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啥企业退休养老金比事业单位的少很多?

手机用户10204436226


这个问题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不能一刀切以偏概全,否则就很容易犯下认知性的错误。

从整体上来说企业退休养老金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要少一些。但是对于那些垄断性的国企来说,企业退休养老金并不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低。例如石油、烟草等等一些国企退休员工养老金并不低,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那导致企业退休养老金比事业单位的少原因又有哪些呢?

1、大多数企业为员工社保缴纳比例较低,尽管他们缴纳年限较长,但他们的退休养老金却并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企业工资并不高,企业经济并不好,这使得企业很难按社保的较高比例缴纳。

可以说,这是过去很多企业都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为此,国家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在养老金的增涨上,有意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以此来缩小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

2、在2014年10月之前,我国退休人员实行的是“双轨制”。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之后并没有纳入社保统一发放退休养老金,而是由财政统一支付。

由于“双轨制”的存在,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工资,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之上。

这主要是因为“双轨制”在对不同性质单位退休人员收入的计算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为计算方式的差异,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可以说,这也是题主看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得多的根本原因。

3、自2014年社保并轨之后,企业退休人员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将会有所改变。

由于社保并轨之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才开始缴纳社保,此时他们个人账户金额还很少,为了确保这部分退休人员收入不减少,国家给了一个10年的过渡期,直到2024年完成整个过渡阶段。

到那时所有退休人员都将按统一的标准“尺子”来计发养老金。也就是说到了2024年后退休人员,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人员,都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方式统一进行。这将会进一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养老金差距。

所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这其实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既有企业缴纳社保时的比例因素,也有“双轨制”所留下的历史因素,还有社保改革没有完全结束而处于过渡期的影响因素,从而出现了题主现在所看到的现象。

不过,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和分析这个问题,相信这种涉及民生问题的大事,终将会随着社保改革而逐渐改变,差距也终将会逐渐缩小!因为顶层设计者对社保进行并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它,相信未来值得期待!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2014年10月,我国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此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的待遇也叫做养老金了,以前叫退休费。这也被称为国家养老待遇双轨制的并轨。很多企业人员觉得,过去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金待遇相差很大,现在会不会差距缩小呢?

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公式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企业参保缴费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对于建立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参保人员可以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2014年10月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也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统一,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各省市跟企业跟事业单位基本相同。不过事业单位的计算时间比较长一些,是指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而企业一般是从1995年前后就建立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待遇的差距

既然使用了类似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什么退休待遇还相差很大呢?

第一,缴费年限问题。按照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越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是根据档案确定的连续工龄,一般很少有失业下岗的机会,多数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长达三四十年。企业由于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化,人员流动较为频繁,有些人甚至因为失业下岗缴费年限比较短。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只是养老保险缴费15年就等待领养老金了,因此退休金比较低。

第二,缴费基数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灵活就业人员为了减轻养老保险负担,都选择的是60%最低基数缴费,四川和北京等地甚至出现过40%的基数。缴费基数越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都会越低。一些地区企业退休职工视同缴费年限使用的缴费指数,都是根据参保职工实际缴费基数来确定。因此,缴费基数低了都会影响养老金待遇低的。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的问题。事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都是跟社平工资挂钩,而且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退休生活补贴数额,确定有视同缴费指数。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时间是2014年10月之前,而企业退休人员只有1995年前后,所以过渡性养老金的差距也能拉开不少。而且,国家还规定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老办法退休待遇兜底,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就按老办法发放养老金的。事业单位职工不会因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退休待遇降低。



第四,年金制度问题。为了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虽然说企业也有企业年金制度,最高缴费上限跟职业年金一样的。但是,企业年金参保是非强制性的,只覆盖了2300多万职工,对于企业参保缴费职工的占比不到10%。多数职工享受不到企业年金待遇。

所以,我们乍一看多数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不高,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不少电力、石油、水务、烟草、盐业等国有企业的养老金待遇并不低。家里一个长辈是电力职工退休,以前当过一个供电站站长,每月养老金也能拿到近万元。

在改革开放早期,我们还是很明确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但是无法实现城镇就业。为此,国家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激发社会各层次的活力。过去我们10亿人口8亿是农民,现在我们14亿人口只有5.6亿是农村常住人口。城乡二元体系,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慢慢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我们现在所指的多数企业,都是后期陆续发展起来的。真正能够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肩的,实际上只有少数的大型国企,这些企业养老金和平时的工资待遇都不低的。

不管怎样,我国已经推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创造了一项更公平的机会,能够促进体制内外人才的流动。相信未来,养老金待遇会越来越公平。


暖心人社


为啥企业退休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的少很多?我认为,对这个“少很多”,应从总体上评估与分析,极端个案、事例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作为评判与认定的客观标准。“少很多”问题所以存在,这应是诸多影响因素叠加共振,综合作用的结果。

