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欧洲没有“大一统”思想?

段小鱼


总论:欧洲大一统,无能为也

在欧洲,几乎每一个政治强人都幻想能建立统一欧洲的丰功伟绩。查理曼大帝在欧洲备受推崇,红桃K的原型就是他,就是因为在他任上,欧洲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此后的欧洲,逐渐分崩离析,直到形成如今的支离破碎的版图。在古代,大一统的国家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度国家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人类历史上几个文明古国都具备扩张倾向,传统陆权国家尤甚。

欧洲在罗马帝国时期,凭借着罗马帝国与蛮族之间的文明代差曾经统一过,此后除了查理曼帝国短暂统一之后,欧洲从此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分裂之中。在近代之前,欧洲是有着大一统思想的,为此,不管是法国还是奥地利、德国,都在进行着尝试。欧洲的大一统,在19世纪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乎完成,整个欧洲的版图变得很“干净”。

然而,随着英美等国“个人主义”逐渐演化为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极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欧洲国家把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平等、立宪政府、人的尊严、财产权、隐私权,以及自信、竞争、市场机制等观念当做欧美国家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主张“民族自决”,使得欧洲国家在近代以来越分越小。

欧洲国家从古至今为什么没有大一统,有很多原因,涉及到地理、宗教、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

欧洲地理:不具备大一统的条件

欧洲地形上,从东到西,有喀尔巴阡山、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这些山脉将欧洲分隔成了四个大的地理单元。这些单元内部,又有这些山脉的余脉阻隔,形成了更加小的山地、谷地、平原,这使得欧洲大陆上没有一块土地能够聚合成统一的强大地缘势力。

除了这些高山的阻隔之外,欧洲地理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河流很多,但是多数都很短。从东向西,有第聂伯河、维斯瓦河、奥得河、易北河、莱茵河、卢瓦尔河等。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河水起到了灌溉、水运等作用,在经济上不可替代。缺少了大川大河的流域共同治理的生产活动,使得欧洲地区沿着河流各自发展,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民族地区。

唯一一条国际河流——多瑙河沿岸都是山地,只在匈牙利一带有小片平原,也因为喀尔巴阡山的影响,降水稀少,物产不丰,成了匈牙利大草原,没有发展起来更为发达的农业文明。

因此欧洲在地理上就缺少成为大一统国家的条件。

古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呢?那是因为罗马帝国在文明发展程度上实现了代差,使得罗马帝国能够以碾压的绝对优势完成统一。一旦罗马势力衰弱,各个地区天然就存在分裂的倾向。

欧洲国家最有可能实现大一统的主导国家是法国,法国境内塞纳河、卢瓦尔河、罗德河将法国经济发展能够大致联系到一起,这也使得法国成为欧洲第一个封建王权专制国家,也为法国奠定了欧洲霸权的基础。可是法国的体量太小,只有55万平方公里,对周边的德国、西班牙、奥地利都不能形成绝对优势,这些国家不一定打的过法国,但是能够自保。在法国发动统一战争时,法国周边总会出现捣乱的国家,使得法国功亏一篑。后来,这个捣乱的国家名单上,又加上了英国。

宗教文化:教皇治下的分封体系

在文明发展初期,封建制能够快速的开疆拓土,因此成为了各个古文明的首选政治制度。中国周王朝时也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分封,也形成了大量的诸侯国家,使得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大战频仍,多封众建也曾成为中国政治的主流,但是中国出现了秦始皇,终结了这一个时代,开启了截然不同的专制帝制时代。

欧洲没有秦始皇,却迎来了一个教皇。

教皇的权力来自于宗教教义的解释权。教皇以对欧洲分封体系的确认和承认等为代价,取得了精神领域里的绝对权威,以至于没有受到教皇承认的王公爵位都为非法。

(罗马教皇的产生)

