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本人非常喜欢书法,为什么却总是不满意自己写的东西呢?

陌上红尘XS


这说明你眼界高于手上功夫,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反而是哪些目空一切固步自封的人才会自失进步的空间。

一个人要达到目的地,首先要方向正确,其次才是努力前行。刘炳森隶书堪称现代的大师;隶书在发展史上有两座公认的高峰,一是汉隶另一是清隶,刘大师即取法于汉隶,古人云取法乎上,所以要想学好隶书,于其追随刘大师的手艺,不如追随刘大师的眼界,做刘大师的学生不如做刘大师的同学,我们也直接师法汉隶。

方向确定后方法也很重要。公认的临帖方法分为读帖、摹帖、临帖、比对修正几个步骤,缺一不可。“悬壶济世”四个字,每个字在字法上多少都有点问题。笔法上问题不大,主要是字法上要正确。你的笔性很好,相信很快会取得大的进步。




老冉书法


每一个热爱书法的人,理论上都是可以练好书法的,但方法对不对路尤为关键。虽然没停手,但不规律不系统,累积效应就出不来,虽然坚持了二十年,但很可能从来都没有思路规划,这样学,质效低是必然的。题主上的图是隶书,从这副作品不难察觉三个问题:一是没有系统扎实的临帖训练;二是线条的质感弱,用笔还相当粗糙;三是书写的量度太少,甚至都未能作到单字结体的流畅。恕直言,“写”的功力尚薄,基本上还处于“描字”“画字”的阶段。


书法重在点滴积累、持久养成,一定意义,书写水平的提高就是生发于累积效应。保持学习的状态,保持热手的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现代成才理论中有种观点叫“两万小时定律”,这个理论所指的两万小时就是长期的、经常的、深入的,遵遁的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规则。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们,无一例外都是苦出来的、熬出来的、挺过来的,“积累效应”绝对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法门。

要练好字,应该有效解决我在前文中指出的三个问题。一是规规矩矩静下心来开始临帖,临帖不是惟一途径,但临摹学习最直接有效也最靠谱。二是重点从线条质感与结字技巧上寻求突破,由隶书开始学习当然可以,这对线条结构都有大用处,但临学的重点我建议还是要放在楷书上,毕竟天圆地方的汉字,与楷书的关系更为密切。三是加大书写量度,学习的阶段就是靠写烂笔头,书写百遍其艺自见,先熟而后才能生巧。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习作。


抱庸詩書


看个人的审美和悟性。要想写得字美,首先你得发现什么样的字是美的。我练的是欧体和赵体。“欧底赵面儿”的结合应该是当下我认为最美的字。练字的过程中应该多练练楷书,有了楷书的基础,再练行书就等于“打通了任督二脉”,非常轻松就学会一手漂亮的行书。学习书法中,心中默记字的结构。学古人主要是学古人的笔法,古帖中有些字的结构不符合当下的审美。不要死板硬套,非得模仿的一模一样。




宏文书法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水平‘’谈起,一是书法水平,二是欣赏水平。

书法水平包括:笔画、笔法、结构、章法等。欣赏水平包括:阅历、学识、书法理论等。

你不满意的原因,就是你的欣赏水平髙于书法水平造成的。如果你的两个水平都在一个水准上,你可能就满意了,那你就停留在这个水准上了,今后也没有进步可言了。如果从‘’学无止境‘’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很难做到的,你的书法水平通过学习提髙了,你的欣赏水平也会随之提髙,假如,把滿意度定为100,达到80就已经不错了。

现在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来提髙书法水平和欣赏水平,其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度存在差距。所以,我们应该把满意度看作是学习书法的动力,去努力减少这两个水平的差距,你的书法水平才能逐步提高。(下图为小楷灵飞经)




艺翁426


题主提到的这种心态,其实每个学书人都有。

写字前,字的笔法、结构、章法,这些信息都已经在大脑里形成预案,这叫意在笔先,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下笔时,凝神聚气,手随心动,写出来的字,基本上符合心中要求,是大致满意的。这其实是主观判断,与写字当时自己沉浸其中的心境有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完后,回头再看时,其实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字。此时,自己已经从写字当时那种沉浸其中的心境中脱离出来,能够比较客观地判断。这时觉得自己写的字不够满意,是正常的。

