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蠻僚”祕史:關於福佬人起源的一種猜想

“蠻僚”秘史:關於福佬人起源的一種猜想



我的家鄉有一種帶“寮”字的地名,如歐寮、邦寮之類,意思和厝接近,指屋子或村莊。


這裡,我先談談厝。厝是合院式的建築風格,由北方南傳。由厝組成的聚落,往往也稱為某厝。


通過好搜地圖查找“厝”字,可以發現,“厝”字主要出現在福建者及接近福建的浙南和潮汕,其它地方絕少,其中,以福州和廈漳泉最多,這是一個很福建的詞。


這也是中原漢民族移民南方時對所居住的房子的稱呼,有人會奇怪,為何中原現在沒有厝的說法,那是因為,現在的中原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原。由於山高地遠,福建的北方移民反而保留了早期的中原詞彙。


那與厝並列的寮是什麼建築風格呢?


詞典中的解釋是小屋,這個字也可以通“僚”字,這就是“同僚”的“僚”字。但更準確地說,寮的本義指的是長排房


長排房就是長屋。


什麼是長屋?


長屋指的是宿舍式建築,裡面或是大通鋪,或有獨立隔間,有點像現在軍隊和學校的宿舍樓。在史前時代,這種宿舍式寮房是很流行的。


長屋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有發現,體現為分佈在木構公屋(較大)周圍的日常居住區的長型幹欄建築,一般村落外圍再建設寨牆和環壕作為防護設施。


這種以長屋為主體的聚落就是7000年前的寮寨,簡稱亦是“寮”。


“寮”的歷史相當古老,不過現在的東南亞還有遺存,比如馬來西亞長屋,這是馬來西亞的獨特景觀。馬來西亞的長屋是種離地2至3米的高幹欄,上面住人,屋下飼養禽畜,多是竹木結構。同樣有設籬笆防護,保留著較為古老的形態。


在國內,我們知道,幹欄是以百越民族為主體的古南方人的傳統民居範式,源自巢居,曾遍佈於南方。


於是,我跟“厝”字一樣,再次用“寮”字查了下好搜地圖。


結果令人震驚:帶寮字的地名果然至今還廣泛分佈在原百越地區,也就是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在內的東南沿海,主要分為七大部分。如環珠江口及東江地區、粵西地區,桂東南地區、浙南地區、閩南文化區,閩東地區,客家地區。


也可簡化為四大部分:珠江流域地區、東越地區(包括浙南與閩東)、閩南文化區、客家文化區。而最為密集的是環珠江流域的環珠江口及東江流域,特別是以東莞為中心的廣州、惠州、香港之間的珠江東部三角地帶。


這一帶很可能就是寮的原鄉。


之前,我在研習百越史時,知道史前的東南沿海確實存在著一支被稱為‘蠻僚“的獨特族群。這支曾經控制著幾乎珠江整個流域,並影響到整個東南沿海的“蠻僚”勢力,具有強悍的文化擴張性與民族共同特徵,顯然不是一般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它似乎具有國家的雛形。


這“蠻僚”與“寮”有否有聯繫?


我們知道,秦始皇在掃蕩六國後,命屠雎為統帥,兵分五路,率五十萬大軍南征嶺南。兵抵嶺南後,遭到了原住民的頑強抵抗,但最終還是擊敗了原住民。


戰爭是非常慘烈的。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始皇派遣“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從這一記述,我們知道,屠睢最早進攻的是廣西的西甌,殺了其君王譯籲宋,西甌人逃向叢林,並推舉新的軍事首領進行反攻復仇,結果屠睢被殺,秦軍大敗。


為什麼嶺南這樣經打,竟能與如狼似虎的秦軍抗衡,不奇怪,因為這裡已經有了國家政權。


嶺南的國家不只是西甌。


秦軍南下時,珠江流域的古國肯定不只是西甌,但能與西甌並立而不至於被吞併,定然也是驍勇善戰的國家。那個時候的國家,肯定不是南越,南越是屠睢的副手趙陀建立的。


我對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表示懷疑,但可以據此明白,嶺南各古國的軍事力量實在不可小視,實際上,就是滅個十萬也已經是蓋世大捷了。我不相信,取得這種大規模戰爭的勝利靠的是比秦軍落後太多的武器,我也不相信,秦軍的大敗僅僅是因為糧草沒跟上或者士兵水土不服。