欧洲各蛮族国家基督化后,皈依天主教的异族首领,由梵蒂冈天主教教皇册封为国王。匈牙利国王伊斯特凡一世在公元997年登基时被叫做匈牙利人的亲王,这个职位是马扎尔人(匈牙利人)部落联盟的首领,并不属于欧洲的体系。根据匈牙利的传说,公元1000年的圣诞节,教皇把象征法统的王冠和权杖送到了这个匈牙利首领的手中。凭借这两件圣器,部落联盟酋长加冕成为匈牙利人的国王伊斯特凡一世——匈牙利也升格成为王国。同样地,法国的法兰克人的君主(酋长可能更合适)克洛维也因受洗被教皇承认为国王。

教皇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挑战,极力维护分封体制,如同汉武帝的“推恩令”一样,如此各个王国为了获得自身地位的稳固,不得不向教皇纳输忠诚。最能体现出这一做法的例子是欧洲的王位继承制。

一旦王国被教皇承认,受封就国,虔诚的基督徒都会拥戴这些王公。这些地区都会形成自己的国会、法院等机构,成为事实上的封建土邦。虔诚的基督徒只能有一个妻子,连国王也不能例外,而且离婚还得跟教皇打申请报告。根据继承法制,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私生子没有资格。一旦王公绝嗣,没有了继承人,根据各国的继承法,一般会选择女性后裔继承(不孕不育男人居多)。可是,原有王国的各个机构都还会存在,不会因为两个王国共有一个国王,就亲如一家,依然是各行其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葡萄牙并入西班牙60年,最后还是分开了。

这是分封体系顽强独立于世俗王权的表现,因为分封体系的背后,是教皇的宗教解释权。在这个最高权威没有被打倒之前,欧洲即使出现了像哈布斯堡这样领地遍布欧洲的政权也达不成内部的统一。由于这些分封体系的惯性,一般而言,老国王一旦去世,具有继承权的各个王公后裔们会为了王权再次展开争夺。欧洲历史上,多次发生王位继承战争,就与此有关。

(权力的游戏:欧洲王室绝嗣引发的战争)

这样,欧洲人为了那些教皇册封过的王位争来争去1000多年,教皇则在罗马城中看风起云落。

近代之前:法国人的革命

拿破仑称帝前,欧洲大陆只有东西罗马两个皇帝法统,一个被奥地利收藏的神圣罗马帝国,继承的是西罗马帝国的法统;一个是被沙俄收藏的沙俄帝国,继承的是东罗马帝国的法统。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流亡欧洲的东罗马皇帝的弟弟,曾经想向法国国王出售东罗马帝国的皇位。当时的法国国王怦然心动,在最后付款的时刻被叫停,理由是法国国王的权力不需要东罗马帝国的皇位来证明。

拿破仑称帝后,皇帝的法统就开始混乱了,奥地利国王一看法国称了皇帝,也不管神圣罗马帝国了,就叫奥地利帝国。以后普鲁士王国统一北德意志后,觉得不能见面矮三分,因此也叫德意志帝国。至于东边的俄国,在伊凡四世时,就自成沙皇了。欧洲一大片的皇帝,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依然存在,然而教皇的权威开始跌落,原始的分封体系变得分崩离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启蒙,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观逐渐从中世纪黑暗的教权统治下被解放出来,成为欧洲思想界的一股清流,影响了整个近代史,其渊蔽之深至于今日。

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分封体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教皇的反动统治,逐渐成为人们革命的对象,法国大革命起初的目标即是封建王权和僧侣,到后来逐渐发展到了打到一切原有的秩序,不分好坏良莠,大革命已经失去了缰绳,在欧洲传统的封建秩序里横冲直撞。当时的法国并没有其他封建王国那么黑暗残暴,反而相当开明。最终却是这种相对开明的状态,使得人们发现了思想被束缚,自由被剥夺,使得大革命如同山洪暴发,冲毁了一切。

(法国大革命)

欧洲在大革命冲毁了秩序后,重新组建了“维也纳体系”的封建开明专制,在1848年革命后,欧洲的封建制度已经走向了终结,国际化开始加深,为了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欧洲国家开始整合,最终形成了欧洲几个大国:法兰西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意大利王国等,这也是欧洲版图上最为“干净”的时期。如果不出意外,被打碎了的分封体系的废墟之上,欧洲可以实现大一统:因为此时的工业革命已经可以实现超越高山、河流等地理限制的能力,如铁路、运河等。

