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黑龍江省“八個強化”措施,防止疫情反彈

來源:ZAKER 哈爾濱記者 節永志 / 文 劉達齊 / 攝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 4 日召開的黑龍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情況第 28 場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由一級調整為二級後,黑龍江省將採取 " 八個強化 " 措施,繼續有效管控,防止疫情出現反彈。

黑龍江省“八個強化”措施,防止疫情反彈

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魏新剛介紹,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之後,黑龍江省將始終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重點要做到 " 八個強化 ":

1. 強化 " 明主責 ",落實屬地責任

按照 " 政府主導、群防群控、分類管理、精準施策 " 的原則,以縣域為單位,實施 " 預防為主、外防輸入、內防局部擴散 " 策略,堅決撲滅潛在的火星火苗,精準檢測、追蹤到人、隨訪到戶,確保重點對象登記在冊,異常情況能夠及時處置。以社區防控為重點,切實加強對社區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基層防控人員力量和物資準備,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

2. 強化 " 早發現 ",切斷傳染源

疫情實踐證明," 四早 " 是治標之舉、治本之策。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定實施,要努力做到 " 三個報告 ":全民每天早晚測體溫自報告,社區單位督促統計日報告,鄰里同事互相監督隨時檢舉報告。要切實築牢 " 五道防線 ":所有開診醫療機構都要對發熱患者預檢分診,所有普通門急診都要對發熱患者初篩初查,所有發熱門診都要對發熱患者全面鑑定,所有可疑患者都要經專家組綜合評估,對所有可疑患者密切接觸者都要排查隔離。

3. 強化 " 嚴管控 ",阻斷傳播途徑

管好 "3 類人 ":實行人員分類管理,根據不同的傳播風險,對高風險人員定點定人嚴格管,對中風險人員居家觀察社區管,對低風險人員健康認證動態管。管好 "6 類重點場所 ",突出嚴防社區、農村、用工單位、院校、公共服務類場所,以及養老、托幼、精神衛生機構和監獄、戒毒等其他特殊場所,推動由全面防控向精準防控、重點防控轉變。

4. 強化 " 快診斷 ",做到應檢盡檢

目前,14 個省市疾控中心、9 家定點醫院、5 個第三方機構每天能夠核酸檢測 1 萬例左右,疫情發生以來已經檢測 25000 多例。當前要繼續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縮短髮病到診斷時間,對進行醫學觀察的密接者、聚集性疫情人員、傳染源追蹤過程中發現的暴露人群以及密接者的密接者等主動全部進行核酸檢測篩查,同步開展流調和密接再排查,形成滾動閉環。戰勝疫情和疾病要靠藥品和疫苗,我們支持推動哈獸研、哈藥集團加大藥品和疫苗研發力度,同防控、臨床實踐相結合,力爭早日取得突破。

5. 強化 " 重救治 ",提高治癒率

按照 " 四集中 " 要求,全省救治床位已達 5000 多張,治癒出院 372 例、治癒率達到 77.8%。當前,我們要統籌全省醫療資源全力開展救治工作,切實發揮哈醫大附屬一院群力院區作為省級危重症救治中心的作用,加大重症救治力度;加強省市對口幫扶,通過遠程醫療、派駐專家組接管等方式指導參與救治,切斷輕症向重症轉化路徑;堅持中西醫結合,採取恢復期血漿輸注、幹細胞治療等辦法,提高臨床治療精準性、有效性。

6. 強化 " 潔環境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加大冬春季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力度,取消大型聚集性活動,加強農貿市場、早夜市、農村大集等重點場所環境整治,把環境衛生治理措施落實到每個社區、單位和家庭。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治與消殺。

7. 強化 " 自防護 ",開展科普宣傳

繼續有針對性地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發佈健康提示和就醫指南,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宣教,科學指導群眾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引導公眾規範防控行為,普及居家隔離、自我防護、交通防護等指南,儘量減少外出活動、不參加聚集性活動,暫緩與親人朋友聚會,出門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常鍛鍊、常通風,如有發熱症狀及時就醫。

8. 強化 " 常督導 ",確保責任落實

各地各部門要壓緊壓實屬地防控責任和主體責任,採取督查檢查、明察暗訪、電話抽查、工作約談、通報曝光等方式進行抽查檢查,嚴防疫情防控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發生。繼續嚴格落實 " 日報告 " 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困難和薄弱環節及時整改,確保防控責任和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