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比美特集團
冒頓單于把劉邦的軍隊圍困在白登山,但是冒頓卻沒有消滅劉邦軍隊的絕對實力,而就算消滅了劉邦,匈奴面臨的問題可能會更大。
因為,劉邦的確是被圍困了,而且相當兇險。但是劉邦軍隊的主力,卻並不在白登山上,被圍困的只是劉邦輕敵冒進的先頭部隊,30多萬主力部隊還在趕來的路上。因此,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匈奴就算殲滅了劉邦,但是卻不一定能打過漢軍的主力部隊。要知道,這一戰本來就是劉邦主動發起的,匈奴不過是處於防禦而已。
劉邦在白登山的遭遇,和明朝英宗皇帝在土木堡遭遇的情況非常相似,都只是皇帝受挫,但是還完全不至於影響到國本。而劉邦的情況比朱祁鎮還要好很多,因為劉邦的30萬大軍毫髮無損並且近在咫尺。而明朝朱祁鎮則是喪失了10萬精銳,且孤立無援。然而,即便是明朝經歷了土木堡這樣的危機,對付對手依然綽綽有餘,漢朝在主力尚存的情況下,其迴旋餘地相比明朝也自然更大。
冒頓單于也是一代梟雄,面對當時的局勢,自然不可能不清楚。如果匈奴在當時殲滅了劉邦,則必然會得到漢朝的全力報復,這對於剛剛崛起的冒頓而言,或許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冒頓的崛起,本身就是得益於秦末大亂,中原王朝無暇北顧而成事的。在此之前,秦朝一個邊將就可以全面壓制匈奴,而針對經歷了楚漢之爭的漢朝大軍,冒頓單于自然也不敢小覷。
而且,匈奴地處苦寒之地,人口稀少,整體實力和漢朝並不一致。當漢朝提出和親等方式換取劉邦突圍的時候,見好就收的單于隨即就答應了這些條件。因為相比和漢朝死磕,匈奴對牧場的興趣更大,這也是代價最小的收穫。
事實上,匈奴將劉邦圍困在白登山,作為本身就處於防守的一方,只要漢朝妥協,匈奴就已經勝利了。而殲滅了劉邦,反而可能讓匈奴惹禍上身。
蘇綻
原因很簡單,冒頓根本就不可能殲滅劉邦。
關於白登山之戰,大家最熟悉的說法是:劉邦的三十二萬大軍遭到冒頓四十萬匈奴大軍的包圍,被圍困於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陳平出了一奇計,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匈奴稱單于妻妾為閼氏),最後單于放了劉邦一條生路。
以上的說法,有不確實之處,我試分析如下:
第一,劉邦被圍的軍隊,並非三十二萬。
自冒頓單于大舉南下用兵,韓王信獻馬邑城投降匈奴。匈奴騎兵越過句注山,圍攻太原,進逼晉陽。叛降的韓王信更是甘作急先鋒,從晉陽南下,直達銅鞮。
劉邦御駕親征,統率三十二萬大軍出征,直撲銅鞮,韓王信大敗,一路向北狂奔。冒頓單于派左、右賢王率領一萬騎兵緊急馳援,雙方戰於晉陽,匈奴大敗,灌嬰陣斬一名匈奴將領。這時,天降大雪,氣溫驟降,漢軍凍傷人數達二三成之多。當時劉邦得悉冒頓單于駐軍於代谷,且兵力單薄,便“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後世史家根據這一記載,認為劉邦所有兵力都被圍困在白登山,這是嚴重錯誤。
由於冒頓單于故意以老弱殘兵示弱,劉邦嚴重誤判,認為代谷的匈奴軍隊不堪一擊,因此,他讓周勃率領漢軍主力繼續追擊韓王信以及匈奴被擊潰的援軍,自己只帶一部分軍隊抵達白登山。
《資治通鑑》明確寫道:“帝先至平城,兵未盡到。”這個寫得很明白了,當時劉邦的三十二萬大軍,並未到齊。那麼其他漢軍哪裡去了呢?