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嶺南各國壓根就是可以媲美中原大國,具有金屬武器的南方強國,而且秦國的入侵喚配了嶺南各國軍民的同仇敵愾。


不要忘記了,早在商周之際,在現在的泛閩南文化區上活動的“浮濱人”已擁有了不少青銅武器。不要忘記了嶺南各古國都是航海強國,把嶺南各國當成落後的原始部落聯盟是錯誤的。


是庶民的廣泛參戰,讓秦始皇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泥塘。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會想到移民。這是因為百越之民普遍不服北方的統治,導致秦始皇不得不改變戰略。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開通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犯人和商人之類)加上原屠睢殘部共三十萬人左右,以任囂為主帥,趙佗為副帥,再次向嶺南各國進攻,最終取勝,佔領了嶺南,並開闢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秦始皇除令這幾十萬大軍留守外,又從中原調集數十萬罪犯遷徒嶺南,與越族雜居,實質就是殖民。


秦始皇所設置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似乎是跟三個古國有關,目前看,對應西甌的應該是象郡。對應南海的環珠江口及東江流域的古國,到底是什麼國呢?


這裡要說到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廣東博羅縣的橫嶺山先秦古墓群


1999至2000 年,考古學專家在對廣惠高速公路沿線進行考古勘查時在博羅縣橫嶺山發掘了300 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古墓群。


這些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青銅器和玉石製品。特別是水晶手鐲、銅甬鍾和青銅鼎。這裡出土的兩個編鐘,除了花紋之外,其質地形態,都與中原相似。青銅鐘與青銅鼎都是貴族之器,是文明的象徵。這兩種中原至尊禮器的出現,強有力的說明了,嶺南並非野蠻之地。


它改寫了嶺南文明史。


橫嶺山先秦古墓群被評為2000 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專家們論證,“這些距今2500 年至3000 年的龐大古墓群的存在,證明它周圍必有大規模的古代人群居住。”


遺憾的是,這三百多古墓由於高速公路的建設,多被毀。


在橫嶺山古墓附近,考古學者們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先秦古墓。這些墓都是朝東的。其東方是什麼地方?古揭陽!也就是現在的閩南與粵東交界處的韓江流域。這是不是昭示著這些古墓的主人都是來自東方的古揭陽地區。


從“寮”文化的存在到大量先秦貴族古墓的出現,都指向了一個被遺忘的事實,那就是珠江以東地區曾經活躍著一個以古揭陽為核心的先秦古國。而建立這個古國的很可能就是福建考古人津津樂道的浮濱文化人。


從一些古文獻看,商周時代,東莞附近的博羅縣確實出現過一個古國。這個古國就是縛婁古國


晉人的《拾遺記》記載:“周成王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呂氏春秋》記載:“壢漢之南,百越之際,……

縛婁、陽禺、歡兜之國,多無君。”


扶婁就是縛婁,縛婁就是扶婁。


這個“縛婁古國”成立於西周時期,位於東江流域內,管轄地域包括今惠州(包括博羅)、東莞、深圳一帶,剛好就是“寮”文化的核心區。


這個核心區內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山叫羅浮山,司馬遷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嶽”。


“嶽”者山之君也,聖山也。


羅浮山由羅山與浮山組成。


讓人遐想“縛婁”與“羅浮”之間會不會也有某種關係。


難道是以山之名命國之名?


如果是兩座山的合稱,叫羅浮山或者叫浮羅山,並無區別。


羅浮山所在的博羅縣縣名,似乎由扶婁、縛婁、傅羅演化而來,字不同而音相似,而且詞源同樣古老。


從地圖上看,博羅縣一帶確實非常適合作為縛婁古國的王城。


縛婁古國被秦滅國並殖民後,其遺民何去何從?