然而,时间来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潮大行其道。

个人主义:19世纪后的民族自决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犹太、基督教徒都重视个人价值的传统,传教士的虔诚和狂热也可以看成是个人主义的一个表现。近现代西方个人主义在文艺复兴、新教改革中出现,在英法德等国的启蒙运动和美国的开拓建国历程中形成的。

个人主义逐渐形成了英国近代确立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及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对立。这种人文精神包罗万象,从个人自由、权力平等一直到政府组织形式等方面,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上了形成一套价值观体系。这与法德等大陆体系国家尊崇的理性政府(理想国)有不同,他们更崇尚经验主义,主张个人有权不同于他人。

这种对个人价值的极度推崇,发展到政治理念,即是“民族自决”,各个民族有权决定他们的建国、施政等方式,这与大陆强权国家热衷于统合的理念背道而驰。由于个人主义尊重个人权利的表达,使得政府在做决策时,难以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最终国会分裂,而普通民众也有尊重他国独立的理由——充分尊重他人嘛!因此,英美国家的政治理念,趋向于保守主义,因为每个决策都要经过国会议员的反复辩论,从而啥事也干不成。强权政府崇尚精英理念,热衷于制度设计,在调动社会资源的效率远远高于这些国家,因此就相对显得激进。

(《大西洋宪章》的签订者:罗斯福和丘吉尔)

在欧洲即将角逐出最大赢家时,英国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而且提供了一整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并把这些当做普世价值,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最终,欧洲的政治强人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努力,在英国这个最大的变量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失败了。

(欧洲现在的政治版图)

美英国家主导了二战之后欧洲的政治秩序,其向欧洲植入的个人主义也早已生根发芽,所以欧洲国家已经很小了,却还在分裂,丝毫不见统一的趋势出现。传统上具有大一统政治需求的陆权国家法国、德国,发现了用经济来整合欧洲的办法,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起运作了欧盟组织,是为欧洲一体化的先锋队。然而即使这样一个纯经济组织,也因为英国由来已久的“个人主义”作祟,变得前途微妙起来。

送走了教皇,谁成想英国王者归来后,竟成了这样?欧洲大一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而求索也。


而知而行的历史


总论:欧洲大一统,无能为也

在欧洲,几乎每一个政治强人都幻想能建立统一欧洲的丰功伟绩。查理曼大帝在欧洲备受推崇,红桃K的原型就是他,就是因为在他任上,欧洲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此后的欧洲,逐渐分崩离析,直到形成如今的支离破碎的版图。在古代,大一统的国家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度国家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人类历史上几个文明古国都具备扩张倾向,传统陆权国家尤甚。

欧洲在罗马帝国时期,凭借着罗马帝国与蛮族之间的文明代差曾经统一过,此后除了查理曼帝国短暂统一之后,欧洲从此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分裂之中。在近代之前,欧洲是有着大一统思想的,为此,不管是法国还是奥地利、德国,都在进行着尝试。欧洲的大一统,在19世纪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乎完成,整个欧洲的版图变得很“干净”。

然而,随着英美等国“个人主义”逐渐演化为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极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欧洲国家把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平等、立宪政府、人的尊严、财产权、隐私权,以及自信、竞争、市场机制等观念当做欧美国家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主张“民族自决”,使得欧洲国家在近代以来越分越小。

欧洲国家从古至今为什么没有大一统,有很多原因,涉及到地理、宗教、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

欧洲地理:不具备大一统的条件

欧洲地形上,从东到西,有喀尔巴阡山、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这些山脉将欧洲分隔成了四个大的地理单元。这些单元内部,又有这些山脉的余脉阻隔,形成了更加小的山地、谷地、平原,这使得欧洲大陆上没有一块土地能够聚合成统一的强大地缘势力。

