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其后,直至唐朝灭亡的140多年间,宦官专权愈演愈烈,藩镇割据逐渐形成,朋党之争持续不断,大大加深了唐朝政府的统治危机,最终唐王朝在藩镇、宦官和朝臣的权势争斗中走向衰亡。

在唐朝后期走向衰亡的过程中,统治者曾试图通过清除宦官专权等弊端,振兴朝纲,加强中央集权。唐文宗就是其中之一,他和亲信朝臣精心谋划,意图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但阴差阳错,一场旨在清除宦官势力的行动,却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因为事泄失败,遭到宦官疯狂反扑,600多朝臣残遭屠杀,还有1000多官员家族及其他人员连累被杀,酿成历史上有名的宫廷惨案——“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

作为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多数读者对“甘露之变”的过程有所了解。今天,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即,“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发生?又为什么会失败?它对唐王朝的后期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1. “甘露之变”发生的背景

应该说,“甘露之变”是一场意外事件。惨案发生之前,这一事件并不能称作“甘露之变”,按照唐文宗当初的计划,称其为“除宦行动”更准确一些。那么唐文宗谋划清除宦官的背景是什么呢?

一是宦官权势日重,严重削弱和制约了君权,不利于振兴朝纲。唐朝的宦官专权乱政,始于唐肃宗时的权阉李辅国。到唐德宗时,宦官掌领禁军、入职枢密院已经制度化,权力扩大到军事和内政,开始逐渐掌握废立皇帝的权力。唐文宗的爷爷唐宪宗和兄长唐敬宗皆为宦官所害,唐文宗本人也是宦官王守澄所拥立。

文宗即位时已经18岁,史载其恭俭儒雅,博学多才,勤于政事,很想有一番作为,致力于复兴王朝。

但自己是王守澄等宦官所立,因为拥立之功,王守澄等宦官一手把持朝政,根本不把文宗放在眼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必须收回皇权,加强中央集权。而自己处处受制,皇权旁落,面对的宦官还是谋害自己祖父和兄长的凶手,为此,必须打击宦官势力,清除宦官专权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是宦官地位过高,成为藩镇势力依附的对象,严重影响了朝廷统治。唐朝中后期,对朝廷统治构成威胁的,除了宦官专权,还有藩镇势力的崛起。文宗时期,宦官在朝内,既掌管禁军,又通过入职枢密院参与朝廷机要政务,权势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唐朝宦官形象图

在朝外,朝廷为了制约各地节度使,实行宦官监军制度,委派宦官代表朝廷出任藩镇监军,名义上是监督和节制藩镇军队,但因为宦官权势地位太高,不少藩镇将领开始依附宦官,甚至有些藩镇将帅和官吏都是宦官集团从神策军中挑选委任。“藩镇将师多出神策军,台省清要亦有出其门者矣。”(《资治通鉴》)

清除宦官势力,可以有效切断藩镇军将与宦官的勾结,一定程度上削弱藩镇势力,消除其对朝廷统治带来的隐患。

三是朝内朋党之争日趋激化,牛李两党纷纷勾结宦官,增强壮大势力,导致朝政混乱。朋党之争是唐朝后期朝廷内的一大顽疾。这场由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历时40年,进到宣宗时才告结束,史称“牛李党争”。

到文宗时,“牛李党争”已经进行了20年,争斗更加激烈。两大宗派之间在政治上互相倾轧,或交替执政,或同朝执政,从政治主见的分岐,逐渐演变成宗派间的私人恩怨之斗。一派得势,就贬逐另一派,对朝政的处理上也是互相攻击、反对。

为了增强自身势力,打击对方,牛、李两党都纷纷依附权势更大的宦官集团,而且两党中的许多官员都是靠巴结宦官提拔的。面对愈演愈烈的朋党之争,唐文宗也曾无奈感叹:“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旧唐书》)持续不断的朋党争斗,加剧了朝政的腐败,使本就较弱的相权更加衰弱,给宦官势力独掌朝政提供了可乘之机。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唐朝大臣形象图

