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年粮食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走低,农民该如何面对?

洪东波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自从今年元月份公布一系列的粮食收购策略开始,今年粮价下滑的基调就基本定了下来。水稻、小麦政策托底价位再次下调,玉米临储连续拍卖,目前已经市场投放约3000多万吨,玉米价位也是一路走低。与玉米类似的大豆自去年秋收就价位低靡,持续没能走出低谷。

可以说目前农民所种植的几大粮食作物价位都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更为糟糕的一面是,今年大蒜、生姜、生猪更是也进入了价位低靡期。对于当前中国来说,大多数农民还在依赖农业耕种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面临当下这个情况不得不说,该重新考虑一下新的赚钱途径了。

有一则报道说即便最为发达的上海市,农业人口数量也占到了全市人口的30%,更不用说中国其他地区了。而参照一下美国,农业人口仅2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1.5%,也足以说明我国当前农业之落后。

在奔小康的远大目标下,解决农村增收也确实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粮食价位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走传统种植业道路似乎已经到了尽头,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对于农民来说,种植经济作物或许是条可行之路,蔬菜之类的经济作物效益远远比粮食作物高出许多,城市中蔬菜价位也是不断上涨。虽说经济作物可能略微麻烦,但是效益还是要好一些的,但是即便如此,解决农村经济作物滞销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一座大山。一方面农村农产品滞销,而另一方面城市当中农产品价位奇高。

此外,对于农村来说单纯的种植业效益非常低,利用农村材料来源广的特点,做农产品深加工,为粮食带来附加值。一斤玉米顶多一元一斤,然而将其加工成为爆米花,每斤可以高达十元。农村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也有着丰富的加工原材料,对于这样的机会,应该值得考虑。

近些年农村电商也逐渐兴起,大家可以看一下网上的花生米,每斤高达十元,但是农村商贩普遍价位在每斤4元上下,这中间的利润是非常客观的。

应该说当今社会已经真的走向了多元化,传统种植业的效益也真的走入了穷途末路,而隐藏在农村的商机却是无穷的,有小伙利用自媒体直播自己田间耕种,不也获得了每亩18万的经济效益吗?放弃传统思维,积极拥抱新时代思维,就可以摆脱粮价下跌的困局。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76年的今年43岁。自从村里在83年实行土地承包以来一直种着责任田,小时候跟在父母后面帮忙,长大成家后父母和我分家,分给了我两口人的地。从那时起我一直种到现在快二十年了,种花生,小麦和玉米三样农作物最多。以前人工用的多,种收,还要用锄头锄地,,,旱了要浇水,还得排号,一年到头忙。现在好,机械播种,打灭草剂,打药,机械收割,都要用钱。就拿玉米种来说,以前最多几块钱一斤,现在要几十块一斤,农药化肥更是贵的要命。一亩地收成好的话八九百斤,最多一千来斤,小麦玉米一块多点一斤,不算人工去了成本好年景,一亩地能赚个三四百就不错了!我夫妻两个加孩子三亩来地,忙一年能弄个一两千就不错了!你说谁还愿意种地啊?要是光种地不打工赚钱这生活过不下去啊!孩子上高中一年花一万好几,但种地又没法打工赚钱,只好撂荒我们夫妻俩去找活打工了。




普哥有话说


前天中午,阳光洒洒寒风抖梢,眼看快过年啦却不知候世明为啥又跟他老婆吵起来了。一阵吵闹之后,只听木锨扫帚哗哗拉拉乱响。据说那天候世明气得连午饭也没吃成。老婆杨桂花气得连午饭也没做。有人想劝架但不知两人为啥吵架,一直到了下午当候世明在南大路晒玉米时,原来是候世明家的玉米放坏了,抓把看看象羊粪,大远闻着象酱油。可惜呀!就为此事两口子吵得家神不安。

有人说就为一点玉米搁住吵架,其实搁不住吵架但损失可也不小哇。九亩地玉米一个籽没卖三勾坏一勾。究竟怨谁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八月半间,候世明打算攒钱起房盖屋,加上自已三亩地又承包六亩一共种了九亩玉米。晒干杨净后候世明打算一籽不留全部卖光,可老婆杨桂花嫌价低说是再停停,先屯到彩亙棚里等涨到一块再卖,谁知道当初没注意彩亙棚后墙底部骚雨过水,当把玉米屯扒开后底部二尺以下全部发霉。老婆一看气得一蹦三尺高,一口咬定怨老头没管理好,无耐之下候世明只好说这不能怪我,当初八毛钱斤是你嫌价低不叫卖,做为候世明更是恼火,当初是你嫌价低不叫卖如今你埋怨我来了,就因为这事俩人一边扒开圈屯拉晒玉米,一边吵闹不休,最后究竞怨谁请听听四方邻居怎么劝说。