除了这些高山的阻隔之外,欧洲地理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河流很多,但是多数都很短。从东向西,有第聂伯河、维斯瓦河、奥得河、易北河、莱茵河、卢瓦尔河等。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河水起到了灌溉、水运等作用,在经济上不可替代。缺少了大川大河的流域共同治理的生产活动,使得欧洲地区沿着河流各自发展,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民族地区。

唯一一条国际河流——多瑙河沿岸都是山地,只在匈牙利一带有小片平原,也因为喀尔巴阡山的影响,降水稀少,物产不丰,成了匈牙利大草原,没有发展起来更为发达的农业文明。

因此欧洲在地理上就缺少成为大一统国家的条件。

古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呢?那是因为罗马帝国在文明发展程度上实现了代差,使得罗马帝国能够以碾压的绝对优势完成统一。一旦罗马势力衰弱,各个地区天然就存在分裂的倾向。

欧洲国家最有可能实现大一统的主导国家是法国,法国境内塞纳河、卢瓦尔河、罗德河将法国经济发展能够大致联系到一起,这也使得法国成为欧洲第一个封建王权专制国家,也为法国奠定了欧洲霸权的基础。可是法国的体量太小,只有55万平方公里,对周边的德国、西班牙、奥地利都不能形成绝对优势,这些国家不一定打的过法国,但是能够自保。在法国发动统一战争时,法国周边总会出现捣乱的国家,使得法国功亏一篑。后来,这个捣乱的国家名单上,又加上了英国。

宗教文化:教皇治下的分封体系

在文明发展初期,封建制能够快速的开疆拓土,因此成为了各个古文明的首选政治制度。中国周王朝时也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分封,也形成了大量的诸侯国家,使得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大战频仍,多封众建也曾成为中国政治的主流,但是中国出现了秦始皇,终结了这一个时代,开启了截然不同的专制帝制时代。

欧洲没有秦始皇,却迎来了一个教皇。

教皇的权力来自于宗教教义的解释权。教皇以对欧洲分封体系的确认和承认等为代价,取得了精神领域里的绝对权威,以至于没有受到教皇承认的王公爵位都为非法。

(罗马教皇的产生)

欧洲各蛮族国家基督化后,皈依天主教的异族首领,由梵蒂冈天主教教皇册封为国王。匈牙利国王伊斯特凡一世在公元997年登基时被叫做匈牙利人的亲王,这个职位是马扎尔人(匈牙利人)部落联盟的首领,并不属于欧洲的体系。根据匈牙利的传说,公元1000年的圣诞节,教皇把象征法统的王冠和权杖送到了这个匈牙利首领的手中。凭借这两件圣器,部落联盟酋长加冕成为匈牙利人的国王伊斯特凡一世——匈牙利也升格成为王国。同样地,法国的法兰克人的君主(酋长可能更合适)克洛维也因受洗被教皇承认为国王。

教皇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挑战,极力维护分封体制,如同汉武帝的“推恩令”一样,如此各个王国为了获得自身地位的稳固,不得不向教皇纳输忠诚。最能体现出这一做法的例子是欧洲的王位继承制。

一旦王国被教皇承认,受封就国,虔诚的基督徒都会拥戴这些王公。这些地区都会形成自己的国会、法院等机构,成为事实上的封建土邦。虔诚的基督徒只能有一个妻子,连国王也不能例外,而且离婚还得跟教皇打申请报告。根据继承法制,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私生子没有资格。一旦王公绝嗣,没有了继承人,根据各国的继承法,一般会选择女性后裔继承(不孕不育男人居多)。可是,原有王国的各个机构都还会存在,不会因为两个王国共有一个国王,就亲如一家,依然是各行其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葡萄牙并入西班牙60年,最后还是分开了。

这是分封体系顽强独立于世俗王权的表现,因为分封体系的背后,是教皇的宗教解释权。在这个最高权威没有被打倒之前,欧洲即使出现了像哈布斯堡这样领地遍布欧洲的政权也达不成内部的统一。由于这些分封体系的惯性,一般而言,老国王一旦去世,具有继承权的各个王公后裔们会为了王权再次展开争夺。欧洲历史上,多次发生王位继承战争,就与此有关。

