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王回像

王回(1048-1101),字景深,北宋兴化军仙游县善化里奎山(今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乌头村)人。据莆仙王氏族谱及有关史料记载,奎山王氏源流世系大致如下:本支王氏源自周灵王太子晋,后裔于秦末徙琅琊,永嘉南渡而居江左金陵,唐贞元间复迁光州固始。唐末,有王拔从族亲王审知兄弟入闽,初居泉南安石鼻村。其孙徐州法曹参军王侃,于五代迁莆田待贤里凫山(今涵江区江口镇前王村),是为本支王氏入莆始祖。王侃生三子,长子王殷为侯官令,居福州王巷,为本支王氏三山始祖。其孙王逢仕闽,官殿中监丞、检校工部尚书,生二子:居(官秘书省正字)、楷(官秘书郎)。因世道纷乱,王居兄弟于五代末迁居仙游善化里奎山(俗称鸡山)之下,人称奎山王氏。后王楷迁居莆田壶公山玉几峰前,为莆壶山王氏始祖。自王居下传五世为北宋元祐名臣、监察御史王回。

王回曾祖王寻,官驾部郎中。祖父王聪,生王泽(字惠守),俊洁能文,端严明敏,官大理寺丞,绰有贤声。王泽生二子:回、求。王回居长,史载他“廉静好学,少事亲孝,为善节爱,出于至诚”。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登进士第,历任江陵府松滋县令、濠州鹿邑县令、宗正寺主簿、睦宗宅讲书、武骑尉、监察御史。王回处事公正,爱民如子,不畏权贵,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逝后入祀兴化府学乡贤祠,生平事迹载入《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

移风易俗,政绩显著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王回御史祠

王回初任江陵府松滋县令时,当地有用活人祭鬼的恶俗,百姓居无宁日。王回下车伊始,立即毁除淫恶偶像之庙祠,严禁用活人祭告鬼神,移风易俗,肃清陋风恶习,对为首者绳之以法,严加治理,扭转民风,黎民百姓得以安宁生活。据《莆阳比事》及《国朝宝录家传》记载,其时松滋当地人用活人“祭告鬼神,谓之采生,商旅不敢过,民生凋敝,回捕治甚严,其风为之变”。

王回“监陈留县酒”,提点刑狱罗适以王回“不自表襮”、为人谦逊低调,与尹顾临等人向州府推荐他,后担任濠州鹿邑县令。在鹿邑任上,王回“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宽恤甲里,滞狱积案为之一清”,政绩显著,颇有乃父之风。一年之后即将调任他职时,鹿邑县万人百姓,将其治行政绩上报州官和朝廷派来的部使者,请求让其留任。王回为政有口皆碑,名闻朝野,被召入为宗正寺主簿,为负责皇族事务的宗正卿掌管文书。元符中,叶祖洽举荐他任睦亲宅讲书,即为皇族子弟教授经书。

侠肝义胆,力挺诤友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崑山王氏宗祠前的石匾

在朝任职时,王回与右正言、常州晋陵人邹浩志趣相投,交往情笃,常以气节相激励。邹浩、王回、田昼三人素来友善,“心有灵犀一点通”,君子因誉而情疏,因诤而友密,三人可谓“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其时,高氏太皇太后垂帘擅权,不肯让哲宗亲政,全盘否定神宗王安石新法。为达到进一步控制哲宗的目的,亲自挑选最能秉承高太后旨意者孟氏为后。因对高氏太皇太后的怨恨,哲宗与孟后一惯感情不合而宠爱刘氏。高氏死后哲宗亲政,改元“绍圣”,立即打出绍述旗号,全面恢复神宗、王安石新法,调查高氏与元祐诸大臣企图废立之事。绍圣三年(1096),刘贤妃在哲宗面前进馋言,诬陷孟后,哲宗不问真相,废黜孟后,出居瑶华宫。元符二年(1099),因刘贤妃生皇子而立刘为皇后。

因刘贤妃进馋言所体现出不端品行,将乱及朝纲,身为右正言的邹浩即将上书劝哲宗不立刘后,心知会激怒哲宗,冒着很大风险,于是先和王回商量。邹浩说家有老母放心不下,王回说:“事情还有比这事更重要的吗?虽然你有老母在家,怕连累她,但移孝作忠,也是她老人家的素志啊!”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宋哲宗像

于是邹浩上疏说,以仁宗时皇后郭氏与美人尚氏争宠导致同时废弃皇后及尚美人以示公正为例,请求哲宗不立刘氏为后,以解天下公议、朝野疑惑,“望不以一时改命为甚难,而以万世公议为足畏,追停册礼,别选贤族,如初诏施行”。接着又直言不讳说:祖宗可以效法的好事是有很多,您又不去效法,而效法了祖宗有小错的地方,怕后世责备这件事的人会纷纷不已呢!哲宗恼羞成怒,又不好发作。第二天宰相章惇入对,认为邹浩大逆不道,被贬官岭南,除名发配最边远的新州。

邹浩家境贫寒,且又得罪皇帝受重遣,满朝官员多不敢接近邹浩,只有王回为其筹备路费、置办行装,慨然发起募捐,并且安慰邹母,甚而上书为其辩护。众多官员捐款支持邹浩,对朝廷也是一种压力,朝廷决定立案审查。众为惧怕受到牵连,躲之不及。唯独王回处之泰然,在公堂上直言与邹浩“实当预谋,不敢欺也”,并诵出那篇奏章约两千言的内容。狱上,被除名停废。王回对此早有预料,当即徒步走离京城。行数十里,其子涣老追上他,问他家事怎么办,王回没有回答,只表达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叶祖洽因之亦坐黜。仙游同乡的朱绂、傅楫等人因参与募捐也被免官,共二十多人受到罢处。

