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评价斯大林作为领袖的角色?

小龙虾148499353


任何一个人,都是复杂的,而作为一个曾经统治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庞大国家的领导人——斯大林,其生前身后更是留下了无数的讨论。

如果说列宁建立了苏联,那么斯大林可以说是将苏联推向了顶峰,如何评价作为一代领袖的斯大林?短短的一篇问答真的很那详细说明。我就简单明了的说一说吧。

一、在政治上

斯大林认为,自己的统治不可动摇。列宁死后,苏联内部政治力量需要重组。而在当时,苏联政治模式的核心之一,是高度集权而又缺乏监督的任命制。这种制度造成各级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为执行上面指令而很少顾及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往往漠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使官僚主义蔓延滋长,加上官职等级名册制度赋予的特权,又使腐败现象滋生发展。任职的无限期制和长期的权力腐蚀,造成官场拉帮结派、裙带风盛行,同时也带来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意志消沉等干部作风问题。

怎样解决体制上造成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斯大林不从体制上去找原因,也不从阶级根源上去观察问题,他只能诉诸不间断的清洗和残酷打击,以此来摆脱困境,寻找出路。

于是,以1934年12月发生的基洛夫被杀案为导火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大清洗”。从此,斯大林彻底奠定了自己在苏联的绝对权威。

二、在经济上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欧美先进国家晚得多,其经济底子还很薄。苏联由于受到俄国工业严重落后与当时所处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

这就是“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改革——全面实行工业化。首先,建立大工业模式,尤其是重工业和军工,这样能扩大经济规模,增加GDP;其次,在农业方面,着手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型的集体经济,主要途径是发展集体农庄与国营农场;最后,通过国有手段彻底消灭资产阶级。

应该说,“斯大林模式”取得的成果是很大的,他将一个农业国家在短短二十年内变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国家,这也是在二战时期苏联能够硬抗德国的资本。当然,其工业化的成果也是建立在剥夺农业的基础上的,这个模式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被完全的打破。

三、思想上

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淹没在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之中。而控制意识形态无非就是掌控这些人和物,以及文化人的活动。

斯大林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建立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二是不断展开意识形态的大批判运动,三是制定严格的意识形态标准和规范。除此之外,他还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统一的意识形态管理机制,来控制意识形态。

通过这种方式的管控,苏联形成了一个对最高领袖高度服从的思想体系,后来也演变为所谓的个人崇拜,这种思想体系直到赫鲁晓夫上台之后,才逐渐被打破。

四、对外政策

最近欧洲曾有种看法,认为俄罗斯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其根源就是那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后来入侵波兰的战争。对于那份协议,其实苏联内部是有争议的,布哈林将德国看成是对苏联的主要威胁,但斯大林与布哈林看法不同。他更加看重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的策略,认为,苏联没有理由因为希特勒上台而改变同德国的关系。苏联应坚持扩大苏德两国的经济关系,利用苏联的人力资源、原料和德国先进的工业水平,加快本国的工业发展。而且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也都有对于德国的绥靖政策。

当然,在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民所作出的贡献是难以磨灭的,而斯大林坚强的意志也是战争取胜的关键,虽然斯大林在战争初期犯了错误,但其后的战争中,显示了其作为领袖的作用。

可能有人觉得我对斯大林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毁誉参半”这个词可能更好,评价斯大林,还要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人们刚刚走出一战的阴霾,而又笼罩在二战的阴云之下的环境下,斯大林能够让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迅速走向强大,是非常不易的,虽然他的方式有问题。苏联最后的解体当然和“斯大林模式”有关,但在其后面上台的领导人也要负很大的责任,他们目中无人且能力低下,最终被人民选择抛弃,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导弹不如土豆来得实惠。


黑水布衣


如何评价斯大林作为领袖的角色?

斯大林是一位无可争辩的世界级领袖人物,如何评价牵及到全人类的关注。为此,全世界许多国家、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各团体机构、社会方方面面乃至平民百姓都有许多研究或评论、评语。我以为对这个问题只言片语是回答不了的,如果把所有的论著都搬出来回答又太浪费时间,于是,我摘抄几个段落作为对题主问题的回答吧!

第一,斯大林是一个重要历史人 物,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他本国的事情,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事情。

第二,斯大林有功有 过,贡献是巨大的,错误是严重的,或者用有的学者的说法,“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存在着分歧。

第三,斯大林的主要功绩:1、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2、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战后又迅速 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3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

第四,斯大林的主要错误:1、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在党内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大批无辜干部遭镇压;2、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绝对化、越 来越僵化;3、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之所以造成这些错误,有历史条件的原因,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 个人素质的原因。

综上四个方面,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影响斯大林作为领袖的角色和世界级历史伟人的!


