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最近幾年中國家電到底哪裡病了:產能過剩,創新乏力、低價亂戰

最近幾年中國家電到底哪裡病了:產能過剩,創新乏力、低價亂戰

的確是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輕。這是當前外界對於中國家電產業這兩年來發展情況,比較中肯的評述。那麼,中國家電到底哪裡病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家電圈認為:並不複雜。首先,就是大量家電企業,以及經銷商們,從傳統經濟時代到互聯網經濟時代,還在重複著過去的發展手段和商業邏輯,甚至還停留在過去的發展慣性通道中,很難真正意義上發起一場“革自己命的行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上游憑藉“低成本的大規模”製造優勢,在下游憑藉“大規模的低價格”銷售攻勢,最終將“低成本、低價格”兩板斧,演繹成為征戰全球家電業的重要籌碼。

最近5年多來,為什麼大量家電廠商感到“市場實在太難”?原因就在於,外部市場環境、消費需求一切都在變化中,但大量家電廠商的市場競爭手段卻長期保持不變。即使是面向終端一線消費需求的促銷、推廣,至今還是低價開道,找不到其它的手段。這既是可憐、可悲,更是可氣。絕不能將市場不好和消費需求下跌的“禍”,拋給外部市場經濟環境。

其次,則是家電產業發展至今,還存在大量的“生產製造產能過剩”,以及“分銷零售平臺過剩”等問題,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過去100個瓜10個人分”,現在則是“100瓜100個人搶”,自然會在市場上出現行情的惡化、需求低迷等問題。最終,再進一步拖累上游的家電供應鏈從過去的“供不應求”到“供大於求”的惡化,接下來,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資金鍊緊張將是常態。

家電圈曾推算過,按照目前一些空調廠商對外透露的生產能力,整個空調產業主要企業的產能早已突破2億臺,但是中國市場需求量只有三分之一,最終結果就是“製造產能過剩、市場需求過剩,以及促銷資源投入過剩”。這麼多的過剩,家電廠商的市場競爭重心都放到了與對手的搶奪和拼殺上,而不是用戶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上。在這種環境下,家電市場怎麼可能會變好?

再者,整個中國家電業在經歷30多年的市場化推廣、引爆,並開啟家庭快速普及通道後,無論是外部的產業環境、競爭格局,還是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消費習慣、認知格局,都在趨於成熟和穩定,這就意味著產業開始變重、發展變慢。家電廠商想讓市場和消費者再按照30年前的需求量和規模量增長,幾乎沒有可能。這個時候,就必然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輪番決勝時代,只有淘汰才能成長、蛻變,最終“迎新汰舊”。

在整個國家經濟發展都在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變化中,家電廠商更需要“搶先一行”找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不能再依靠過去的“規模紅利、人口紅利、普及紅利”,而是要通過市場細分、需求細分,藉助科技驅動、價值驅動、服務驅動,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跑道。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家電企業和商家接下來要補課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這種競爭格局下,大量的家電企業和商家,幾十年以來工作重心完全是盯著對手和同行:他們推出什麼促銷活動,搞什麼新品發佈,以及售後服務創新等,就快速跟進。既不是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展開,也不是根據用戶需求而來,完全就是跟著對手走,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搞定用戶、搞定市場?又怎麼可能走出低價格戰的泥潭?

所以,對於當前中國家電業格局,說複雜也確實複雜,涉及政治經濟學、人口學、統計學、心理學等等;說不復雜也確實簡單,就是“吃瓜群眾太多”、“好企業好產品太少”,必須要通過市場化手段淘汰和優化一大批劣質企業、商家和產品,建立起更高的競爭門檻,上演“王牌對王牌”的大對決。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