來看看《漢書》“周勃傳”記:“(周勃)後擊韓信軍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在晉陽之戰後,周勃率領主力部隊追擊韓王信至硰石,又攻破樓煩三城。
何以見得周勃的部隊是主力部隊呢?再來看看《資治通鑑》這一句非常重要的話:“(高帝逃離白登後)至平城,漢大軍亦到,胡騎遂解去。”這是劉邦解圍後,注意“漢大軍亦到”這幾個字,說明劉邦被圍困的部隊,並非主力部隊,周勃的才是主力,是大軍。
因此,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遠沒有三十二萬人之多,也許是幾萬,也許是十幾萬。
第二,陳平的奇計並不奇
史家的第二個錯誤,把白登解圍歸功於陳平的奇計。
所謂陳平奇計,就是陳平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閼氏就向冒頓單于吹枕邊風,冒頓單于被女人一磨,心一軟,就把劉邦給放了。
這簡直是開天大的玩笑。
冒頓單于這個人,是歷史上罕見的梟雄,以鐵石心腸而令人膽戰心寒。當年為了訓練一支絕對效忠自己的部隊,他發明以鳴嘀為號令。為了檢驗士兵的忠心,他以鳴嘀射愛妾,鳴嘀所至,士兵們毫不遲疑地萬箭齊發,把愛妾射成刺蝟。後來,為了示弱於敵,當強鄰東胡前來索取冒頓的寵妾時,冒頓二話沒說,把寵妾拱手相送。
在冒頓眼中,女人只是工具罷了,他何嘗有過憐香惜玉?他是愛江山甚於美人,從來不是可以被女人所左右的人。
說冒頓單于因為聽了女人的枕邊風而放走劉邦,這是天大的歷史笑話。
第三,冒頓放走劉邦,是因為沒法消滅劉邦。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且來細細分析一下。
A、劉邦雖然被困七天七夜,軍隊並未遭大損失。
我看了史料,沒有漢軍傷亡的記錄,我認為損失微乎其微。為什麼呢?因為白登山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是戰國時代趙國遺留下來的一段長城,原本就是為了對付擅長以騎兵發起進攻的遊牧部落騎兵,在此堅固城牆之下,匈奴的騎兵的機動優勢喪失了。
另外,對比當時漢匈雙方的武器裝備,漢軍要遠遠佔優。
漢軍最可怕的武器是勁弩,其性能遠遠優於匈奴人的弓箭,射程遠,威力大。匈奴人的甲冑多是採用獸皮,簡單粗製,防禦效果不理想,而漢軍的甲冑繼承了戰國時代的精良工藝,在抗刺穿性能上,要遠遠強於匈奴。匈奴的盾牌大多采用木製,面對漢軍的強弩,這種落後的防禦武器並無太大的防禦效果。
B、冒頓單于懷疑韓王信的餘部,與漢軍有勾結。
韓王信叛降匈奴後,部隊被漢軍打殘了,他的部將王黃便擁趙利為趙王。王黃、趙利與冒頓單于約定,會師於平城,共同圍殲劉邦。然而,到了約定的日期後,王黃與趙利的軍隊並未出現。《資治通鑑》說:“(冒頓單于)疑其與漢有謀,乃解圍之一角。”冒頓單于懷疑這兩個傢伙反覆無常,擔心對自己不利,便主動撤圍一角。
不過,這個理由還是很不充分。王黃/趙利就是殘兵敗將,就算兩人與漢軍勾結,似乎也不對冒頓構成多大的威脅。
那麼,冒頓撤圍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呢?
C、漢軍主力趕到平城,是冒頓撤圍的最大原因。
再回到《漢書》“周勃傳”:“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周勃統率的大軍在打敗韓王信後,又追擊八十里。回師時主動進攻樓煩,攻下三城。這裡就要看仔細點,好好分析一下。周勃追了韓王信後,又主動打樓煩,為什麼呢?顯然直到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接到劉邦的命令。
從《資治通鑑》的“帝先至平城,兵未盡到”的記錄可以看出,劉邦到了平城後,是要等待周勃部隊前來會師,顯然是派人去通知了,但周勃跑得太遠,等他統領大軍抵達平城時,劉邦已經被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了。這裡又要特別注意一句話:“因擊胡騎平城下”,周勃大軍開到平城,已經同胡騎,也就是匈奴騎兵交鋒了。
直到這個時候,漢軍的三十二萬大軍才集齊了。
好,再來分析冒頓為什麼要撤圍。
首先,雙方兵力是勢均力敵。冒頓有四十萬大軍,漢軍有三十二萬,匈奴兵力略多。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一個事實,四十萬是匈奴的舉國之兵,已經沒有後備部隊了。而漢軍仍然可以增派大量的後備部隊投入戰場。
其次,自從劉邦御駕親征後,漢軍與匈奴騎兵幾度交鋒,均大敗敵軍。《資治通鑑》記:“漢兵擊之,匈奴輒敗走。”“復屯聚,漢兵乘勝追之。”從前幾次交鋒看,匈奴均落敗。因此,四十萬匈奴兵對陣三十二萬漢軍,並不佔優勢。
可以說,在周勃大軍趕到平城時,冒頓單于消滅劉邦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匈奴已經是動用傾國之兵,一旦被強大的漢軍反包圍,匈奴不僅將賭上軍隊的命運,還要賭上民族與國家的命運。這種嚴重的後果,冒頓即便是戰爭賭徒,也不敢輕易以整個民族的命運來進行一場曠世豪賭。
君山話史
白登之圍,匈奴本來能消滅劉邦,但冒頓單于沒有順勢殲滅劉邦。
這個說法,本身就是不對的!
冒頓是誰?他在接手匈奴單于之前,匈奴部落只是一個夾在東胡和大月氏陰影下,苟延殘喘的小部落而已。但冒頓接手單于後,西擊大月氏,東摧東胡,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把匈奴打造成了草原第一霸主。
試問,如此雄才大略之人,他怎麼可能在有把握滅掉劉邦的前提下,還放劉邦走呢?這不是在侮辱他智商嗎!
