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倪海廈:陰陽的祕密

倪海廈:陰陽的秘密

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是中醫的八綱辯證法,這是眾所周知的理論,然絕大多數的中醫師在治病時,都只有使用到表、裡、虛、實、寒、熱等六綱,對於所謂陰陽的判定與應用都是一知半解,能真知陰陽者,就能做出正確的疾病預測方向,也可以預知疾病的演變與愈後如何,一旦對陰陽觀念有了正確領悟後,自然而然開立處方的方向就截然不同於一般的中醫了。

我在教學的課程中很難將陰陽的觀念用語言來陳述清楚,但是在教臨床時就不一樣了,實習醫師可以直接觸摸到病人,從手掌直接接觸到病人身體來感受體溫的不同,加上望診的功夫就可以確知病人體內陰陽的變化,我不得不提前解說陰與陽的平衡觀念與判定方法,這也就是我認定中醫能夠做到的極限所在了。我舉例來說明所謂陰陽辨證法給中醫界的同道們聽聽,有興趣研究中醫的讀者們,看看就好,不需要要求自己一定要懂,比方說現在有一肝癌病人,已經產生腹積水,西醫抽水出來後,積水又一直回來,而且越積越多,你如果是他的主治中醫師,請你用手摸摸病人肚子,用心去感受一下病人腹部的溫度,你會發現是溫熱的,而病人四肢卻是冷的,正常人的身體都是冷的,只有手腳是溫熱的才對,現在病人出現腹部高溫,這就是陽不入陰的現象,也就是所謂陰陽相隔的危證,由於體內肝臟是處在陰實的狀態之下,陰因為有實在,所以拒絕接受陽的進入,當陽因此而反逆時,腹部就產生陽熱,而這種熱是陽熱,並不是真熱,類似一種低溫的高燒,所以我們當中醫必須要將陽與熱切割開來,切記不可將陽誤認為熱,或是將熱誤解為陽,二者的差異是天壤之別的。

再舉一例說明,一位患有舌癌的病人來診,她已經先被西醫開過刀,緊接著再做放射線治療,但是癌症仍然繼續擴散,經人介紹來求診,當你用手去觸摸患處時,你的手可以感受其溫度是滾燙的,而且是集中在一處上,不是全面的,這就是金匱中所謂的癰疽,再加上病人不斷的陳述說,其口內不斷的化膿出來,因此口中異味造成食物無味,查看病人口內,可以明顯的看到右側牙齦已經是大塊的在化膿之中,所以我們可以判定是癰疽因為化膿而產生的局部性高熱,由於判定的不同,所以處方上就大異其趣,肝硬化的病人是因為陽不入陰,所以處方考慮的方向就是如何使用陽藥,按照神農本草經的說明,辛甘發散與甘淡滲利皆為陽性,還有用所謂至陽之藥,像生附子、生硫磺之類的藥物,都是我們應該列入考慮的處方藥,沒有使用這些陽藥,病人將因陽不足而無法進入陰,造成陰陽分隔之危症,體內之陽氣無法將陰實打開而失去生命。

又舌癌這位病人,因為其患部表面極熱,所以可被判定是癰疽是熱,此熱不是陽不入陰,所以我們開立的處方就變成使用拖裡解毒等寒涼的藥物較多,像是使用黃連、黃芩、黃柏等寒性解毒藥物,加上炮附子、白朮等排膿藥物,再配合一些宣肺氣的藥物,來預防氣管跟喉嚨因為膿瘍部位過於腫大而造成氣管與食道閉塞的危症,以免到時病人是因為無法呼吸或是無法吞嚥而失去生命,治這類病人開立處方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舉凡有癰疽的病人,我們必須同時給予補血補氣的藥物與增強胃氣的藥物,來預防病人因為體力無法負荷而造成癰疽內陷的危機,這就是基本上我們中醫利用陰陽之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處方方向,至於西醫學將之皆認定是癌症,這就不是我們中醫做為辨症上的依據了,因此我們中醫治療西醫所謂的癌症,就會因為陽與熱之不同,而開出完全不同的處方了。溫病派中醫善於使用滋陰與溫補藥物,對於陽藥是一知半解,對於陰陽的辨症更是茫然不知,時常將病人是因為陽虛無法入陰,看成是陰虛內熱之症,於是開出許多滋陰去熱的藥物給病人,造成病人陰實越盛,當然會越治越壞,而西醫對於陰陽的觀念根本是完全外行,像西醫治療肝癌時,使用血管阻斷法之類,就會讓原本陰實之症更加陰實,西醫這種動作等於是將病人的一線生機完全阻斷而不自知,只因為他們不懂陰陽的道理因而造成病人終身的憾事,這就是我一直在說的一句話,就是當一位醫師的基本態度就是遇到不了解病情時,就不要動手,以免造成後醫在治病上更加的棘手,像西醫的開刀化療與放射線療法,就時常會造成陰實更甚陽氣更衰的結果,使得病人體內之陰陽更加不協調,陰陽之大氣在體內能夠運轉,病人才有生路啊。

我再舉一簡單例子來說明陰陽的道理,比方說桂枝湯,其中的桂枝就是辛甘發散的陽藥,白芍就是酸苦湧瀉的陰藥,陰陽之藥同時使用於一方,又用同等之劑量,其目的就是要去調合病人體內之陰與陽,再加上炙甘草生薑與大棗,這些增加胃氣的藥物在內,一劑喝下去,體內之陰陽得到協調,感冒當然立刻就好,至於如何知道是第二天中午病人胃口大開,就表示完全正常了,因為中午時分是天陽將轉弱,而地陰開始初生之時,也就是正好是陰陽交會之時,如果體內陰陽運轉恢復正常時,此時胃氣就會很強,因此病人就會感覺到很餓,所以說能知道陰陽的醫師,就可以精準的做出預測疾病的痊癒時間,或是愈後不良,或是即將發生的疾病等等。我一直在勸告病人,當得到癌症時千萬不要害怕,西醫專門善於用些嚴重病名,病人聽到後都已經嚇到手足無措,此時體內之陽無形中已經被傷害而不自知,於是就造成癌症本身在耗損病人的陽,同時受到驚嚇的心理,讓體內之陽耗損更快,於是加速病人的癌症惡化與死亡的速度。