其实,不论是谁在写字,写完后都会觉得不够满意。这说明,自己的眼界是高的,所谓的“眼高手低”。就是说,自己心目中的字,比自己实际写出来的字还要好,标准高于现实,是正常的,说明自己还有进步空间,是好事。反过来,如果觉得自己写的字太过完美,美得一塌糊涂,那就坏了,说明自己的眼界太低,仅止于此,没有进步空间了,不是好事。

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锲而不舍的,除了有喜爱书法的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心目中的标准高于自己的手头功夫。有此,自己更愿意不断努力,孜孜以求,以让自己的水平更接近于自己心中的标准。这不仅对书法,对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自满,是驱动我们不断达到新高度的心态保证和不竭动力。不断的发现问题,认识到不足,才能解决问题,不断进步,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呢?

我是写字峰法,喜欢写字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聊写字,共同进步。

(下图是我之前学习写的字)


写字峰法


强哥认为,不满意自己写的东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书法水平还不够高!

我们先看看笔者的四个字:悬壶济世,字的结构来说还是可以的,但是笔画写的就很一般了,这种笔画写的基本是处在没入门的水平。如果是创作,还说得过去,如果是临摹得话,那就基本处在描红阶段了!

俗话说得好:“学一行、爱一行、入一行”,笔者说练习书法已经二十多年了,如果说二十年的时间,每天都能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书法的话,那么现在都是书法高手了。

书法虽然很看天赋,但是如果不努力和坚持,那么这种天赋就会慢慢的消失的。

学习书法,没有速成法,只有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才行。其实,抛开书法不说,即使是学习其他的东西,那么也要好好的坚持下去,如果不付出就想得到收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笔者喜欢书法,说明还是有一定的天赋的,而且二十几年都没有忘掉,已经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了,如果笔者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能坚持的临帖学习,我想他日一定会让自己写的作品满意的!

强哥本人也是很喜欢书法,都是同道中人,就是因为之前也是像笔者一样没有好好的坚持,到了今年我才发现不临帖,不坚持真的不行!所以,我是从今年的九月开始正式临帖学习书法的,文中的这几张硬笔习作都是强哥茶余饭后之余写的!虽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我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了,这个进步就是我坚持的动力。

总之,我建议笔者,既然喜欢这个书法,就不要轻易的放弃,等坚持学习一段时间,你就会对自己的字满意了!

强哥浅谈。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强哥书画


云晓飞同学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一有业余时间就拿起毛笔开始练字
他多次想请教过一个书法老师,这天他请教的老师名叫张爱晓,他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要想写好书法,必须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是学书法的大忌...还有...你既然拜我为师以后名气大震了不能忘记我哦?


云晓飞听了,显得有点腼腆,颔首笑了笑说行!
张爱晓老师的确是书法高手,光他们家墙上的奖状多达已有二十几张,都是具有响亮称号关于书法艺术活动中得来的,云晓飞看的愣神楞脑的,问,老师这都是您的奖状啊?
张爱晓老师的回答是,废话,不是我的是你的啊!说完,赶紧陪笑着说,老师给你开个玩笑...
云晓飞不知怎么地把全身的紧张都给消失了个精光,说,老师没事的,咱们父子俩谁跟谁呀!这俩人居然一会儿的功夫成了父子俩
张爱晓真是苦笑不得,俗话说,为人师表岂可儿喜,他一本正经地说,学书法是有三部曲,第一,要有书法爱好,培养兴趣,第二,一定要有坚持,保持月内写多少?大字,中字和小字,数量基本均衡,第三,也就是把你已学过的字,(包括三个月)每一个字要对照,哪处书写错的一定要按照要求改正过来,这一个月内,不允做别的,多练不够标准的书法,这是本师给你安排的第一项步骤
云晓飞听了大为感动,当场正想给老师跪下磕个响头,老师扶一下他的胳膊又笑了,并说,这是新时代,不可这样的
他刚说完一想,呀!这孩子...不对呀?什么年代了,年轻轻的怎么想起给老师叩头来了,伸手一摸云晓飞的头,说,你没事吧?

