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惠東稔山 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齊飛”“五色”稔山揚帆起航

<table> 惠東稔山 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齊飛”“五色”稔山揚帆起航

從豬山山頂俯瞰範和村。稔山鎮供圖

/<table><table> 惠東稔山 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齊飛”“五色”稔山揚帆起航

長排村象棋文化廣場。

稔山鎮供圖

/<table>

打開惠東的“歷史地圖”,你會發現,依山傍海的稔山鎮地位十分特殊。早在紅色革命時期,稔山就曾是重要的地下情報樞紐,雁湖村還被稱作稔平半島的“革命搖籃”,留下了無數的紅色故事、以及熠熠生輝的紅色精神。

如今,紅色革命時期已經遠去,惠州正在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內一流城市。在新時代新機遇下,稔山依託惠東“山海統籌、雙城一體”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大亞灣新區稔山濱海新城建設,傳承和發揮藍色、綠色、古色、特色、紅色“五色”文化優勢。山海交融古韻猶存,“五色”稔山正揚帆起航。

“山海交融,四星聯珠”

新農村示範片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稔山的新農村建設獨具一格。除了充滿紅色印記的雁湖村,這裡還有許多文化底蘊豐厚的特色村莊,令人流連忘返。

“大門宏偉瀝路寬,服務廳前花木繁;曲平棧道觀花海,豬山西南眺亞灣。”徜徉在以“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著稱的範和村,這首村民寫下的絕句是古村的生動寫照:古老的圍屋建築與新農村風貌相得益彰。

範和古村約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一座擁有600年曆史的“村中有圍,圍中有村”的古村落。行走在範和古村,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油然而生。這裡不僅有古老的戲臺、狹小的街巷、成排的古屋,還有寬敞的瀝青村道、潔淨的居住環境……村民三五聚集,有說有笑,一派和諧景象。

這幅古今交融的美麗鄉村畫卷離不開新農村示範片的建設。據稔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機遇,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新農村示範片建設。2017年7月,該鎮範和、長排、大墩、芙蓉4個村被省列入第三批新農村示範片建設項目。根據“統一風格風貌、統一嶺南特色、各具文化底蘊”的總體規劃理念,經過建設,各村各放異彩,呈現出“山海交融、四星聯珠”的鄉村新面貌。

在範和村,以“漁歌唱晚,醉美古圍”為主題,打造觀光旅遊、休閒娛樂服務片區;在長排村,以“生態之洲,尋跡棋聖”為主題,打造精品化、特色定製的紅樹林、生態漁家樂片區;在大墩村,以“海港風情、白字戲曲”為主題,打造活力風情漁港片區;芙蓉村以“田園牧曲,悠然鄉居”為主題,打造精緻、宜人的鄉村風情演繹服務片區。

隨著新農村示範區的建設,全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持續改善。截至2019年年底,該鎮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完成17條排汙管道修繕和2.6公里道路硬底化,完成8公里道路LED太陽能路燈安裝;累計投入600多萬元,新建廈深鐵路惠東站、省級新農村示範片旅遊公廁等10所公廁。

建設海洋生態園

產業帶動濱海新城蓄勢待發

踏青、賞鳥、觀海……在不久的將來,稔山鎮將新添一處體驗海濱自然風情的旅遊休閒好去處。稔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鎮正在規劃建設海洋生態園景區,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濱海溼地公園,打造成為當地亮麗的名片。

據悉,海洋生態園規劃建設在稔山鎮蟹洲紅樹林區域內,包括長排、五配、竹園、聯豐4個村,規劃面積達1.3萬畝。生態園內現有紅樹林面積約1300畝,還有可種植紅樹林的灘塗面積約1600畝。在此基礎上,該鎮還將加大力度建設亞婆角景區,藉助現有資源,大力發展海水浴場、會展酒店、餐飲娛樂、水上運動等濱海旅遊服務。

2019年以來,碧桂園、富力、融創、合正、佳兆業等濱海旅遊房地產項目已在該鎮完成投資20多億元,濱海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這將進一步推進大亞灣新區稔山濱海新城建設。

與此同時,該鎮的農業產業發展也在穩步推進。在新農村示範片建設中,稔山注重突出產業帶動和實現強村富民,按照政府引導、民間組織、市場運作的方式,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組織模式。以範和村為例,2017年,該村依託濱海資源優勢,引進養殖企業投資發展高水位養蝦產業,成功繁育出澳大利亞小龍蝦,帶動當地農戶規模化養殖。如今,450多畝養殖面積便能實現年增加產值近6000萬元,這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新的一年,該鎮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稔山區位、交通、資源等優勢,全面優化產業結構。一方面,充分利用豐富的濱海旅遊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配套設施,把稔山打造成藍色旅遊度假勝地。另一方面,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抓好稔山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大力傳承和發揮藍色、綠色、古色、特色、紅色“五色”文化優勢,想方設法讓農民群眾富起來。

798戶實現預脫貧

精準扶貧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2019年10月,稔山鎮老坑村村民高海濱終於住上了新房。高海濱介紹,他家過去的泥磚房是由祖父傳下來的,年久失修,採光不好,居住環境很差。後來,在該村村委的幫助下,高海濱申請到了政府補貼5萬多元,如今住進新房的一家人幸福滿滿。

據瞭解,老坑村常住人口有400戶人,部分村民家庭居住環境急需改善。從2016年開始至今,該村村委共幫扶32戶村民進行了危房改造;同時大力籌集資金鋪設完成了6公里村道,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老坑村的發展是稔山鎮全面增進民生福祉的縮影。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該鎮實施鄉村振興,推進濱海新城建設,最終也是為了提高民生水平。

2019年,該鎮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通過扶智、扶技、產業幫扶、金融幫扶等舉措,大力提升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質量。目前,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806戶,其中798戶2119人實現預脫貧,有勞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2萬元,同比增長25%。

同時,織密兜底網絡,紮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城鄉特困人員和低保戶生活補貼全部發放到位;133名重點優撫對象及退伍軍人對象的各項優撫政策100%落實;高標準建成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並在19個村(社區)成立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打造惠東縣沿海片區服務站示範點。

此外,該鎮教育、醫療環境也不斷改善。稔山衛生院住院大樓項目已立項,預計今年年初動工;計劃投資2800萬元新建稔山中學飯堂、宿舍樓,稔山二中教學樓和稔山中心小學綜合教學樓;同時,為解決該鎮幼兒園學位緊張問題,讓更多適齡兒童能就近入學,計劃新建稔山第二幼兒園……

據介紹,今年,稔山鎮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引領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度高、需求迫切、願望強烈的問題,持續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方面,以推動落實民生工程為抓手,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著力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優化提升鎮、村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切實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實現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的有效銜接。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家庭”聯動作用,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切實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