,又发生一件惊心动魄的事。美军一航母战斗群在追踪苏联的一艘核潜艇时,一艘驱逐舰舰长私自释放了5颗深水炸弹。


苏联核潜艇舰长误认为核战争已经打响,召集政委、参谋长商议发射核鱼雷反击。战争一触即发,不过幸运的是,参谋长阿尔希波夫极力要求和总部联系后再做决定。

肯尼迪此时也意识到局势可能随时会失控,于是马上让他弟弟小肯尼迪,以私人名义给赫鲁晓夫拍了一封电报。

上面写了苏联撤离古巴的两个条件:1、苏联导弹撤出后,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2、美国承诺从土耳其、意大利撤除中程导弹。

就这样一场人类危机彻底解除了。当苏联绝密档案解禁后,肯尼迪外交顾问艾奇逊说:“古巴导弹危机之所以没引发核战争,只能说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花木童说史


敢。而且一定会干。为什么?

那时候美国由于地缘优势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打到苏联。而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可以打到苏联。

苏联呢?苏联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打到欧洲。只有为数极少的弹道导弹可以打到美国。这批可以打到美国的洲际导弹采用液体燃料,每次发射前需要30分钟-2小时的室外加注燃料,然后才能发射。

苏联处于劣势,但如果数量够也行。美国开始以为苏联有几百枚洲际导弹,还是很害怕的。但美国的U2侦察机带来的照片显示,苏联导弹不足10枚。而美国可以打到苏联的已经超过200枚以上。

所以:苏联才冒险在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为的就是避免这种劣势。

美国当时已经下了决心,如果干,就干到底。苏联撤导弹,美国把土耳其的核导弹撤退。苏联不用核武器,但继续冒险,美国就用海军把古巴围死。如果苏联使用核武器。美国就先打苏联的洲际导弹(美国打过去估计需要30分钟,苏联可能还没有发射),实在失败了,以损失3-10个城市为代价(苏联也就这么几枚洲际导弹),毁灭苏联。至于欧洲,死不死,管美国什么事。


斗天斗地斗自己


如果苏联62年古巴危机不后退撤出自己的导弹,美国一定要轰炸古巴的苏军导弹发射架,双方动了手后,!!苏联红海军数量众多的装备有核鱼雷的潜艇在高度急着用声呐侦测对手的美军舰艇身上会打上红色的印章!

根据解密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议和苏军退役红海军艇长的回忆录述职报告说:肯尼迪总统的参谋长班子没有预料到红海军的潜艇随着开往古巴圣地亚哥军港的苏联船只大批量抵达大西洋北美一带。

更没有想到赫鲁晓夫已为它的鱼雷装上了核武器装备,核雷头!

关键是实施封锁的美海军司令部以为苏联红海军只有常规鱼雷,没有做核战争的准备,如果不是苏军艇长,副艇长双重复校验规定,我们今天能不能玩互联网都不好说了。

美军封锁舰队的船员們要不是走火入魔的人也会偷偷在心里感谢苏军同行,理解万岁!

说到这里,我们再聊聊古巴危机的简历:50年代未期,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亲美反动派。美国敌视封锁破坏,图谋武装推翻站在反美前哨的社会主义古巴,卡斯特罗向苏联赫鲁晓夫求助,苏联人在古巴建设了短程导弹发射塔,被满世界飞行的U2飞机发现导致美,苏摊牌。美国人二百年没有受过这个气,都是他们侵略,欺负的别人,自由世界灯塔国被白帽子欺负还行,一定要打回去!不管那么多了,美,苏战略导弹数量大略相同,美国战略空军和海军略强于苏联。但当时导弹发射(洲际导弹)技术不完善。不像现在,所以一苏联才以威胁为目的在古巴建的基地。

