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清石姑娘,是一名石画手艺人。她一直在倡导和追求“诗意的生活”,并把许多古诗的元素和意境都反映到了她的石画作品里。她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沉淀了太多美好的事物,比如琴棋书画诗酒花,比如禅茶一味赏石雅。也许曾在你脚下的一颗并不起眼的石头,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它或许也会折柳吟诗、凭栏望月、对酒高歌……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下面这些石画作品是清石姑娘今年的部分新作,每一块石头,她只用了寥寥数笔便将其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慢慢品读、欣赏吧!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寻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石虽不大,内有乾坤,这颗石置于我案头许久,平日爱观石上千丘万壑,听流水潺潺,闻山野花香,心想此等神仙去处,必有隐世高人。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一江秋》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初得此石,喜其色泽古朴庄重,细品愈觉如一幅古画,近处的树,小船,远处的群山依稀可见,我只稍加笔墨,做此秋水垂钓图,请君雅赏。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月前得此石,当时只一观,直觉这石中的故事不简单。这两日又取出细细读之,只见此石天然纹理中的白墙黑瓦、树木、小桥流水等依稀可辨,正值清明将至,依据石纹做此作品,也算是应景了。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石不能言最可人,方寸之间,若细细品味,便可能会有万般思绪涌上心头,缠绵悱恻,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的妙处吧。今日诵读宋词,心生感慨,寄情于石,融情于画,也是幸事一桩。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清风荷影》

几度清风浅过塘,纤然未弄水云妆。

开到无颜始知味,芳华极尽梦也香。

此石来自长江边,其天然的花纹像极了夏日的荷塘,莲叶田田,暗香疏影。画上几尾俏皮的小鱼、一支莲蓬和一朵白荷,荷风温柔石上开。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山涧垂钓》

垂钓春水涧,汀草醉如烟。

泉清疑水浅,落花惹鱼衔。

这块原石的纹理色泽很美,宛如一幅天然古画:高山下的山谷里,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叮咚而下的泉水汇成了清涧,涧边繁花似锦,落英缤纷,树下有一位钓者在垂钓…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我不愿破坏原石天然的意境,所用笔墨极少,只重点刻画了人物部分。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云水禅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静观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

此原石天然就有水墨画的意境,如云似水,如梦如幻,既能品味宁静致远,又能感知荡气回肠…我想此时就缺一曲妙音了。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残荷听雨》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你若问我秋天是什么颜色?我会让你看这块原石。天然的金秋枯枝纹理,当然与荷塘最搭配了。待到秋日细雨时,定去际遇残荷听雨,面对枯荷,感知生命,让雨声洗涤浮躁的傲骨,听出痴迷,听出禅意,让心瓣间开出一朵慈悲的莲花。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竹喧归浣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块原石有着独特的天然水墨纹理,好似一片幽深的竹林,挺拔秀美。竹林深处留有一片空白,像是特意让人发挥想象。想到平日里甚是喜欢的一首归隐诗,作此作品。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寻仙》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不知为何,一见此石就让我想到桃源仙境,许是源于它古朴的气质、纹理下透着的诗韵、细赏之下的别有洞天。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房舍、树木、草地竟都是齐全的,我只稍加几处笔墨,再画两树繁花,真想去画里走走,和仙人隐士在树下听琴品茗,看落英缤纷……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送别》

品此原石,青山绿水间,一泓沧浪悠远,江边的一棵老松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原来是两位好友在辞行,友人登舟即将远行,不知何日回还,怎叫人不感怀……纵有万语千言,终化为一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春日颂歌》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颗原石非常有趣,天然的水墨纹理好像一群蝌蚪在水中嬉戏,很是生动活泼。我给小蝌蚪们添上尾巴,再画上青蛙妈妈,这浓浓的春意中的第一声蛙鸣,你可曾听到?


这位美丽的姑娘,寥寥数笔就把石头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古诗


作品《问佛》

此原石的天然纹理为凸起的浮雕效果,形态色泽让我想起西藏的藏庙,白墙红顶,转经声声,人心最纯粹的地方…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始终在那里,

不悲不喜。

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诗意生活,喜欢这样的石画作品,或许可以和这位美丽的姑娘成为好朋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