事實上,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公元前201年(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叛亂,並勾結匈奴攻打太原。一時間,大半個河東地區全部淪陷了。
劉邦為了穩住戰線,便親率32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東渡黃河,進入河東地區,迎戰匈奴和韓王信的聯軍。
這裡要注意,是“韓王信”造反,勾結匈奴人侵犯河東。不是“韓信”。
漢軍渡過黃河後,連連取勝,特別是在銅鞮一戰(山西沁縣),大獲全勝,將韓王信的軍隊殺得死傷慘重。
韓王信率殘部逃奔匈奴後,匈奴冒頓單于分別派左、右賢王,各帶兵一萬多騎,與韓王信的殘兵一起南下,在太原一帶佈防,企圖阻擋漢軍北進。
匈奴軍隊的加入,增加了漢軍收復河東地區的難度。但是,漢軍並沒因為匈奴人的加入就裹足不前,反而是越戰越勇,在太原和樓煩兩度擊敗韓王信和匈奴的聯軍。
因此,可以這麼說:白登之圍前,劉邦實際上是一路吊打韓王信和匈奴,接連收復淪陷的失地。只不過,接連的勝利讓劉邦錯估了匈奴人的戰鬥力,讓他以為只率小股部隊就能擊潰匈奴人。結果,32萬漢軍因為前後軍脫節,劉邦親率的小股部隊被匈奴40萬大軍圍困在了白登山上。
也就是說,劉邦是在前期連戰連勝,收復失地之後,因為冒進才被圍的。而不是一開始就中了驕兵之計,被匈奴包圍的。並且被匈奴人包圍在白登山上的漢軍,也不是漢軍的主力,而只是劉邦率領的五萬先頭部隊。
匈奴人將劉邦包圍後,冒頓大喜,認為這是消滅劉邦,入主中原的大好機會。於是,他就部署了攻山的計劃。
可惜,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冒頓以八倍的兵力優勢圍困劉邦,他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首先,匈奴軍隊的裝備實在太落後了。
匈奴人是天生的戰士,弓馬嫻熟,機動作戰的能力非常強。這是匈奴人在軍事方面明顯強於中原漢朝人的地方。但是,匈奴人也有明顯的弱點:科技落後,沒掌握金屬鑄造工藝,很多匈奴士兵的弓箭原材料還是拿獸骨磨的,刺穿能力和攻堅的能力並不強。
白登之圍的第一天,匈奴人就發現漢軍的機動能力雖然弱,但裝備精良,作戰勇猛,並非是好欺負的軟蛋。運動戰的時候,匈奴和漢軍裝備的差距還不明顯。但是一旦到陣地戰時,匈奴的劣勢就太明顯了。
這就好比,當年我軍和美軍激戰於朝鮮,打運動戰的時候,我軍根本就不怕,但一旦打陣地戰時,尤其是美軍守,我軍攻時,我軍就會非常的被動。
同理,攻堅並非匈奴人的強項,況且漢軍也不弱,裝備還比匈奴人好的多。所以,別看匈奴人以八倍的兵力優勢把劉邦圍了,但冒頓對吃掉劉邦,一點把握都沒有。
如果硬突,匈奴人口少,消耗不起。冒頓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其次,匈奴當時被反包圍了。
冒頓包圍劉邦後,雖然他不敢攻,但是他也不想退。因為劉邦輕騎追擊,沒帶糧草,士兵沒吃沒喝,白登山上的氣溫又低。如果把圍困白登山的時間拖長一點,劉邦到最後肯定是不戰自敗。所以,冒頓便在白登山下圍了劉邦七天七夜。
但是,冒頓在白登包圍劉邦的時候,外線的漢軍主力並沒有閒著。而是悄悄的對匈奴實施了反包圍。
根據《史記·絳候周勃世家》的記載,就在冒頓圍劉邦的時候,周勃也圍了冒頓。
攻韓信軍銅,破之。還,降太原六城。擊韓信胡騎晉陽下,破之,下晉陽。後擊韓信軍於石,破之,追北八十里。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勃遷為太尉。這段記載結合地圖一看就明白了。周勃的援軍已經殺到平城,韓王信的軍隊被殲滅,冒頓的後路有被抄的風險。
這種情況下,冒頓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放劉邦走,要麼跟劉邦、周勃死磕。
冒頓當時怎麼考慮的,我不知道。但是劉邦因為斷了糧草,扛不住了,於是就先給了冒頓一個臺階下,派陳平去找冒頓的閼氏,讓閼氏給冒頓吹耳邊風。
後人在獨到這段史料的時候,往往會認為就是因為閼氏吹耳邊風,冒頓才放走劉邦。但是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冒頓是個“鳴鏑弒父”,為了上位,捨得殺掉愛馬、愛妻、生父的梟雄。女人,他又不是沒殺過。他怎麼可能會受到一個閼氏的蠱惑之語呢?
因此說到底,冒頓放走劉邦,其實就是因為雙方在平城之戰,打了個平手,甚至漢軍還略有小勝,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冒頓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不想跟漢軍死磕。而劉邦也很懂事理,他先低頭,願意報銷冒頓的軍費,再額外送點寶貝。於是,冒頓就放走了劉邦。
事後,雙方都不服氣。於是,雙方在平城附近又幹了一仗。
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史記·夏侯嬰傳》根據《史記·夏侯嬰傳》的記載,劉邦逃出白登後,先在勾注山以北跟匈奴打了一仗,獲得大勝。接著又在平城南邊攻擊匈奴,多次攻破敵陣。
從這裡就看可以得出,白登之圍,並沒有打亂劉邦的計劃。漢軍戰略意圖是消滅韓王信之叛軍,斬斷匈奴伸向河東的爪子,收復淪陷的河東地區。白登之圍雖然慘烈,但是劉邦實力還在,不達目標,不會罷休。
不過白登之圍,漢軍也確實是損失慘重。由於北方殘酷的冬季,導致以南方人為主的漢軍士兵大量凍死凍傷,減員嚴重。劉邦見識到了匈奴人在運動戰方面的厲害,知道自己不可能殲滅其主力,後來他也就基本上不敢跟匈奴人死磕了。
總的來說,白登之圍,是冒頓沒打下來,劉邦扛得住,後面漢朝大軍來了,莫頓因為猶豫不決,才放走了劉邦。
縱觀整個白登之戰,其實可以發現:匈奴人起先的優勢很大,向南一直佔領了太原。但被漢軍一路北推,最後被打到了大同,才勉強穩住戰線。而在白登之圍後,劉邦繼續在平城附近與匈奴人開戰,最終是在徹底把匈奴人從平城附近清除後,才罷兵。
這就跟朝鮮戰爭一樣,美軍從三七線殺到鴨綠江,我軍從鴨綠江又殺回三七線,並最終穩定在三八線。這能說我軍敗了嗎?