玉米既然坏了,可以弄出去再晒晒,遇到需求户贵溅给人家算了。并劝说侯世明下年要注意,新玉米下来不存放,该卖就卖,隔年不卖玉米会发糠少斤称,等大价钱不好等。种点地多不容易,出力流汗耕种收打,你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再把玉米坏掉多心疼人?常年种地应该知道:玉米价格年年老是前走走后退退。光仰脸等高价是胡想。再说了,一年下来全国的玉米太多太多,这东西只是有养殖户需求,其它行业用量不大。再说养殖户也是精打细算做生意,他用不上的时候找钱也不要。到最后吃亏的还是种地人。因此说,下年新玉米下来该卖就卖,卖了算事,不管别人咋说,自己要拿注意。



农村土秀才


今年粮食价格征有可能会继续走低,农民该如何面对?

从目前看,今年粮价比去年低了不少。去年水稻价格每市斤在1.50元左右,而今年水稻价格在1.20左右。玉米价格现在每市斤在0.70元左右,去年玉米价格在0.80元左右。目前看春节前后没有上涨空间。

那么,今年往后粮食价格如果继续走低的话,农民如何面对呢?

如果真的粮价走低的话,很多农民将要外出打工,土地会出现摞荒现象。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会挫伤。收入会减少。

但话又说回来,上面说的只是徦设,粮食价格未必会继续往下走,致于玉米现在出现反弹回落现象,是和春节有关的。过春节,很多农民等着用钱,不得已,粮价低也要卖的。这就是粮贩子所想打到的目地。

据市场分析,春节过后,玉米价格会出现上涨趋势,二月底三月初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夏秋季玉米价格在每市斤一元左右没有问题。水稻也如此。

总之,民以食为天,不要听吵吵。粮食价格有一低,必有一高,这是经济规律,粮食价格也绝对不可能继续走低,现在的粮食价格已经触底了。也请家里有粮没卖的农户放心,手里有粮,心别慌。


沙尘暴5478


今年粮食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走低,农民该如何面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今年粮食价格上,我与题主的观点略有不同,就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大作物而言,小麦和水稻由于国家调低最低收购价,价格会略低于去年价格;而玉米和大豆价格仍走市场化销售,综合市场情况看,高于去年价格的可能性很大。



面对当前粮食市场形式,农民应该如何面对呢?我们认为应该结合自己的作物、种植面积、粮食质量等情况,来选择面对措施,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种植小麦农户。大家知道今年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质量参差不齐,从6月份新小麦上市价格后出现了低开~上涨~下挫横盘三个过程,目前大致处于1.07~1.25元上下波动。我们对小麦行情的看法是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优质价格会有所上涨,达到1.3~1.4元问题不大,手里有粮的朋友如果质量不错可以留一下,会有更好的卖点,如果质量一般可以择价出售。



二、种植水稻的农户。今年由于国家水稻收购政策调整,南方早籼稻、中晚籼稻价格每斤下调0.1元,价格为1.20元和1.26元;北方粳稻每斤下调0.20元,价格为1.30元。从目前南方籼稻零星上市销售情况看,价格大多处在0.8~0.90元之间,行情偏弱。我们认为水稻后期价格会有所上涨,应该高于托市价格,但达到去年价格可能性不大。对于种植水稻的朋友们,如果水稻质量好,储存条件好的情况下也可以观察一下再出手。北方粳稻由于米质好,价格达到1.4元还是可能的,但现在还没有收获。

三、种植大豆的农户。大家知道2017年产大豆行情低迷,特别是东北大豆价格仅处在1.6~1.9元之间,在春播大豆面积吃紧的情况下,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在政策的刺激下,面积小增,预计今年大豆增产130万吨左右,增幅有限。但近日有消息称我国2018/19年度调减大豆进口1000万吨,达到大豆消耗量的10%左右,即使增产130万吨,仍有870万吨缺口,所以看好今年大豆行情,如果行情顺利,有望突破2元大关。所以种植大豆的农户可以持豆代售,皇帝女儿不愁嫁。

四、最后说说种植玉米的农户。由于播种面积减少45.9万公顷,再加上旱灾、虫灾等,今年玉米减产已经定局,预计产量2.11亿吨,减产2.9%。再加上进口量缩减、养殖业回暖等因素,我们认为玉米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开秤价应在0.85~0.9元左右,元旦之后会有突破1元的可能。所以说种玉米的朋友不要着急,如果产量好,价格错不了。




