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这是一个关于国家性质的问题。

一:英法两国殖民时代的成就对比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的历史,英国与法国就是其中两个最为强大的殖民帝国。

这两个国家都是在推倒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后走向殖民扩张道路的,在殖民扩张的道路上,他们或是联合起来对其它国家进行殖民入侵,或是为了争夺殖民地而大打出手。

就海外殖民扩张所取得的成就而言,法国的确不如英国,英国开启了工业革命,成为了继西班牙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而法国,在海洋上竞争不过英国,殖民入侵只能捡英国人残羹剩饭,较好的殖民地都免不了被英国人抢走。在陆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连本土都沦陷了,实在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样子。

二:英法两国各自建立民族国家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英法是经过了百年战争后建立的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前,英法两国并没有严格的民族以及疆域上的划分。

如果按照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等级划分,英国当时只是法国的一部分,英国的国王是法国的贵族,是法国国王的附庸。

十三世纪,蒙古大军西征,火药技术西传,欧洲的封建制无法维持。法国国王意图加强中央集权,收回贵族手中的领地。英国国王不满手中的领地被收走,于是英法之间就爆发了长达百年的战争。

十五世纪,历经百年战争的战火洗礼,残酷的战争加上黑死病使得民族主义兴起,法国完成了民族统一,而英国在失去在法国的全部领地这样一个情况下,逐渐形成了岛国的民族意识。

三:民族国家兴起所代表的时代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十三世纪,中华文明在历经五代十国辽宋夏金长期的分裂割据后,最终建立起大一统的元朝。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分裂割据中完成了从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向海外扩张阶段的演进。

文明演进之后,蒙元帝国西征的同时,中华文明的文明成果也随之向西传播。对于西欧文明来说,东方都是他们无法战胜的庞大帝国。这一点,在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战争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文明成果的传播使得西欧文明也迈入了大陆扩张时代海外扩张阶段。被东方庞大的帝国挤压了生存空间的西欧文明,在无法向东扩张的情况下,只能走海外扩张的道路。这条道路在西欧文明中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四:大航海时代国家性质的双重性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大陆扩张时代的三个阶段:东西扩张阶段、南北扩张阶段、海外扩张阶段。

虽然被东边更为庞大的帝国挤压了生存空间,无法进行东西或者南北两个阶段的扩张,不得不走海外扩张道路。但是,强大是相对的。通过海外扩张变得强大后,那么就可以进行前面两个阶段的扩张了。

也就是说,在一个时代阶段的初期,一个国家,其国家性质往往是双重的。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处于时代阶段初期的国家却具备两种经济基础,其上层建筑也是极不稳定的。

举个例子,法国的骄傲拿破仑·波拿巴,他是法国大革命的拥护者、保护者、传播者。同时,他也是一个独裁者,一个征服者,一个皇帝。他以杰出的军事才能,通过大陆扩张,击败并吞并了其它欧洲国家,建立起无上的武功。他加冕称帝,以王权保卫大革命的成果。

五:英法两国的国家性质及形成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大陆扩张,其根本形式是移民垦殖,其扩张的目的是夺取土地,为本土滋养更多的人口。

大陆扩张时代是帝国的时代,因为大陆扩张最容易产生独裁者。夺取土地,移民垦殖,滋养人口。这些人口往往依附于王权,从而助长王权的强大。

法国的拿破仑建立帝国,就是因为大陆扩张兼并了很多的欧洲小国。英国的克伦威尔之所以成为独裁者,就是他用武力兼并了苏格兰。

海外扩张阶段是大陆扩张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大陆扩张时代向海洋贸易时代演进的一个阶段。两个时代之间进行过渡的阶段,拥有孕育新时代的力量。

海外扩张,虽然也是大陆扩张,其根本形式和目的依然是大陆性的。不过,海外扩张,移民垦殖之后,无论是滋养的人口,还是垦殖所产的收入,很难通过海洋运输,输送到本土。只能通过贸易的方式进行,这就为海洋贸易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海洋运输在现在看来很发达,但是在大航海时期,使用木质帆船出海就意味着一场生死未卜之旅。木质帆船运输能力是极为有限的,运输的不可能是大宗货物,而只能是贵金属或者奢侈品。

通过海外扩张强大起来的西班牙,法国,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在本土进行大陆扩张,因为本土扩张似乎更容易,好处更直接。只是,这不仅助长了王权,更消耗了海外扩张积累起来的财富。由此,西班牙、法国都遭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围攻。西班牙在王位继承战争中跌落神坛,法国在拿破仑帝国之后也一蹶不振。

而英国,或者说英格兰,他不仅是一个岛国,还只是占了大不列颠的一部分,人口少,土地少。在本土进行大陆扩张也不过是吞并苏格兰,打进欧洲大陆不仅没有实力,还得防止欧洲大陆的强国吞并它。

为此,英国即便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积累了财富,也只能投入到下一步的海外扩张中去,而不可能用去进行国家吞并的本土扩张。海外扩张,要积蓄国力,只能靠贵金属或者奢侈品贸易。英国得到了更多的贵金属,从而建立起英镑的货币霸权。英国为了生产更多的奢侈品,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使得英国的手工业蓬勃地发展起来,继而开启了工业革命。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迅速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

六: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意志

拿破仑时代之后的法国,因为大陆扩张,不仅与德国接下了世仇。重要的是,法国的海外扩张也受到了本土扩张的影响。法国进行海外扩张,扩张的形式真的是殖民扩张,也就是移民垦殖。这与英国只是控制上层,将殖民地打造成为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不同。

英国的殖民扩张,从一定程度上开发了殖民地,帮助了殖民地经济发展。而法国的殖民,就是赤裸裸的掠夺与吞并,是奴役和仇杀。

由此,英国不仅可以统治更为广大的殖民地,还能从殖民地汲取资本的力量。而法国,掠夺与吞并,需要更强大的武力,这消耗了法国的力量。英法两国争夺殖民地,殖民地的民众更容易跟随英国,反对法国。

举个例子,现在的法国在印度还有领土,那是一个由法国人建立的小镇。可是,统治印度将近两百年的是英国。


为什么在近代殖民扩张中,法国总是斗不过英国?

在法国本土,拿破仑帝国之后,封建王权复辟,法国资本外流,法国衰弱。虽然法国一度因为在海外扩张中积累了财富而有所振作,但是另外一个与法国一样具有双重性质的国家德国崛起,法国遭到德国沉重的打击。

综上所述:要追求根源的话,只能说法国在英国的东边,法国在大陆,而英国是岛国。法国更强,英国更弱。不是因为更弱,不是因为打不过,没有谁会驾着帆船九死一生去闯那风云变幻的大海,没有谁会去澳洲美洲这样的蛮荒之地垦殖。要知道,英国最初殖民北美以及澳洲的时候,只能用囚徒、杀人犯等本来要处死的人。

伊比利亚半岛当初能走向被称为“死亡绿海”的大西洋,还不是因为自身太贫瘠,太弱,随时都有可能被周边强国吞并。既然东方传播过来的文明成果能让他们走向海洋,不如死中求生。总之,活着,那就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