經方的使用是依據六經辨症法則來做出診斷,當你們診斷正確時,處方自然就浮現於腦海中,這時就可以看到很快速的效果,內經有云 :

能知陰陽者,可以為醫。整部傷寒與金匱就是在討論陰陽,我將使用陰陽的觀念來為人紀班學員解釋如何使用經方,當溫病家遇到傷寒家時,最大的差異點就是一般南方溫病學說只能診斷到陰虛,他們不瞭解陰虛失治後將產生陽虛,而陽虛之後又失治,於是才會進入陰實的階段,當出現陰實症狀時,就是現代所謂的癌症了,金匱雲: 陰實者死,就是指這裡了,現在幾乎所有的大陸中醫臨床教授,當他們在敎學生時,最多也只能跟學生們談到陰虛的階段,也只能做出陰虛的診斷,所以開出的中藥都是滋陰的中藥,因此學生們每天聽到的都是病人是陰虛,學習到的都是如何使用滋陰的中藥,中國大陸的中醫並不瞭解當病人出現陰虛時,光是使用滋陰的中藥是無濟於事的,不但無法將病治好,病人反而會因為滋陰過多而使得陽虛的階段提前到來,陰陽本來就是互生的,也就是說陰虛時如果使用陽藥,則陰將自回,而陽會固守陰,使其不再流失,如此陰陽相合就是正常,溫病派中醫不知陰虛之後將出現陽虛,也不知道陽虛失治後才會產生陰實,這就是我一直在罵溫病派中醫的主要原因所在,也就是說如果中醫知道當病人出現陰虛時就立刻使用陽藥,不但可以立刻治好病,同時可以預防陽虛的現象出現,沒有陽虛就沒有陰實,也就是說陰實階段中醫是可以預防的,如果我們使用西醫的名辭來說明這個陰實階段的話,就是現代西醫所謂的癌症了,因此傳統中醫學是可以預防陰實發生的,當然病人必須是遇上經方家時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所以由於溫病派的中醫比傷寒家少掉兩個階段的診斷與用藥,就是他們不知何謂陽虛與陰實的定義,因此千年以來我國就出現二派天南地北完全不同想法的中醫派別,這就是溫病派與傷寒家的差異所在。西方醫學完全不瞭解陰陽的觀念,所以做出來的醫療方式都很容易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說他們喜歡使用維他命來滋補身體的不足,而維他命就是陰,殊不知如此一來人體內的陰就會累積起來,日積月累之後就會產生陰實,而他們喜歡使用的西藥如抗生素與止痛藥還有許多控制性的藥物都會造成病人陽虛,而陽虛失治之後就是陰實,這就是癌症的來源,所以他們一直在製造癌症中而不自知,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了,經方是無可取代的醫學,也是唯一可以真正治病的醫學所在。

中醫認為小腸與膀胱之間有一包膜,這就是所謂的精宮位置,因為小腸的熱能在吸收食物以後,轉交給脾臟,再由脾臟將紅色的營養交給心臟,心血向下走進入小腹時,有部份的血就會進入這精宮,由小腸再熱化一次,熱化後的精液,就停在這裡,這時還是紅色的,因為這是人體提煉粹取最精華的食物精髓過程,當然會產生殘渣,這殘渣就會延著任脈直升到口周圍,於是男人就有鬍子,所以可以說女子有月經,而男人有日經,所以男人每天要刮鬍子,把殘渣去掉,這是正常男人都有的現象

我們中醫認為心臟與心包相連,而心包與三焦互為表裡。甲狀腺是屬於三焦問題,而西醫不知道與心臟有關,於是開藥去控制甲狀腺,真蠢,這甲狀腺能控制嗎?人體能被控制嗎?這病人根本就是吃這西藥太久,這西藥毒素已經傷害心臟,所以失眠,心臟受傷,於是奶水無法全部下行進入子宮成為月經,於是過多的奶水回逆入心,就好像火上加油般,所以病人燥熱難當,而奶水是無法一下就進入心臟的,須要時間,此時這些過盛的營養就會到四肢裡,所以會很痛,我們可以從第五椎有壓痛而得知,目前只是心火過剩(第五椎有壓痛:心火過剩),這症很簡單可以治好,因為是未病之時,所謂上工治未病,就是這個意思。

中醫認為病發於陰,而髒為陰,肺藏魄,主靜,而今病人於睡覺時發癲癇,必病在髒,發生時痙攣,是肝傷,是故肺金有病,而金克木,所以可見抽筋現象,於是我告訴她父母,這是因為你們小孩在出生後,羊水未清除乾淨,於是過多的羊水累積於肺中,於是日久成濁痰,中醫所謂痰迷心竅所致,這就是病因了。我開立控延丹給她,就是漢唐42號許多中醫不知道如何使用控延丹,這控延丹就是專門為痰迷心竅的癲癇所設計的藥丸,使用湯劑無效,因為清痰速度過快,無法清除心包深處的痰,還必須使用丸劑才行。

因為病人過胖,面赤,唇乾,一派熱症,其病在陽明,而陽明無死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