名列党籍,一世英名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王氏宗祠

为人忠直,铁骨铮铮,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坚守底线,成就了王回的一世英名。王回被赶出京城后,其仙游同乡、权臣蔡京奉徽宗之命罗列罪状,将司马光、苏轼、程颐、秦观、黄庭坚、王回等309人确认为“害政之臣”,谓之“奸党”,并亲自手书姓名, 刻石端礼门, 以“元祐党籍”公布天下,想把政敌“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元祐党藉名单先后经过三次修定,最后的名单上列有仙游籍陈次升,朱绂,王回等。但那些“害政之臣”及其亲属不但不以被刻名于“元祐党籍碑”为耻,反以为荣。“党籍碑”在人们心目中竟变成了一块“光荣碑”。其中兴化军仙游县的王回、陈次升、朱绂、傅楫被称为仙游“元祐四君子”。

徽宗即位后,朝中以曾布为首的许多人主张元祐、绍圣各有差错,应该调和矛盾以消除成见,本“中和而立政”,元祐党人相继被召回起用。邹浩复为右正言,迁左司谏。王回官复原职,加封武骑尉,不久擢升监察御史。新命才颁数日,王回因积劳成疾,在回京途中病逝于柏台,时年五十三岁。侍从、台谏岑象求、王觌、贾易上章朝廷,请求朝廷录用王回之子以抚恤其家,褒奖忠义。朝廷乃诏授其子王涣老为郊社斋郎。崇宁元年(1102),蔡京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因素忌邹浩,“乃使其党为伪疏,言刘后杀卓氏而夺其子”。邹浩遂再贬为衡州别驾,永州安置。蔡京又奏夺王涣老职,仍将王回列名“元祐党籍”。是为“崇宁钩党”之变。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王氏宗祠

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御书元祐党人碑,立于皇宫崇德门,又命蔡京书颁各地刻石。元佑党藉人在职务、人身、后代仕进等方面仍受种种限制,但崇宁四年末,徽宗即开始放宽并取消部分人员党藉和所受限制。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彗星扫过天空,“其长竟天”,景色怪异,朝野为之震撼。朝野传言说因朝中奸臣倒行逆施,引发天廷震怒。原本就对变法心存疑虑、有意削减蔡京权势的宋徽宗,立即诏令全国“尽毁党碑”,随之分批解除所有人党籍。

元祐名臣,青松本色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王氏宗祠

由于王回节守刚毅,不避权贵,甚得后人敬仰。北宋江西诗派代表诗人陈师道,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明礼部尚书方万有、户部尚书倪元璐等历代贤达先后为回公题赠挽诗或赞词,称赞其为人忠信,大节不移,青松本色。其中,文天祥赞诗曰:“节守刚毅,学术深醇。正言补阙,诤友忠君。芳流党籍,义慑奸魂。凛凛生气,百世犹存。”倪元璐赞诗曰:“三尺铁冠,千寻绣斧。惟国栋梁,惟君肱股。移孝作忠,道卿衮补。成之者公,高风千古。”《莆阳郡学乡贤祠诸贤考证序》云:“夫大节不可不谨,大义不可不明,勿谓有其举之莫之废也。若王回、方轸、徐复、陈淬……诸贤或遗直、或遗爱、或事功、或战功,亦有潜心圣贤之学者,是固与群公先正之翘楚者。”所论极是。

奎山王氏本为簪缨世家,“崇宁钩党”之变后,因蔡京等人当国,王回的子孙长遭禁锢,家道日衰。南宋嘉定间,奎山御史旧第为山寇所焚,王回之五世孙寿祖、复祖(字思振,行文四)乃携族徙居折桂里锦井(今鲤南镇涵井村)田舍。居二十年,因邑大夫凿道通桥,复祖于淳祐末再迁县东昆仑山之麓,地以姓名曰“王仓”,久而讹称为“云庄”(今榜头镇云庄村)。其后裔通称昆山王氏,以文四公为云庄始祖。寿祖子王昇,以儒为业,授徒于莆田五侯山麓之山美村。其子德佑从学,遂于绍定间由锦井迁焉,人称侯山王氏。德佑生七子,以六子王琼任广东提刑副使赠中宪大夫。世以耕读传家,宋明以降人文炳蔚,登第入仕及封荫者二十余人。明季忠烈名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家彦(谥忠端),即侯山王氏福七房王璋之后。

北宋监察御史王回,恤民廉政、直声亮节,世称“元祐名臣”

王姓后裔缩建的“槐塔”

明成化十四年(l478),文四公六世孙王员(字崇周,号直庵)于云庄创建昆山王氏宗祠,主祀王回,故也称“御史祠”。成化八年(1472)探花、翰林院编修、莆阳李仁杰为之撰《王氏祠堂记》。堂为三间,两旁翼以夹室,堂下为神道阶庭,东西覆以廊庑,前竖拜亭,中为庙门,左右耳房,以为幕次。嘉靖三十年(1560),倭寇肆虐,火烧云庄旧宅、三槐堂和余庆堂,然至该祠自然熄灭,寇退而祠完好如故,众愕然称奇,以为御史王回公英灵威慑所致。崇祯年间,应同科进士、好友王家彦之邀,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大书法家倪元璐书赠“元祐名臣”匾额,悬挂于昆山御史祠。1997年,该祠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回之墓在仙游县善化里奎山之下乌台村(今大济镇乌头村)。据王氏旧谱载:“乌台村在邑西善化里三会寺前左,村以御史得名(古人以乌台指御史台),旧称乌台今俗称乌头……境内有御史桥,奎山在乌台村左,山内有古墓,坐丙向壬,即王回御史公墓。”

(参考《宋史·王回列传》《奎山王氏族谱》等文史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