(权力的游戏:欧洲王室绝嗣引发的战争)

这样,欧洲人为了那些教皇册封过的王位争来争去1000多年,教皇则在罗马城中看风起云落。

近代之前:法国人的革命

拿破仑称帝前,欧洲大陆只有东西罗马两个皇帝法统,一个被奥地利收藏的神圣罗马帝国,继承的是西罗马帝国的法统;一个是被沙俄收藏的沙俄帝国,继承的是东罗马帝国的法统。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流亡欧洲的东罗马皇帝的弟弟,曾经想向法国国王出售东罗马帝国的皇位。当时的法国国王怦然心动,在最后付款的时刻被叫停,理由是法国国王的权力不需要东罗马帝国的皇位来证明。

拿破仑称帝后,皇帝的法统就开始混乱了,奥地利国王一看法国称了皇帝,也不管神圣罗马帝国了,就叫奥地利帝国。以后普鲁士王国统一北德意志后,觉得不能见面矮三分,因此也叫德意志帝国。至于东边的俄国,在伊凡四世时,就自成沙皇了。欧洲一大片的皇帝,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依然存在,然而教皇的权威开始跌落,原始的分封体系变得分崩离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启蒙,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观逐渐从中世纪黑暗的教权统治下被解放出来,成为欧洲思想界的一股清流,影响了整个近代史,其渊蔽之深至于今日。

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原来的分封体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教皇的反动统治,逐渐成为人们革命的对象,法国大革命起初的目标即是封建王权和僧侣,到后来逐渐发展到了打到一切原有的秩序,不分好坏良莠,大革命已经失去了缰绳,在欧洲传统的封建秩序里横冲直撞。当时的法国并没有其他封建王国那么黑暗残暴,反而相当开明。最终却是这种相对开明的状态,使得人们发现了思想被束缚,自由被剥夺,使得大革命如同山洪暴发,冲毁了一切。

(法国大革命)

欧洲在大革命冲毁了秩序后,重新组建了“维也纳体系”的封建开明专制,在1848年革命后,欧洲的封建制度已经走向了终结,国际化开始加深,为了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欧洲国家开始整合,最终形成了欧洲几个大国:法兰西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意大利王国等,这也是欧洲版图上最为“干净”的时期。如果不出意外,被打碎了的分封体系的废墟之上,欧洲可以实现大一统:因为此时的工业革命已经可以实现超越高山、河流等地理限制的能力,如铁路、运河等。

然而,时间来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潮大行其道。

个人主义:19世纪后的民族自决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犹太、基督教徒都重视个人价值的传统,传教士的虔诚和狂热也可以看成是个人主义的一个表现。近现代西方个人主义在文艺复兴、新教改革中出现,在英法德等国的启蒙运动和美国的开拓建国历程中形成的。

个人主义逐渐形成了英国近代确立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及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对立。这种人文精神包罗万象,从个人自由、权力平等一直到政府组织形式等方面,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上了形成一套价值观体系。这与法德等大陆体系国家尊崇的理性政府(理想国)有不同,他们更崇尚经验主义,主张个人有权不同于他人。

这种对个人价值的极度推崇,发展到政治理念,即是“民族自决”,各个民族有权决定他们的建国、施政等方式,这与大陆强权国家热衷于统合的理念背道而驰。由于个人主义尊重个人权利的表达,使得政府在做决策时,难以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最终国会分裂,而普通民众也有尊重他国独立的理由——充分尊重他人嘛!因此,英美国家的政治理念,趋向于保守主义,因为每个决策都要经过国会议员的反复辩论,从而啥事也干不成。强权政府崇尚精英理念,热衷于制度设计,在调动社会资源的效率远远高于这些国家,因此就相对显得激进。

(《大西洋宪章》的签订者:罗斯福和丘吉尔)

在欧洲即将角逐出最大赢家时,英国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而且提供了一整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并把这些当做普世价值,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最终,欧洲的政治强人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努力,在英国这个最大的变量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失败了。

(欧洲现在的政治版图)