同理,漢軍在當時也沒有吃虧,甚至還有點小勝。畢竟戰線不會騙人,匈奴在被劉邦打出長城後,沒有再殺回太原的資本。冒頓和劉邦其實打了個平手。
Mer86
匈奴軍隊對劉邦可是充滿敵意,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的時候,匈奴軍隊沒有趁勢殲滅他們,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能。
當時統領匈奴軍隊的可不是什麼籍籍無名的小卒,而是大名鼎鼎的冒頓。冒頓的軍事能力是獲得廣泛認可的,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高。冒頓沒有殲滅劉邦的部隊,可不能只是用判斷失誤來解釋,這背後肯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史記》和《漢書》當中並沒有闡述冒頓為何會放過劉邦,只說劉邦用了陳平的計策,才能成功脫困。
而《漢紀》交待的就比較清楚了。
即記載其用陳平謀,說匈奴閼氏夫人,得開圍一角,上乃遁出。劉邦依照陳平的計策,給冒頓的夫人閼氏送去了很多的金錢,讓她勸冒頓放過自己。閼氏非常的聰明,她沒有直接替劉邦求情,而是說此時殺了劉邦沒有辦法讓冒頓的利益最大化,冒頓在聽了這番話之後,這才沒有對劉邦趕盡殺絕。
如果只是看上面的展開,相信很多人都以為冒頓是被閼氏給迷惑了。可大家要知道,冒頓是非常冷漠的,他就連自己的父親都能射殺,對閼氏肯定沒有什麼感情,自然不存在被感情衝昏頭腦的情況。他放掉劉邦,是因為這樣做更符合他個人的利益。
冒頓之所以沒有和劉邦死磕到底,是因為他當時面臨的情況並不樂觀。冒頓的確包圍了劉邦,但漢軍周勃此時也快把冒頓給包圍了。 如果冒頓這時候沒有快點離開,那麼他肯定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
冒頓知道這是幹掉劉邦最好的機會,但前提是他自己不會陷入到危險當中。如果他殺了劉邦,而他帶領的軍隊也被人瓦解,那麼他做的事情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他權衡再三還是選擇離開。
而此外此刻,冒頓的計劃也是出現了變故。他原本和韓王信的手下約好了見面的時間,但是他們這些人並沒有出現。
即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 。
冒頓非常的謹慎,他開始懷疑這是劉邦和韓王信聯合設下的陷阱。正因如此,他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沒有選擇進攻,而是選擇放過劉邦。
很多人都覺得冒頓非常懦弱,可如果我們代換到他所處的那個情境,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冒頓當然知道上述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基本是無限趨近於零,但是冒頓不敢賭。
大漢這邊人丁興旺,匈奴的人口卻是少得可憐。如果士兵們全部折損在這裡,那麼匈奴非常有可能就此衰落,甚至有可能會被劉邦滅絕,這是冒頓不想看到的,所以他選擇走相當穩妥的那條路。
夏目歷史君
白登山可以說是劉邦一生最大的汙點,比彭城失敗都要慘,彭城之戰的失敗最多隻能算是內鬥失敗,但是白登山的失敗,而且還是被圍困了,可以說在當時以中原為尊的時代來說,那就是最大的恥辱,我們看到在戰國時期,就連靠著邊疆地區的秦國,楚國這些國家一直都是被中原國家看不上的,認為他們就是和那些蠻夷一樣的,所以中原地帶對於匈奴人那是相當的看不起的。那麼劉邦還敗給了他們,想想劉邦當時會是什麼心情。
很多人都在說匈奴是不是傻,既然圍住了劉邦,為什麼不直接殺了劉邦,然後順勢南下滅了漢朝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匈奴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別說是滅漢朝,就是在白登山殺了劉邦,全殲漢軍了對於匈奴來說也是很難做到的。
白登山在歷史上記載漢軍是32萬,匈奴40萬,但是按照當時的人口來算的話,匈奴應該是很難湊齊40萬軍隊的,當時雖然北方草原廣袤,但是太寒冷,當時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匈奴人一直不多的,所以即使有40萬的軍隊可以說是全匈奴的男子全部在這裡了。但是對於劉邦的漢軍來說32萬隻是劉邦帶來自己的精銳部隊,可以說在整個大漢帝國不說一百萬,加上分封的異姓王,同姓王等等至少七八十萬的軍隊應該是有的,
白登山圍住的只是劉邦帶來的先頭部隊,一開始劉邦去討伐韓信(韓王信),連戰連捷,當時韓信和匈奴勾結,匈奴也是直接派兵,一開始的勝仗讓劉邦麻痺了,然後自己帶領少數的先頭部隊,結果才被圍住的。
如果漢軍的主力部隊到達了,其實匈奴是沒有勝算的,所以說匈奴把劉邦圍住七天七夜但是一直沒有進攻,目的也只是想得到一些好處,並不想殺了劉邦,徹底和大漢結仇。
匈奴最主要的是騎兵,騎兵最大的好處就是機動性很強,但是畢竟匈奴人太少,我們可以看到到了文帝,景帝的時候,雖然漢朝和匈奴有和親,但是匈奴也是時常南下騷擾的,匈奴騎兵的目的就是搶東西,搶了就跑,只要漢軍的主力一到達,匈奴早就跑的沒影了。
所以在圍白登山的時候,匈奴不是不想殺了劉邦,順勢滅了漢朝,而是沒有這樣的實力。
中國歷史研究所
冒頓不殺劉邦者,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歷史上的誤會
很多人對於白登之圍都一個誤解,認為劉邦中了冒頓和韓王信的驕兵之計,輕兵深入,最終失算被圍,不得不乞降於匈奴,或者說使用了所謂陳平的奇計,才最終得以脫身,因此被匈奴嚇破了膽子,最終不得不年年納貢,歲歲稱臣,財帛美女,盡數滿足匈奴人的要求,才得以保住與匈奴人的和平。
比較可能的猜測