從“寮”文化的分佈版圖看,縛婁古國在亡國後,主要是向東北方遷徙,也有部分人從西南方向通過雷州半島到達海南(或許與黎族有關,黎族人恰好將所居住的船型屋稱為寮房),並通過客家地區到達湖南恩施,可以看到隱隱約約一條沿贛州經吉安、宜春、萍鄉、株州、長沙,岳陽,最後經由長江抵達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遷徙路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25個帶寮字的地名,而周邊幾乎沒有。這說明了,寮文化曾經深入到湖北恩施並影響了其文化版圖。


縛婁遺民主要向東北的福建方向逃亡。


有跡象表明,這種逃亡是有停頓的。


縛婁遺民顯然是耕獵漁三種生活方式兼備的民族,為何在逃亡中,以東北方向為主。這讓我又想起了浮濱文化。


這種比縛婁古國時代略早的商周時代史前文化。


剛才說的橫嶺古墓群中比較早期的古墓,便具有浮濱文化的特徵。


而浮濱文化是擁有青銅武器的好戰血性的航海文明,富有海盜氣質。在這種強大的土著勢力近側,縛婁古國豈能是他鄉來客。


最大的可能是,縛婁古國是浮濱人南下建立的。浮濱人向北發展遇到了類似他們的另一股強大勢力,閩東的黃土侖人。


南下是最佳選擇。


為何縛婁古國找不到太多浮濱文化的痕跡呢。要想想秦始皇這個畜生,他在中原焚書坑儒,什麼事沒做過,他是滅國與滅族一起進行的。


這就是為何閩南文化區到汕尾的普寧為止。


因為汕尾以西,已經被秦軍深度殖民,設置了南海郡這個殖民地。大部分縛婁遺民被迫退向了東北山地,他們的發祥地。


泛閩南文化區與浮濱文化區差不多重疊,閩南文化區的人被稱為福佬、鶴佬或河洛,不排除也有可能是指“縛婁”。


縛婁只是越人讀音,跟英語翻譯一樣,你寫成福佬也行。


也就是說,商周時代的浮濱文化,很可能在西周初年進入古國階段,成立縛婁古國。縛婁人一度控制了從晉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在古國被毀滅後,其遺民的分佈收縮到晉江至韓江流域。東晉南北朝時代,晉江境內開始大量出現北方移民,縛婁移民的分佈再次收縮到九龍江流域至韓江流域,並演化成唐代的“蠻僚”。


這個僚,有時也被寫成獠,很可能是指住在寮房裡的人,這是殖民者對被殖民者的粗鄙叫法,不是縛婁人的自稱。


住在大厝裡的人,對住在寮房裡的人,總是不那麼尊重的。


但對廣東人來說,縛婁古國是不可磨滅的,他們依舊把縛婁遺民稱為縛婁人,也就是福佬人,或因中原中心觀而推出的“河洛”人。


正如前述,縛婁古國被滅國後,迴歸部落狀態,演化成“蠻僚”,一度在九龍江流域與韓江流域之間苛延殘喘,不斷地抵抗著北方殖民勢力的滲透。唐初,陳元光家族率兵征服了這個地區,恩威兼施,將中原道統引進了這個多事的悲情地區。這次征服,教化了大量縛婁遺民,但也造成了部分不願意降服的縛婁遺民繼續進行新的北上逃亡歷程。


縛婁遺民這種歷時漫長、影響深刻的反抗與遷徙,不可能不在福建的歷史中留下痕跡。


而現在的福建境內,最有可能是縛婁遺民的是分佈於山區地帶的畲族。


畲族人傳說中的祖山與聖山 —— 鳳凰山,恰好就在韓江流域。


而福佬人,則慢慢演繹成了對居住在縛婁舊地的人的統稱,成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融合後的新族群的統稱。


本文純屬猜想,非學術作品,歡迎留言,歡迎討論!


“蠻僚”秘史:關於福佬人起源的一種猜想

作者簡介:林鴻東,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福大畢業,鷺客社創辦人,在廈門翔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