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农商银行贷款必须得按贷款比例入新华保险,否则不给贷款,这是覇王条款吗?

用户57329802753


这确实属于银行违规操作。



一般地来讲,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借贷,完全属于市场行为,应该由供需双方基于自愿原则施行。市场具有自发调节功能,哪一方有不当行为,自然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也就是说,银行附带保险的要求,是其贷款的组合条件之一,客户接受就成交,不接受银行也无法强制客户必须在它那里贷款。只要没有强制交易,就不能说银行有霸王行为。

以上的道理,可以进一步延伸说明。客户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如果不能接受这家银行的贷款条件,大可以到其他银行去试试,说不定能够找到更友好的条件。

以上是纯粹市场理论的说道。但是,现实往往不是那么回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处于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天然具有垄断性优势,而且为利益所驱使,很容易在局部市场内表现出不当行为。所以,各个国家从来对金融行业都是强监管。

比如问题中说到的现象,属于银行“借贷搭售”行为,在《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银监发〔2012〕3号)》的第一条第(五)款中就有具体的规定——

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既然监管机构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农商行再这样操作,明显是可以划归“欠罚”之列。对此,当事人可以向当地银保监局举报,对其违规行为予以“严格处罚”。


颜开文


首先,我讲两个我在信贷部门亲身接触过的案例:

1、有一个客户在银行贷款10多万,后来在从事高空作业时不慎坠亡,因为在使贷款时购买了借意险,保险公司足额赔付了贷款本金,担保人偿还了利息,贷款结清。

2、有一个客户在银行有50万贷款,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也是由保险公司赔付了贷款本金,由其家人结清了利息。

使贷款的时候让买的保险一般是借意险,就是借款人意外保险,如果出现意外身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保险公司会代为偿还贷款本金,收费一般是每万元贷款20元保费,这个钱是交给保险公司的不是让银行私吞了。

其次,借意险保障的是谁呢?

首先来说应该是保障了银行的资金安全,因为一旦借款人失去生命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偿还贷款的时候,保险公司可以偿还。

其次,保证了该笔贷款的担保人或者借款人的抵质押物,比如抵押的房产存款等。因为如果没有保险,那么贷款必然要由担保人偿还,或者处置借款人的抵质押物,担保人或者借款人抵质押物价值必然受损,试想如果是作为担保人,希不希望你的借款人有这么一份保险呢?

最后,还是希望人们少一些对银行的偏见,银行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着详细的规章制度约束的,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随心所欲的。


银行那些事儿


这就是霸王条款,而且是已经被人民银行曝光,严令禁止的霸王条款。

人民银行的每一次降准,把贷款的基础利率由贷款基准利率转为LPR,这么多举措的目的主要就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问题。这边监管机构在不断想办法降低融资成本,那边商业银行却把贷款和保险进行捆绑,这岂不是在拆台嘛。

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作为监管商业银行的两大机构,不仅肩负着监管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的责任,也在和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做斗争。各地监管机构也表态,对于这种变相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捆绑销售的乱象,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各家银行也屡遭监管机构的处罚,银行因为乱收费,贷款捆绑保险等行为而遭受的罚单数不胜数。2019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中卫分行就因为贷款捆绑保险被处罚20万元。

即便如此,我们发现很多银行依然顶风作案,仍然存在贷款捆绑保险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一边有监管机构的处罚,一边还会有这样的操作呢?

其实银行、监管机构和客户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银行内部监管不力

银行的行长肯定是不想忤逆监管机构的意思,但是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要求银行行长必须要追求较高的利润。行长将利润指标向基层摊派,基层人员完不成指标,只能不停靠触碰红线来获得利润。

银行内部对于这种通过捆绑保险来获得利润的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明面上禁止,但是私底下也是在教导员工注意防范检查。这种案例一旦被发现,银行会推给经办人。因为经办人违规只是小面积违规,如果是行长违规,那整个行可能都出问题了。

如果银行能下定决心破除这种行为,基层员工自然不会铤而走险。

二、监管处罚力度轻

我们了解到多张罚单的金额其实并不高,对于银行一年动辄上亿的利润来说,这三五十万的处罚也只是挠挠痒。这么低的违规成本,也怪不得银行愿意顶风作案,更怪不得银行不愿监督员工。

再加上全国银行有三千多家,每家银行又有非常多的网点,监管机构鞭长莫及,对于银行网点的违规行为也很难一一检查到。

三、部分老百姓习以为常

屠杀大象的不是猎手,而是买象牙的人。其实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的时候还能够要求客户购买保险,也主要是部分老百姓对于此种行为的容忍。假如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拒绝这种行为,遇到此种霸道行为都能够向上投诉,那银行一定不敢再这样将贷款捆绑保险。

是老百姓的纵容,让银行知道有利可图,助长了这股歪风邪气。

总结:

银行贷款捆绑保险的行为是一定不合规的,只要有证据,一投诉就一定能成功。不过要想完全杜绝这种行为,需要银行、监管机构、客户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银行研究僧