即便是上述誤會真的成立,冒頓不殺劉邦也絕非是因為所謂陳平的奇謀妙計,更不是因為大閼氏的所謂枕邊風所致,冒頓單于是可以鳴笛弒父的主兒,真真正正水裡火裡血水裡面滾出來的,為了國家可以送出自己最心愛的女人給東胡,為了奪權可以殺掉自己的女人和老爹的人,豈能為了一個女人的耳邊風就放掉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者說狩獵目標呢?要知道他的抱負可不只是統一漠北了事啊。所以即便真的是冒頓主動放走了劉邦,也只是他自己精打細算,深思熟慮之後,出於利益的考量放走了劉邦才是。
至於原因也很好解釋,好比一個人養了一頭猛虎,每天給他喂肉吃,有一天這頭老虎餓了,而他的主人就在身邊,請問他是吃還是不吃呢?吃了就是一頓,不吃可能一輩子都有人管飯。
如果這個老虎夠聰明他就不會吃掉他的主人。冒頓就好比這頭猛虎,劉邦剛剛統一了中原大地,如果他殺了劉邦,整個中原大地立刻陷於混戰當中,諸侯割據,就算靠近匈奴的人扛不住匈奴的兵峰,想要討好他,以一個地方諸侯的財力如何比得上有能力用整個天下來供養匈奴的劉邦有價值呢?
事實的真相
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匈奴連考慮利益放掉劉邦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劉邦有猴子喊來的救兵啊。
根據《資質通鑑》的記載:
上自將擊韓王信,破其軍於銅鞮,斬其將王喜。信亡走匈奴;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收信敗散兵,與信及匈奴謀攻漢。匈奴使左、右賢王將萬餘騎,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至晉陽,漢兵擊之,匈奴輒敗走,已復屯聚,漢兵乘勝追之。在戰爭初期,劉邦一直是處於屢戰屢勝的狀態下的,換句話說,漢軍是有戰鬥力的。
隨後,劉邦才中計,輕兵前進,妄圖直搗黃龍,擒賊擒王的。
帝先至平城,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這裡說的清楚,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既有被圍於白登的“中”,還有兵未盡到的“外”,而這在外的兵戰績如何呢?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
後擊韓信軍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也是所擊皆破的精兵,那麼如果這股在外的精兵,一旦回師來援,與中心開花的劉邦裡應外合,被滅掉的可能就是冒頓了。
而且除了外患,冒頓還有內憂,《資質通鑑》記載:
冒頓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乃解圍之一角。冒頓跟自己的盟友本來約定一起搞劉邦的,結果人都沒來,他除了擔心周勃劉邦裡應外合,還要擔心自己這邊的內鬼,所以為了看看這倆人到底什麼圖謀,才把圍困解開一角試探的,沒想到他解開圍困的時候天降大霧,劉邦趁機溜之乎也啦。
劉邦溜了之後,冒頓一看自己這邊沒問題,也沒打算放過劉邦,隨後追到平城,這時候人家猴子喊來的救兵也到了,陣地戰他未必佔的了便宜才不得不撤退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冒頓稱機殺劉邦的可能,他根本就沒機會!
以上時作者的一點看法,我是盤達說,關注我一起思考有趣的歷史知識!
盤達說
因為馬鐙還沒有出現,騎兵對步兵沒有絕對的優勢,白登之圍是漢匈雙方互相妥協。
給大家講一個自豪的事情,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戰術是從中原學走的。在馬鐙出現之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法主要靠“騎射”,說白了就是把敵人當成獵物圍起來,然後用弓箭射,能射死多少是多少,打不過就跑。
騎射的優點是戰場傷亡低,但沒有近戰搏殺,很難取得勝利。遊牧民族的南下與其說是戰爭,倒不如說是騷擾。現代戰爭也是同理,空襲轟炸是必要的,但地面進攻才是取勝的關鍵。
漢武帝為抗擊匈奴大量組建騎兵,但將農民培養成一名合格的騎兵的成本實在太高了,也就是李廣這樣世代生活在邊塞的子弟才能弓馬嫻熟。
衛青和霍去病的崛起並不單純是因為裙帶關係,他們把漢軍拿手的近戰搏殺移植到了騎兵作戰中,發明了“騎兵衝擊戰術”。簡單來說就是漢軍騎兵不再與匈奴騎兵玩對射了,把弓箭換成戈矛,衝過去與匈奴騎兵対刺、對砍。
近戰搏殺講究“一寸長一寸險”,匈奴的騎兵弓箭和馬刀非常吃虧。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近戰搏殺傷亡慘重,背後必須有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才能實現對士兵的有效控制。匈奴人的政治和文化還沒發展到這個程度,他們的部隊更像是合夥打劫,單于滅有絕對的權威。
此時馬鐙還沒有出現,漢軍騎兵手持長矛衝鋒非常危險,墜馬傷亡非常普遍,騎兵仍舊無法成為戰場主力,多承擔斥候的任務。
到了東漢末年,長期的戰亂讓中原將領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騎兵衝擊步兵的戰法,也才出現了馬超、呂布等名將。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出現後,騎兵在馬上有了更穩固的依託,才有了對步兵的絕對優勢。
南北朝時候,北方胡人在做僱傭兵期間學會了使用和製造馬鐙,他們傭兵自立時,漢人文臣又教會了他們建立中央集權制政權,從此北方遊牧政權才真正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圍住劉邦的如果是蒙古騎兵那後果就不一樣了,蒙古的輕騎兵射完箭後,手拿長槍、狼牙棒的重騎兵就會衝過來,那時候劉邦的一世英名估計就要交代了。
史料不輯
匈奴軍隊能將劉邦的軍隊圍困在白登山,為什麼不順勢殲滅卻要放了他們?