华军abc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提斯大林的领袖做的如何,此人私德颇为恶劣。

大陆朋友基本都不知道,斯大林其实有个私生子。

当年34岁的斯大林,被沙俄政府流放到北极圈附近一个只有50多人的村庄里,叶尼塞省库列伊卡村,长达2年之久。

这个小村位于北极圈向北80公里处,一年有9个月是严酷的北极寒冬,稍暖和时蚊虫肆虐。整村只有9栋房屋,邮车一年只来这里8到9次,交通完全靠船只和雪橇。

距离该村最近的居民点都有数十公里远,逃跑的结果只能是在路上累死、冻死和饿死。

根据沙皇警察部门的专门命令,为斯大林配备了专属看守。

这里的人与世隔离,在他们眼中斯大林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城里人。

斯大林住在一个农户家里,男主人佩列普雷吉娜是个年轻人,父亲已经去世,独自种地打猎养活母亲、4个弟弟和2个小妹。

房子不大,破旧肮脏。斯大林睡的是木板床,并用五根线的煤油灯来照明。

男主人因为是斯大林是文化人,对他颇为尊重。

然而1915年的一天,他的母亲偷偷告诉他“你妹妹利季娅怀孕了,孩子是斯大林的”。

当时男主人震惊不已,随后转而狂怒。

因为小妹利季娅·佩列普雷吉娜当时还不满14岁,是个半大孩子,什么都不懂。

根据沙俄的法律,俄罗斯妇女合法婚龄是16岁,凡与16岁以下少女发生性关系属于奸淫罪,可以判处极刑。

男主人找到斯大林质问,后者竟然不认账。男主人无奈,又找自己小妹利季娅逼问,后者肯定自己只跟一个男人发生过关系,就是斯大林。而且自己同斯大林发生关系时,当然是处女。

因为斯大林不认账,男人主找到看守和村长控诉。

看守们和村长去找利季娅了解情况,又去质问斯大林。

因如果确认为奸淫罪,在西伯利亚这种民风彪悍的地方,斯大林可能会被村民们就地打死,官府也不过问。于是,斯大林承认孩子是他的,但辩称双方都是自愿。

这边,利季娅确实也说是自愿。然而利季娅哥哥认为自己妹妹是个没见过市面的农村少女,当然是被斯大林诱奸的,一定要追究斯大林的责任。

不过,村长出来和稀泥,认为既然已经怀孕,斯大林又已经认账,就算打死他也没有意义。

在大家的协调下,斯大林许诺等到利季娅满16岁,就同她结婚。

结果几个月后,利季娅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取名亚历山大。

产后不到1年,利季娅再次怀孕,但不慎流产了,孩子也是斯大林。

然而,在这个时候,斯大林自称要去服兵役(沙俄征兵),实际上他一直手臂在少年时期受过伤,有一定残疾,根本不可能通过体检。

结果,斯大林没有被军队选中,他也再也没有回到利季娅的村庄,抛弃了妻子和儿子,当然也不存在结婚一说。

斯大林消失后,只有15岁的利季娅只能在哥哥、母亲帮助下抚养儿子,后来嫁给了一当地一个农民,生了很多孩子。

这个农民是个淳朴的男人,将亚历山大当做亲生儿子一样抚养。

这事本来就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这个闭塞的村子闯入了一群契卡。他们首先找到利季娅夫妻,对他们秘密说了一番话。然而在这个50个人的小村子中,挨家挨户走访,说了同样的话。

到这个时候,村民们才知道,当年那个斯大林已经做了大官。

他们被告知,务必保守当年那间风流韵事的秘密,不然后果自负。

村民们当然不会找死,况且他们与世隔绝也无人可说。

利季娅一生也严守秘密,直到去世时才告诉儿子亚历山大,他的父亲是斯大林。

至此,亚历山大心中多年的疑问才解开。

当时亚历山大已经是一名校级军官,然而服役以后他就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入伍以后,亚历山大作为字都不认识多少的农村兵,才能平庸,提升的却很快,几年后就成为少尉。

当时就有战友开玩笑:你别是哪个将军的私生子吧?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他突然被从战争前线,调到西伯利亚后方驻守,后来又调到远东。