由此不难看出,唐朝后期的藩镇、宦官、朝臣权斗中,宦官处于中心地位,成为藩镇和朋党争相结交的对象,反过来更增强了宦官的权势,使皇权失去了制衡对象,严重消弱了皇权。打击宦官势力,一能收回皇权,加强集权,二能切断宦官与藩镇的关系,有效削弱藩镇势力,三还能让相互争斗的朝臣朋党失去依附,有利于治理朋党之争,可谓一石三鸟。

正是在这种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唐文宗才决心诛除宦官势力,以期振兴朝纲,挽救日益颓废亡的局面。

2.“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

据史书记载,公元835年,文宗和亲信朝臣郑注、李训密谋决定清除宦官后,先设计诛杀了参与谋害宪宗的宦官陈弘志,然后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将权阉王守澄提拔为神策军观军容使,任命和王守澄有矛盾的仇士良为神策军中尉,变相剥夺了王守澄的军权,之后秘密派人毒杀了王守澄。

按照计划,文宗提前将郑注调任凤翔节度使,私下安排好人手,待朝廷为王守澄举行葬礼时,组织中尉以下所有宦官全部参加,郑注带武士以护卫为名,在葬礼上将宦官全部诛杀。

但已被任命为宰相的李训,为争功,偷偷改变计划,联合一班亲信,在早朝时,以宫中左金吾院内石榴树夜降甘露为名,命宦官仇士良带领众宦官前去查看,想借机让提前埋伏好的士兵,将宦官全部清除。

仇士良等宦官发现了埋伏的士兵,急忙返回,挟持文宗,矫诏神策军大杀朝臣,宫廷内血流成河,导致惨案发生,朝臣官员及被连累诛杀的共计一千六七百人。李训在内的四宰相和郑注等参与者,或当场被杀,或逃后被捉,全部遇害。事后朝廷上朝的官员都不足半数。史载“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半空。”(《新唐书》)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甘露之变

表面上看,“除宦行动”失败是因为李训争功,私下改变计划所致。但综合当时的形势分析,惨案的发生,除了因为李训私心贪功,导致计划败露,还有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

一是文宗根基不深,自身能力较差,为计划失败埋下了隐患。从根基上看,文宗是靠宦官拥立上位,期初,宦官刘克明杀害敬宗后,欲拥立宪宗之子绛王李悟为帝,但王守澄、梁守谦等宦官带领禁军诛杀了李悟和刘克明等人,而立敬宗之弟李昂继位。

文宗李昂继位前,只是一个普通亲王,身边没有自己的亲信谋臣,加之又是宦官拥立,算不上名正言顺,声望不高,即位后又受宦官压制,基本上无权无势。

从能力上看,文宗虽有才学,也有复兴之志,但并无治世大才。《新唐书》称“李训浮躁寡谋”,急于事成,而缺少谋略。这一点从惨案发生时,他的表现就能略见一斑:仇士良等发现院内埋伏的士兵,逃回宫殿挟持文宗上轿时,已经暴露的伏兵也正在追来,李训紧紧拉住文宗的轿子,如果文宗配合,不被宦官挟持走,结局就会大不一样。

但此时文宗却大声斥责李训,导致宦官成功挟持皇帝,之后矫诏率神策军杀回。“训攀舆呼益急,上叱之,宦者郗志荣奋拳殴其胸,偃于地,乘舆既入,门随阖”(《资治通鉴》)。看得出,此时的文宗惊惶失措,已经改变了主意,反而站在了宦官之列。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唐文宗剧照

二是朋党之争激烈,朝臣相互争斗打压,文宗缺乏有力的朝臣依靠和支持。在宦官专权的形势下,朝臣官僚集团是制衡宦官权力的重要力量。但文宗时期,牛、他党争空前激烈,朝臣官僚集团不但不能发挥制衡宦官作用,还和宦官相互勾结,互为表里,借助宦官力量打压异己,客观上既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又使文宗失去了朝臣官僚的支持,本就微弱的君权,在手掌军权的宦官面前,更加不堪一击。