老师你误会了,我没病,是爷爷说给我的,拜老师是要讲究孝道的
老师明白了,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有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会很好的传递于你最好的书法,
自此后云晓飞按照老师布置的书法作业日复一日的努力学习,约学已有两年许时间,老师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内心承认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一个学生了
可是,云晓飞仍是觉得自己书法有欠缺,总是请教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冬季的书法艺术比赛中,终于一举夺魁,老师的热泪盈眶迎接了他
敬请+关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281d592f28b4dd8a03838429e90f9c8\

用户金占石开13148899


题主发的这幅字,写的是“悬壶济世”四字隶书。如果说是练习书法两个月后写的会让人相信,如果说是练习了二十多年的字,还真有点不敢相信!

这说明一个问题,肯定学习方法不对,或者没有领悟学习书法的要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三个方面:

第一,取法不高明

我们现在所能买到的隶书字帖,有秦简、汉简、汉隶、唐代隶书、清代隶书、今人隶书等等,从初学选帖来说,最好从汉隶入手,汉代隶书是隶书的高峰,题主这个应该是取法当代人写的隶书,取法不是源头和正统,拜的老师就不高明。

第二,结构不生动

隶书结构讲究横向开张,特别是左右两翼,往往取翘起的飞檐之势。题主这个是学今人的方方正正的结构,缺乏造型上的生动之美。特别“悬”字,下半部分没有空间写,很拥挤,这种结构处理很失败。

第三,笔画不健康

线条上,一方面为了追求残缺美和金石气,有的笔画故意写得抖抖索索,甚至出现锯齿,这是不健康的线条,例如“壶”字横画,学到了一些不好的习气;另一方面,缺乏对隶书基本笔画的把握,像“世”字、“壶”字的蚕头燕尾,没有形态美,就更谈不上神采了!


第四,解决办法

作者有一定的基础,建议丢掉现在学习的范本,好好选一本汉代隶书学习吧。比如我以前介绍学习技法的《曹全碑》《乙瑛碑》等等,都是汉代隶书中的佼佼者。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首先,为你对书法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点赞!

二十多年了一有空就练一会儿,就是看不到长进?原因: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练一会儿不如学一会儿(用心研读前人的书学理论经典),学一会儿不如思一会儿(想一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哪里),思一会儿不如悟一会儿。悟一会儿不如总结一会儿!😊😊😄😄

学书四法,一,勤读帖。字帖随身带,用心揣摩它的用笔之法和结构形态。这个习惯养成了,眼力自然就提高了,字帖上的字形慢慢的就印在了大脑里了,不管睁眼闭眼,它都如在眼前。慢慢的你就能捕捉到字的神采气韵了。

二,要明理。学书不明理,如盲人走夜路。用笔的提按转折,笔法的起、行、收、合,结体的疏密布置,字体的基本特征,章法的统筹安排等,这些道理都在前人的经典著作里。《书谱》是孙过庭学书心得经验的总结,在所有书学理论著作里有着很高的地位,建议你研究一下。不读书则不明理。明理比盲目练字更重要。

三,多与同道师友交流经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凡是同道中人,都是我的老师,凡是自己不懂的问题,见人就问,多学多问才有学问。

四,善于总结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稍有心得体会,马上写个笔记。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就怕找不到感觉。一旦找到了感觉,你心里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愉悦,一旦入了门,找到了感觉进步就快了。

最后对你的作品作一个简单的点评:

悬壶济世四字隶书,取法不明。你用的是隶书的笔法取的是楷书的体势,整体看上去显得不伦不类。问题的原因:你对隶书的基本特征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真正的隶书,横向取势,字形宽扁,主笔向左右两边分展,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笔法提按分明,点画线条凝练圆劲,笔势沉着稳健,书风端正方整古朴。你没有认清它的特征,就不能把握它的特征。

你的字,形态不入古意,好象完全没有临过帖一样,字形结构松散,线条虚飘,没有笔力。

练字二十多年,没有找到感觉,悟性太差了!


98明明德


你好!

你非常喜欢书法,却经常不满意自己写的东西。你知道吗?正因为你非常喜欢,才会经常不满意自己的作品啊!原因是:

一、你非常喜欢,你就看得多,写得多,因此你的眼界就开阔得多。眼界开阔得快,手头跟进得慢(通常都是这样的)所以会不喜欢自己写的书法。

二、你非常喜欢就会博览各家,历代各家流传下来的名帖都具有经过历史检验的艺术美。而我们毕竟只是短时间的练习,自己写的不如自己看的名家碑帖更好也是正常。

三、如果始终你觉得自己写的都很好的话,很可能走进了书法的误区。

四、把自己写的作品放一段时间再看,可能会有更客观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