美英国家主导了二战之后欧洲的政治秩序,其向欧洲植入的个人主义也早已生根发芽,所以欧洲国家已经很小了,却还在分裂,丝毫不见统一的趋势出现。传统上具有大一统政治需求的陆权国家法国、德国,发现了用经济来整合欧洲的办法,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起运作了欧盟组织,是为欧洲一体化的先锋队。然而即使这样一个纯经济组织,也因为英国由来已久的“个人主义”作祟,变得前途微妙起来。

送走了教皇,谁成想英国王者归来后,竟成了这样?欧洲大一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而求索也。


万国国际邮轮


欧洲是现代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大一统的思想在一些历史环节上已经变成了某些欧洲帝国的现实。只不过由于欧洲的封地制度以及一些皇室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土地变成了1块1块相互分离的状态。土地的分离状态也进一步导致了欧洲产生的平等均权,甚至是一些民主的萌芽。现代的欧洲国家变成了小小的1块1块的,相互独立的状况,使得很多人觉得欧洲为什么没有办法统一,但是事实上欧洲人从来没有放弃相互联合的道路的探索。

现在欧洲之父让莫奈所倡导的欧洲联合之路是一种新型的大一统思想,它是建立在主权国家的平等协商,基于功能主义的权力转移。与东方政治思想中的大一统观念是完全不同的特征。

欧洲联盟建立在20多个国家的相互联合之上,虽然并没有实现主权方面的大一统,但是却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大市场,并且致力于实现共同的防务。虽然在外交政策领域相互协调变得非常的艰难,但是欧洲人也从来没有放弃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欧洲人也认识到了分散的国家,对于他们发挥国际影响力是不利的。所以欧洲联合的道路没有终点。


王宏禹


1丶在古代社会并没有欧洲是一个整体这样的政治地理概念。古罗马是欧洲最早的政治军事大国,当它强大起来的时候,即开始向南方地中海北岸的北部非洲入侵,击败了古国迦太基(今突尼斯),占领了古埃及(古代文明中心)。向东扩张,经过巴尔干半岛进入地中海东岸地域(今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土耳其),一直打到两河流域(古代另一个文明中心)。

古罗马最强盛的时候,是一个环地中海大国。在古罗马人眼中,罗马帝国辖区内是文明地区。现在的欧洲中部、北部和东部都是3大蛮族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居住的荒芜的、未开化的野蛮地区,没有什么价值,不适合文明人居住,也不值得长期占领。

(这个道理,想一想古代中国就明白了。有人问:强大的中原王朝为什么不占领距离中国这么近的蒙古高原大漠及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因为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对于中原人来说,这些地方荒芜得没有任何价值,从事农业生产的文明人无法在这里长期生存生活,只有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野蛮”的游牧人才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比如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军队驱逐了匈奴人后又撤回到中原)。

古罗马帝国(西丶东罗马帝国)存在1000多年之久,号称“千年帝国”。从没有想过要统一帝国北边的蛮族地域。反而在它存续时间里,不断地遭到来自北方地区蛮族的入侵,包括来自东方的匈人的入侵。

2丶亚欧本是一个大陆板板,中世纪晚期,两大洲的界限才逐渐明晰起来。14一15世纪,乌拉尔山脉才被确定为两大洲的分界,慢慢地被人们所公认。古代罗马人和北方蛮族从来没有认为,亚欧大陆一小部分(欧洲)是一个地理政治区域整体。(当年蒙古人打到俄罗斯,前进到东欧平原时,并不知道他们是在跨洲作战)。所以古代欧洲人没有“大一统”思想是很正常合理的。就象我们中国人“大一统”观念没有把整个亚洲都包括进来一样。

15世纪以来美洲丶澳洲丶南极洲的发现,才促使人们对各大洲作出明确的边界划分。

3丶亚欧两洲边界划定之后,近代和现代欧洲人有没有过统一欧洲的想法呢?有过。比如拿破仑丶希特勒都想过武力统一欧洲,都失败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又一次意识到统一的需要,从欧共体到欧盟都是欧洲人为欧洲统一所作出的努力。但面临着重重困难与阻力,英国近期内要退出欧盟。有的国家还面临继续分裂的危险。