原因很簡單,因為匈奴人圍住的只是劉邦親率的先頭部隊,而且還沒能力圍殲之。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反擊匈奴。戰役的初期,漢軍進展順利,連續擊敗韓王信的叛軍,以及叛軍和匈奴的聯軍,甚至還擊敗了冒頓單于的先頭部隊。
此時已經是冬季,天降大雪。而棉花這樣的重要禦寒物資要到一千多年後的宋元時代才開始推廣。因此,當時漢軍士卒自然缺乏足夠的禦寒服裝。普通漢軍戰士多被凍傷,甚至有20%到30%的士兵被凍掉了手指。漢軍的行動越來越遲緩,各部隊之間也出現了脫節。
同時,劉邦在連勝之後,中了冒頓單于的示弱誘敵之計,產生了輕敵冒進思想。當劉邦親率先頭部隊進駐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南30裡的白登山。主力二十萬漢軍則還停留在樓煩、馬邑一線。冒頓單于抓住漢軍的這一漏洞,調集整個匈奴帝國的三十多萬騎兵,將劉邦和漢軍先頭部隊合圍在白登山。漢軍苦戰7日不得突圍,情況十分緊急。
後世人繪聲繪色地演繹了劉邦脫困的過程:無計可施的劉邦向隨行的謀士陳平求助。陳平建議派人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皇后),讓她勸說冒頓解圍。漢高祖採用此計,派使者用重金賄賂求見閼氏,並送上一幅美女圖。使者說“漢朝有這樣的美女,現在漢朝皇帝的狀況非常困厄,打算把這位美女獻給單于,以求脫困。”閼氏見圖,擔心單于得此美女,奪走冒頓對自己的寵愛,便勸冒頓解圍撤兵。她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就算你奪取漢地,可能也會水土不服,無法長住。漢帝被圍了七天,軍中沒有什麼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不如放他一條生路。”冒頓聽後決心動搖,於是將包圍圈放開一角,漢高祖劉邦這才順利逃脫。
但實際上,這段為後世所多為津津樂道的使者與匈奴閼氏對話,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並沒有提及。相反,司馬遷強調“其計秘,世莫得聞。”那個對話的版本,出自東漢哲學家、經學家、琴家桓譚的《新論》一書。至於桓譚是如何能將一件將近兩百年前,當事人都不曉得細節的事情,描繪得如身臨其境一般,這就不得而知了。
更有意思的是關於白登之圍的記述,同一本《史記》中都展現了不同角度的細節描寫,堪稱漢匈歷史當中的“羅生門”。
《史記·高祖本紀》“(劉邦)至平城。匈奴圍我平城,七日而後罷去。”
《史記·陳丞相世家》“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
《史記·韓(王)信列傳》“漢令車騎擊破匈奴。匈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谷,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厄。’居七日,胡騎稍引去。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
《史記·匈奴傳》“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多步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 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
高帝乃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
從軍事角度分析,劉邦因為輕敵冒進,與漢軍主力脫節,導致整個指揮中樞和前鋒被匈奴主力合圍。漢軍苦戰7日不得突圍,所帶的糧食也要耗盡。在這窘迫之時,劉邦派使者賄賂匈奴閼氏,閼氏勸說冒頓單于,冒頓單于將包圍圈放開一角,這些事情都確有其事。但是如果我們只按事情表面的現象去理解,就明顯背離了冒頓單于的為人性格和軍事常識。
冒頓是一個性格隱忍果敢,下手毒辣兇狠的梟雄。別人珍視的寶馬愛妻,他是說殺就殺,說送就送。只要礙到他了,別說隨從大臣,就是後母、異母兄弟,甚至親生父親,他殺起來也毫不留情。這樣一個梟雄,現在調動了全國的兵力與漢帝國進行戰略決戰,並且已經包圍了對方的整個指揮中樞。他怎麼可能因為在他看來可以隨意殺掉,隨意送人的女人的幾句話,就中止這麼龐大而關乎國運的軍事行動?
