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王回像

王回(1048-1101),字景深,北宋興化軍仙遊縣善化裡奎山(今莆田市仙遊縣大濟鎮烏頭村)人。據莆仙王氏族譜及有關史料記載,奎山王氏源流世系大致如下:本支王氏源自周靈王太子晉,後裔於秦末徙琅琊,永嘉南渡而居江左金陵,唐貞元間復遷光州固始。唐末,有王拔從族親王審知兄弟入閩,初居泉南安石鼻村。其孫徐州法曹參軍王侃,於五代遷莆田待賢裡鳧山(今涵江區江口鎮前王村),是為本支王氏入莆始祖。王侃生三子,長子王殷為侯官令,居福州王巷,為本支王氏三山始祖。其孫王逢仕閩,官殿中監丞、檢校工部尚書,生二子:居(官秘書省正字)、楷(官秘書郎)。因世道紛亂,王居兄弟於五代末遷居仙遊善化裡奎山(俗稱雞山)之下,人稱奎山王氏。后王楷遷居莆田壺公山玉幾峰前,為莆壺山王氏始祖。自王居下傳五世為北宋元祐名臣、監察御史王回。

王回曾祖王尋,官駕部郎中。祖父王聰,生王澤(字惠守),俊潔能文,端嚴明敏,官大理寺丞,綽有賢聲。王澤生二子:回、求。王回居長,史載他“廉靜好學,少事親孝,為善節愛,出於至誠”。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登進士第,歷任江陵府松滋縣令、濠州鹿邑縣令、宗正寺主簿、睦宗宅講書、武騎尉、監察御史。王回處事公正,愛民如子,不畏權貴,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逝後入祀興化府學鄉賢祠,生平事蹟載入《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

移風易俗,政績顯著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王回御史祠

王回初任江陵府松滋縣令時,當地有用活人祭鬼的惡俗,百姓居無寧日。王回下車伊始,立即毀除淫惡偶像之廟祠,嚴禁用活人祭告鬼神,移風易俗,肅清陋風惡習,對為首者繩之以法,嚴加治理,扭轉民風,黎民百姓得以安寧生活。據《莆陽比事》及《國朝寶錄家傳》記載,其時松滋當地人用活人“祭告鬼神,謂之採生,商旅不敢過,民生凋敝,回捕治甚嚴,其風為之變”。

王回“監陳留縣酒”,提點刑獄羅適以王回“不自表襮”、為人謙遜低調,與尹顧臨等人向州府推薦他,後擔任濠州鹿邑縣令。在鹿邑任上,王回“存心以公,蒞事以勤,寬恤甲裡,滯獄積案為之一清”,政績顯著,頗有乃父之風。一年之後即將調任他職時,鹿邑縣萬人百姓,將其治行政績上報州官和朝廷派來的部使者,請求讓其留任。王回為政有口皆碑,名聞朝野,被召入為宗正寺主簿,為負責皇族事務的宗正卿掌管文書。元符中,葉祖洽舉薦他任睦親宅講書,即為皇族子弟教授經書。

俠肝義膽,力挺諍友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崑山王氏宗祠前的石匾

在朝任職時,王回與右正言、常州晉陵人鄒浩志趣相投,交往情篤,常以氣節相激勵。鄒浩、王回、田晝三人素來友善,“心有靈犀一點通”,君子因譽而情疏,因諍而友密,三人可謂“生死契闊,與子成說”。

其時,高氏太皇太后垂簾擅權,不肯讓哲宗親政,全盤否定神宗王安石新法。為達到進一步控制哲宗的目的,親自挑選最能秉承高太后旨意者孟氏為後。因對高氏太皇太后的怨恨,哲宗與孟後一慣感情不合而寵愛劉氏。高氏死後哲宗親政,改元“紹聖”,立即打出紹述旗號,全面恢復神宗、王安石新法,調查高氏與元祐諸大臣企圖廢立之事。紹聖三年(1096),劉賢妃在哲宗面前進饞言,誣陷孟後,哲宗不問真相,廢黜孟後,出居瑤華宮。元符二年(1099),因劉賢妃生皇子而立劉為皇后。