4丶欧洲要统一也难。原因:

(1)没有大一统的历史传统。欧洲自古以来从未统一过。古罗马时,分为帝国区与蛮族区两个部分。罗马帝国灭亡,即为各封建小国丶领主林立,相互混战。从没有出现过中国式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演进的大一统格局。

(2)没有统一民族文化传统、统一的文字。欧洲各民族使用的来自腓尼基人发明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极利于语言文化的分化,地方的方言转化、固化为民族语言文字,不利于大民族与统一大国的形成和发展。

(3)无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民族(类似中华民族中汉族这样的主体民族)。长期处于均势状态的、各个独立的小民族利益难以调合。

(4)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崛起提倡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对欧洲统一起着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






赵凡丁201


没有“大一统思想”恐怕未必,欧洲长期分裂有两个原因,山和英国。

我们古代有个说法叫“逐鹿中原”,即谁能在中部大片平原和良田处站稳脚跟,谁就占领了制高点,很可能一统天下,然而这套在欧洲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山脉阻隔。

在古代,翻山越岭打仗很难,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地几乎是天然的屏障。试图征服雄山峻岭后面的地方,补给难度、非战斗减员和其他问题比在平原打仗难的多,而对手则容易以逸待劳。——特别是附近一个大岛还做强做大,成了搅屎棍的时候。

而隔离久了,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信仰,这彼此之间就更显得不一样,更难调和了——古代可没有政治正确和diversity的说法。

不过,这可不意味着欧洲没有大一统情节。欧盟这个经济统一体,就是欧洲国家试图整合的最好例子,而且欧洲人可还是非常怀念罗马帝国的荣光呢。


游戏碎碎念


欧洲历史虽然纷乱,但是“大一统”思想和“大一统”事实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分裂占统治地位,二战后,“大一统”在思想和现实上强势回归。

话说欧洲最著名的同一时代就是罗马时代,当时,以亚平宁半岛为核心,西北远及英格兰东南达希腊的欧洲在在罗马的治下,甚至整个地中海沿岸都是罗马的天下,如果这不算大一统,那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当然,莱茵—多瑙以北尚未纳入,不过这不影响称罗马为大一统帝国,就像大秦帝国,当时西域和青藏并未在中原王朝直接统治之下,但是完全不影响说秦朝是大一统,对不对?

只是到了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灭亡之后,欧洲世俗政治陷入纷乱,一直到近代。但是,基督教却起到了粘合纷乱欧洲的作用,不管哪个国王,必须经过教皇加冕,方才具有合法性。虽然实际统治到不了,但是至少诸国在思想上认为统合在罗马教廷之下。而且,当时欧陆人的认同次序是上帝、领主、国家,也是思想上有一个一直的归宿。

到了近代,统合欧洲为一家的思想又一次回潮,拿破仑征战四方,建立欧洲霸业,某种层度上算一次统一欧洲的尝试。

二战之后,欧洲联合自强,一体化思想逐渐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这绝对是一种“大一统”思想(当然,这与有一个核心政府的“大一统”不同,可以叫做欧洲特色的大一统),由媒钢联营,到欧共体,再到现在的欧盟,统一货币,消除边界,统一外交政策,无疑是在朝着“大一统”迈进。当然,也会有逆流,比如英国脱欧,但是北玄武认为,搅屎棍离开反而更有利于欧洲团结,大家商量事时少了一个总是说不的国家,岂不是更利于前行?