而他前线的战友们则大多阵亡,一些人还被俘。

后来亚历山大跟着苏军进入朝鲜,还娶了朝鲜妻子,以校级军官身份退伍,享受很好的待遇。

亚历山大也聪明的保守了这个秘密。

直到斯大林死后多年,他才告诉自己的儿子尤里·达维多夫。

尤里·达维多夫当时还是个20多岁的热血青年,把斯大林当做自己最大的偶像。

听说自己的是斯大林的私生孙子,尤里·达维多夫如同五雷轰顶,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斯大林会做这种事:让自己年仅13岁的祖母怀孕,还见她和孩子抛弃。

然而,父子两人一直没有敢对外公布这件事,直到苏联解体。

90年代,尤里·达维多夫已经40多岁,他很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斯大林的孙子,希望同斯大林的后代检验DNA。

但斯大林的后代拒绝了。

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俄罗斯。

一时间尤里·达维多夫遭到俄罗斯共产党大妈大爷们的大肆围攻,怒斥他是“大骗子”“卑鄙的冒充者”“诽谤领袖的恶棍”。

这种情况下,尤里·达维多夫出于义愤,再三恳求斯大林后代同意检验,后者始终拒绝。

直到20年后的2016年,斯大林的后代终于改变了态度,同意了他的要求。

由斯大林的孙子亚历山大·布尔东斯基出面,提供血液进行检验。

亚历山大·布尔东斯基是斯大林小儿子瓦西里的长子。

检验结果是:尤里·达维多夫的染色体与亚历山大·布尔东斯基的染色体相似度为99.98%。在遗传学中,这种相似性意味着完全同源,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尤里·达维多夫就是斯大林的孙子。

此事以后,俄罗斯政府方面才表示,他们对此事早已知情,只是不愿意公开而已。早在1956 年6月,也就是在斯大林去世后的第三年,克格勃负责任伊戈尔-谢罗夫亲笔在斯大林西伯利亚妻儿的调查档案上签了字,并且将该档案定为国家机密,密级为“绝密”,并将档案锁入克格勃的绝密档案馆。


萨沙


普京接受德国媒体《图片报》采访时说:“对于我国复杂的、有时是十分矛盾的历史而言,斯大林时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当了解这段历史和记住教训。专制和不受监督必然导致犯罪。斯大林时代就发生诸多罪行:政治镇压、许多民族的人受到驱逐。这一评价是原则性的。”普京反对将斯大林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他说:“是的,斯大林是个暴君,许多人称他是罪犯。但他不是纳粹分子!不是苏联军队于1941年6月22日侵入德国,而是恰恰相反。首先不能忘记这一点。”2009年,普京对斯大林评称:“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斯大林领导的。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我们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不管谁怎么说,最终是取得了胜利。即使我们总体损失很大,你们知道,现在谁也不能指责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胜利的人,因为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对我国来说其后果就会悲惨得多。”“正面的东西无疑是存在的,然而花了难以接受的代价。尤其是存在过镇压。这是事实。我们的数以百万计的同胞遭到镇压。这种管理国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不能这样做。毫无疑问,在这一时期我们遇到的不简单的仅是个人崇拜,而是反对自己人民的大规模罪行。”

至少我觉得说的很在理。补充一点,斯大林曾在1945年和1948年两度被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对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这算功大于过吗。




朗基努斯


斯大林是一个有卓越的才干,精力充足,坚韧不拔的苏联的领袖。他冷酷专治,残酷无情,却勇敢慈爱。面对对手时毫不留情,对待朋友时又自私自利,但一直被他摆在崇高地位的始终是人民,可以说,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者。

1. 坚韧不拔

斯大林15岁就开始参加革命,在这段岁月中先后被捕7次、流放6次、并从流放地逃出5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成为当时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得力助手。之后他在1924年列宁去世后,开始了两个五年计划,依靠自己铁腕意志将苏联带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这才使得苏联仅用10年时间便完成了西方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为苏联之后成为超级大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卓越的才干,理智务实

斯大林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但有着足够的聪明才智。毕竟能够一步一步成为列宁的左膀右臂,本身就说明他的智慧与能力。尤其在列宁去世,他逐渐成为苏联领袖,开始工业化建设,使得苏联在1937年,一度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更为惊叹的是莫斯科保卫战,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机存亡时刻,依旧如期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仪式,为苏军打败德军,保卫莫斯科做好了群众基础,避免了灭国亡族的危机。

3. 冷酷专治,残酷无情

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开始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强个人专制行动。在1934年时期,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洗”运动,无数优秀的精英人才被处决,苏联上层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换血。由于反对派和老近卫军被清洗一空,斯大林的威望空前的强大。还有就是斯大林为了使得苏联快速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在苏联国内出现荒年的时候依旧增加农民粮食生产指标,大量出口粮食换取欧洲国家先进设备,这就造成了乌克兰的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至少造成315万人死亡。