1.长期双轨制的客观运行是主因。20多年以来,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各自执行截然不同养老金计发办法,由于计发办法之间的替代率水平过于悬殊,这让相互之间的待遇差距水平越拉越大,直到引发并轨改革时,才让这一趋势有所减缓与逆转。

2.总体工资收入差异较大,致使养老待遇差距难于根本改观。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来源渠道,与决定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这是造成待遇差距不降反升,越拉越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机关事业单位之所以缴费基数,平均缴费指数较高一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密不可分。

3.养老“同步调整”的做法,让差距固化且不断加剧。在既定差距基础上,实施“同步调整”措施,由于相互待遇基数存在的差距影响使然,这让调待逆向效果更加突显。现在,差距鸿沟越填越大,待遇落差矛盾愈发明显了。

4.计发办法的调整与优化,让养老金的现行替代率水平今非昔比。很显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核定问题,之所以举步维艰、久拖不决,这与探索与寻觅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发办法密切关联,这让计发办法的替代率水平更趋合理。但是这样做,也让计发办法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5.职业年金制度的落实落地也是原因之一。尽管企业也有年金制度,但在实施的强制性力度,在普及率方面,都与职业年金制度的普及与落实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造成目前养老金出现较大差距的重要因素。


刘正民


楼主你好,为什么企业退休养老金比事业单位退休要少很多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我们就拿简单的一个养老金的替代率来简单说明一下养老金的替代率,那么指的是自己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和退休以后工资收入的一个比例。一般情况下,我们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他所获得养老金的替代率大约是40%~60%左右。

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所获得养老金的替代率可以高达70%~90%左右。很明显通过养老金的替代率,我们可以看出机关事业单位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要明显偏高于企业单位养老金的退休水平。对于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本身以往的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跟我们企业单位的计算方式就有很大的区别。

才会导致企业单位退休以后和事业单位退休以后,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差距会很大。当然说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份以后也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但是不会因为他们交纳基本养老保险而减少他们的收入待遇,因为本身事业单位的中人还有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待遇,所以说,基本上和事业单位的退休老人相持平的一个状态,那么不会造成自己养老金待遇的缺失。


社保小达人


楼主您好,为什么企业退休金待遇比起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待遇要少很多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之前已经多次回答过,当然既然你就问到这个问题,那么我再重复回答一遍,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相比确实是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跟养老金的替代率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单位养老金的替代率大概只能够达到40%~60%,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替代率可以达到70%~90%。

有些人又想了,2014年以后事业单位不是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大差距呢?虽然说他们正常缴纳了养老保险,但是近几年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称之为事业单位中人,那么这一部分事业单位中人在事业单位老人的基础上,如果出现偏差会以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来给予补偿,实际上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减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

再加上事业单位人员,虽然说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但是他们参加的养老保险都是全额来进行缴纳的,并且还给他们建立了职业年金的制度,所以说从根本上讲,自己退休金的待遇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相反我们企业之间,很多企业单位都没有严格的按照自己全额的收入待遇来缴纳社保,同时也没有建立企业年金的制度,所以说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


懂社保


1,

1),企业退休金也参差不齐,国有重要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如电力,石油,还有集体企业等之间差距也非常大,如石油,电力等部大型企业的退休金甚至高于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大型企业工资代遇一直保高效,稳定,工资开的越多,交养老保险金越多,到了退休时,退休金也越多。

2),困难企业,集体企业等是随着经济利益的分配而交纳养老保险金。国家在92年开始交纳养老保险金。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这些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滑坡,有的企业工人下岗,失业,连工资都开不了,不开资,工人养老金就交不起,或交得少,在临退休时相应补交一些,使这部分退休工资差距更大,这种企业退休人群比例很大,所以退休金也比较少。

3),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并沒有交纳个人养老保险金,因为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一直保持平稳,不断挡,不下岗,不失业,还有在起线上就占有优势,所以退休金比企业多。


老刘105751014


一、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不同步,企业人员从1992-1995年起就开始交社保了,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1日起才开始交社保,期间养老金计算办法不同;

二、企业长期打折或按最低标准为员工缴纳社保,机关事业单位足额缴纳社保,缴费系数高,且缴费年限有保证,基本不会断缴,因此普遍比企业人员长,养老金高;

三、企业人员绝大多数人员没有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职业年金。


美林企业管家


为什么有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比较少,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工资水平低;二是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少;三是企业所在地社平工资水平低。因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包含:单位给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每个职工根据不同的工作年限、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等有不同的标准,同时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关注我,为大家进一步解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8000450b43a1c610e\

来自星星的吉利哥


事业单位交养老金是拿纳税人的钱百分之百交!企业是根据效益好坏来交!


慎独90602


因为进事业单位,国企这样的地方,需要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层层选拔,都是社会精英。能力强,觉悟高,贡献大,所以待遇好是应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