三是文宗用人失误,过于宠信郑注、李训,高估了二人的能力。“甘露之变”事件的最大推手,就是郑注、李训,文宗对此二人极为宠信,没有认清二人的真实面目,导致“除宦行动”被动失利。

先简要介绍一下郑注。郑注出身贫寒,相貌丑陋,还是个近视眼,此人会医术,一直四处游荡,是个江湖游医。但他能言善辩,忽悠水平极高。一个偶然的机会,给襄阳节度使李愬治好了痿病,李愬通过和他交谈,觉得他是位“奇才”,就留他在手下做官,经常和他谈论军政事务,“与愬筹谋,未尝不中其意”。(《旧唐书》)

后来李愬调任徐州,郑注随往,其时宦官王守澄任监军。听闻郑注靠医术忽悠李愬并参与军政事务,就想除掉他。李愬请求王守澄先和郑注交谈一下再做定夺,结果一番交谈之后,王守澄大为折服,也连称其为“奇才”,经常和他通宵夜谈。

王守澄调回京城后,就把郑注带在身边,并推荐给当时的唐穆宗。穆宗与之交谈后,也是大为叹服,从此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期间,皇帝几经更替,郑注都极为受宠,成为王守澄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目。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宦官王守澄三次参与拥立皇帝

后来,左军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等权宦想除掉郑注,设计让郑注来治病,想借机杀掉他,郑注去后,侃侃而谈,韦元素听得入神,不但没杀他,还赠送金银绸缎,将其护送回府。郑注的忽悠水平可见一斑。

文宗即位后,一次患病,王守澄借机推荐郑注前去,文宗的病大见好转,从此对其宠爱有加,屡屡提拔,郑注侍宠而骄,到处受贿敛财。

再说说李训。李训进士出身,曾在河阳为官。此人相貌英俊,也能言善辩,但他素有野心,阴险狡诈,后因诬陷罪被朝廷下狱,文宗即位后大赦,得以出狱。其叔父李逢吉曾任宰相,因朋党之争失势被贬。得知郑注受王守澄宠信,且到处敛财,李逢吉给李训大笔黄金,让他贿赂郑注,想通过郑注再度进朝为相。

而李训也想通过郑注投靠王守澄,于是就重金贿赂郑注。郑注大喜,将其引见给王守澄,王守澄便以李训精通《易经》为由,向文宗推荐了李训。李训既善讲《易经》,又有口才,很快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当时,宰相李德裕等朝臣素知李训奸恶,极力反对文宗重用李训,文宗受李训迷惑,根本听不进去。

就这样,郑注、李训都成了文宗亲信之人。二人通过接触,揣知文宗有清除宦官之意,就私下里背叛王守澄,投靠文宗,和文宗一起密谋“除宦”计划。因为二人是王守澄的亲信,所以并未引起王守澄的怀疑,这也是他们后来能顺利设计除掉王守澄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也更加使文宗认为,他们二人确实有才能。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宦官仇士良

其实,文宗没想到的是,郑注、李训帮助清除宦官,并不是为了稳定朝政,复兴大唐,而是野心使然。这种野心,决定了清除宦官计划,过于急功近利,带有很大的赌博心理。

特别是李训,在按计划将郑注调任昭仪节度使、约定趁为王守澄举行葬礼清除宦官的计划后,为贪图功利,又擅自联络自己的亲信改变计划,将动手地点改为皇宫内。并打算一旦除宦成功,再将郑注除掉,自己独揽朝政大权。“训与其党谋:如此事成,则注专有其功,不若···多募壮士为部曲,并用金吾、台府吏卒,先期诛宦者,已而并注去之。”(《资治通鉴》)

所以,除宦计划的失败,与其说是因事泄败露,不如说是文宗用人失误,错用了奸佞小人所致。

3.“甘露之变”的影响

“甘露之变”是唐朝后期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后世史家、学者普遍认为,“甘露之变”标志着历史上第二次宦官时代的正式开始,从此以后,宦官专权更加猛烈,唐王朝从此一步步衰亡,直至70年后朱温篡唐。

这一观点当然没错。但综合来看,小编认为,“甘露之变”是一场朝臣完败的屠杀惨祸,其对唐王朝的影响,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从不利影响看——

