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当今社会,因为一句话上头条的人物不多,方舟子算是一个。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去年方舟子和崔永元在头条上的一场骂战,直至今日还有人跑去围观打卡。两位同是“语出惊人”的名人,早在2013年底就已经掐上,5年的骂战下来,两人大约也已经“惺惺相惜”。2015年,两人闹上了法庭,最后各打五十大板,双方都要赔偿对方的精神随时抚慰金。去年,刚刚从手撕演艺圈抽身的崔永元又来到“今日头条”直指方舟子,方舟子在短短五小时内迅速回应,还将一年半前专门为崔永元“量身定制”的长文《崔永元如此搞“公益活动”》重新拿出来抨击他。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两人互喷不嫌看客多,看客围观不嫌事闹大,其中也不乏一些出口成“脏”,一同参与到骂战之中的吃瓜群众。今天我们暂且不说崔永元,不掺和进这“转基因”的是非之中,就说说方舟子这个人吧。

网上骂方舟子的人很多,无论他站的角度对不对,思维合不合理,中国一直就缺他这种敢说敢言的人。当我们已经对身边的权钱交易碾压得麻木之时,都在因为未来前途或者面子选择默不作声。有的人活着是为了生存,所以立下了最严苛的规矩管理自己这张嘴。而方舟子的坦率正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品质,他宽裕律己、严于律人也好,情商低到没朋友也罢,就事论事,就“敢说”这一点,我是佩服他的。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再说说方舟子提到的邓稼先和杨振宁两位重要的科学家。

对于这两位科学家的定位,在我们少年时期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一个是为国献身的爱国英雄,一个是为国争光的世界级科学家。几百年后,就学术上来说,杨振宁这位纯粹的的物理学家,可能依旧会被记载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而人们对于邓稼先的形象会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模糊。因为中国人的惯性,就是对国家脊梁的遗忘速度非常之快,单说今日的中学生们,还能说出几位课本上以外的抗日英雄呢?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着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会受到更详尽的细分,每个孩子会更早接受专业知识。那时候的历史课程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很难想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百年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全部筛选一遍,到底还会不会有邓稼先名字?这就要看当时的国情和教育政策了。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也许是近年来网络上很喜欢炒作杨振宁的私人生活,又总喜欢拿杨振宁当年没有第一时间回国说事儿,杨振宁的个人贡献反而被人抛至一边。其实对于当时做理论研究的杨振宁来说,美国的环境确实对他更加友好。杨振宁的目标是推动人类物理研究的进程,无论他身在何处,他成功了,让中国人长了脸,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祖国,杨振宁并不亏欠。他拿着美国人开的高薪,为国内学者争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或者经济支持。等到功成名就,他最终还是选择归国。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无论是回国的邓稼先或者是留美的杨振宁,都在为国家出着自己的一份力。2019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快要建立70周年了,振兴中华并非一定要留在国内吗?从为国贡献这一点上来看,杨振宁和邓稼先殊途同归,都为他们的所热爱的事业奉献终身。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我知道很多网友丝毫不能接受人们将邓稼先这位英雄忘却,所以张口就骂方舟子说的话狗屁不通。但是冷静下来想想:200年后,我们的第八代重孙已经出生了,那时候的科技已经得到了飞跃发展,多的是我们想象不到新技术,就算是杨振宁都难在物理学者心中留下多少地位;500年,足够我们繁衍了十几、二十代;900年,何止是个沧海变桑田,都不敢想象当时的地球是什么模样。

从这点上来看,方舟子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有一点,我也很讨厌方舟子的语气——这种随意评点别人一生的语气,让人感觉不到他对一个英雄人物的尊重。方舟子第一句话明明在质问网友们为什么拿两人对比,后面又自动将两人分出个高低来。邓稼先和杨振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从他们一生的经历和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来看,都是极为不易的,并非方舟子一言可以概括。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我坚信一句话:如果你站在一个历史人物的位置上,不能保证做的比他(她)好,你可以客观评价他的功过,但是不要用轻慢的语气,断定他(她)的一生。

几百年后即便没有一个中国人识得邓稼先,他会在意吗?我想,他并不会。身为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者,邓稼先隐姓埋名,默默地坐在实验室之中,最终在一次失败的核试验后牺牲在岗位上,使我国痛失一位科技良才。如果邓稼先的一生是为了“名”,为了“利”,他完全可以找到一条更为轻松舒适的大道。

杨振宁在1957年荣获诺贝尔奖,整个华人世界都为之震动。而他的好友邓稼先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路,他不愿出名,不发表任何论文,不能当官,一心一意为国家搞科研。邓稼先这个名字,一直到1986年才被中国人知道。不知网友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邓稼先在研究成功之前已经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的名字很可能就这样被人们遗忘。

所以早在邓稼先决定回国之时,就已经决定冒着这个为国牺牲的风险。

如何评价方舟子关于杨振宁影响大于邓稼先的言论?

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有邓稼先的精神境界?

邓稼先已经完成了自己极其崇高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是想要在后人心中留下一句“记得”而已。英雄就是如此,从恢弘的活着到壮烈的泯灭,甚至经历一场被千万愚昧之众不解、唾骂的过程,最后如一颗流星落在苍穹之野。这是一个英雄的宿命,从来便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