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医药主题基金可考虑逢低买入

6月22日3:30,在金牛理财师APP的金牛直播栏目中,天弘医疗健康基金(A类:001558、C类:001559)基金经理刘盟盟女士、郭相博先生,分享了当前最受关注的医药板块的市场观点。由于本次直播的听众中有很多投研人士,直播所涉及的话题有时会深入到很多专业领域,普通基金投资者听起来会有些困难。但总体总结下来可以得到比较乐观的结论,正如郭相博先生最后总结的观点“可以考虑逢低买入”。

以下是笔者对本次直播中的精彩观点的总结和解读:

医药板块的增长不是问题 问题是增速

刘盟盟在开篇介绍医药板块的宏观背景的时候,可以总结为医药板块的增长不是问题,问题是增速。刘盟盟提到,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医药方面的支出增大,以及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对于医药需求的拉升构成了医药板块上涨的逻辑基础。并且提到美国和日本在70、80年代的例子。这一点从人性的角度很容易理解,越是生活好,越愿意活得更长久,能够续命的方法不论如何也要用一下,患者自身有这个需求,从道德和情感上讲患者亲属也有这个需求。这种需求的强烈,可以到达一个失控的程度,即人们用了过多的资源花费在医疗领域,而超出实际的必要程度。比如,如果真的存在特效药可以为一名濒死的病人续命5年,病人和病人家属想必都愿意投入大量资源,现实情况是即使只是存在续命的可能,病人和家属也会投入大量的资源。这样的话,医药的支出可能成为一个无底洞,如果不加限制,全凭市场机制解决,显然会引发很多问题。

因此,从日本到美国在上世纪开始均进行了医疗改革,而我国的医药改革和医保改革同样建立在这样一个逻辑框架下。药品限价、医保准入等可以简单理解系列的措施,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具体和专业的措施,笔者因非专业人士,本身也很难理解也不便展开。

总体而言,人们对于医药的需求,随着消费能力的增强和老龄化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政策需要扶植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又要限制医药行业增速过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具备比较清晰的增长逻辑。

多重因素叠加 现在医药估值会不会太高

近期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的关注,除了对医药主题本身的关注外,很大程度来自于近期因市场巨幅波动所产生的资金避险需求。因此,关于当前医药估值是否太高的问题,也是本次直播中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这一点刘盟盟与郭相博谈到了一组数据值得注意,在今年2月5月底,医药指数出现了一轮超过以往增速的快速上涨,经过这一轮上涨医药指数截止5月底,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15%,但近期的调整跌幅已达11%,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消化了因市场动荡而导致的避险资金扎堆所导致的泡沫的存在。由于医药企业2018年整体利润的增加,目前医药板块30倍的估值水平,仍处在历史低位,而且在此前的三年,医药板块并没有跑赢大盘,因此,并不能判断目前医药板块估值过高。

主要利空因素来自于控费降价

在被问到行业的主要利空因素时,刘盟盟认为应该主要在医药控费降价的政策导向,会直接对医药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但另一方面,政策方面还有对创新、仿制药等领域扶植因素,因此政策不能看成独立因素。

不过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利空因素不得不考虑的至少还有市场情绪,毕竟短期看决定资产价格的只有交易者的决策,而市场情绪事实上可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医药指数基金可能并非个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

医药指数基金可能并非个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这是笔者在直播以后的一个感觉,当然也是郭相博先生的一个说法。其逻辑是目前医药行业处在一个集中度逐步提高的市场演进过程中,获得优势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而劣势的企业市场份额将受到挤压。这样的话选择市场均值,显然没有选择具备潜在优势的股票更明智。但是,经历了今天的直播,笔者发现对于其中很多专业术语和细分领域在笔者的知识库中并没有足够的储备,很显然,笔者并不具备在数量繁多的医药类股票中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相反两位基金经理在回答各家券商分析师的各种细节问题的时候对答如流,这一点印象很深刻。所以,交给更懂的人做决策,胜算大概会高一些。

直播总结:医药主题可以考虑逢低买入

关于医药主题的投资逻辑,经过本次直播笔者和听众都有了更好的理解。郭相博认为目前可以考虑逢低买入或定投买入,但投资周期需要设定在3到5年才能得到更可靠的胜率。笔者也比较认同,需要提示的是如果投资用的资金在短期有明确的用途的话,即使看起来很美也不要参与,毕竟明天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文/《老编辑聊基金》 田立夫)

医药主题基金可考虑逢低买入

最新先的一手基金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