关于在贷款时购买借贷人身意外险以及定期寿险首先是对于自己借贷行为、家庭以及保证贷款担保人的一种责任和风险管理的提现。所有贷款人贷款都是为了事业和前途,但是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如果在自己经营生活中罹患事故,那么可能就会中断自己的事业,更有很多突发事故发生够连经营中的债权债务都无法理清,那么从银行的贷款要不就是通过诉讼催缴去逼迫孤儿寡母,要不就是通过诉讼去逼迫善良保人,要不就形成不良,完成银行损失。所以解决这一办法的最好途径就是购买借款人身保险。这种专项定制化保险可以有效解决很多因意外事故后的银行贷款债务衍生纠纷。所以银行在投放个人贷款时积极推广这一产品并不应该是借贷搭售。借款人人身险目前市场费率千分之五以内,并不会加重贷户负担。对于金融借贷这一特殊主体,和目前我国普遍风险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契约精神还不是很强大的国情,把借贷人身险做成类似于交通强制险的保险,不仅对于银行对于社会对于贷款人的家庭还是贷款相关人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需要改进的是目前保险公司存在惜赔拖赔情况,把这一险种看成是利润源泉,极不利于还险种推广发展。再有就是监管部门可以根据保险公司利润状况进行利润补偿模式,设计共同基金对于赔付率未能达到一定标准保险公司,可以要求拿出一定资金做责任补偿,对于尚不在赔付范围内出险进行一定补偿,以确保该产品的功用意义,同时还能降低纠纷!


衎0719


这是贷款搭售,属于银保监会明令禁止的行为。

《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贷搭售,不得在发放贷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题主所说的农商行的行为即属于上述禁止范畴,可以向当地银保监会进行投诉。

从网上可以查到,大量银行因为贷款搭售保险而被监管部门处罚。但是有些银行仍然利欲熏心,为了业绩不惜违规。说到底,还是处罚偏轻,违规成本太低。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财谭


别说农商行了,据我所知,基本上所有银行贷款都有意外险。借呗,微粒贷,白条等网贷或者信用卡没有意外险,但是利率高。

又想要低利息的,又不想买意外险。凭什么贷给你?


东风历史


显然属于霸王条款!

银行在提供贷款时强制搭售保险、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属于因保监会明令禁止的,可是仍有不少银行为了提高业绩,在客户申请贷款时半诱半骗要求购买理财产品,口头上说是否购买都凭客户自愿。但是,人为刀俎,为了不影响贷款的发放,很多人只好购买捆绑的金融产品。

显然,这种捆绑销售是违规的,题主可以向银保监会投诉,不过多数人的想法是如果金额较少就不要跟银行搞得太僵,谁叫我们是弱势群体呢。


玉鱼与瑜


平遥农商银行给每个职工下的保险任务.完不成扣工资.


勇气44996845


是的!留下录音或者录像,向银监局投诉即可!


le19629109


1、贷款时候银行让买的保险有许多种,有些属于强制搭售,有些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2、必要保险之一,抵押物或是质押物意外险。抵押物有些是企业厂房,有些是个人房产,有些银行比较注重风险,或是考虑到客户的实际经验情况是需要客户购买抵押物意外险的。比如厂房抵押,在厂房意外失火或是爆炸的情况下,如江苏化工厂爆炸,如有抵押物意外险,则银行贷款由保险公司代偿还。这类保险企业通常本来就是有的,只是受益人改为银行,因为产权已经抵押给银行了。如粮食订单贷款中,农户以粮食收购合同作为质押获得贷款,一般银行会要求将农作物的意外险收益人改为银行,这个农作物意外险农户现在都是买的,政府也是有相关要求的。

3、必要保险之二,借款人意外险。借款人到银行贷款后,如果发生人生意外不论死亡或是身残丧失还款能力的,由保险公司还款。这个还真有发生的,我们当地就有人在贷款到期前一天突发心肌梗塞意外身故,由保险公司还款。这个保险不仅是保证了银行的贷款质量,也是保证了借款人家庭在丧失还款能力后避免家庭财产被处置。我曾讲过我们有个客户饮酒过量意外身故,因为没有购买此类保险,其妻子不得不变卖家产还款,造成生活困难。

4、如果是与贷款关联度不高的理财型保险,在客户反对下仍强制与贷款关联销售的确实就不合理了。

5、贷款时候强制搭售一直是银行通病,近些年大家维权意识增强,国家也三申五令不准强制搭售,这种现象是越来越少了,相信会慢慢消失。

6、贷款也好,保险也好,其实和理财存款一样都是家庭资产配置的组合内容之一,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这些都要有。以后的银行,或许理财经理和贷款客户经理不会再明确有岗位分别,贷款或许将由理财经理经办,或许那时候都是客户经理,没有理财经理或是贷款经理。

7、全国银行千万家,条件谈不好,咱就换一家。

8、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