所以,冒頓主動將包圍圈放開一個缺口,明顯是一個反常舉動。從心理學角度,當一個人有突然的反常舉動,那麼他一定有更深層次的需求。其實我們綜合前面的史料,同時換個角度考慮,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匈奴面對被包圍的劉邦,可謂佔據了天時:天氣寒冷,漢軍非戰鬥傷亡增多,戰鬥力下降;地利:將漢軍重重圍困;人和:兵力上的絕對優勢。
雖然被圍的漢軍無法突破匈奴人的包圍,但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匈奴人同樣也無法突破漢軍的防禦。這就等於,冒頓單于動員傾國之兵,將劉邦和漢軍前軍包了餃子。但這個餃子夾生了,吃不掉。同時,後續漢軍主力也在源源不斷地趕來。等到第七天的時候,被包圍的漢軍、包圍的匈奴人、前來解圍的漢軍主力,三方形成了一個僵持狀態。之前佔盡優勢的匈奴人反而要擔心被漢軍內外夾擊了。
本來冒頓單于也在等待韓王信叛軍的支援,但韓王信的叛軍卻遲遲不到。背叛者從來都是得不到信任的,韓王信的叛軍也是如此。冒頓甚至都開始擔心叛軍和漢軍重新聯合起來。因此,冒頓單于的戰役決心不可能不發生動搖。但冒頓用兵一貫喜歡用假想欺騙敵人,使敵人出現誤判,從而打破僵局佔據主動。比如他對付東胡人就各種委屈求全,然後突然一擊必殺。冒頓對漢軍同樣也是如此。之前匈奴和漢軍的前哨戰中,面對漢軍戰車與騎兵的正面突擊,匈奴總是處於下風。因此,冒頓故意進一步示弱於敵,面對著漢朝的使者,故意將精銳隱藏起來,只顯露老弱病殘。於是成功欺騙了久經戰陣的漢高祖劉邦,最終促成了白登之圍。
因此,冒頓單于聽從閼氏的勸告,主動放開圍困一角,最大的可能是一個假象和煙霧,背後有著更大的殺招。《孫子兵法》曾經說過“圍師必闕”。強調包圍敵人時,為防止敵軍產生拼死作戰的決心,要虛留缺口,以動搖敵軍指揮官的意志,渙散敵軍士兵的鬥志。更重要的是,虛留缺口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敵人逃跑時,發動致命一擊,使敵人在倉促逃跑過程中陷入覆滅。冒頓單于夠嗆讀過《孫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殘酷的生存競爭無時不刻在教授在他這種戰爭哲學。
從軍事角度分析,冒頓在白登之圍中給劉邦的這個解圍一角的“甜頭”,更像是魚餌。但當時僵持的戰局,逼迫著身經百戰的劉邦只能硬生生吞下這個“魚餌”。這時候,陳平的身影出現了。歷史上的陳平不是那個後世描寫的謀士般的形象。當時他的官職是護軍中尉,漢帝國軍隊裡的高級軍官。歷史上記載的陳平奇計,也不是那個“宮鬥奇計”,而是一個重要的戰術建議。陳平建議:士兵手持強弩,以戰鬥隊形,徐徐撤出圍困。
草原上的哲學,面對強壯的敵人要主動退讓,以減少己方的損害。野狼捕獵時也是讓開最強壯的獵物,只攻擊病弱者。匈奴的哲學更是如此。面對著圍而不亂、退而不潰,嚴陣以待的漢軍陣列,匈奴人找不到發動致命一擊的契機。同時,前來救援的漢軍也趕到了。因此,冒頓單于只能撤兵北返,漢匈兩大帝國的第一次碰撞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冷兵器研究所
世人一提起白登之圍,可能第一個反應就是恥辱,的確劉邦在這一戰中挺狼狽的,只率領少部分兵力卻被匈奴冒頓單于率領的40萬大軍團團包圍在白登山無法突圍。此戰是劉邦少有的大敗仗之一,恐怕也只有楚漢戰爭中的彭城之戰,劉邦56萬大軍卻被項羽3萬鐵騎殺的片甲不留可以力壓一頭。
最後劉邦不得不採納陳平的建議,通過重金賄賂冒頓寵愛的女人,靠吹耳邊風換取冒頓撤圍。看到這裡,一個問題油然而生,冒頓手握如此大的優勢為何放縱劉邦,而不是殲滅? 因為冒頓應該已經清晰的認識到,這一戰並不好打,反倒是不打則有利可圖。
先說第一點為什麼不好打,白登之圍發生在劉邦平滅韓王信的戰爭中,的確單從白登之圍這場戰役來看劉邦失敗得很慘,但是從整個戰爭的進程來看劉邦可謂戰果豐碩。先是在銅鞮之戰中大獲全勝,基本消滅韓王信的人馬,迫使冒頓單于親自命令左右賢王各率萬餘精騎增援,與韓王信殘餘兵馬組成聯合軍。然而這支看似強大的聯軍卻在晉陽被劉邦迅速擊潰,後聯軍雖然重新集結又被漢軍騎兵沖垮,漢軍可謂連戰連捷,強大的戰鬥力讓匈奴高層都為之震動。
連草原上的英雄冒頓單于都不得不使用計謀,選擇了示敵以弱,將自己精銳的士兵和精湛的牛羊隱藏起來,每次當漢軍的探馬到來時,都只能看到年老體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牛羊。一次兩次劉邦還頂得住,十幾輪下來劉邦終於大意輕敵,只率近衛騎兵就敢孤軍深入,挺進白登山。冒頓一看劉邦入了套,立刻率40萬騎兵將白登山團團包圍,隔絕了劉邦與漢軍主力的聯繫。
