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漢陰這小區的婦女們有了“正式工作”,他們說要感謝一個人……

在漢陰縣雙乳鎮的關愛家園小區的婦女們,如今都有了“正式工作”。每天按時上下班,晚上不耽誤回家看孩子照顧老人,這樣的工作讓長期在家裡無事可做的婦女們高興地合不攏嘴。她們說,學到新技術,拿到高工資。要感謝一個人,她就是史文珍。

汉阴这小区的妇女们有了“正式工作”,他们说要感谢一个人……

看著眼前那個精明能幹的女人,如果不認識他的人,根本沒法想象這個年輕的女人連初中都沒有上完。

在車間忙完後,史文珍就打開了話匣子。

史文珍今年33歲,小時候由於家裡窮,十三歲的時候就外出在親戚家的工廠裡打工,從剛開始的沒有節假日一年掙2500元,到後來憑著肯吃苦腦子靈,從一個普通員工,到建起鞋業加工廠自己當老闆。2018年,史文珍毅然選擇返鄉創業。在雙乳鎮政府的幫助下,建廠事宜進展神速。一個月時間漢陰文珍鞋業加工廠就建成投產了。

史文珍說,小時候家裡貧寒,沒辦法就只能出去打工。剛開始在外辦工廠,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困難,在外二十年,也是近2年條件好點才可以回家過年。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年邁,怎樣能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能將加工廠繼續經營下去呢?史文珍進行了思索。2016年回家過年時,細心的史文珍都發現了這樣的現象,過完年,家裡的男人都跑去外地打工,婦女們在家閒著沒事幹,自然而然農村的閒置勞動力就相當多,這讓他有了想把溫州的加工廠辦到家門口的想法。說幹就幹,通過實地考察,最終決定將加工廠辦在雙乳鎮關愛家園社區。

汉阴这小区的妇女们有了“正式工作”,他们说要感谢一个人……

一群人的改變:留守婦女成了朝九晚五上班族

廠房、機器設備、訂單、材料都已經準備齊全,史文珍把溫州加工廠的熟練工帶回當地,把架子先支起來。在積極的和鎮村幹部溝通銜接,隨後到集市、到村、帶人居密集處去發招工簡章。通過多方努力,現已招工40餘人。其中貧困人口占三分之一,大家都認為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就等掙錢的時間,可難題又出現了。

“因為前期,工人的熟練程度不同,所加工的鞋面數量就不同,那得到的工資也就不同。如果按在溫州那邊的價錢,那就會有流失很多工人。還有就是這裡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從社區以及附近村子的人,家裡來個電話,他們就回去了。種種原因影響了出工效率,所以如何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成了心頭的一大難題。”史文珍在休息時間和工人聊天,瞭解家庭情況,制定管理方案,實行保底+計件的方式,逐漸把廠子引向了正規。

汉阴这小区的妇女们有了“正式工作”,他们说要感谢一个人……

史文珍說:“現在我們中午1點上班,有的工人12點多就來上班了,每人如果能完成要求的基本任務的話,平均拿2500多元錢不成問題。”

儘管目前工廠掙錢不多,但在鎮政府及縣政府領導的政策幫扶下還是讓史文珍心裡甜甜的。

據瞭解,目前在這些工人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在這些人中,一位名叫李世軍的男人最為特殊。他是一名殘疾,51歲,是五保戶,之前一直靠國家的低保過日子,基本溫飽能得以解決,現在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這我有家的感覺,每天忙忙碌碌的,還熱鬧些。史老闆和這裡的人對我都挺好,按時拿錢,有飯吃,還有說話的人,真好。

當然這裡其實更多的是附近的留守婦女,或因為這樣或那樣原因不能外出,在家裡能朝九晚五的上班,讓她們覺得十分滿足。

一群人生活的改善:共同奔向美好未來的新生活、新希望

現在的文珍鞋業有限公司每天都呈現一派繁忙景象,讓企業做大做強,讓貧困戶脫貧致富,不僅是秉承“群眾搬到哪裡,就業民生服務到哪裡”的理念,採取“社區+工廠”的模式讓深度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不僅實現就業和顧家兩不誤,穩住了貧困群眾的收入,更穩住了大家的心,深受群眾歡迎。還讓搬遷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史文珍從溫州將加工廠搬回當地,儘管目前的產效跟不上,但他相信按目前工人的熟練程度,半年後這裡的產效就能達到預期目標;能照顧老人小孩還能在家賺錢,也是他的夢想。

汉阴这小区的妇女们有了“正式工作”,他们说要感谢一个人……

通訊員/王文藝 黃小柳

汉阴这小区的妇女们有了“正式工作”,他们说要感谢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