但是美国人不这么看,认定苏联人在朝美国人脖子上戴的领带位置套绞索。美军必须要反击!双方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好在最后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后退一步,但是美国人也要撤走美国在土尓其的短程导弹,美国人私下里马上答应了,太狡猾的美国人在公报里没有说,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海军在公海登上苏方船只查验了装有撤回本土的导弹发射塔和弹体。

在世界上美国赢了面子和里子,而苏联人深蓝色的海军不足也刺激了苏联,大力支持海军核潜艇和远洋航母提升海军全球到达能力。

同时建立了两国领导人的热线电话☎️防止误判。


user4210272105487


其实,我们知道如果那个时候苏联拒绝从古巴撤出导弹,苏美之间必然爆发核战,根据解密材料我们可以知道,1962年10月27日,这一天苏美之间差点发动核战,那个时候苏美都敢发动核战,但是,谁也不踏出第一步,我们来看看那次古巴核弹危机。

古巴导弹的危机直接原因:美国在土耳其布置了导弹,意大利、西德也对着苏联,在这个时候苏联必须要有一定的动作,既然他们都在我们大门口发导弹,因此,苏联也想在美国家门口放导弹,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很快苏联有了机会,美国和古巴闹翻,古巴向苏联求救,苏联得到这个好机会,立马准备在古巴部署导弹。

那个时候苏联得到消息,觉得这个是个机会立马派出了军事人员到古巴,苏联军队到达古巴后加强了古巴的防空以及军事力量,可以说已经在美国大门口摆开阵势,随时迎接美国一切的军事打击。

面对这种情况,肯尼迪召开了各部负责人在白宫开会,探讨如何处理古巴问题,并且研讨出了两套方案,一种是捣毁苏联导弹基础,第二种是海上封锁迫使苏联撤出导弹,而肯尼迪为了可以减少损失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于是在几天后,美军汇集了大量军舰进入加勒比海,并派出轰炸机等巡航,陆军也在密集调动中,并且检查全部到古巴的船只,对古巴实行了海陆空封闭。

苏联立马也做出反应,赫鲁晓夫下令全国进入戒备状态自然也包括危机中心古巴,在10月24日那天,苏联派出了20多艘船只和舰艇到古巴和美国形成了对峙,几日后双方进行了密集的交流,一直到27日这一天赫鲁晓夫给肯尼迪来信,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也必须把布置在土耳其的导弹撤出,但是,肯尼迪拒绝了这一提议,还有就是这一天发生三件事情,差点导致发生核战。

10月27日凌晨,美军的一架飞机抵达古巴苏军空军基地上方,给苏军雷达探知,由于苏军最高指挥官不在指挥部由副司令下来击落了飞机,随后飞行员死亡,但是,肯尼迪忍着了,他必须冷静这个时候。

10月27日上午,美军飞机再次误入苏联领空,苏联6架米格-21紧急升空差点和美军发生了战斗,美军也派出了飞机和苏军对峙,在即将爆发冲突的关键时刻,美军飞机撤出,要不差点双方要爆发战斗。

10月27日晚,美军航母战斗群追踪苏军舰艇,并投掷了深水炸弹,想要苏军舰艇浮出水面,由于在深水炸弹攻击下,苏军原本要发射鱼雷的,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发射,可以说双方很理智。

其实,在这个时候双方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发动核战,在这关键时刻,肯尼迪认为应该在和赫鲁晓夫联系一下,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苏军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不入侵古巴,并承诺从土耳其撤出导弹,10月28日赫鲁晓夫同意了撤出导弹和军队,肯尼迪借机同意,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可以看出那个美苏两国那个时候都在试探,谁也不愿意打响第一枪,但是,谁也不怕打响这一枪,可以说,这次双方没有发动核战,可以说谁都是胜利者,个取所需,但是,这次危机的真正胜利者是人类,因为,一旦核战爆发肯定人类来说是个很大危机,但是,最终和平解决,我们来看看这次事情可以看出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占了上风,提高了威望,导致苏联处于下风,因此苏联这次危机后加大了核武器研发,从而加剧核军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