眼見局勢惡化至此,劉邦心裡直後悔,同時也準備背水一戰,不惜一切代價向外突圍。結果雖然漢軍騎兵的幾次進攻均遭匈奴打退,但是雙方都傷亡慘重。而且漢軍大部分軍隊並不適應北方隆冬的天氣,凍傷凍壞手指者十之二三,而匈奴騎兵早就適應。也就是說匈奴單于冒頓親率40萬騎兵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仍然不能奈何漢軍,雙方一共僵持了7天,冒頓單于終於明白了光靠武力可以打疼漢朝卻不可以征服,而且此時的漢朝還有餘力,如果不惜血本還能徵調大量的軍隊前來支援,而40萬騎兵已經是冒頓的極限,如果不惜一戰,兩敗俱傷是最可能的結果,正好此時被困白登山的劉邦接受了陳平的建議,賄賂冒頓單于的女人表達了服軟的態度,給了冒頓單于一個臺階下。
經過了此戰,劉邦也明白了想要靠武力來消滅匈奴並不可能,匈奴人上馬為兵下馬為民,戰爭成本很低,而且他們的戰爭工具是馬匹,奉行打得贏他們就打打不贏他們就跑。而漢朝大部分是步兵,機動能力非常的差,就算能夠擊敗匈奴騎兵也追不上。漢朝擁有數千里長的邊界線,如果有一處佈置重兵,匈奴騎兵完全可以繞開打擊另外一處,讓漢朝顧此失彼。再加上此時的中原剛剛經歷了秦末動亂人口銳減,急需恢復國力。
最終劉邦服軟,對外嫁公主和親,每年再奉送匈奴大批金銀布匹,對內休養生息,以待時變。八十一年後公元前119年,大將軍衛青於漠北大戰中正面打垮匈奴單于本部精銳,匈奴大單于被迫率百騎狼狽逃跑;在另一個方向,驍騎將軍霍去病率五萬驍騎重創匈奴左賢王部,斬首七萬餘,封狼居胥而還,算是替漢高祖劉邦出了一口氣了。
龍武驍衛
簡單地說,既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必要。
沒有能力
匈奴人的戰力被後人無限誇大了,一直以來,人們感覺漢人被匈奴人欺負,這倒是事實,但這不是能力問題。匈奴人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又有馬匹作為交通工具,機動靈活。而漢人以步兵為主,因為沒有馬鐙,還是以車站為主,中原各國交戰,目的是徹底摧毀對方,搶佔對方領土為目的,力求是殲滅對方。所以必須穩紮穩打。匈奴則完全相反,他們從不以消滅對方為目的,領土對他們而言概念並不強,突襲搶劫才是他們的目的,打仗完全是為了獲得即時利益,簡單地說就是搶劫。他們會精算成本,不會為勝利損失利益。所以是趁你不備搶完就跑,很少糾纏,而且一走就不知蹤影。中原王朝雖然軍力強盛,但對他們無從下手,不等你部署完軍隊,他們早就無影無蹤了,而就在你不防備時,他們又會突然出現。匈奴人就像動物界裡的平頭哥蜜獾,中原王朝則像一頭獅子,看過動物世界的都知道,蜜獾的戰鬥力和獅子不在一個檔次,但是蜜獾機動靈活,即便是被咬到脖頸,在鬆垮的皮膚下,身體依然能夠轉動,可以轉過身來咬獅子一口。所以在草原上,獅子基本不會招惹蜜獾,不過蜜獾想戰勝獅子,除非這頭獅子病的快要死了,硬碰硬蜜獾基本凶多吉少。
另外,匈奴人打仗也不是小說裡說的那樣,快馬彎刀,他們的主要兵器就是弓箭,所以古人在說匈奴人多少時常用控弦之士來代表。那時還沒有馬鐙,騎在馬上奔跑時根本無法射箭,需要停下來射箭,對方接近了就跑。對戰則必須下馬,和中原軍隊地面對拼,缺乏冶煉技術,兵器佔劣勢,又缺乏實戰陣法演練的匈奴人基本是毫無勝算。
劉邦被圍,擺開陣型,與對方對射,匈奴人也拿他們辦法,但是逃跑基本不可能,速度比人家慢,前邊被人家前面迎頭痛擊,後邊被追著屁股打。
回看歷史,一般在中原政權穩固時期,就是蹂躪匈奴草原民族之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蒙恬讓匈奴人知道了什麼才是強大軍隊,漢武帝時期,漠北無王庭,隋煬帝飲馬長城窟,唐朝李靖更是西北少數民族的夢魘 。此後因為馬鐙的普及,以及燕雲十六州屏障丟失,中原幾乎沒有天然馬場,草原民族的才真正強大起來。
沒有必要
匈奴軍隊雖然機動靈活,但畢竟也有不少短板,侵擾掠奪搞偷襲還可以,吞掉中原政權,他們想都不敢想,草原上沒有中央集權的體制國家形式,一般都是較強的部落擊敗較弱的部落,然後以盟主的形式形成部落統一,以減少內部爭鬥,共同抵抗其他政權的威脅。騷擾邊境,掠奪財務是他們戰爭的目的,與中原政權死磕,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冒頓單于是個非常精明的人物,他知道消滅劉邦並非易事,殺敵三千,自損八百,而結果並不會對中原政權造成致命威脅,自己從中並不會撈到多大好處,說不定會招來更大的報復,明顯是賠本的買賣,消滅劉邦實在沒這個必要。雙方各退一步,才符合雙方利益。更何況此時局勢對匈奴也非常不利,被圍的劉邦並非主力,周勃和樊噲此時正帶領大軍對匈奴發起猛攻。被劉邦打的節節敗退的冒頓單于,趁此機會示好,解去白登之圍,才是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