再说一句,大一统不唯一,样式多种,现在欧洲特色的大一统就是欧盟,欧洲的大一统,依旧在路上。


北玄武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很清楚,实现大一统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文化圈,这是最起码的精神需求,也是维护统治的基础。二是地缘因素。历代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最初都是走“深根固本以正天下”的路子,没有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随时会被相邻势力吞掉。三是必须拥有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力量,大一统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靠战争打出来的。

简而言之,以上三个因素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

欧洲不缺乏天时,从古老的希腊、罗马文明再到基督教文明,一直是欧洲人追求统一的精神支柱。从亚历山大、查理曼再到拿破仑、希特勒乃至今天欧盟的建立,都是以追求欧洲的统一为目的。

欧洲也不缺乏横扫天下的力量,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拿破仑的燧发枪部队、希特勒的装甲集群都是当时足以震撼世界的武装力量,也曾经一度横扫欧陆,最终却还是落了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结局。

唯一缺少的是地利!历代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先前无一不是占据着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形胜之地。而中国最好的形胜之地当属关中地区,依托陕北高原、太行山、秦岭等复杂地貌的屏护,只要扼守住潼关、武关、函谷关,便可以闭关自守,靠着关中平原的千里沃野休养生息。出了三关,便是四通八达的中原地区,然后向东、向南、向北很难再有任何明显的地理屏障可以阻挡。历史上,周、秦、汉、隋、唐这些著名的王朝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无一不是从关中迈出。

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则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地方这才导致千年分裂、杀伐不休。古代从希腊半岛和意大利半岛崛起的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曾经一度掌控过大半个欧洲,特别是罗马帝国影响更为深远,现今欧洲的基本格局便始于罗马帝国。然而遗憾的是,罗马人依托阿尔卑斯山脉闭关自守绰绰有余,开关击敌则力不从心。你可以依托地形防止别人进来,别人同样可以把你堵住出不来。不仅如此,意大利半岛内山峦叠嶂的地理现状让帝国内部分裂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大大小小的城邦随之而起,各有各的运行模式,实力也差不多,谁也搞不掉谁。即便进行武力征伐也受山岭阻隔之苦,军事行动规模都不会太大。这就是为什么罗马军队轻装步兵为主、作战样式以密集方阵为主的原因所在。古代中国那种动辄以几万、几十万大军纵横厮杀的场面在同时期的欧洲是不可能想象的。

受地理限制,既然谁也吃不掉谁,那国家大事就要大伙一起拿主意,商量着来,罗马共和体制由此产生并深刻影响着后世欧洲的政治格局。

罗马帝国兴盛的时候曾经将西欧完整的置于统治之下,但是东欧就不好说了。因为地形平坦,东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一次次侵入欧洲并先后建立起强大的政权。西欧人虽然也曾组织起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如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十字军对抗东方入侵者,但是因为苦于内部争斗根本没有哪怕片刻的喘息之机去积蓄国力去应对内忧外患,更谈不上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地上的诸侯贵族们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开始大量兴建城堡。因为没有像样的地理屏障,只好建城堡积蓄力量,强盛了可以四面出击。一旦出击失败或者碰到天灾,立马由盛转衰并遭到敌方打击,之前所做的一切瞬间化为泡影。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无一不是这样过程。

所以,在这样一个状况下,自从2世纪中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实际就已经失去了统一的念想。


大将军威武K


我认为,欧洲没有“大一统”思想,主要有下列原因:

1.没有统一语言。

欧洲大陆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葡萄牙语,每种语言都有大量人口。反观中国,汉语是通用语言,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是官方语言。在中国,通晓汉语,走遍全国。在欧洲,通晓英语,也未必能够畅游天下。

2.没有各民族互相交融的历史,各个民族谁也不服谁,道不同不相为谋。


标准的70后


我认为欧洲没大一统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条是人类应感谢古希腊文化中的民主政治,希腊文化影响了罗马,罗马文化又再影响了整个欧洲,力量制衡让所有君王大权难揽。中国人喜欢遐想,我常常看见有人问为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不发生在明朝?说句丧气话,欧洲中世纪黑暗不知比咱光明多少,推动社会进步最需要弱政府。第二条是欧洲缺少天然屏障,伊朗人、阿拉伯人、匈奴人天天进攻,这架势就是由汉武帝来抵挡也白搭。欧洲还有几个袖珍小国,这些骑着车也可绕一圈的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非但没被蹂躏,而且还有尊严,我不知道这反映的是不是西方文明。


普凡4


因为欧洲是一个洲啊,它不是一个国家,就跟大洋洲,亚洲,北美洲一样。世界上哪个洲有大一统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