首先是“甘露之变”的失败,使得相权更加衰弱,宦官更加强势。600多名朝臣包括宰相之内,突然之间命丧黄泉,朝堂公卿减半,短其内直接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和政局的动荡不安。朝臣犹如惊弓之鸟,很多人不敢上朝,每天上朝和家人告别,都像诀别一样。

为了稳定朝政,朝廷不得不下命令:其他人不得再揭发或恐吓,已经逃匿的,不准再追捕,三天内必须回朝上班。“时士良等恣横,朝臣日忧家破”“他人无得相言告及相恐。凡亡匿者,勿复追捕,三日内各听自归本司。”(《资治通鉴》)

对朝臣的致命打击,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助长了宦官势力。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唐朝名相李德裕雕像

其次是对文宗的打击,君权难以收回,使文宗从此彻底丧失了复兴王朝之志。面对宦官的日益嚣张,文宗无可奈何,曾和大臣周墀闲谈,自比不如周赧王、汉献帝:“‘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资治通鉴》)无奈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从此疏于政事,饮酒求醉,五年后积郁病亡。

一场朝臣屠杀惨案,对朝廷的负面影响勿容置疑。但从后期的实际情况看,“甘露之变”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或者说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是这次事变在一定程度上震摄了宦官势力。尽管“甘露之变”以失败告终,但前期诛杀了王守澄、陈弘志、韦元素等权阉,让朝臣看到了朝廷对宦官专权的态度,也让后起宦官感受到了压力。

虽然宦官仍旧专权,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面对宦官的器张跋扈,还是有部分朝臣敢于顶住压力,与宦官势力相抗衡。而这种抗衡,如果不触碰到宦官集团的底线,宦官势力也会尽量收敛。

比如,事变发生后,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就曾上表朝廷:“如果朝廷中的奸臣难以控制的话,我随时誓死清君侧!”,并和新任宰相郑覃、李石多次奏请朝廷,为以前因协助朝廷清除宦官而被贬逐的宋申锡鸣冤平反。最终文宗下诏恢复宋申锡的所有官职。“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及从谏表至,士良等惮之。”(《资治通鉴》)

仇士良手下一个军将曾和宰相李石争执,京兆尹薛元赏将其逮捕。仇士良得知后派人来叫薛元赏,薛元赏知道凶多吉少,就先杖杀了那个军将,然后自己穿上囚服前去,任凭处置。仇士良见事已至此,只好作罢,还假装公正,和薛元赏把酒对饮。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唐朝神策军

部分正直朝臣的气节,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宦官势力。史载“由是郑覃、李石粗能秉政,天子倚之亦差以自强。”(《资治通鉴》)可见,“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虽然张狂,但也有所收敛,并不像有些文章所说的朝臣成了任人摆布的“木偶”。

二是“甘露事变”为后来的君主提供了应对宦官专权的经验教训。吸取文宗“甘露事变”用人不当、处理宦官专权急于求成的经验教训,武宗上任后,对仇士良等权阉采取 “内实嫌之,阳示尊宠”的灵活策略。

之后,起用反对宦官专权的李德裕为相,并在关键时刻为朝臣撑腰打气,君臣合力与宦官势力周旋,最终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夺其实权,迫使仇士良主动告老还乡,使宦官势力受到打击。武宗时期也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史称“会昌中兴”。

甘露之变:精心谋划的“除宦行动”,为何成了唐朝君臣的噩梦?

唐宣宗有“小太宗”之称

宣宗即位后,宦官势力明显衰弱,素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再接再厉,对内稳定朝政,一边继续抑制宦官势力,一边终结朋党之争,唐王朝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再次出现复盛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只是,此时的唐王朝积弊已久,表面的繁盛难以掩改深层的社会危机和重重矛盾。民变之象已现,藩镇势力壮大,而其后的几代君主大都昏庸无能,皇权再度旁落,朝臣与宦官争斗再起,双方又走上了勾结藩镇相互打压的老路,最终被朱温钻了空子,将宦官和朝臣一并清除,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终于把唐王朝送上了末路。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