人无完人,斯大林也不是完美的人。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曾对斯大林的评价是“不是在所有问题上犯了错,斯大林三分错,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综上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


奇文笑谭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生于(1878年12月18日)逝世于(1953年3月5日)前苏联政治家,是前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最高领导人。对于20世纪反法西斯,和世界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也是20世纪世界伟大领导人之一。

斯大林在任期间曾提出“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果断放弃了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全力以赴进行社会主义化与农业集体化。

这要苏联变成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斯大林,刚参加革命的时候,在巴库落脚。

就开始认真对待阿塞拜疆与波兰当地的革命活动,斯大林曾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一年,之后陆陆续续被捕高达7次,被流放了6次,有5次逃了。

虽然过程艰难曲折,但是斯大林还是不曾放弃革命。

斯大林高162公分,小时候还得过天花,本该命丧黄泉的,但是由于当时斯大林身体非常壮硕,有着过人的体格,所以才逃过一劫。

但是由于这场大病他脸上留下了很多坑坑洼洼的痕迹。之后疼痛和不幸多次降临在他身上。

他由于得病后,左手的肌肉轻微萎缩,所以导至手臂稍微短了一点,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斯大林左手一直戴着手套。

就算是什么重要的政治活动也不会拿下手套。

斯大林就是这样,开始了他的革命历程,他性格简单粗暴,铁石心肠,做事干净利落,很有能力,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不怕失败,在经历多次被捕被流放,还是不放弃革命。

他在20世纪的世界和苏联有着重大影响。

由于他的粗暴和专断,导致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经济畸形发展。

更由于他的野蛮和专制,以至后来他得到了清算。

但是人死留名,雁过留声,是非功过后人评!

不管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和将来,在世界历史上他还是有一席之地。



老狼论生活


斯大林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是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领导苏联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之一,但斯大林是长于实践,却短于理论建设。无论是在苏联的建设时期,还是在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都体现出了坚韧的意志和领导能力。然而,斯大林经济建设的理论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说,苏联的最终解体跟斯大林的理论建设的缺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是脱不了干系的;苏联的解体根源于斯大林,体现于戈尔巴乔夫。从总体上来说,斯大林的功劳大于过失!

应该如何评价斯大林作为领袖这个角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第一,从政治上说,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稳定了苏联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局势。

十月革命以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苏俄在1922年改名为苏联。无论是苏俄还是苏联,都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从这个政权建立那一刻起,就受到了国内的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对,就受到了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实施了战士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而斯大林则是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快速加强苏联的实力来讲,显然是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更有效一些。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的实施,苏联才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以及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局面。由此,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才稳固下来。

正是因为斯大林增强了苏联的力量,所以苏联不仅国内局势稳定,而且还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无力干涉苏联,使苏联获得了发展的机遇。

第二,从经济上说,斯大林模式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苏联建立以后,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真正地做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快速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当然也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会太快。怎样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优先发展经济。

集中全国的财富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叫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最基本的体现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一个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斯大林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了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这意味着斯大林模式在初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逐渐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经济不仅要靠计划,还需要依靠市场。只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才能有力的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斯大林模式下只有计划而没有市场。苏联解体的根源就在于斯大林模式只有计划而没有市场。

第三,从军事上说,斯大林领导苏联战胜了纳粹德国,改善了苏联生存的国际环境。

从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与围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苏联天然就是他们的敌人——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矛盾对立的两大阶级,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打败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稳定了苏联的生存环境。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打败了纳粹德国对社会主义苏联的进攻,拓展了苏联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拓展就是国际环境的改善。

被打败了敌对势力的同时,苏联还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把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一国扩展到了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二战以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时候的苏联对帝国主义国家保持了进攻性的态势。

第四,从国际局势上说,斯大林使苏联成为了二战后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主导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

二战之前,苏联虽然已经开始崛起,但实际上仍然处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仍然是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制约甚至是制裁。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国际社会是冰冷的,乃至是可怕的。

二战之中,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跨越式的上升。当时苏联的经济虽然是不如资本主义美国,但苏联的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比并不差多少。正是因为苏联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才有底气与美国翻脸,苏联才有胆气无视苏美同盟关系的破裂。

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美国和苏联确立了两极格局的原则。鉴于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战后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是由苏联和美国共同控制。虽然美国与苏联之间冷战不断,但毫无疑问的事实是苏联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掌控者。作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掌控者,苏联再也不应战战兢兢,苏联再也不需要如履薄冰。虽然苏联对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过不好的影响,如苏联与美国进行核竞争而使国际社会处于和恐怖威胁之下;但毫无疑问的是苏联的存在也改善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如果没有苏联和美国的力量平衡,二战后的国际社会仍然会处于战争之中。

