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教师职称实施按教龄年限晋级,10年自然晋升一级,15晋高级。你同意吗?

俺油菜


我爸爸他们学校故事可多了,晋高级职称顺序是,校长媳妇儿,校长情人,拍校长马屁的……反正轮了一圈都轮不到我爸爸,他兢兢业业干了三十多年,前几年有一次一个特别差劲儿的老师都评上了一下子上火长了好多根皱纹,听说今年满30年就可以升高级了,我安心了,否则老头儿又要上火了[流泪][流泪][流泪]


小炆80373682


教师职称按教龄年限晋级应该是一个选项。就像公务员一样,达到一定年限后,自动向上晋升一个级别,获得相应的待遇。

目前的职称评定已经实行了多年,多数学校高级职称名额已经很少,而且现有的高级几乎被老教师占满,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多数已经满足了晋级条件,他们工作量大,工作热情高,具有职称晋级的强烈渴望。反观一些年纪大的高级教师,有些从一线退下来了,承担着非教学工作。这就导致干得多的,工资不多,所以,引起老师内心不平衡是很正常的。

学校的职称晋级规则,通常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而其中的规定也难以让老师满意,所以,每次职称评定,都是矛盾重重,甚至职称评定方案都通不过,有的县区干脆尽量往后推迟。

客观上看,职称评定改革应该考虑推进了。

那么问题是,如果不按职称核定工资,那么就应该有一个更为合理的方式核定教师工资。

开始说了,按年限自然晋级应该是一个选项,比照公务员的晋级办法实施。但是,也会有不平衡,学校岗位较多,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差距也很大,有的压力大,像有考试成绩的学科,有的压力小,像干事、实验员等。如果都同等对待,还是没有保障多劳多得,问题等于没有解决。

我认为教师工资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职称工资。按工龄年限自动晋级。二是岗位工资,适当拉大岗位工资差距,按岗位核定工资,工资随岗位走,体现能者多劳。三是绩效工资。按考核成绩适当加减。

应该认识到的是,任何一种职称评定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绝对合理是难以实现的。


管窥苍穹


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有部分人,怎么样的政策都不会满意。还有大锅饭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策略,说来说去,政策是好的,问题就出在对政策的执行上,也就是最后一公里,所以无论什么政策都是枉然,不会有政策明确要求领导一定让百姓。条件多让条件少,总之,激励优秀不可能一刀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古到今,钻空子都大有人在,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还有,领导并不一定都比平头百姓差,相对来说,领导和百姓群体相比,领导阶层优秀确实占比更大。……[捂脸][捂脸][捂脸]。


吴一336


很赞成,首先对社会公开公平,其次你有能力易可在十年内提早完成教职称,比如你可在十年内直升教授,高级工。这样可以稳定社会和更多年轻人从教。更可以稳定教师队伍。你没水平那十年一阶教师职会让你更承压!


用户8764260932455


25年晋升副高级职称也不错呢。城市教师30年晋升副高级职称!



敢问路在前方


同意,因为现在几乎是没有名额,有门路的都上了,没门路的干得再好也没戏。避免因职称而导致的各种现象:走关系,找门路,容易犯法,教师内部矛盾丛生,领导与教师的矛盾,怨声载道……但还是要有一定的门槛,比如有几篇论文,连续多少年一线,几年班主任等等,条件不要太苛刻,只要是长期一线认真上课的,都能够具备条件,也为了避免有的老师不上课,动不动就歇,还有的混日子,啥都不干。别弄个什么市区级荣誉啊,市区级做课啊,哪有那么多的荣誉,一般的老师都是踏踏实实教学,把时间放在学生身上,提高成绩,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又不是演员,天天的花样百出的,做课,做班会,一有节日就开个小型晚会似的,填各种表,迎接各种检查,没法教学。同时可以在时间上稍微偏向于主科教师,因为确实辛苦。拿防疫这段时间说,每天都有语数英任务,一周也许才有一次音乐或美术,体育老师从来看不到。


二姐d生活


提出这个观点的一般都是下列人员:不愿意当班主任的,不愿意多上课的,不愿意多监考的,不愿意带学生比赛的,不愿意带学生社团活动的,不愿意承担公开课的,没有发表过论文的,没有承担过课题主持人的,没有获得过一定级别公开课优质课一等奖的,不团结同事的,不尊重领导的,搞团团伙伴的,不阳光的,斤斤计较的,为人小气的,搬弄是非的,学生考试成绩差的,自己解题比赛中倒数的,作业批改随便的,个别指导缺失的……


梧桐山观海


关键点不是取消不取消,也不是年龄教龄晋升,而应该是不要有评选的名额限制!又不是评优秀选先进,是鉴定职业技能水平,就应该是达标制,达标就评,而不是说需要名额限制,这才是关键。而且不要给工资挂钩,工资应该是全绩效动态制,工作项目挂钩、具体实绩挂钩。这样才不养懒人


真的不知所云


我同意!





鹤岗崔哥


本人赞同这种提法。教师贡献的大小其实与教龄的长短有关!与是否上优质课、是否发表论文没多大关系!评得高职称的并不等于高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