因劉賢妃進饞言所體現出不端品行,將亂及朝綱,身為右正言的鄒浩即將上書勸哲宗不立劉後,心知會激怒哲宗,冒著很大風險,於是先和王回商量。鄒浩說家有老母放心不下,王回說:“事情還有比這事更重要的嗎?雖然你有老母在家,怕連累她,但移孝作忠,也是她老人家的素志啊!”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宋哲宗像

於是鄒浩上疏說,以仁宗時皇后郭氏與美人尚氏爭寵導致同時廢棄皇后及尚美人以示公正為例,請求哲宗不立劉氏為後,以解天下公議、朝野疑惑,“望不以一時改命為甚難,而以萬世公議為足畏,追停冊禮,別選賢族,如初詔施行”。接著又直言不諱說:祖宗可以效法的好事是有很多,您又不去效法,而效法了祖宗有小錯的地方,怕後世責備這件事的人會紛紛不已呢!哲宗惱羞成怒,又不好發作。第二天宰相章惇入對,認為鄒浩大逆不道,被貶官嶺南,除名發配最邊遠的新州。

鄒浩家境貧寒,且又得罪皇帝受重遣,滿朝官員多不敢接近鄒浩,只有王回為其籌備路費、置辦行裝,慨然發起募捐,並且安慰鄒母,甚而上書為其辯護。眾多官員捐款支持鄒浩,對朝廷也是一種壓力,朝廷決定立案審查。眾為懼怕受到牽連,躲之不及。唯獨王回處之泰然,在公堂上直言與鄒浩“實當預謀,不敢欺也”,並誦出那篇奏章約兩千言的內容。獄上,被除名停廢。王回對此早有預料,當即徒步走離京城。行數十里,其子渙老追上他,問他家事怎麼辦,王回沒有回答,只表達了順其自然的態度。葉祖洽因之亦坐黜。仙遊同鄉的朱紱、傅楫等人因參與募捐也被免官,共二十多人受到罷處。

名列黨籍,一世英名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王氏宗祠

為人忠直,鐵骨錚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堅守底線,成就了王回的一世英名。王回被趕出京城後,其仙遊同鄉、權臣蔡京奉徽宗之命羅列罪狀,將司馬光、蘇軾、程頤、秦觀、黃庭堅、王回等309人確認為“害政之臣”,謂之“奸黨”,並親自手書姓名, 刻石端禮門, 以“元祐黨籍”公佈天下,想把政敵“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元祐黨藉名單先後經過三次修定,最後的名單上列有仙遊籍陳次升,朱紱,王回等。但那些“害政之臣”及其親屬不但不以被刻名於“元祐黨籍碑”為恥,反以為榮。“黨籍碑”在人們心目中竟變成了一塊“光榮碑”。其中興化軍仙遊縣的王回、陳次升、朱紱、傅楫被稱為仙遊“元祐四君子”。

徽宗即位後,朝中以曾布為首的許多人主張元祐、紹聖各有差錯,應該調和矛盾以消除成見,本“中和而立政”,元祐黨人相繼被召回起用。鄒浩復為右正言,遷左司諫。王回官復原職,加封武騎尉,不久擢升監察御史。新命才頒數日,王回因積勞成疾,在回京途中病逝於柏臺,時年五十三歲。侍從、臺諫岑象求、王覿、賈易上章朝廷,請求朝廷錄用王回之子以撫卹其家,褒獎忠義。朝廷乃詔授其子王渙老為郊社齋郎。崇寧元年(1102),蔡京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因素忌鄒浩,“乃使其黨為偽疏,言劉後殺卓氏而奪其子”。鄒浩遂再貶為衡州別駕,永州安置。蔡京又奏奪王渙老職,仍將王回列名“元祐黨籍”。是為“崇寧鉤黨”之變。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王氏宗祠