综上所述,大家要根据自己种植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到手的粮食一定要卖上好价钱。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如今我国粮价一年比一年低,农民收益一年不如一年,不仅仅是是水稻和小麦价格走势低,玉米大豆也是一样的。

如果粮价继续走低,具体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粮价持续走低那么就意味着耕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少,农村产生大面积抛荒情况,且现在年轻基本都不种地,农村里面种地的都是老一辈人,如果粮价持续走低,土地抛荒情况会更加严重,到时候还得依靠进口,又会导致粮食进口的量增加,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现在因粮食价格低,不愿意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的向城市发展,可城市里农民工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饱和的状态,若人数再次增多,工作机会会更少,相对农民工资也会减少。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民的粮补就显得直观重要了。

据了解我国粮食补贴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粮食作物,但大多数人对此还是感到不太满意,大部分人都愿意将粮食补贴直接加在粮食价格上,可展望我国目前农业种植现状,为了提高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只有采取降低粮食市场价格和给予农民适当补贴的形式。

但农民还是可专心专意的耕种,因为粮食补贴持续发放,且有上涨趋势,国家也会大力支持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模式。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欢迎留言和补充!)


云牧臻


农村粮食价格一路下滑,农民该怎么办?

玉米价格6月应该也难以有起色的,临储玉米的量还是很大,去库存依然是未来的主轴,6月还是会持续拍卖临储玉米,截止目前已经拍卖了3000多万吨玉米了,对玉米价格还会持续造成压力。

还有一个是养殖方面对玉米的需求减弱,前一段时间猪价持续下跌,让养猪户损失惨重,虽然近期猪价有所回升,但都是表面现象,生猪实际上还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没有支持猪价上涨的利好因素,也没办法对玉米价格提供支撑。

不过也有一些价格利好因素,大豆的补贴大幅度提高,也会让部分种植玉米的农户改种大豆,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豆的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

面对粮食价格下跌我们农户能做的就很有限了,可以参考下你们当地补贴支持的力度,比如最近的大豆补贴提高了很多,自己估算一下种什么收益最高,可以考虑轮作的方式种植大豆、马铃薯、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尽可能的把风险降到最低。

答题助理:话三农


新农大视野


国家哪条法律也没有规定农民不种地就枪毙吧?同是一国之民,城市人没有土地全靠找工作拿工资生活,农村人完全可以和城市人一样找份工作靠工资生活啊,国家有强制政策强制你不能找工必须种地吗?所以农村人应该改变一下传统观念,农村人不一定非得靠种地为生,完全可以像城市人那样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把种地作为一项副业,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当然好,遇到天灾没了收成也无所谓,如果你就是死脑子一根筋的把全部生活成本都指望在那一亩三分地上,那谁也没办法,公鸡本来就不会下蛋,你非得指望着养公鸡下蛋为生,那谁能帮的了你呢!


末等市民


谷贱伤农,粮食价格一路下滑,记得以前大豆价格不断下滑,农民种大豆不赚钱,造成农民普遍不种大豆,大豆减产,以至于现在的大豆完全依靠进口,价格时常被国外左右。

现在水稻、玉米等粮食价格一路下滑,农民的出路当然很多,可以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比如水果、蔬菜、油菜等经济作物,也可以让土地撂荒,外出务工,没有人规定农民就一定要种地。

现在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本就非常严重,就一定程度上都是与种不赚钱是密切相关的,农民辛辛苦苦种地一年的收入除去种子、农药、肥料等成本,这样一整年的收入换成钱或许还不如在外务工两个月的工资。只不过是农村小规模的撂荒,对国家的整个粮食储备不受影响。

可是现在粮食价格普遍下跌,如果影响到国家几大粮仓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一定要引起重视的,毕竟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比什么问题都重要,如果有一天,水稻、玉米也像大豆一样完全依靠进口,价格被其他国家牢牢掌控,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个人虽不是哪方面的专家,但是作为普通百姓也有还是想对此事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虽然目前是市场经济,但是水稻、玉米、小麦就些关系到十几亿人吃饭问题的粮食,国家就算是亏本就要用保护价收购,保持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让农民种地有钱可赚,以维持国家粮食稳定,不要等到粮食水稻、玉米价格普遍上涨的时候再来调整,那时或许就迟了。


欢农


做为一个农民来说现在玉米一毛钱一斤和我们也没关系了,到现在我们榆树市有一多半玉米没出来呢,能不能把种子化肥钱打回来都是个事,小编求你个事发点能为老百姓抗旱救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