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脾胃失調怎麼調養?

邢小燕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益氣血補脾胃的良方讓人更剛強。而脾胃本身也需要氣血的滋養才能健康無恙,確保其功能的正常運行。

因此,注重補脾胃,益氣血,方能使身體更加強健。以下是推薦的食療方法!


大米粥-調養脾胃的天下第一粥

大米位居“五穀之首”,是我國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它有和胃氣、補脾虛的功效;而粥十分易於消化,是健養脾胃的第一烹飪方式,所以常食大米粥,對脾胃大有益處。可以說“大米粥”是調養脾胃的天下第一粥。


紅糖雞蛋湯-益氣養血,常喝人不虛

中醫認為,紅糖可益氣補血、健脾暖胃,雞蛋有滋陰潤燥、益氣養血的作用,不但適合產婦及病後體虛的人食用,體質正常的人適量食用也可起到益氣養血、促進脾胃健康的作用。所以常食紅糖雞蛋湯能夠益氣養血,常喝人不虛。


三紅茶-是人人都可選用的脾胃調理秘方

山楂可開胃消食;大棗可益氣養血;而枸杞子清潤滋補,可生津散熱,強健筋骨。三者一起食用,可起到調理脾胃、強身健體的作用。


脾胃無疑重在養,科學飲食之道才是確保脾胃不受傷的第一法寶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記得關注我喲~


李老師備孕談


脾胃失調包括脾胃氣虛、脾胃陽虛、寒溼困脾、溼熱蘊脾、脾胃氣滯、脾虛氣陷等問題。所以,調理是多方面的。基本可以分為虛、實兩大類。虛證類如脾胃氣虛、陽虛、脾虛氣陷類,可以吃滋補的食物。糯米就比較適合脾胃氣虛的患者。但是,還要注意,糯米又容易導致食積的發生。所以,要適量,要吃比較容易消化的,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從藥物或者是中成藥調理,如脾胃氣虛,可以採用參苓白朮散等藥物;如脾胃陽虛,可以採用理中丸,或者是附子理中丸的藥物;如脾虛氣陷,導致胃下垂,可以採用補中益氣湯。實證主要是寒溼困脾、溼熱蘊脾,還有脾胃氣滯。如溼熱主要是以排溼為主,可以吃薏米或冬瓜,或是茯苓等藥物。但是,偏寒者以吃溫性的藥物,如吃藿香;偏熱者就多加薏米的量;胃腸氣滯就要採用行氣的方法,如可以泡陳皮等。藥物治療,如寒溼困脾,可以用藿樸夏苓湯,溼熱蘊脾可以用三仁湯,如胃腸氣滯,就可以用柴胡疏肝散。藥物使用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科研小可愛


脾胃失調怎麼調養? 如果身體已經出現脾胃失調的症狀也不用太擔心,可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治療。醫生一般使用對症治療的藥物幫助病人緩解症狀,如“香砂六君丸”、“平胃散”等。病人自身也應該主動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情緒,調理好自己的脾胃。   怎樣調理脾胃呢?首先,飲食調節是關鍵,要做到三餐定時、定量,素食為主、葷素搭配。其次,俗話說“十胃九寒”,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再次,要堅持參加體育運動,適當的運動能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增強腸蠕動。最後,良好的情緒對於脾胃的正常活動必不可少,朋友們應保持心情舒暢。


dtgg2340


中醫的脾胃失調是一種證型。目前沒有特殊的用藥,只有慢慢的在生活中調養,才能夠進行糾正。第一、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疲勞憂傷,悲傷,恐怖,緊張情緒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創傷。第二、飯前少用腦,吃飯要專心,飯後稍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三、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時經常在腹部戴一塊棉肚兜,夏季亦不可貪涼露宿。第四、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適當的做內功、氣功,進行保養保健,在飲食上還要注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要吃清淡的食物,可以抓一些中藥進行配合調理。

一、中藥調理:(1)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六君子丸等,這些中藥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所致胃痛、洩瀉、腹痛等。(2)黃芪建中湯、理中湯、甘草乾薑湯以及小建中湯等中藥,用於治療由於脾胃陽虛所致胃疼、嘔吐、水腫等。二、飲食療法:調理脾胃失調的食物有:蘋果、南瓜、小米、薏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