崇寧三年(1104年),徽宗御書元祐黨人碑,立於皇宮崇德門,又命蔡京書頒各地刻石。元佑黨藉人在職務、人身、後代仕進等方面仍受種種限制,但崇寧四年末,徽宗即開始放寬並取消部分人員黨藉和所受限制。崇寧五年(1106年)正月,彗星掃過天空,“其長竟天”,景色怪異,朝野為之震撼。朝野傳言說因朝中奸臣倒行逆施,引發天廷震怒。原本就對變法心存疑慮、有意削減蔡京權勢的宋徽宗,立即詔令全國“盡毀黨碑”,隨之分批解除所有人黨籍。

元祐名臣,青松本色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王氏宗祠

由於王回節守剛毅,不避權貴,甚得後人敬仰。北宋江西詩派代表詩人陳師道,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明禮部尚書方萬有、戶部尚書倪元璐等歷代賢達先後為回公題贈輓詩或讚詞,稱讚其為人忠信,大節不移,青松本色。其中,文天祥贊詩曰:“節守剛毅,學術深醇。正言補闕,諍友忠君。芳流黨籍,義懾奸魂。凜凜生氣,百世猶存。”倪元璐贊詩曰:“三尺鐵冠,千尋繡斧。惟國棟樑,惟君肱股。移孝作忠,道卿袞補。成之者公,高風千古。”《莆陽郡學鄉賢祠諸賢考證序》雲:“夫大節不可不謹,大義不可不明,勿謂有其舉之莫之廢也。若王回、方軫、徐復、陳淬……諸賢或遺直、或遺愛、或事功、或戰功,亦有潛心聖賢之學者,是固與群公先正之翹楚者。”所論極是。

奎山王氏本為簪纓世家,“崇寧鉤黨”之變後,因蔡京等人當國,王回的子孫長遭禁錮,家道日衰。南宋嘉定間,奎山御史舊第為山寇所焚,王回之五世孫壽祖、復祖(字思振,行文四)乃攜族徙居折桂裡錦井(今鯉南鎮涵井村)田舍。居二十年,因邑大夫鑿道通橋,復祖於淳祐末再遷縣東崑崙山之麓,地以姓名曰“王倉”,久而訛稱為“雲莊”(今榜頭鎮雲莊村)。其後裔通稱崑山王氏,以文四公為雲莊始祖。壽祖子王昇,以儒為業,授徒於莆田五侯山麓之山美村。其子德佑從學,遂於紹定間由錦井遷焉,人稱侯山王氏。德佑生七子,以六子王瓊任廣東提刑副使贈中憲大夫。世以耕讀傳家,宋明以降人文炳蔚,登第入仕及封蔭者二十餘人。明季忠烈名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王家彥(諡忠端),即侯山王氏福七房王璋之後。

北宋監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聲亮節,世稱“元祐名臣”

王姓後裔縮建的“槐塔”

明成化十四年(l478),文四公六世孫王員(字崇周,號直庵)於雲莊創建崑山王氏宗祠,主祀王回,故也稱“御史祠”。成化八年(1472)探花、翰林院編修、莆陽李仁杰為之撰《王氏祠堂記》。堂為三間,兩旁翼以夾室,堂下為神道階庭,東西覆以廊廡,前豎拜亭,中為廟門,左右耳房,以為幕次。嘉靖三十年(1560),倭寇肆虐,火燒雲莊舊宅、三槐堂和餘慶堂,然至該祠自然熄滅,寇退而祠完好如故,眾愕然稱奇,以為御史王回公英靈威懾所致。崇禎年間,應同科進士、好友王家彥之邀,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大書法家倪元璐書贈“元祐名臣”匾額,懸掛於崑山御史祠。1997年,該祠被仙遊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回之墓在仙遊縣善化裡奎山之下烏臺村(今大濟鎮烏頭村)。據王氏舊譜載:“烏臺村在邑西善化裡三會寺前左,村以御史得名(古人以烏臺指御史臺),舊稱烏臺今俗稱烏頭……境內有御史橋,奎山在烏臺村左,山內有古墓,坐丙向壬,即王回御史公墓。”

(參考《宋史·王回列傳》《奎山王氏族譜》等文史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