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他兑现了入党誓言书写了党员样子

——追记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至正光安置社区共产党员张承源

他兑现了入党誓言书写了党员样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入党时都要高举右手握拳面对党旗作出的庄严承诺,将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和兑现。张承源,冷水溪镇三脚坡村的一位年轻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8月,在党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照耀下,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走出了大山,搬迁到了碧江正光安置社区开启了新的生活。原本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家四口的日子充满了新希望和幸福感。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打破了国人的宁静,全国上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逆行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让党旗高高飘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张承源,没有“缺席”这场无硝烟的战役,冲锋上前、接续奋战……2月26日凌晨,连续33天奋战的张承源在疫情防控卡点执勤时,因劳累过度引发心源性猝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

连日来,家人、同学、战友都无法相信这个现实,都还沉浸在悲痛之中,相信他还活着。“他不愧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用生命践行了兑现了入党时的誓言,他是好样的。”张承源的父亲,原三脚坡村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张秀卫强忍着眼泪说到:“他是大山的儿子,是我的骄傲,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党员的好样子。”

他是大山的儿子

这些天,春雨泄下,惊雷震地,天空阴沉......似乎上天也有不舍,很不忍心将张承源的生命定格在那一刻,像母亲一样呼唤自己的孩子名字。冷水溪镇三脚坡村向家坡组,那里群山环绕,青山绿水,几户张姓人家半山而居,35年前一个小男孩在一个共产党员之家呱呱落地,祖辈见着事业后继有人,便取名“承源”,有着继承弘扬传统、保守正本清源之意。“张承源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又是一名党员,是我村青年中的代表。”说起张承源的牺牲,村里寨上的老人小孩心中十分不舍,这些天,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秀高都在跑前跑后的,忙碌着办理他的一些后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向家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出山进寨全靠“双脚”奔走。这样的环境磨炼了张承源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服输、敢闯敢干的精神,大山培养了他豪迈、直爽的优秀品质。“他为人正直,经常喜欢乐于助人,话语不多、干事实在。”讲起张承源的死,他的初中同学彭泽铁心里很不是滋味。张承源初中毕业后,就成了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知识青年”。

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吸引着他目光,2000年以来,张承源曾远赴千里之外的浙江温州、福建厦门务工。“他干哪一行,都吃得苦,又不怕累,还经常照顾别人……”他二姑看着张承源长大,眼中的他是朴实、善良的。外出多年后,张承源怀揣着创业的梦想,2007年返乡干起了养羊养牛等产业,并购买一辆农用运输车跑起了小生意,产业越做越大、生意越做越好,慢慢的就成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农村产业发展好能手,成为了乡亲们眼里“有出息的好后生”。

他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张承源是一个热心帮助、乐于助人、责任心特别强、有上进心的热血青年,其主要得益于他祖父、父亲的精心教育和培养。据了解,他一家爷孙三代都是共产党员,爷爷张学坤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曾担任了三十多年的村干部;父亲张秀卫也是多年的共产党员,也曾长期担任村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务。作为一个在“党员之家”成长的孩子,“永远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早已在张承源心中落下了根。2008年8月,张承源神圣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求党组织培养他、淬炼他、考验他。

张承源曾和父亲张秀卫说过入党的原因,道理都很简单,一句话,“只有加入共产党,我们村里才有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团结大家,改善我们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自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天起,张承源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走在群众前面。”该村党员梁英说,他本来就很不错,但在党支部的帮助和锻炼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变化和进步就更大了。

经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考验,2010年9月,经组织批准,张承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的那一天,他的声音十分洪亮、精神头格外高涨。”说起张承源入党时的样子,他的父亲张秀卫如今还记忆犹新。每一位党员在入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一生为党工作。2013年以来,带着党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群众的期盼,他就一直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还担任过三脚坡村监委会主任。无论是委员还是监委会主任,他始终坚守着初心使命,为村里老百姓办着一件件好事实事。“只要你有什么困难喊到他、需要他帮忙,他都是随喊随到,哪怕是夜半三更的。”向家坡的左邻右舍叔叔、婶娘,大人小孩都是这样的说,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向家坡组及三脚坡村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6户376人,父老乡亲们纷纷走出大山,过上新的幸福生活。

他书写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

2019年8月,张承源与村里其他群众一样,告别生长于斯30多年的故土,一家人正式搬迁至碧江区正光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启了向着美好幸福新生活的“追梦脚步”。“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幸福生活正逐步变为现实。张承源和妻子彭素珍凭着在大山里养成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稳定实现了就业,快速的适应融入了市民生活节奏。贤惠朴实、精明、能干的妻子彭素珍在小区做起了小生意,15岁的女儿张婷进入了松桃县职校读书,12岁的儿子张游就读于铜仁第三十三完小六年级,一家人的小日子其乐融融、有滋有味,俨然一个“小康之家”。“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积极为党分忧,为人民服务。”搬迁入住后,张承源获悉搬迁后续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便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社区工作。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才真正的共产党员。张承源始终对照着“镜子”,守初心担使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和所有共产党员一样,逆行一线,决战疫情。1月21日,在碧江灯塔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正光安置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张承源被高票推选为支部书记。共产党人的担当和作为无时无处不在他的肩上得到体现。在张承源的带领下,他们的“团队”分工明确、协作有力,正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卡点值守人员尽职尽责,未发现一例疑似病例,未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他们千方百计守护着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时间的指针转动在2月26日0时35分,张承源在疫情防控卡点执勤时,因劳累过度牺牲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生命之花定格在了35岁。他去世的噩耗传到了松桃、冷水溪、三脚坡、向家坡……苍天怒下大雨、青山为之哀嚎、人人奔走相告,大地在为英雄的张承源送行,愿他一路走好。“孙啊,真是苍天无眼,如有可能,我愿用我的这把老骨头去替换你……”张承源86岁的祖母杨满心中十分不舍,欲哭无泪,她说,我孙子是好样的,没有给我向家坡的人丢脸,是我三脚坡人的骄傲。“张承源是我的儿子,你说不难过,那是不可能的;但他是共产党员,没有辜负组织的培养,他是好样的,做出了党员应有的样子,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他63岁的父亲张秀卫哽咽着说到,感谢组织培养和关心。“爸爸是好样的,我们定以他为榜样,化悲痛为力量,永远跟党走,要听党的话。”在张婷、张游姐弟心中,爸爸永远是“大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