总之,虽然斯大林的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国际格局上的做法有欠妥之处,但斯大林的这些做法对苏联也是有极大好处的。虽然苏联解体的根源是斯大林模式,但绝不能否定斯大林对苏联的贡献,甚至不能否定斯大林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成为潮流的今天,斯大林式的霸权主义当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斯大林开创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在部分运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以市场为主导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有计划的成分在内。现在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都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斯大林对苏联和对世界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是苏联的杰出领袖,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的人物。


历史纬度


斯大林: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

苏联政治家,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

斯大林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主要贡献:

1、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3、上世纪30年代起倡导绿色工程,由起初的绿化150万公顷扩大到570万公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环境工程计划。营造8条防护林带,横贯整片俄罗斯干草原,形成一道巨大的屏障,将风沙和旱魃拒之门外。

4、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相会雅尔塔,举行了《雅尔塔会议》确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促成联合国的成立。


思维舞者61


斯大林是好人吗,这个问题似乎不能单单从个人道德方面来评判,因为对斯大林这样的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来说,斯大林是好人吗,不仅要从他当政时期的一系列政策的影响来看,更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综合分析。因为一切从大局出发,虽然斯大林时期的一些政策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但如果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严谨的历史学家都不会用斯大林是好人吗,这样简单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因为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更何况是斯大林这个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登上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的,他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是非常复杂严峻的,因此斯大林的一系列措施也是当时的形势下的特殊举措。

有人说斯大林放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采用重工业轻农业的苏联模式,用几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的经济得到巨大飞跃,并且在苏德战争初期不利的情况下,最终领导苏联人们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也不可否认,斯大林推行的苏联模式造成苏联农业的大规模后退,造成两千万苏联农民的死亡,而且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卡廷惨案,还将罪名推脱到纳粹头上,同时苏联战后的大国沙文主义,肆意侵犯弱小国家的利益也遭人诟病。

斯大林的贡献有哪些 虽然历史学家对斯大林的评价有很大分歧,他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历史人物,但是斯大林的贡献却是不能忽视的,而且斯大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顶住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压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二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跻身世界主要工业国的行列;三是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苏德战争的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上来看,斯大林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而且也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格局中,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顶住巨大压力,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堪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

斯大林的贡献还在于,苏联刚建立时 ,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且还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但是斯大林用几个计划,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虽然存在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但是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这一政策无疑是正确的。斯大林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苏德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斯大林是什么时候死的 斯大林曾任前苏维埃社会主义联合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苏共中央主席,他不仅是二战中的同盟国的三巨头之一,也是战后美苏争霸的主导者之一,他一生经历传奇,从一个乌克兰的贫苦鞋匠的儿子奋斗到前苏联的最高领袖,但是他在任期间的一些政策却也争议不断,1953年3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4岁。

虽然苏联官方资料上显示,斯大林是死于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但是关于斯大林是被毒死或者谋杀的流言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因为斯大林生前树敌过多,所以在斯大林死后,一些政敌的喜悦之情不加掩饰,而且从披露的资料中,也不断有人宣称自己在斯大林的饮料中放了毒药,毒死了斯大林。不过这些曾经一度是苏共中央的最高秘密,外人并不得知。

斯大林在去世后,先是按照苏联的传统,斯大林的遗体被做了防腐处理,放置在水晶棺中,在列宁墓中工人瞻仰。但是仅仅八年后,由于赫鲁晓夫作的秘密报告披露了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初的大清洗运动中所犯的错误,并且大肆揭发隐藏在苏共高层的内幕,震惊了世界,有人认为斯大林的遗体已经不适合放在列宁墓中,于是在一个深夜被秘密移出,安葬在红场中央的克林姆林宫附近的一处不起眼的墓穴中,以致斯大林的半身像都是后来才树立的,这样简朴的墓碑,与斯大林生前地位是不相符的。


Discovery隼


斯大林作为苏联人民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以后,挑起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在短短的时间里,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特别是在希特勒向苏联发动战争以后,在严峻的惨酷的战争中,斯大林以钢铁的意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顽强叼抵抗,为最终消灭德国法西斯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然后,斯大林又领导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从而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斯大林在整个领导苏联的过程中,尽管历史的评价有褒有贬,但无论怎么说,他对苏联人民来说,对苏联这个国家来说,他有无法抹去的功劳,这是无法否认的,是确实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